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疲劳往往不是由工作而起,而是由于忧烦、挫折和不满等。厌倦感比艰辛的登山活动更容易让你疲劳。
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倦怠感。下面让我们看看爱丽丝的例子。
爱丽丝是个公司职员,一天,她回家时显得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她真的是疲惫不堪——头痛、背痛、不想吃饭,只想上床睡觉。经不住母亲一再要求,爱丽丝才坐到餐桌旁……突然,电话铃响了,是男朋友邀她去跳舞!这时爱丽丝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整个人变得神采飞扬。她冲上楼,换好衣服出门,一直到凌晨3点才回家,她看起来一点也不显得疲倦,而且因兴奋过度而无法入睡。
爱丽丝瞬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足以说明了某种问题。就在工作时,爱丽丝是不是真像她所显现的那么疲倦不堪呢?当然是的,因为她对工作感到厌倦,抑或对生命也感到厌倦。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也许有成千上万个爱丽丝,你或许就是其中之一。情绪上的态度比生理上的操劳更易使人产生疲倦。
几年前,乔瑟夫·巴马克博士在《心理学档案》发表了一篇实验报告,阐述了倦怠感是如何导致疲劳的。巴马克博士要几个学生通过一系列枯燥无味的试验,结果学生们都感到不耐烦想瞌睡,并且抱怨头痛、眼睛疲劳、坐立不安,有些人甚至觉得胃不舒服。难道这些都是“想象”出来的?当然不是。这些学生还做了新陈代谢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当人们感到厌倦的时候,身体血压和氧的消耗量显著降低。而当工作较为有趣和富有吸引力时,代谢现象加速。
对此现象我也有过亲身经验,最近,我到加拿大落基山上的路易丝湖畔度假。我连续好几天到珊瑚湾去钓鱼,一路上穿过高于头顶的灌木丛,跨过倒在地上的横木——总共8小时的颠簸困行,我一点也不觉得疲累。为什么呢?因为我太兴奋了,并且预想自己即将获得的战果——6条剽悍的大鳟鱼!但是,假如我对钓鱼不感兴趣,你想我会感觉如何呢?在海拔7000尺高的原始地方,一定把我累坏了。
有一位储蓄银行的总裁金曼先生告诉我一件事。
1953年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登山俱乐部提供指导人员,训练威尔斯亲王森林警备队的队员,金曼先生正是指导员之一。他和其余被选中的指导员——年龄在42岁到59岁之间——带领那群年轻队员踏上征途。他们越过冰河,走过雪地,用绳子登上40米高的险峻峭壁。他们共攀越了迈克峰、副总统峰,还有加拿大落基山脉一带几个不知名的山峰。经过15个小时的登山活动,这群年轻力壮的队员个个筋疲力尽。这些人的疲劳现象是否因为肌肉过度劳累?难道突击队员训练没有把他们的肌肉训练得结实一点?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筋疲力尽,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爬山,以致好几个队员连东西都不吃就睡着了。倒是那些年龄大上二三倍的指导员还不致如此,那他们累吗?当然,可是他们并没有筋疲力尽。他们吃过晚饭,谈了好几个小时有关白天的经历。他们没有筋疲力尽,因为他们喜欢爬山。哥伦比亚的爱德华·桑戴克博士主持了一项有关疲劳的实验。他持续不断地安排一些令人感兴趣的事务,让一群年轻人保持近一星期不睡觉,他最后在报告中得出的结论是:“厌倦是唯一降低工作能力的原因。”
如果你从事的是脑力工作,使你疲劳的并不是因为已经完成的工作量,反而可能是你没有做的工作量。举例来说,上星期的某一天,你的工作老是被打断,久候的信件没有回音,约会取消了,一件件的麻烦事……那天,每样事都不对劲,你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完成。因此,回家的时候你筋疲力尽,头痛欲裂。第二天,办公室里诸事顺利,你比前一天多完成了好几倍的工作。但是,回家的时候你仍然精力充沛,兴致高昂。你一定有过这种经验,我也是。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疲劳往往不是由工作而起,而是由于忧烦、挫折和不满等。当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刚看了一部重映的音乐喜剧电影《演戏船》。安迪是那艘名叫“棉花号”演戏船的船长。他在颇有哲学味道的插曲中说道:“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人是幸运的。”因为这些人有更多活力,更多的幸福,而又没有忧虑的疲劳。有兴趣就有活力,和唠叨的妻子或丈夫同行一小段路,要比和知心好友同行10英里路还累呢。
以下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有位女速记员在俄克拉荷马州吐尔萨市的一家石油公司工作。她每月总有好几天要处理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如填写租约表格、整理统计资料等,这些工作实在太无聊,她不得不变通方式地工作,以使之有趣一些。她每天跟自己比赛,先计算早上填写多少表格,下午再尽力超过这一数目,然后计算每天的工作量,第二天再想办法做得更好。结果呢?她比别的速记员都做得快。
这种方式的确帮她不致因对工作厌烦而产生疲劳,也的确对她产生了鼓舞作用。因为她毕竟尽力使一件原本枯燥无味的工作变得有趣,而自身也充满活力,对工作更有兴趣,能在一段自在的时刻里得到快乐与享受。
下面是另一位女速记员的故事。她是伊利诺州艾姆赫斯的维莉·戈登小姐,她写了这么一封信给我:“我的办公室里有4位速记员,每个人都被分派处理某些特定信件。有时候,我们会被那堆信件搞得头昏脑胀。一天,某部门的助理坚持要我把一封长信重新打出来,我不愿意。我告诉他,信根本不用重打,只要把错别字改正过来就可以。他却说,如果我不做,他照样可以找到别人去做!我真气坏了,但不得不重新打字,因为我想到的是有一个人会乘机取代这个工作,而且公司是付了钱要我工作的。于是我觉得好过些,只好假装自己喜欢这个工作——虽然我假装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我真的就多少有点喜欢它了;我也发现,一旦我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能做得更有效率。所以现在我很少需要加班。这种新的工作态度,使大家认为我是个好职员。后来,某部门主管需要一名私人秘书,就选上了我——因为他说,我总是高高兴兴地去做额外的工作!这种心态的改变所产生的力量,实在是我最重要的大发现,也的的确确奇妙无比!”
戈登小姐正是利用了汉斯·瓦辛格教授的“假装”哲学。他教我们“假装”自己感到快乐——诸如此类的方法。如果你“假装”对工作感兴趣,这种态度往往会使你的兴趣弄假成真。这种态度还能减少疲劳、紧张和忧虑。
18世纪以前,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有这么一句话:“生命是由思想组成的。”这句话在今天也仍然正确无疑。每天时时跟自己交谈,可以引导自己思考什么是勇气和幸福,什么是平安和力量;每天跟自己谈些需要感谢的事,这样,你的心灵就会海阔天空,快乐欢畅。想些该想的事,会使你的工作变得并不那么可厌。上司喜欢下属对工作充满兴趣,那样才会为他赚更多的钱。但是,我们不用管上司要什么,我们只想想对工作感兴趣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就可以了。记住,你有一半清醒的时间花在工作上,如果你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可能也很难从别处得到。时时提醒自己,对工作保持兴趣,这不但可以免除忧虑,从长远处看,还可能使你得到升迁加薪的机会。纵使不能,它还是可以“减低”疲劳,并且帮助你欢享安闲自在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