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赚钱,不拖延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今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到明天完成,现在该打的电话总想着过一会儿再打,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下月初再做完,这个季度该达到的进度要等到下一个季度。凡事都留到明天处理的态度就导致了拖延,这是一种明日待明日的工作习惯,你会在工作当中深受其害。
如果你不确定你是否有过拖延的毛病,可以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收到邮件后是犹豫了一下还是马上回复?
令人惊奇的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过拖延的习惯。当然,我们拥有的拖延习惯表现得各不相同,比如有的人经常被琐事缠身,有的人有着极端的完美主义倾向,对既定计划反复修改,有的人尽管下定决心立即行动,却总是找不到行动的方法;还有人因为个性、事业等各种原因而导致情绪低落,对任何工作都没有兴趣,甚至也没有对未来人生的憧憬。
这种拖延基本可以归入一种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中,对事情无法做出立即的决定。这种由于犹豫心理而导致的拖延习惯一旦渗入到我们的内心世界,那么会让我们从事的工作和生意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欲左顾右,欲右顾左。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便会一点一点逐渐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从而影响正常的运作。同时它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副作用,容易使人急躁不安、彷徨无措,严重时甚至对能力和自信心产生怀疑,导致全局的被动和失败。
拥有这种犹豫心理的人往往意志较为薄弱,他们或者是不敢直面现实,习惯于逃避,而且惧怕苦难,缺乏对自我约束的毅力;或者是目标和想法太多,缺乏应有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导致无从下手;或者没有目标,甚至不知道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
还有些人总是抱着某种想法停滞不前,因为他们总要在心里翻来覆去地琢磨、考虑,没完没了。他们想确保自己的想法能经得起推敲。在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之前,他们希望这个想法得到周围每一个人的认可。结果,他们就只能发现自己永远都是停留在想的阶段。
同样,有许多人做事总喜欢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再行动,殊不知,良好的条件是等不来的,工作中很少有万事俱备的时候。我们不太可能等外部条件都完善了再开始工作。其实,对于每一个急切渴望获得财富的人来说,这种犹豫的心理以及拖延的态度是一种最为危险的恶习,因为它可以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推托,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更严重的是,如果这种犹豫心理一旦形成了习惯,便会严重侵蚀人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潜能的发挥。处于拖延状态的人,常常陷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拖延”。因此,他们常常苦恼、自责、悔恨,但又无力自拔,结果一事无成。因而,很多人没能成功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还不够行,自己不够聪明,自己不够老练,自己消息不够灵通,自己穿得不够讲究,自己资金也不够充足,等等。只要一个人认为自己这个不够行,那个不够好,那么他就永远处于一种犹豫不决的状态中。
很多人在赚钱过程中,如果稍有犹豫,也会丧失很多原本属于他的难得机遇。尽管他们对投资方略经过了深思熟虑,对投资计划也是认真而细致地制定的,但是在即将做出决策的时候,或是忽然间产生了自我不信任感或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原本坚定的思想发生了动摇,最终不付诸实施,从而会错失获取投资收益的大好良机。
这一点你在股市中也经常能够看到。比如在股票操作中,有些人发现自己手中持有股票的股价上升了,这个时候就应该把握时机将其抛出。但这个时候却在股吧里看到了很多人对此股票的看法和评论与自己的决策截然不同,甚至对一些自暴为内幕消息的说法深信不疑,于是便马上改变了行动,最终放弃了一次将股票抛售的良机。同样,很多人在购买股票之前已经经过了大量的思考和观察,认为某种价格较低的股票已经是适合购入的时候了,也做出了趁低吸纳的决策,但却临时在股吧里、QQ群中或是一些名家博客中发现很多人与自己的想法并不一致,他们并不看好自己看中的个股,于是产生了犹豫心理,临阵退缩,放弃了入市的决定,从而失去了一次能够获取收益的机会。
所以,很多人之所以一事无成,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敢于决断的手段,总是左顾右盼、思前想后,从而错失了一个个成功的最佳时机。
许多人都知道如何对自己给予充分的肯定,如何确定目标,如何展开联想。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可是,任何一个出色的计划,一旦没有行动,就是一纸空谈。
即便计划很糟糕,只要你采取了行动,你也还是能够向前迈进一步。当然,面对你眼前发生的一切,你需要主动地给予回应。尽管你采取应对措施时依据的行动计划很糟糕,你也能再进一步。而不采取行动,再完美的计划也无济于事。
美国总统林肯谈到过幼年的一段经历:“我父亲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搬不动的。后来,母亲在无意中发现,那些只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而非父亲想象的山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能把它们移动。”
林肯由此感悟到:有些事情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在没有做之前以为是不可能而放弃了,也因为这种害怕失败的想象,最终却真的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你想着容易就会容易,你想着艰难就会变得艰难。晚清重臣曾国藩曾经说过:“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如果我们把所做的事当作很自然的事,不要在行动之前就人为地设想出许许多多难以实现的负面结论,那么你做起来就会容易多了。
要成功,就要马上行动
商场如同战场,工作就是战斗。成大事者在看到事情的成功可能性到来时,敢于做出重大决断,因此取得先机。在日常工作中,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在对领导交办工作的时候,他们只有两个回答。一个是:“是的,我立刻去做!”另一个是:“对不起,这件事我干不了。”
所以,成功的有钱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他们总是立即要去干点什么,而很多情况下,人们总是想得太多,准备得太多。要知道只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而光想不干,最终只能一无所获。
演讲大师齐格勒提醒我们,世界上牵引力最大的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止火车头滑溜,只需要在它的八个驱动轮前面塞一块一英寸见方的木块,那么这个庞然大物几乎就无法动弹。然而,一旦这只巨型火车头开始启动,这小小的木块就再也无法抵挡了;当它的时速达到100英里时,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撞穿一堵5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墙。
从一块小木块令其无法动弹到能够撞穿一堵钢筋水泥墙,火车头威力变得如此巨大,原因不是别的,因为它开动起来了。
只要你行动起来,人的威力也会变得巨大无比。事实上,只要你开始付诸行动,那些曾经被你认为是无比困难的障碍,就会被你轻松地突破。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害怕困难,是因为我们自己夸大了困难的程度,一旦你开始行动,你会发现,很多难题实际上只是“纸老虎”,纯粹是自己吓唬自己。当然,突破障碍的前提,是你必须要行动起来,否则就会如同停在铁轨上的火车头,就算是动车组或者是高铁,这个时候就会连横卧在前面的一小块木块也无法推开。
有一位成功者,许多人问他:
“你这么的成功,曾经遇到困难吗?”
“当然!”他说。
“当你遇到困难时如何处理?”
“马上行动!”他说。
“当你遇到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重大压力时呢?”
“马上行动!”他说。
“在婚姻、感情上遇到挫折或沟通不良的话呢?”
“马上行动!”他还是说。
“在你人生过程中遇到困难都这么处理吗?”
“马上行动!”他只有一个答案。
现在,也请你马上行动来突破你的现状。
做一件事情,只要开始行动,就算获得了一半的成功。
避免犹豫不决的心理和拖延状态的唯一办法就是“现在就做”、“立即行动”。全球知名的耐克公司的一则著名广告语是这么说的:“Just do it!”也就是说,为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去完成它,不要考虑太多,放心大胆的尽管去做吧!
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99%的勤奋加1%的灵感。”一位勤奋的科学家总是会有灵光闪现的时候,为了不让任何一个灵感溜掉,在他产生新的灵感时,总是会立即将之记录下来,这就是99%勤奋的表现之一。如果有了灵感,而不立即记录下来,那么科学实验可能要延后很久才会成功。所以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总是会有这样立即行动的习惯,同样,一名优秀的员工与优秀的科学家无异,他对工作的热爱,以及立即行动的习惯,就和科学家立即记录自己的灵感一样自然。
因此,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Just do it!”佛经上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有些人本来自身存在着潜能,但却不知道开发利用,而是一味地甘于沉沦,最终裹足不前。有人认为,自己在小事情上绝不拖延,在大事情上可能要考虑得更加周密一些,所以拖延了一些时间。但这其实都是给自己找的借口,无论事情是大是小,都需要马上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自身潜在的能量。就算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导致无法立即做完的事情,也需要拟定一个工作期限,而不要无限制地拖延下去。
你也可以立即行动起来
虽然这个观念很简单,不过很多希望成功的人却正是败在这点上。立即行动的习惯,也就是立即把思想付诸行动的习惯,这对完成事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的确,很多时候你会觉得立即行动有时很难,尤其在面临一件很不愉快的工作或很复杂的工作时,你常常有一种不知从何下手的困惑。这里有七个方法能让你培养立即行动的习惯。
方法一:不要等到条件都完美了才开始行动
如果你想等条件都完美了才开始行动,那很可能你永远都不会开始。因为总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美好。或是错过时机,行情不好,或是竞争太激烈。现实世界中没有完美的开始时间。你必须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就行动起来并把它们处理好。开始行动的最佳时间就是现在。
方法二:做一个实干家
要实践,而不要只是空想。你想开始实践吗?你有没有好的创意要告诉老板?今天就行动起来吧。一个没被付诸行动的想法在你的脑子里停留得越久越会变弱。过些天后其细节就会变得模糊起来。几星期后你就会把它给全忘了。在成为一个实干家的同时,你可以实现更多的想法,并在其过程中产生更多新的想法。
方法三:记住,想法本身不能带来成功
想法是很重要,但是它只有在被执行后才有价值。一个被付诸行动的普通想法,要比一打被你放着“改天再说”或“等待好时机”的好想法来得更有价值。如果你有一个觉得真的很不错的想法,那就为它做点什么吧。如果你不行动起来,那么这个想法永远不会被实现。
方法四:用行动来克服恐惧、担心
你有没有注意到公共演讲最困难的部分就是等待自己演讲的过程呢?即使是专业的演讲者和演员也会有表演前焦虑担心的经历。但是一旦开始表演,恐惧也就消失了。行动是治疗恐惧的最佳方法。万事开头难,一旦行动起来,你就会建立起自信,事情也会变得简单。通过行动来克服恐惧,建立自信。
方法五:机械地发动你的创造力
人们对创造性工作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认为只有灵感来了才能工作。如果你想等灵感给你一记耳光,那么你能工作的时间就会很少。与其等待,不如机械地发动你的创造力马达。如果你需要写点东西,那么强制自己坐下来写,落笔,灵机一动,乱涂乱画。通过移动双手来刺激思绪,激发灵感。
方法六:先顾眼前
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目前可以做的事情上。不要烦恼上星期理应做什么,也不要烦恼明天可能会做什么。你可以左右的时间只有现在。如果你过多思考过去或将来,那么你将一事无成。明天或下周的事经常是永远都不会发生的。
方法七:立即切入正题
人们在开会前一般都会做些社交活动或聊聊天。独自工作者也是如此。在真正开始工作前你多久会检查一次Email或RSS feeds呢?如果你不避开这些让人分心的事情来开始谈正事,那它们会花掉你很多时间。
歌德说得好:“只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烧。一旦开始,完成在即。”“绝不拖延,立即行动!”这句话是最惊人的自动起动器。美国商业哲学家吉姆·罗恩曾说过:“你要确立一些足够高的目标。这样在你为这些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你就会变成一个有资格达到这些目标的人。”做个有钱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任何时刻,当你感到自己开始犹豫不决、体内开始蔓延拖延的恶习时,你必须要迅速警醒,让自己在一分钟之内迅速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