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就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这其中,就包含着同情心的因素。而宝宝的同情心是构成他完美个性和良好品德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情心作为道德情感的一种,对宝宝将来顺利步入社会,协调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同情心的培养要从宝宝开始,特别是在独生子女为主的今天。宝宝的同情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痛苦的关心和安慰上。这样的感情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尤其是情感的发展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同情心的宝宝更能体会他人的情感,更容易融入社会。富有同情心的宝宝心地善良,性情也比较温和,走到哪里都比较受人欢迎。而缺乏同情心的宝宝很难与人亲近,他们往往性情怪异,人际关系也不怎么好。由于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宝宝娇生惯养的现象,宝宝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往往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因此,同情心的培养,尤显重要。
为什么没有同情心
有的爸爸妈妈教育方式比较严厉,在生活中总是动不动就对宝宝大声训骂甚至大打出手。而这种严厉、惩罚性的教养方法,严重阻碍了宝宝早期同情心的萌芽。而且,经常被体罚的宝宝很少会对同伴的“不幸”表现出关心。还有一些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宝宝比较溺爱,天天就围着宝宝转,时间一长,宝宝变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哪还有什么同情心。
还有很可惜的一点是,爸爸妈妈们常常对宝宝同情心的发展漠不关心。他们只关注宝宝的智力培养,却忽视了宝宝良好个性的培养。时间长了,宝宝就在人际交往中变得冷淡而且漠然。还有就是我们一再提到的榜样作用。有的爸爸妈妈们在看到别的宝宝哭泣或者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会表现出无动于衷的样子,爸爸妈妈们在行为上告诉了自己的宝宝:不要“多管闲事”,慢慢的宝宝就不会有同情心了,会变得很冷漠。
如何培养宝宝的同情心
为宝宝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
成长环境是宝宝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因素,比如老师与宝宝之间的关系,宝宝互相之间以及与集体的关系,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等等。爸爸妈妈们和老师,要为宝宝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使宝宝能够感受到自己成长环境中的温暖,感受到来自别人的热情和友情。温暖环境下长大的宝宝自然会有一颗温暖的心。
温柔地和宝宝说话
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而爸爸妈妈们是宝宝最好的老师,生活中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时时注意温柔地和宝宝说话,在和宝宝进行交流时表达出温和与友善,那么宝宝就会去模仿爸爸妈妈,并会用同样友善温和的方式对待自己身边的其他人。
利用故事培养宝宝的同情心
爸爸妈妈们和老师可以经常有目的的给宝宝讲一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能够激发他们同情心的小故事,让宝宝在故事里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善良,培植一颗同情心。
可怜的布娃娃
芸芸3岁半的时候,一天下午,在妈妈收拾屋中旧物时,她发现了一个妈妈小时候玩过的布娃娃。由于时间久远,布娃娃早已经是破旧不堪,惨不忍睹了。芸芸却像发现了宝贝,拿住脏兮兮的布娃娃不放,估计是因为没有见过那个时代的布娃娃吧。突然,她对妈妈说:“妈妈,这个娃娃怎么没有眼睛啊,他的衣服怎么也破了。”忙碌的妈妈这时才注意到,这个布娃娃已经严重残缺,看着小芸芸那略带悲伤的脸,妈妈耐心的告诉她:“这个娃娃很久以前被邻居的小狗狗给咬坏了”。小芸芸低下头小声的嘀咕着说:“是吗?那娃娃该会有多疼呀”。细心的妈妈马上意识到这是培养小芸芸同情心的好机会,于是对芸芸说:“芸芸,妈妈和你一起把受伤的娃娃修好,好吗?”芸芸扬起笑脸,痛快地答应了。芸芸与妈妈一起为娃娃做了新衣服,还给娃娃缝了漂亮的眼睛。以后,芸芸常常把娃娃带在身边,还对妈妈说,她以后再也不会让娃娃吃苦了。
让宝宝做小动物的“爱心大使”
宝宝们天生就和小动物有一种亲密感,所以,爸爸妈妈们不妨支持和鼓励宝宝去饲养一些容易存活的小动物。比如小乌龟、泥鳅等等。爸爸妈妈们要让宝宝天天给小动物喂食,并做好简单的观察日记。如果小动物出现了异常现象,宝宝可以自己查书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网上查资料来解决问题,既能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够培养宝宝的同情心以及责任感。
亲子心经
爸爸妈妈们要经常给宝宝讲故事,把一些同情的情节内容编进故事中去,让宝宝在故事中拥有同情心。如果家庭成员生病了,要让宝宝帮助照顾,让病人的痛苦和照料的行为来激发宝宝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