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自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以来,官学兴盛,逐渐取代私学,尤其是最高学府太学达到官学的巅峰,这时已经达到三万多学生。
这么多学生主要是由三方面来源,一是六百石以上官员子弟;二是郡县、名儒推荐优秀人才;三是五十以上、七十以下的老儒生,全国各地蜂拥而来。郡县里推荐了十几个人,柳毅是乡里唯一推荐的人。
从城郊到城里读书,任何事物都透着新鲜,巨大的太学里尤其让他兴趣盎然,这边看看,那边瞧瞧。很多各地来的学生比柳毅还没见过世面。
“又来些乡巴佬。”
“看他们没见过世面的样。”
老的太学生对新来的“诸生”、“游士”指指点点,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没见过世面的新生也是新鲜的一种。在这里有种习惯,城里的看不起乡下的,洛阳的看不起外地的,柳毅是洛阳的乡下人,正好又夹在中间。
除了生源中庸,还有出生、生活中庸。学生的出身大多是官宦子弟,但也有家境贫寒的。由于学生出身不同,在待遇上也不一样。一些官宦子弟可享受国家俸禄,而贫寒子弟则不仅衣、粮自理,连照明的脂烛也要自行解决。柳毅既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正好的中间分子,费用地上方出了一小部分,家中出了一大部分,所幸家中也有能力承担。柳毅最终还是被划入贫寒一组。这两大阵营真是泾渭分明,官宦子弟基础好,才学渊博,喜欢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贫寒子弟基础差,才思敏捷,喜欢点灯熬油苦读。柳毅崇尚中庸之道,永远是贫寒中穿着最得体、最有品味的人,生活也过得很潇洒,玩世不恭的态度,加上他是洛阳人的身份,官宦阵营倒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柳毅,我们去‘洛阳水席’?”一群官宦子弟经过,一个叫皇甫嵩官宦子弟顺便邀请这位生活理念跟差不多的柳公子。柳毅跟这个十四岁的皇甫嵩聊过几次,度辽将军皇甫棱之孙,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他叔叔也担任过度辽将军,可以说是将门之后,但他没有高官子弟的骄奢之气。
“好啊。”他最喜欢热闹了,欣然加入,屁颠屁颠地跟他们去了。
热闹的洛阳城,水席是种流行的吃法,全部热菜都是汤汤水水,吃完一道,接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更新,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洛阳四面环山,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边享受洛阳水席,边畅聊逸闻趣事,谈论国家大事,指针时弊,成为士人的特殊癖好,于是这里风靡成士人的集散地。太学生们也喜欢跟风模仿,经常在这里三、五一小聚。几道菜过后,众人就聊上了。
“你们知道吗,今年朝廷用了很多曾经的太学生?”皇甫嵩率先搬出话题。
“哦,都有谁?”
“朝廷举用敦朴的人,司徒李郃之子大儒李固,科学家张衡,马援从孙大文豪马融都被举为议郎。其中李固策略第一,张衡发明了什么风地动仪,哦对,候风地动仪,传说可以测地震,易学大师马融就更不用说了,儒学的泰山北斗。”皇甫嵩说。
“这些人都才学渊博,享誉国内,关键是太学生。”
“我今年的游学拜师就去找马融。”
“嗯,我陪你去。”柳毅咽下菜急急地说,“朝廷怎么会突然举用他们,据我所知,他们年纪不小了。”
“六月初八的大地震你们记得吗?洛阳宣德亭发生地裂,长八十五丈呢,好家伙,可把顺帝吓坏了。按照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这是上天在怪罪朝政得失啊!所以皇帝召集了三公九卿,他们不敢枉论,又推荐了一些淳朴敢言的大儒,包括以上三人。让他们对策,并特别向他们询问当代的弊病和应该如何为政。李固在对答中弹劾受宠的乳母以及宦官,顺帝看了众人的对策,以李固为第一名,并立即命乳母宋娥搬出皇宫,回到她自己的私舍。各位中常侍都向皇帝叩头,请求恕罪,朝廷一片肃然,于是任命李固为议郎。”皇甫嵩总是了解很多。
“哦,那么张衡和马融怎么对答?”
“张衡特别上奏章揭露图谶的虚妄,明确提出反对图谶、禁绝图谶的主张。这人太耿直了,充满神学迷信内容的谶纬是东汉王朝的国典,他居然反对图谶,也就等于说反对汉朝的皇权,就会被统治者认为是“非圣天法”,就会遭到压制和迫害。顺便说一下,他的候风地动仪准确预测了地震的发生和方位。”皇甫嵩说。
“想在如今环境下革故出新,张衡的仕途顺遂梦注定只能是空中楼阁”柳毅说。
“诶,你的见识不错,我叔父也是这样说。”皇甫嵩点头赞同
“那么马融呢?”
“马大师当年得罪当权的邓氏,十年不得升迁,后来丢官去职。这次学乖了,洋洋洒洒写了很多,顾左右而言它,其中预言西羌要反叛,乌桓可能侵略上郡。”皇甫嵩继续解说。
“这也能知道?”
“他说是周易八卦推演而来。”
“这么厉害,难怪称为易学大师。”
“易学又称为玄学,莫测高深,太玄了。”
柳毅就这样习惯性跟这些人凑一起八卦天下。
不久,李固被皇帝乳母和宦官诬陷下狱,很久被释放,调任县令,自解印绶回家。张衡被宦官迫害,调任河间王国相。马融被新大将军梁商任从事中郎,后升武都太守。
“荀绲兄,你今年十八了吧,听说你六年时间学完太学,如今快毕业了,能跟我们说说太学里的东西吗?”皇甫嵩向一个叫荀绲的人请教。
“是啊二哥,我刚来,也不是很清楚,什么年限啊,学习内容啊。”荀绲的弟弟,十岁的荀爽也要他二哥说说。
“那好吧,既然你们有兴趣听,我就随便说说。
首先是学习年限。规定满学制为八年,但由于学生入学时基础不尽相同,对学生学习年限掌握又比较灵活。学生中有在入学前即已通数经者,也有专门师事某一博士学习某一门经典者,自然时间要短,还有不少二次入太学学习的学生。学校对学生年龄也无统一规定,自十二岁至六十余岁,年岁不等,其中年少游太学者也不在少数,但最少要十岁吧。
其次是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对战国时期的游学方式有所继承,学生在校期间可拜社会名儒学习太学中未开设的课程。有时甚至是受钦命从名儒学习某一经典,如贾逵为章帝时洪儒,章帝就曾令贾逵自选《公羊传》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八人,教以《左传》。学生毕业后亦可游学他方,继续深造。博士授往往采取讲大课方式,听课人数不等,最多者可达千人。然亦有小课堂教学。因为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有的学生往往参与一些社会上的外交活动,也有拜师游学。
再次是学习方式。在太学中学生有较多时间进行自学,又有较好的自学条件,既有学识渊深的博士,又有本来就享有盛名的高才学生,学生有随时发问、请教的条件。因为在博士中相互论难蔚然成风,受其影响学生中亦有浓郁的学术气氛。学生可和负有盛名的学者论辩,服虔在为太学生时就曾以《左传》驳当时著名《春秋公羊学》大师何休所驳《汉事六十条》。由于当时学生中研读风气甚浓,很多学生都思维敏捷,“善论难”。太学亦为皇帝咨询国事之所,博士、学生都可发表意见,便于养成学生关心政治和国事的风气,太学生刘陶就曾几次上书陈事。由于太学生有关心政治和国事的政治素质,他们也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社会重大政治斗争中。太学还有意识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东汉在皇帝举行乡社典礼时,礼生即都以太学生充伍。
再次是学习进阶。学生学习采取单科结业方式,每家经典学完后,要由博士主持答辩。严格按各经家法要求,讲求师承。答辩为五十道论辩题,解释多者为上第,引文明者为高说。若不依先师,义有相伐者,皆以为非。这对个别学生来说是有些束缚思想,但就整个学业教育而言,又是提倡不同学派之间争论和提高不同学派学术地位的保证。
最后是学生的毕业分配,根据博士弟子成绩即通经多少随才而用。东汉末年曾诏令规定:
1、学习满两年,试通二经者,补文学掌故。不能通者随后辈试,通过亦得为文学掌故。
2、已为文学掌故者,满二年,考试能通三经者,擢高第为太子舍人。不能通过者随后辈试,通为高第者,亦得为太子舍人。
3、已为太子舍人满二年者,考试能通四经者,推其高第为郎中。其不得第者随后辈试,通过者亦得为郎中。
4、郎中满两年,试能通五经者,推其高第补吏,随才而用。其不得第者,随后辈复试通过后亦得补吏。
以上规定似主要为对公卿子弟的一种特殊待遇。太学中的贫寒学生学业满后很多都是返回乡里从事教学工作,他们可以在地方被征辟聘请为吏为官,亦可通过举孝廉等察举方式入京为官。
以上是我知道的,全交给你们了,就算是我毕业前送你们的礼物吧。”
荀绲终于说完,抚摸着弟弟的荀爽肩膀,饱含期许地说。柳毅忽然注意到,荀爽才十岁就入太学了,莫非是神童?
每次从街市回太学,柳毅总会带些吃的,慰劳那些勤奋苦读的寒门学子,往往被哄抢一空,这些对于前半月就将生活费花光的寒士来说也是很大的恩惠,大家份属寒门也不会觉得是种施舍。
“哎,你在读什么呢?”柳毅问。
“哦,我在读礼记呢。”十岁的北海高密人郑玄回答。
“原来是礼记啊,好东西,《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圣人子思所作,我非常崇拜其中的‘中庸’论断,并把作为一生行事原则。”柳毅来了兴趣。
“哦,柳毅兄能详细说说你的看法吗?”
“当然行。‘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思是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谈起“中庸”柳毅眉飞色舞。
郑玄点头称好:“‘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意思是说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这就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原则。”
……
两个人聊得很投契。
《礼记》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后来,这部小戴《礼记》因为郑玄的精彩批注而流行于世。
柳毅也学荀绲六年时间成功学完太学,毕业同时被县里举孝廉,以缩短两年完成太学的优秀学员和孝廉的身份参加策略殿试。太学里每年毕业四千左右,又从这批百里挑一的精英里选出二百人左右参加策略殿试,这已经是普天之下难遇的殊荣了,而最终要挑出前十名,可以说是立于天下士子的巅峰了。汉武帝时期的殿试,“论古今治乱之由”,正在考量应试者的才学、见识,为当时选拔了像董仲舒、主父偃等一代大儒,如洪波涌起,人才纷至。
如今步入雄伟庄严的大殿,难免心潮澎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雏鸟已经成长为雄鹰,即将冲天而起,能不胸中激荡?大多数人应该是这样,一向追求中庸的柳毅却心态很平和,能够上殿已经是他最大的满足了。同时跟他上殿的还有皇甫嵩、荀爽、郑玄等熟人,这几个人表现也很特别,别人激动到慌张,他们兴奋到激昂。
“皇上驾到。”太监宣告了最激动人心的消息,汉顺帝刘保亲临。
二百多名学子恭顺地低下头,直到皇帝宣布开考。
“今年的题目是,论古今治乱之由。”这个题目一宣布,殿下考生面面相觑,这不是汉武帝时的题目吗?有人甚至窃窃私语。
“肃静!”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中,皇甫嵩、荀爽、郑玄等人已经下笔成文,连提纲都省了。
“真是天才,思维敏捷,或许他们已经想了很久了,才能下笔千言。我是个中庸主义者,还是先打底稿,一步步来吧。”柳毅始终坚持自己的中庸原则。
在帛纸下笔写道:古今治乱,在于治,外服四夷,内安天下。外服四夷,首要在于择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其次在于战和时机的把握;内安天下,在于疏通自流,如水流而自清,要使上下通达……
窗外的光影几换,殿试的时间截止,这时顺帝又来了,拿考官筛选的优等卷来评选优劣。
当庭公布皇帝判定结果。
“颍川荀爽一等。”
“北海郑玄二等。”
“安定皇甫嵩三等。”
“……”
“洛阳柳毅五等。”
……
“以上十人留下,其他的回去吧。”
一样追求中庸的柳毅,意外地获得了名次,还是个好名次。
这时,大将军梁冀也赶来了。
接下来由皇帝做简单的提问,当庭奏对。
皇帝对柳毅的回答还算比较满意。
结果,这些人各自放到小地方去锻炼。后来皇甫嵩、荀爽、郑玄都辞去小官做学问去了。只有柳毅安安心心去当县丞了,因为都知道县丞只是暂时的,他觉得自己是做不了大学问的,当小官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