很多时候,人们将过多的精力用在了创业挣钱上,认为只有挣了大钱,才有可能变得富有。因此,不少人都有一个误区,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会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收入,不会理财也无所谓,他们甚至认为只有低收入的人才需要理财。在他们的印象中,似乎理财意味着拮据和缺乏品质的生活。不过,假若你的收入足够高,能够有足够的财富解决车和房,而且不用担心子女教育、未来养老等现实问题,但是,仅仅这样,你就认为自己不需要理财了吗?
要知道,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一些意外风险是我们无法预见到的,即使你能够买得到现实的物质财富,但对于明天的事情,金钱也永远无法买到。理财的目的之一,便是降低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增强家庭的安全保障意识。所以如果你平时就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懂得未雨绸缪,遇到问题可能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当然,大多数人尚未达到财务的自由状态。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人依然在为现实的物质需求而努力赚钱,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理财同样是通往有钱人的一条便捷的途径。
事实上,成为有钱人的路径可以有很多,创业和投资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方向。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以来,这样的致富良机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中国人面前。80年代下海经商的个体户中,不少人成了人人羡慕的万元户;当初那些盯着铁饭碗的,在之后的十几年间,突然发现铁饭碗一夜之间变成了泥饭碗;到了90年代,很多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股票是“傻子”才玩儿的游戏时,它却造就了一大批有钱人;跨入21世纪后,全国楼市的一片大涨又使得一大批人的资产得到迅速膨胀,完成了财富的跨越式前进。
然而,能够赶上这些财富浪潮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与此同时当前的股市行情似乎也达到了一个高点。2007年的时候,媒体就开始以这样的标题来说明中国股市不同寻常的热度:《基金股市开户高歌猛进全民炒股时代来临》。
有专家通过调查发现,最终能够成为有钱人的那些人,他们的收入不一定很高,而许多收入比他们高很多的人,最终却没有成为有钱人。有专家对这种现象做出分析后认为,一个人的支出其实是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水涨船高的。因此,有意识地控制支出和储蓄不仅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而且也应当成为一种合理的理财观念。
如果你在收入相对薄弱的时候没有多余的钱,那么即使你的收入增加了一倍,最终还是节余不下来。而那些工资虽然很高,但最终却与有钱人这个身份擦肩而过的人,就是因为没有能够很好地控制他们的支出。尽管他们赚的钱多,可是花的钱更多,大多时候还用信用卡透支,并时常借贷消费,往往变得入不敷出。所以,当你看到那些开高档汽车,穿着讲究,买高档商品,出入高档餐馆和酒店的人,其实不一定真正拥有多少财富,尽管他们的收入可能的确不错,挣钱能力也很强。
不可否认,不少有钱人是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财富目标的,但是创业也只是获得财富的有效途径之一。时至今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境内还是境外,纵观世界各地创富成功的故事,除了那些艰苦创业最终成为有钱人的之外,也出现了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投资成功的有钱人,他们的投资领域一般包括房产、股票、基金等在内,他们的成功都给人带来了不小的财富效应。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理财在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因为理财投资是财富能够更上一层楼的最佳辅助手段。如果你会挣钱,又懂得理财,这两手都能牢牢地抓住,那么你离成为真正的有钱人也就不远了。
有一位知名企业的老总,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有记者问他现在最缺的是什么?老总回答说:“我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为什么?”记者疑惑地问道。
这位老总说:“我现在正在考虑并购的事情,你知道,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我现在最缺的是钱。”
这位老总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并购,所以即便是他这么有钱的人仍然要考虑怎样得到足够的资金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因此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便是会去发行股票、去贷款,而这些所有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理财,尽管这种理财行为是以公司的名义来做的。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是著名的投资高手,被誉为“股神”,他的投资成绩闻名于世界,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投资天才。然而,尽管他会挣钱,但是挣到的钱却很少花出去,个人也非常注重理财。《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葛兰姆女士讲了巴菲特的一件事:“有一次在机场,我向他借10美分要打电话,没想到他竟拿着一枚25分的硬币到远处去兑换。”巴菲特还在做报童的时候,就开始存钱了,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尽量节约每一分钱,能不花钱就不花,几乎不买任何东西。有人觉得很奇怪,但是你知道了他的用途,便不再好奇:他把所有的钱都用在投资理财上了,因为他更看重钱给他带来的未来价值。他不急于买车,不是因为他舍不得这10000美金,而是他算账的方式不一样,他认为这笔钱投资几十年后的价值对他更有吸引力,更能体现这10000美金的价值。
不过,有人认为理财就是小气,还有人认为理财就是为了投资赚钱,其实这些都是比较片面的理解。实际上理财的范围很广,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理财的行为,对资金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运用,最终使得财富产生出最高的效率和效用。所以有钱人理财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赚钱,因为依靠创业或者生意场上赚取的钱也不少。
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有着不同的理财目标。大体来说,理财有七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才是有钱人之所以要理财的真正目的所在。
目标一:提高保障
正确的理财计划能够帮助我们在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标二:稳定收入
无论对于个人来讲还是对于家庭来说,收入的稳定是一个家庭是否幸福的重要参照。而正确的理财可以确保家庭的收入持续稳定,支付足够的开支,不至于陷入一旦有人失业,家庭收入来源便成问题的窘境。
目标三:资金安全
资金的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保证资金数额完整;二是保证资金价值不会因外部变化而缩水,也就是说,要保证资金不会因亏损和贬值而遭受损失。近年来,通货膨胀每年以4%至8%左右上升,如果不善于理财,银行的储蓄利率跑不过通货膨胀率,那么很有可能导致财富缩水,最终影响家庭生活质量。
目标四:资本增值
理财的目的不仅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还要能够使得财富适当的增值。这也正是有钱人的财富之所以能够如同滚雪球般增长的原因之一,同样也是普通工薪阶层奔向有钱人的一条途径。
目标五:养老保障
随着中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现代家庭呈现出倒金字塔的结构。及早制定出理财计划,能够保障自己未来的晚年生活。
目标六:赡养老人
尽管现在早已不兴“养儿防老”了,但是子女依然要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也是理财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标七:子女教育
子女的教育支出在家庭中占到了很大的部分,尤其是现在注重知识的年代,所有家长都不希望孩子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未来上大学、留学的费用等等,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我们需要走出理财仅仅就是为了赚钱这一认识误区。我们只是通过对财富的梳理,以达到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如前所述,赚钱的手段有很多,理财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需要记住,理财不是目的,只是我们通往幸福道路上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
性格测试:你的金钱观如何?
题目:以下六种居住条件,哪种你最喜欢?
A。适合两人世界的温馨小窝
B。每个房间都要舒适
C。坐北朝南、风水标
D。标准三室两厅
E。重视单人独立空间的设计
F。宽阔、无多隔间的西式房子
性格分析:
A。你的金钱观是“钱是要花的,而不是要存的”,由于这种想法,对于所想要的东西,你一定非买不可。你很重视物品的质感、品质,所买的东西,一定是好的。但由于过分地追求物质,难免会有一点虚荣心。所以容易形成贪得无厌的心理,甚至连借钱买东西也在所不惜。所以,你需要克服浪费的坏习惯,做些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此才能有财运。
B。你是一个个性倔强,但不失为一个可信赖的人。对于金钱极为敏锐,懂得理财,赚钱能力也很强。不喜欢按部就班地存钱,而是有野心,即使冒点风险,也想抓住赚大钱的机会。喜欢用股票、奖券等来赚大笔的意外之财。相反的,也容易有损失。若能留心积财,财产就会像滚雪球那样愈滚愈大。
C。你是个一心一意想赚大钱的人。正因为如此,常常容易遭受到一些损害。所以建议你老老实实地赚钱,给自己定一个详细可行的理财计划。
D。你是个生性老实,不耀眼而且个性稳重的人。由于性情稳定,知道钱财的宝贵,所以你绝不轻易奢侈浪费,对于娱乐之事也缺乏兴趣。不过,比那些重视钱财的人你更易失去意外赚钱的机会。你只想一味地节省,所以常常买一些便宜货而招来不必要的损失。由于对钱财的吝惜、计较,常被人视为只知守财的小气鬼。
E。你是位很有经济头脑的人,金钱观念很发达。因此很会存钱,表面上看来似乎不大节俭的样子,却会不知不觉地存上一笔钱。你对于金钱的运用很有条理,也极有理智。
F。你表面看上去没有一点经济头脑,好像置身在梦中的浪漫主义者。没有明确的金钱储蓄观念,只有在需要用钱时,你才偶尔感觉到钱的重要,或多或少储蓄一点钱。你容易丢钱包,借给别人的钱也容易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