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022

第22章 寇准拜相

咸平六年岁末,赵恒下诏改元,次年元旦,称为景德元年(1004年)。

国家改元,当然要庆贺一番。谁知庆祝活动刚刚结束,京师一带就发生了地震,京城虽然不是地震中心,但发生地震的时候,房屋都在晃动,有些不结实的房子经过这一震,也就变成了危房,再也不能住人了。地震持续十多天,此后一段时间内,朝廷上下为了救灾,忙乎了好一阵,才算平息下来。

三月底,后宫来报,说太后病了,病情似乎还不轻。

赵恒得知母后身体不豫,即与郭皇后同到慈寿宫看望,并召太医入诊。

太医诊断说,太后的症状是阴阳有些失调,无大碍,进几服药调理一下,很快就会好起来。说毕,开了药方,便去安排煎药了。

李太后对自己的病情很清楚,知道太医的话是在安慰自己,她对赵恒说:“这病究竟能好不能好,不要太医说,我自己清楚得很。”

赵恒连忙安慰皇太后,叫她不要担心,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太后继续说道:“你靠近些,趁我还清醒,有几句话要嘱咐,皇儿你听好。”

赵恒连忙到床前跪下,郭皇后也跟着跪下,宫人内监见了,一齐跟着跪下。

李太后继续道:“皇儿做皇帝已经六年有余,国家的用人和行政,总算没有大的过失,我很欢慰。不过,做好事千日不足,做坏事一日有余。皇儿要永远保持现在的态度,不要突然改变,把以前的好名声、好政绩一股脑儿抛弃了。”

“这个儿臣知道。”赵恒跪在床前,恭恭敬敬地回答。

“国家的根本就是庶民,所以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皇儿施政,就要以民生为本,发一项政令,建一项事业,要求有利于民、有益于民,最低限度,也要不损民、不扰民。”

“儿臣知道!”赵恒依然恭恭敬敬地回答。

“至于用人方面,皇儿一定要亲贤良,远奸佞。如果任用小人,他们便会一手遮天,蒙蔽于上,诛求于下,搞得民不聊生,皇帝还认为是天下大治,等到发觉就来不及了。历朝历代之所以亡国,大多数是这个缘故。皇儿本贤明,其他的事,我也就不多嘱咐了。”说罢,猛烈地咳了起来。

赵恒恭顺地说:“儿臣一定会谨记母后的懿旨。”

李太后不胜喜悦,吩咐赵恒、郭皇后和宫人太监们都起来。

赵恒、郭皇后侍候李太后服了药,安睡后,才退出慈寿宫。旬日过后,太后的病情突然加重,虽经太医诊治,仍无力回天,竟然崩逝。

皇太后的后事办完之后,尊諡明德。

皇太后去世不久,宰相李沆也病逝了。李沆字太初,洺州人,太宗皇帝称他风度端凝,不愧正士,提拔他为参知政事。赵恒即位之初,李沆为右相,他每天将全国各地的水、旱、盗贼等事情奏明赵恒,参知政事王旦以为这些细事不必麻烦圣上,李沆却说,皇上还是个少年,应当使他知道一些民间疾苦,不然的话,怎么能治理好国政?

赵恒很敬重李沆,常向他请教一些治国之道,有一次他问李沆,治国之道,什么是第一要务。

“用人!”李沆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用浮薄、好大喜功、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

赵恒问朝中哪些人是这样的人。这句话问得太厉害,不回答吧,那就是隐瞒皇上,犯了欺君之罪;回答吧,相当于是告御状。

李沆似乎没有这么多的顾虑,直截了当地说:“梅询、曾致尧、李夷庚等,就是这样的人。”

赵恒记住了李沆这句话,一直到死,他都没有重用这几个人。

李沆的住宅很窄小,门前连个出场也没有,而他办公的地方,门前的场子大得可以跑马。有人在他面前说起这件事。

李沆回答说:“住宅能容身即可,无碍大局,办公的地方,要处理国事,不能太拥挤。”

李沆喜读《论语》,赵恒也知道这件事。有一次,赵恒问李沆读《论语》有什么心得,李沆回答说:“臣为宰相,如《论语》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两句,还没有做好。圣人之言,要终生诵读啊!”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是节省开支,爱护人民,征用民工,只在农闲之时。

李沆的话,对赵恒的影响很大。因此,赵恒在做皇帝的初期能够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李沆是有一定的功劳的。李沆称得上良相。

李沆去世后,赵恒非常痛惜,亲自到他的灵前吊奠,痛哭失声地对左右说:“李沆忠良淳厚,始终如一,谁知天不假年啊!”

赵恒下诏,追赠李沆为太尉中书令,予谥文靖,算是对良相的奖赏。

李沆走了,宰相的位子不能空着,他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寇准。寇准是先帝器重的大臣,关系非同一般,赵恒能顺利地登上皇位,也有寇准的一份功劳啊。想到这里,赵恒心里热乎乎的。

赵恒这次任命的宰相有两人,一个是毕士安,一个就是寇准。

毕士安此前拜为参知政事,升职了,照例要入朝谢恩,当他入朝谢恩的时候,赵恒微笑着说:“别忙着谢恩啊!真正谢的时候未到咧!过段时间后,朕还要提拔你做宰相呢!”

毕士安听了心里当然高兴,但表面上不敢表露出来,只是一个劲地谢恩。

赵恒接着问道:“你做宰相时,谁可以与你一同为相?”

毕士安奏答道:“寇准,寇准兼资忠义,能断大事,臣实不及他。”

赵恒说道:“朕听得一些议论,说寇准这个人好刚使气,恐怕不好任用吧?”

毕士安又奏答道:“人们的议论是靠不住的。寇准是个忘身殉国、秉道嫉邪的人,所以平常一班人便不喜欢他。现在,内地的人民虽然蒙圣德涵养,成为顺民,但是北方的胡虏还是不曾服王化,屡屡侵扰边境。像寇准这样的人,正该任用!”

赵恒点点头,表示同意毕士安的意见。于是下诏,寇准与毕士安同时提拔为宰相。

同类推荐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关天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关天培

    红彝大炮破浪来,狮子洋外声如雷。虎门将军壮谬裔,报国丹心指天誓。兵单乞援援不至,南八男儿空洒涕。贼来蚝境窥虎门,海水腾沸焚飙轮。挥刀赴南惟亲军,一死无地招忠魂。这是一首描绘鸦片战争中清军将士保卫虎门的诗篇。诗里歌颂的那位丹心报国、挥刀赴难的爱国将领叫关天培,是当时广东水师提督。他在奸权卖国、门户洞开的情况下,孤军守虎门,血染战袍,抗击英国侵略者,最后以身殉国,名垂青史。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张居正

    张居正

    本书严格遵照史实,撷取了明政治家张居正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着力表现了张居正作为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而且揭示了他矛盾复杂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不婚白白要宝贝

    不婚白白要宝贝

    不婚主义的若白,基因超常的双胞胎“柯柯”“樂樂”,顾家假高冷实呆萌独宠宝贝妻子的大总裁。抱歉,弃文了。
  • 海贼王之恶魔神树

    海贼王之恶魔神树

    九百年前定下的计划,只为了诛杀人间称神者。扬帆起航的少年,在神秘莫测的男人注视下,走向最终的命运。
  • 领主大人有点坏

    领主大人有点坏

    女巫和魔法师,王国的统治实在不容易...
  • 离人传说

    离人传说

    一场大水改变了陆离的命运,从此踏入江湖,成就了一代枭雄!陆离经典语录:我可以输,但绝不会倒下!流血是为了证明梦想的存在!假如有一天我死了,爱我的人大可以忘记我!
  • 微凉之断心

    微凉之断心

    赏金杀手周洺,前半生活在误杀至亲之人的阴影中,后半生活在至亲之人相继离去的泪水中,一辈子,那么长,就算熬过去了,迎来的不过是地狱的洗礼
  • 生存定理:大灰狼要吃小白兔

    生存定理:大灰狼要吃小白兔

    谁说读书不好就一定成傻瓜了?她会挡酒,会谈生意经,会卖萌,会花钱……“你够了啊!”白笛每天来送个快餐,还要受到某人的摧残,这日子没法过了!某人把她娇小的身躯揽得更紧了:“耐心一点。嗯,还有十秒,抱完我就要去开会了。”拜托,老娘已经维持被你抱的姿势快半个小时了!之前你不是装着一副小正太的模样,怎么,养肥了就撒野了?!
  • 随身带着葫芦走

    随身带着葫芦走

    韩东是一个外企的小业务,无意中捡到一个吊坠葫芦,不曾想这个吊坠葫芦竟然让他从二十六岁变回了十九岁的容貌。当他读出葫芦底部的咒语后,意外地走了葫芦空间中,从此开始了对葫芦空间的偷盗生活,里面的物产丰富……
  • 别宫斗了,玩吧!

    别宫斗了,玩吧!

    他是集聪慧与荒唐于一身的新皇。她是人前人后二般模样的新后。新后的姐姐说:“你这叫……那啥……羊入了狼圈,最后肯定被啃地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新后眨了眨眼睛,“不应该是狼入了羊圈吗?”新后的姐姐:“反正都是一个道理!戏文里不是常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吗?”新后心中暗叹了一口气,她何止是入了侯门,她是入了那高处不胜寒的皇墙内院呐!想她一个普通的穿越女,若不是因为他的荒唐,很可能活不过两回,她是该感到庆幸呢?还是庆幸呢?众人皆醒她独买醉,笑看诸事红尘如灰。
  • 神冥之泣

    神冥之泣

    神之泣,三界崩塌,光明熄,黑暗乱,人间封,是为创世元年。
  • 凤凰泪

    凤凰泪

    千年前,她是凤凰圣女,他是龙之子,她倾心于他,他有情于她。爱恨情仇转眼间魂飞魄散灰飞烟灭。千年后,她是现代人,他是古代太子,又将会是一场怎样的爱恨纠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