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营养需求
1.5 岁宝宝的主要营养摄入已经不再通过牛乳或奶粉,将逐渐以3餐为主,但由于宝宝个体的差异性,饮食也会有所不同,但只要宝宝能获得均衡的营养就可以了。由于1.5~2岁的宝宝,饮食正逐渐开始向成人饮食过渡,因此食物的选择范围也将逐渐扩大,慢慢学会了自己吃饭,大多数宝宝1岁后都会自己用匙自己吃饭,只是吃得不是太好而已。
1.5 ~2岁的宝宝,食物应逐渐以混合食物为主,根据宝宝营养需求,保证均衡营养,可给宝宝少吃多餐,1岁半以后在3餐的基础上,可在下午给宝宝加一餐的点心,点心要适量不能过多,与晚餐的时间不要太近,以免影响食欲,点心的量要少而精,要有计划地辅喂,避免高热高糖的食物。也要注意不能随意给宝宝零食,否则长时间会造成宝宝营养失衡。
合理安排营养比例
按照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的营养比例,把食物合理安排到各餐中去。各餐占总热量的比例,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为了满足宝宝上午活动所需热能及营养,早餐除主食外,还要加些乳类、蛋类和豆制品、青菜、肉类等食物,午餐的进食量应高于其他各餐。
帮宝宝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
由于从此时开始,宝宝要逐渐培养起个人的饮食习惯,以便适应日后的成人饮食。因此妈妈不要过多干涉宝宝的饮食,而是要保护宝宝先天的食物选择能力。但烧烤、火锅、腌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要给宝宝喂食,最好选择蔬菜、鱼肉、低盐、少油的清淡饮食。
多给宝宝吃水果
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喜欢吃水果的宝宝,在成年后患某些疾病或癌症的几率就会下降。
水果中富含可以防止细胞老化的抗氧化剂及多种维生素,这些营养物质都能够防止基因发生变化,从而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
多吃富含镁的食物
人们对钙、铁、锌这些微量元素比较熟知,但镁元素却往往被忽视,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被称为“人体健康催化剂”。
镁在骨骼中的含量,是人体镁总含量的60%,其余40%人体分布在肌肉、血液、肝脏及人体软组织中。镁和钙的作用基本一样,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组织的生长,对肌肉和神经的调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帮助人缓解疲劳,是宝宝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
宝宝的身体一旦缺少镁元素的现象,就会出现肌肉痉挛、身体疲劳、注意力分散、精神紧张、头晕目眩的症状。另外,镁元素会随着汗液的流失而大量消耗,所以要及时给宝宝补充镁元素。
可从牛奶、肉类、全麦面包、土豆、巧克力、杏仁、蛤蜊、豆角、大豆、核桃、水果、紫菜等食物中摄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动物脂肪会影响镁吸收,因此,当人体缺镁的时候,要尽量少吃高脂肪食品。
用餐之前吃点蔬菜
有很多父母们有吃饭之前吃点水果的习惯,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最好不要在吃饭之前给宝宝吃任何东西,因为宝宝的胃容量有限,饭前吃东西会影响正餐的食量。但是,最新的营养学和医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在吃饭之前吃一点蔬菜,特别是色彩艳丽的蔬菜,对防止胃部疾病有一定的作用。因为,蔬菜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硝酸盐,进入胃部后,与胃酸反应产生氧化氮,能杀死胃中的有害菌。空腹进食蔬菜时,蔬菜的养分会在短时间内进入血液,更有利于宝宝身体吸收。
进餐前的蔬菜,最好爽口悦目,这样会让宝宝胃口大开。比如,可以把胡萝卜或青萝卜切成细丝,放上一点醋和糖,或者用番茄拌上少许糖或把黄瓜切成小条生吃,也可以选择几种蔬菜做成蔬菜沙拉给宝宝吃。将不同色彩的蔬菜混合在一起,既有营养,又可调动宝宝进食的欲望。
多吃一些有助于驱铅的食物
城市环境的污染和不正当的饮食,很容易导致宝宝铅中毒。如果出现铅中毒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儿童铅中毒的最初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当宝宝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已经进入铅中毒的中期,要配合药物治疗才能治愈,但这也会对宝宝有一定的应响,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足够重视,采取一些饮食措施来防止宝宝铅中毒:
1.铅在体内的吸收途径可与铁、钙、硒、锌发生竞争,所以宝宝膳食中多食用含钙、铁、锌、硒丰富的食物,就可以减少铅的吸收。这类食物主要有海带、动物肝脏、肉类、蛋类等。
2.牛奶中的蛋白质能与体内的铅合成一种不溶性的化合物,不能被人体吸收,大大减少机体对铅的吸收量。
3.维生素C可在肠管内与铅形成溶解度较低的抗坏血酸铅盐,使铅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铅在肠道的吸收,所以,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也有助于体内铅的排出。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油菜、卷心菜、苦瓜、猕猴桃、大枣等。
谨慎食用致敏食物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是异性蛋白食物,如螃蟹、虾、鱼类、动物内脏、鸡蛋(尤其是鸡蛋白)等,另外还有些孩子也会对一些蔬菜过敏,如扁豆、毛豆、黄豆等豆类,菌藻类食物如蘑菇、木耳等,有些带香味的菜如香菜、韭菜、芹菜等。给宝宝吃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时,可以先给他尝试一点点,如果没有反应,再慢慢增量,一旦有反应,就要立刻停止给宝宝食用这类食物,这些过敏的食物不见得宝宝一直不可以食用,等他年龄大一些,随着消化能力的增强,免疫功能的完善,他也有可能脱敏。
选用合适的植物油
人体摄入的脂肪大约一半来自食物本身,而另一半则来自植物油。植物油有植物油和动物油之分,常用的植物油有芝麻油、豆油、植物油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植物油品种更多了,比如葵花籽油、玉米油、茶籽油……其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又称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水平,还可以预防动脉硬化,保证大脑发育和皮肤健康等。另外,植物油还容易被消化,并含有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动物油则与此相反。因此,给宝宝植物油主要应选择植物油,在这个基础上让宝宝适量地食用动物油,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给宝宝选择适宜的零食吃零食是每个宝宝的最爱,既然喜欢就不应剥夺宝宝吃零食的权利。但不是所有的零食都适合宝宝食用的。有的富含糖质,会损伤宝宝的乳牙,有的不仅含糖而且含奶油,宝宝多食用会引起肥胖。食用过甜的零食后一定要督促宝宝刷牙漱口,保护稚嫩的牙齿。
如果对于一日三餐吃的都很认真的宝宝来说,尽量控制他吃零食,应多给吃一些应季水果。能量含量较高的面包、薯片、奶糖、巧克力等食用过多会令宝宝发胖,而且还会伤牙齿。家长的任务是控制宝宝吃零食的数量,另外还可以试着自制水果布丁、蛋挞等吃起来很香的零食,来满足宝宝对零食的期待。
健康科学的给宝宝饮用牛奶
有的宝宝1岁换乳后,也在天天喝牛奶,可宝宝长得一点都不壮实。其原因是宝宝身体缺乏了营养素,而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却是妈妈在给宝宝喝牛奶时,稀里糊涂地犯了好多错。
新鲜的牛奶可以给宝宝喝吗
刚刚挤出的牛奶,一般是通过最原始的售奶方式得到的,有的妈妈认为,这种牛奶最新鲜,自然营养也最好。这种牛奶是很新鲜,但是由于卫生条件无法保证,宝宝在喝了这种新牛奶之后,他的健康就可能会遭受意想不到的损害。
因此,给宝宝喝这种所谓特别新鲜的牛奶是没有卫生保证的,最好还是选购经过严格卫生标准检验过的牛奶。另外还要提醒一点,在给宝宝喝牛奶时一定要注意牛奶的保质期限,即使冷藏保存也应该尽早喝掉。
煮牛奶可在奶锅里加糖吗
有的妈妈煮牛奶时,常会往里面加一些糖。其实这样做也会有损牛奶的营养价值。因为,当牛奶与糖同煮时,其中的赖氨酸会与蔗糖组合成一种新的化合物,即果糖氨基酸。这种物质不但不能被宝宝消化吸收,还会影响宝宝的肝肾发育。同时,牛奶在加糖后,也会使钙质大大丢失,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牛奶加糖要等牛奶煮沸后,晾至微温时再放。同时,糖也不能加太多。加糖太多,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一般以每100毫升牛奶中加5~8克糖为宜。
牛奶需要长时间高温煮沸吗
有的妈妈担心牛奶被细菌污染,煮牛奶时更是不放心地一煮再煮,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在加热时会发生很多变化:当牛奶温度达到60℃~62℃时,即会出现轻微的脱水现象,即晾凉时会在奶的表面形成一层奶皮。同时,牛奶中所含的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磷酸盐,如果煮沸时间加长就会变为中性磷酸盐,这就会影响肠道吸收钙和磷。除此之外,高温久煮还会使牛奶中的乳糖分解,生成少量的盐酸,使牛奶变为褐色,并且味道变酸。尤其用文火煮牛奶时间过久,牛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素就很容易受空气氧化而被破坏,最为明显的就是维生素C,结果导致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所以最科学的方法就是用旺火煮牛奶,待牛奶煮开即关火,落滚后再加热,如此反复2次。这样既可杀灭牛奶中的病原菌,又可保证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乳酸奶可以替代牛奶吗
有的宝宝却不喜欢喝牛奶,而喜欢喝含奶的饮料,虽然这些饮料也含有牛奶,但是跟牛奶相比,他们的营养价值却差别很大。牛奶中所含的营养素,要比乳酸奶高得多,其中的蛋白质、脂肪、铁和维生素的含量都比酸奶高很多。因此,不可以用酸奶来代替宝宝每天所喝的牛奶。但并不是说宝宝就不能喝乳酸奶,只是应该合理安排,将这种饮料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适量地给宝宝喝一些。
科学补水最健康
年幼的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加上活动量大,他们对水的需求量会比较多。但是喝惯了果汁和饮料的宝宝却很不愿意喝白开水,有的妈妈索性就给宝宝喝饮料,但是这是不科学的。
饮料代替白开水会带来哪些害处
饮料中的汽水,喝后会由于它产生的过多气体,而使胃部膨闷、胀饱,从而使食欲下降。大量的饮料在饭前饮用会冲淡胃内消化液,使食欲减退。经常喝这样的饮料势必影响正常进餐,破坏进食规律。因此,这种饮料最好不喝或少喝,特别饭前更不要喝。
给宝宝喝什么最健康
人体补充体液的最佳物质不是饮料,而是最为普通的白开水。白开水对细胞的亲和力最大,能迅速进入脱水的细胞内,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这样,就不会使乳酸堆积在体内组织中,使身体经常保持充足的精力。除非,白开水还能调节体温,帮助身体散热,防止宝宝在天热时发生中暑。
TIPS
纯净水也不能作为宝宝日常的饮用水。因为纯净水里面缺少矿物质,长期饮用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怎样给宝宝烹调食物最科学
科学烹调,其实就是对食物进行合理的烹调。各种食物经过制作、烹调后,就会丢失掉一部分营养素。有的既能使食物色、香、味俱全,又变得易于消化吸收;有的变化则会使食物的营养素大大流失,掌握科学烹调的方法,才能为宝宝提供科学健康的美味佳肴。
尽量减少米中维生素的损失
有的妈妈因为担心米不够干净,在淘米时总是在左一遍右一遍地淘洗,结果就会导致维生素大量丢失,通常经过一般性的淘洗,其中的维生素B 1就会丢失一半左右,维生素B 2和尼克酸丢失近四分之一,大米淘洗的次数越多,营养素损失的也就越多。
淘米时,最好根据米的清洁程度进行恰当清洗,不要用流动的水冲洗,也不要用热水烫洗,更不要用手用力搓洗,烹调时,米类以蒸或煮的烹调方法为最佳。
蒸或烙是做面食的最佳方法
面食制作方法不同,营养素损失的程度也会有差异。用面粉做馒头、面包、包子、烙饼等食物时,其中的营养素丢失的最少;尽量不要油炸,油炸制成的面食如油条,小油饼等,由于油温过高,面粉中的维生素几乎被全部破坏掉。
面粉中的维生素含量本身就比较低,而且又不容易被宝宝的肠道吸收。所以,制作面食时,最好采用蒸或烙的方法。面条要尽量做成汤面,不要用油炸。玉米粉可以做成玉米粥、小窝窝头。
蛋、肉、鱼尽量不要油炸
鸡蛋煮或炒时营养素损失得要少一些,炸着吃营养素损失得较多。鱼或肉在红烧或清炖时,维生素丢失最多,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溶解于汤里。用急火爆炒肉食,其中的营养素丢失得最少。直接用油炸肉食类食物,可严重地破坏其中的维生素。油炸鱼或肉时,如果在它们的表面上挂糊,就可避免食物与高温度的油接触,减少营养的损失。给宝宝吃红烧或清炖的肉或鱼时,应该连汤带汁一同吃。如果是肉食,要尽量炒着吃。
蔬菜烹调前的处理要科学
如果蔬菜切得越碎,其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就越大维生素C就被空气氧化而破坏掉。过度地浸泡蔬菜也会导致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丢失。炒菜时尽量使蔬菜保持原有的水分;做汤时要等到水开后再下菜,但不要煮得过久,在开水中稍烫一下就行了,并且最好不要加佐料。
多吃鱼类宝宝更聪明
根据营养学家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从小多吃鱼的儿童比很少吃鱼的儿童智力发展要好,宝宝会更聪明。这不仅是因为鱼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更重要的是鱼肉中含有大量的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是婴幼儿大脑神经发育所必需的。为什么婴幼儿多吃DHA含量高的食物会更聪明呢?
因为婴幼儿时期宝宝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正处于生长的高峰期,此时细胞的分裂、增殖极为旺盛,所以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而DHA正是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突起延长增长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在婴幼儿大脑快速发育时期,若能及时补充含DHA的营养物质,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到加强,信息才能传递得迅速而通畅,促进智力发展,使人更聪明。
宝宝换乳不宜太晚
宝宝应及时换乳
在宝宝1.5~2岁期间,没有断母乳的宝宝应尽快换乳,不换乳将不利于宝宝建立起适应其生长需求的饮食习惯,更不利于宝宝身心的发展。此时的宝宝营养性贫血较多见,营养性贫血既与生长发育过快有关,也与喂养不当有关系。母乳或牛乳的含铁量都不高,如果没有适当地添加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物,如肉、肝脏、鱼、血豆腐、大豆、小米等,宝宝就很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在给宝宝添加食物时,应注意添加蔬菜、水果类食物,如柑橘、红枣、番茄等,可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率。
宝宝不宜吃纯糖食物
纯糖和纯油脂的食物宝宝不宜过多摄入,如巧克力、糖果、含糖饮料、冰淇淋等食物,摄入过多会造成宝宝食欲下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正餐前要禁止摄入纯糖和纯油脂的食物。
在宝宝1岁前是不需要摄入糖的,1岁以后宝宝可以摄入糖了,有些父母认为葡萄糖比糖好而用葡萄糖替代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宝宝摄入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就是糖类,在体内均可转化成葡萄糖。
因此,宝宝不宜摄入过多的葡萄糖,更不能用葡萄糖代替糖。如果常用葡萄糖代替糖,宝宝肠道中的双糖酶和消化酶就会失去作用,长此以往会使消化酶分泌功能低下,导致宝宝的消化能力减退,从而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不要强迫宝宝进食
父母强迫宝宝进食,使进餐时的气氛紧张,也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要给宝宝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的权利。给宝宝制作食物时,可先喂面糊等单一谷类食物,然后再喂蔬菜水果、接着再添加肉类,这样的顺序可帮助宝宝消化吸收,并且符合宝宝消化吸收功能发展的规律。
此时宝宝的食物就可以是肉泥和固体食物,也可以把水果直接给宝宝吃,如苹果、香蕉、梨等。让宝宝自己吃会有很大的乐趣。
给宝宝制作泥糊状食物时,应选择加工后食物颗粒细小,口感细腻嫩滑的食物,如苹果泥、蒸蛋等,这些食物有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等宝宝出牙后,可给宝宝喂食颗粒较粗大的食物,这有助于锻炼宝宝的牙齿,促进咀嚼功能的发展,这些方式都可让宝宝逐渐适应各种饮食,一定要避免强迫宝宝进食不喜欢吃的食物。
饮用酸奶时的六大注意事项
鉴别品种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由牛奶或奶粉、糖、乳酸或柠檬酸、苹果酸、香料和防腐剂等加工配制而成的“乳酸奶”,其不具备酸牛奶的保健作用,购买时要仔细识别。一定要注意生产厂家和出厂时间,尽可能到大的超市去购买。
要饭后2小时饮用
乳酸菌很容易被酸性物质杀死,适宜乳酸菌生长的pH值为5.4以上,空腹胃液pH值在2以下,如果此时饮用酸奶,乳酸菌易被杀死,保健作用减弱;饭后胃液被稀释,pH值上升到3~5,此时饮用效果会更好,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
饮后要及时漱口
随着乳酸饮料的食用增多,宝宝龋齿现象也在逐渐增加,这是乳酸菌中的某些细菌导致的。
如果宝宝在睡前饮用酸奶,并且没有清洗牙刷,在夜间厌氧菌就会损伤牙齿,所以宝宝在饮用酸奶后要及时漱口,以免影响牙齿的健康。
不要加热
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如经加热或开水稀释,便会大量死亡,不仅特有的风味会消失,还会让营养物质也损失殆尽。所以饮用时不必加热常温即可,也不要加开水饮用。
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服
不宜与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治疗腹泻的收敛剂,如次碳酸、鞣酸蛋等药物同时食用,那样会杀死或破坏酸奶中的乳酸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不要给太小的宝宝喂食
酸奶含钙量较少,太小的宝宝正在生长发育,需大量钙,且酸奶中由乳酸菌生成抗生素,虽能抑制和消灭很多病原体微生物,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菌的生长条件,同时也影响正常消化功能,尤其对肠胃炎的宝宝和早产儿更不利。
宝宝的饮食要注意四少一多
父母给宝宝的膳食调味品应做到四少一多的原则。即少糖、少盐、少酱油、少鸡精、多醋。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免咸、腌食品、食用罐头和含钠高的加工食品。鸡精、酱油、虾米等含钠极高,但由于风味和营养,宝宝可限量进食。
营养学家建议,1~6岁的宝宝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1周岁以前以每日不得超过1克为宜,3个月后的宝宝可适当吃些咸食。宝宝膳食中应该加盐,只是尽量避免过多。对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宝宝来说,更应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
建议用“餐时加盐”的方法来控制盐的摄入量,这样做既可以照顾到口味,又可以减少盐摄入量。餐时加盐,即烹调时,或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而在餐桌上放一瓶盐,等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
因为就餐时放的盐主要附着于食物和菜肴表面,来不及渗入内部,而人的口感主要来自菜肴表面,故吃起来咸味已够。这样既控制了盐量,又可避免碘在高温烹饪中的损失。
不适合宝宝吃的食物
此时宝宝开始学习成人的饮食,但多数的家长会采取“大人吃什么,宝宝就跟着吃什么”,尤其是终日在外面工作的职业妇女,大多都会选用以便利性为主的市售食品,如:饼干、糖果、丸子、酸奶、薯条、汉堡等食物。但您知道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宝宝食用的吗?
口味较重的调味料
如:沙茶酱、番茄酱、辣椒酱、芥末、味素,或者过多的糖等口味较重的调味料,容易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干扰身体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腌制食品
☆腌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过多
此时宝宝已经能明确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有的宝宝会很爱吃酸菜、泡菜、咸菜、咸鱼、火腿、香肠等食品,但是这些食物均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被吃到胃里后,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分解生成亚硝胺。胃内还有一类细菌叫硝酸还原菌,也能使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这对宝宝的大脑和身体的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这些食品,还是应该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为主。家长要注意饮食营养,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增强体质,就可以减少亚硝胺的不良影响。
☆食盐过多会影响黏膜系统
食盐过多会对肠胃有害,并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易溃疡和发炎等现象。由于食品在腌制过程中,需要放大量的盐,这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造成常常进食腌制类食品者肾脏的负担加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尤其宝宝的发育还很不完全,身体器官的抵抗力和调节能力都很弱,吃过多含盐的食物会影响宝宝发育。
☆易引起人体维生素C缺乏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维生素C被大量破坏,腌制后,维生素C的成分几乎“全军覆灭”。大量吃腌菜,会造成人体维生素C缺乏。适当吃点腌菜可以调节胃口,增加食欲,但若嗜食腌菜成癖,则是不可取的。
如果长期食用,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腌制的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由于它酸度高,食用后不易被排出体外,而会被大量吸收,草酸钙就会结晶沉积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
生冷海鲜
如:生鱼片、生蚝等海鲜,即使新鲜,但未经烹煮过程,容易发生感染及引发过敏的现象。
质地坚硬的食物
如:花生、坚果类及爆米花等食物,容易使宝宝呛到,尽量不要喂食宝宝。此外,像纤维素多的食材,如:菜梗或是筋较多的肉类,都应该尽量避免。
蜂蜜
蜂蜜是一种纯天然而且无法消毒的食物,因含有梭状肉毒杆菌芽孢,当受肉毒杆菌污染时,会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出肉毒杆菌毒素,造成肉毒杆菌素中毒,再加上胃肠不易吸收,所以不应该让宝宝过多食用。
经过油炸的食物
大量的植物油炸食品会对宝宝的智力、身体等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过多的植物油炸食品,会使宝宝摄取过多的热量,加上宝宝的运动量比较少,很容易导致宝宝肥胖。另外,油炸食物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宝宝肥胖严重时将会影响到身体的激素代谢,尤其是用于代谢血糖的胰岛素,从而导致宝宝血糖的紊乱。并且胰岛素分泌过少会抑制蛋白质合成,蛋白质是人体的构件单元,也是人体所有酶类物质的主要成分,如果它的合成减少了,就会导致人体正常代谢的紊乱,并对宝宝的身高尤其是智力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些都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以及将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另外,过量食用这些食物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肥胖是宝宝体内脂肪过多所导致的,会对神经细胞产生不利影响,损害宝宝正在发育的神经通道,对宝宝的智力发育造成伤害。
经过加工的食品
食品加工过程会破坏维生素,将蔬菜和水果晒干,可破坏维生素C,不过在风干的过程中维生素C损坏较少;水果在加工的过程中,维生素C经糖等泡后几乎完全破坏了;蔬菜经过腌制,维生素C大部分被破坏。要满足宝宝对维生素C的需要,宝宝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即可。
酸性食物
酸性食物并非指食物的味道,而是指各种肉、蛋及糖食类而言。这些食物往往被家长认为是高营养品,但它们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为酸性成分,因此,可使血液呈酸性。过多食用这类食品有可能导致宝宝形成酸性体质,使参与大脑正常发育和维持大脑生理功能的钾、钙、镁、锌等元素大量消耗掉,从而思维紊乱,使宝宝患上孤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