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奥运会
时间:1992年7月25日至8月9日
参赛代表团:169个
参赛人数:9356人(含女运动员2704人)
人数最多的代表团:美国(537人)
新增设项目:女子柔道,沙滩排球等
最引人注目的超级明星:谢尔博(男子体操,独联体)
20世纪末期,阿迪达斯家族第二代掌门人霍尔斯特·达斯勒在国际体坛上的影响达到了极致。很早就意识到要将奥运会无形资产转化为丰厚的有形财富的达斯勒,是奥运会商业化进程中的一名极为重要的传奇人物。对国际体育政治的浓厚兴趣和与国际体育领导人萨马兰奇、阿维兰热、内比奥罗的密切关系,使达斯勒试图在国际体育事务中有所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生产体育装备兴趣越来越淡的达斯勒,将部分资产转移投资,建立了ISL公司。
1983年国际奥委会在新德里全会上,对过分依赖电视转播权的收入进行了反省,并设立了“新财源开发委员会”,与ISL公司共同开发了TOP计划,通过“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的方式为奥林匹克运动开辟出新的财源。TOP计划带来的新财源,使多年来对美国三大电视网垄断性威胁不无忧虑的国际奥委会,从此不再依附于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单一收入,进而增强了奥林匹克运动在经济上的独立性。
达斯勒对TOP计划的贡献,使他的ISL公司赢得了从1985年至1996年独家经营TOP计划的资格。随着TOP计划大获成功,达斯勒又为世界杯足球赛和世界田径锦标赛量身制定了类似的商业模式,使国际足联和国际田联大为受益。基于达斯勒对三大国际体育组织的重大贡献,他的ISL顺理成章地从三大国际体育组织那里,获得了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和世界田径锦标赛电视版权的独家推广资格。
在对选择198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点发挥了巨大的个人影响之后,霍尔斯特·达斯勒看到了自己的能量。为了自己以及ISL公司的利益,达斯勒决心继续对1992年奥运会的走向发挥影响。出于体育政治和体育市场因素的综合考虑,达斯勒打算与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联手,帮助巴塞罗那,使奥运会最终能够落户在萨马兰奇的家乡,从而化解西班牙与萨马兰奇之间的历史过结。
巴塞罗那当时的竞争对手之一,是法国首都巴黎。1984年6月,欧洲足球锦标赛在巴黎举行。虽然巴黎市长希拉克与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的矛盾很深,但决赛的头一天晚上,希拉克依然举行盛大的招待会和晚宴,款待国际足球界贵宾。达斯勒的座位被安排在希拉克的身旁,他想利用这个机会缓解希拉克与阿维兰热之间的矛盾。席间,希拉克对这个讲一口地道法语的德国人十分注意,他向欧洲足联主席萨斯特打听:达斯勒何许人也?一番简短的介绍之后,希拉克与达斯勒交谈起来。此刻,萨斯特不失时机地把话题引向奥运会:巴黎准备申奥,希拉克市长面临总统大选——巴黎如果申奥成功,将成为希拉克竞选总统的巨大砝码。萨斯特认真地对达斯勒说:“我想,你是支持巴黎申奥的。”在他看来,长年生活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达斯勒,对法国有着很深的感情。
不料,曾支持萨斯特出任欧足联主席的达斯勒,当着希拉克的面脱口答道:“不!其一,巴黎还未正式递交举办奥运会的申请(巴黎直到1984年11月才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举办奥运会的申请——作者注);其二,我已答应过支持巴塞罗那了。”达斯勒的直率令希拉克大失所望。
将法国视作第二故乡的达斯勒站在巴塞罗那一边,令巴黎遗憾;老冤家阿维兰热站在巴塞罗那一边,更是令希拉克恼火万分。作为巴黎市长,他不甘心坐视达斯勒和阿维兰热联手热捧巴塞罗那,打压巴黎。1985年国际奥委会柏林全会期间,希拉克在媒体上公开指责阿维兰热玩弄政治手腕,动员西班牙语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支持巴塞罗那。已经预感到巴黎将输给巴塞罗那的希拉克威胁道:他将利用法国对非洲的影响,阻止非洲国家选举阿维兰热继任国际足联主席。希拉克决心拼个鱼死网破。
但不管希拉克如何抗争,巴塞罗那依然在1986年10月的国际奥委会洛桑全会上,以明显优势战胜巴黎、布里斯班、阿姆斯特丹、贝尔格莱德和伯明翰,获得了199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从这一天起,以巴塞罗那市长马拉加为首的奥运会组委会,开始了全力以赴的筹备工作。曾经申办过1936年和1972年奥运会的巴塞罗那,历经50多年的周折,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199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那里的人们珍视这个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决心将1992年奥运会办成奥运史上最成功的一届盛会。
办奥运会需要钱,组委会开始了紧张的集资工作。电视转播权的谈判十分成功:美国NBC广播公司以四亿一千万美元买下了转播权;欧洲广播电视联盟出资九千万美元;日本NHK广播集团出资六千二百五十万美元: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出资三千四百万美元。就连经济拮据的东欧国家也付了400万美元。仅电视转播权一项,组委会就得到6亿3千多万美元的收入。
紧接着,可口可乐、马氏巧克力、威萨信用卡集团等十多家大公司加盟TOP计划,各出资三千万美元左右,获得了“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的资格。精工手表、爱世克私体育用品公司等10家公司,各出资6百万美元以上,得到了允许在自己的商品上加印奥运会会标的许可。飞利浦、IBM、希亚特汽车等8家公司各出资230万美元以上,获得组委会合作伙伴的资格。还有18家公司提供了价值200万美元的仪器和办公用品,他们将作为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供应商享有市场优先权。与1984年在洛杉矶创造奇迹的尤伯罗斯相比,受惠于TOP计划的巴塞罗那,在市场化方面有了更大和更规范的发展。
资金大部分到位之后,巴塞罗那开始动工修建与奥运会有关的各种设施。巴塞罗那的奥林匹克体育场,是当年为申办1936年奥运会而兴建的,其基石还是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耶拉图亲自奠下的。但当时西班牙的内乱,使其丧失了举办1936年奥运会的机会。为了使其适应20世纪90年代的潮流,设计师们对体育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并特别为它新建了4部巨大的滚动电梯,达到每小时送14000名观众上下看台的能力。
坐落在海边的奥运村,面积有65万平方米,能容纳15000名运动员住宿,周围修有高高的安全墙。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村发生谋杀案之后,安全成了重要的问题。为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生活便捷,奥运村修建得如同一座小镇:餐厅、邮局、银行、旅行社、汽车出租点、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书店、酒吧、阅览室及休息厅应有尽有。整个奥运会期间,餐厅将供应90多万人次的餐饮。随着职业运动员获准参赛,巴塞罗那奥运村继汉城奥运会之后又一次迎来职业选手。与美国职业篮球选手一定要住在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不同,不少欧洲职业选手愿意入住奥运村,体验作为奥运选手的光荣。超级网球明星贝克尔、格拉芙等人,与普通运动员一样,住着双人房间,自己去领必需的生活用品。
1987年,西班牙画家玛力斯加尔创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吉祥物——小狗科比。与历届奥运会吉祥物明显不同的是,科比不仅仅出现在奥运年。早在奥运会开幕前五年,科比就成了幽默连环画和电视连续剧的主角,孩子们经常在上学的路上唱着科比之歌。科比甚至还光临了美国的影城好莱坞。
与慕尼黑奥运会的小狗瓦尔迪、莫斯科奥运会的小熊米莎、汉城奥运会的虎多里相比,科比算不得漂亮。但玛力斯加尔创作它时,更多的是着眼于它的多功能。与历届奥运会吉祥物仅从事体育运动的形象相比,科比能干多了:吃冰激凌、饮香槟洒、推销巧克力、做太阳镜广告。一句话:科比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科比成了1992年奥运会最重要的明星和最大的主角,它几乎要和西班牙著名画家高弟、米罗、毕加索笔下的形象媲美。巴塞罗那流行“科比热”。
巴塞罗那在塔吊,起重机的轰鸣声中,一天变得比一天漂亮。为迎接奥运会而进行的大规模建设,使巴塞罗那的市政建设提速了10至20年。随着1992年夏季的到来,巴塞罗那成了不夜城:五环旗升起了,西班牙国旗升起了,加泰罗尼州旗升起了。巴塞罗那如同恋人一般,热切地期待着奥运大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