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79300000005

第5章 儿童智力的不断发展

从出生伊始直到5岁,儿童处于一个吸收知识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里,他以真正惊人的方式从环境中吸收印象。从无到有,独自向前发展。

儿童的观察能力

研究表明,智力并不是像机械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从外部缓慢发展起来。根据这些机械心理学家的认识论,我们从外部事物所得到的印象似乎是敲响我们感官的大门并硬闯进来的。然后,这些印象在心理区域里定居下来,通过相互间的逐渐整合构成了智力。

有句老话:“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的”,这句话可以适用于这个过程。它假设儿童在心理上是被动的,一任环境摆布。由此可以推论,他完全受制于人。另一个相似的概念是,儿童在智力上是被动的,就像一只空瓶,有待填塞。

我们的经验,肯定不会使得我们忽视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体系十分尊重儿童的环境,并将其视为教学的中心。与其他的教育体系相比,我们也更尊重儿童的感知,而且我们的思想,与那种认为儿童仅仅是一个被动的人的旧观点,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我们强调儿童内在的敏感性。从出生直到5岁,儿童处于一个吸收知识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里,他以真正惊人的方式以环境中吸收印象。儿童是一个积极的观察者,虽然他是通过感官吸收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像镜子一样包容它们。一个真正的观察者是在一种内在的冲动,一种感觉或特殊兴趣的支配下而行动的,他会有选择地挑选印象。詹姆士在谈到从没有一个人能窥探到某一物体的全貌时,曾阐述了这一思想。每个人受其情感和个人喜好所限,只能看到一个物体的一部分。因此,同一物体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着。詹姆士自己的例子就很能说明这种现象。他写道:“如果你对一套新衣服极其满意,你就会开始注意其他人的这种衣服,这样,就有丧生于车轮之下的危险。”

我们可能要问,使儿童能在所遇的众多印象中选择某种印象的特殊兴趣是什么。显然,不可能存在外部的刺激用来引发上述例子中的意识流。因为儿童吸收印象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这种过程是自然的、有创造性的,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逐渐地发展,靠从环境中所获得的印象而成为力量。

理性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和能量。各种印象被梳理排列起来为理性服务,儿童吸收他最初的印象来扶助理性的发展。我们甚至可以说,对这种印象的吸收儿童是如饥似渴,甚至是贪得无厌的。正如我们所知,儿童会被光、色彩和声音强烈地吸引住,并因此感到极其快乐。很明显,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这种精神状态,并给予帮助。因为儿童就像新生的雏鸟一样,那么艰辛却又坚定地从空白的蛋壳中走出来,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甚至在他能用小脚走路之前,他已开始沿着这条路行进了。

用一个例子也许比空洞的解释更能清楚地阐明这个问题。

有一个特别动人的例子:一个出生只有4个星期的婴儿,从未被带出过他出生的那幢房子。一天,当保姆正抱着这个婴儿时,这个婴儿同时看到他父亲和碰巧住在同一幢房子里的他的叔叔。这两人身高差不多,年龄也相仿。这使婴儿吃了一惊,并表现出惶恐的情绪来。因为这个婴儿的父亲和叔父了解我们的工作,所以拜托我们帮助消除这个婴儿的恐惧。我们了解情况后,提出了一个方法,即让这两个人同时出现在这个婴儿的视力范围内,但一直分开,一个到右边,一个到左边。这时,这个婴儿转过头来看着一个,对他凝视了一会儿,突然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的小脸上突然出现了一种忧虑的表情。他迅速地转过头看着另一个人。隔了一小会儿,他又对那个人笑了。他重复地把头左右转动好多次,脸上交替地显示出忧虑和宽慰的表情,直到他终于认识到实际上有两个人为止。这两个人是这个婴儿曾经看到过的男人。他们俩跟他在不同的场合玩过,曾把他抱在怀中,充满深情地跟他说话。但由于该婴儿从来没有看到过他们在一起,所以他断然认为只有一个男人。一旦他突然发现这两个人同时出现时,他就变得警觉起来。

现在,由于我们的方法,他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尽管他出生只有4个星期,他已经感知到人类理性的谬误。如果这两个男人不懂得,这个婴儿从他一诞生就存在着精神生命,他们就不能在这个婴儿获得更多的意识过程中帮助他。

有趣的儿童早期印象

这可以从大一点儿的儿童的经历中找一些例子加以引证。一个6个月的幼儿正坐在地板上摆弄一只枕头。枕套上饰有花和幼儿图案,他正开心地闻着图案上的花和吻着图案上的儿童。一个照管他的女仆,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认为他闻和吻其他的东西也同样会高兴。于是,她急忙给这个儿童拿来许多东西说:“闻这个!吻这个!”结果,儿童的心灵被搞乱了,因为他正处于组织自我的过程中,通过识别图象并把它们固定在记忆中,由此谐和地进行内部构造工作。然而正在此时,他的努力,被一个无知的成人打乱了。

当成人粗暴地打断儿童的思维或企图让他分心时,就可能打搅这种内在的工作。他们拉起儿童的小手,或亲吻他,或试图让他睡觉,而不考虑他心理发展的特点。由于这种无知,成人就可能压抑儿童的基本欲望。

另一方面,儿童保留他所得到的清晰印象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当这些印象清晰,并且得到区分之后,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一位儿童营养专家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开设了一个诊所,所以获得了大量有关这方面的例子,从这些病例中,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儿童食物方面不能有个人因素。他发现,至少在儿童到达一定年龄之前,还没有一种东西能替代所有儿童的母乳,因为对这个孩子来说是好的东西,对那个孩子却可能是坏的。该专家的研究结果极具参考意义。他的方法对6个月以下的儿童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但对6个月以上的儿童就失败了。不能不承认这是个谜,因为在这个年龄人工喂养比早期人工喂养要容易得多。一些自身缺少乳汁的母亲去向这位教授咨询如何喂养孩子,他在这个诊所内为这些母亲开设了门诊处。奇怪的是,这些父母的孩子,并没有像那些住在诊所里的儿童那样在6个月以后表现出失调的症状。经过反复的观察,教授终于认识到,这个现象的背后肯定有某种心理因素在作怪,他认识到那些6个月以上的儿童只是“由于缺乏心理的营养而引起厌倦”。于是,他开始给儿童提供消遣的娱乐活动,不再让他们只在诊所的平台上独自散步,而带他们到比较新奇的一些地方去散步。在这些方法实施后,他们恢复了健康。

大量的实验已经表明,1岁以下的儿童能对他们周围的环境获得十分清晰的感知印象,以至于能从图片中认出它们。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印象一旦获得就不再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了。

注意儿童进入细节敏感期

从出生后的第二年开始,儿童不再被一些漂亮的物体和鲜艳的色彩搞得欣喜若狂(这种欣喜若狂正是敏感期的特征),转而对我们不注意的小物体感兴趣了。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只对不起眼的小东西,或至少是意识边缘的东西感兴趣。

在一个15个月的小女孩身上,我第一次发现了这种敏感性。我听到她在花园里大笑不止,对这么一个小孩来讲这是很不寻常的。她坐在平台的砖块上,处于一种忘情的状态中。附近的一块种着天竺葵的美丽花坛在骄阳下显得十分艳丽。但这个小孩并没看它们。她的眼睛盯着地上,那里显然没什么可看的。出于好奇。我慢慢地走到她身边,仔细地看着这些砖块,并没有看到任何特别的东西。我问这个小孩她究竟在看什么,这个小孩郑重其事地回答说:“那儿有一只小东西在动。”经她的指点,我看到了一只实际上跟砖块颜色一样,微小得几乎看不出的昆虫正在迅速地跑动着。激发起这个儿童想象的正是这样一个小动物,它不仅会动,甚至会奔跑!小女孩开心地高声欢叫,显然,这种欢乐并不来自太阳,也不来自花朵,也不来自她周围鲜艳的色彩。

另外一个年龄相仿的小男孩给我留下了相似的印象。他的母亲给他拿来许多鲜艳的明信片让他玩,这个小孩对这些收藏品似乎很感兴趣,拿来给我看。他用稚嫩的语言对我说:“吧——吧,”即“汽车”。我知道,他这是要我看汽车的图片。

他还有许多各种各样漂亮的图片,显然,他母亲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不仅是为了玩,同时也是寓教于乐。这些明信片上画着蜜蜂、狮子、长颈鹿和猴子等陌生动物。有些明信片上绘有鸟和儿童感兴趣的家禽——绵羊、猫、驴、马和母牛。还有些明信片则绘有各种景色和风景,上面画着房子、动物和人。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他所收藏的明信片中并没有汽车的图画。终于,我忍不住提出了这个疑问,当时他看着我,拣出一张明信片并得意洋洋地说:“呶,在这儿呢!”我看到,在这幅图画的中央,画着一只美丽的猎狗,远处有一个猎人,肩上扛着一把枪,在一个角落里画着一座小屋和弯弯曲曲一条线,可以确定它算是一条路,在这条线上还有一个黑点。这个小孩用手指着这黑点说:“吧——吧”。事实上,虽然它极小以至几乎看不到,但我可以看出这个小黑点确实代表一辆汽车。一辆汽车按如此小的比例绘制,以至很难发现它,反倒引起了这个小孩的兴趣,促使他指给我看。

我想,也许这个小孩的注意力还没有被吸引到这些明信片所画的许多漂亮和有用的东西上。我挑出一张画着长颈鹿的明信片对他解释:“看这长脖子。”这个小孩严肃地答道:“长颈鹿。”顿时,我没有勇气继续讲下去了。

可以这样说,在儿童1岁多的时候有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天性会引导智力逐渐通过一些阶段,直到他获得所有事物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相关例子。我曾经给一个大约20个月的小男孩看一本写给成人看的《新约全书》。这是一本由居斯塔夫·多雷画插图的精美画册。该书中复制的名画中有一幅是拉斐尔的《主显圣容》。我给这小家伙看了一幅内容是耶稣召唤小孩到他身边去的图画,然后进行解释:“这个小孩在耶稣的怀里。其他的小孩把头靠在耶稣身上,所有的小孩都仰视着他,爱戴他。”

从这个孩子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兴趣。他只是扭动起来,似乎怪我没在照管他。我翻着书,开始寻找另一幅图画。突然,这个小孩说:“他在睡觉。”

这句话让我困惑不解,于是问道:“谁在睡觉?”这个小孩认真地回答道:“耶稣,耶稣在睡觉。”他示意我把书翻回去再看看它。

我再一次看这幅图画,它画的是耶稣基督正俯视着儿童。他的眼睑下垂,真的像是一个人在睡觉。这个小孩的注意力已经被成人不曾注意到的细节吸引住了。

我继续解释这些图画,对一幅画有耶稣基督显现圣容的图画解释说:“看,耶稣升天了,人们惊恐万状。你看这个小男孩怎样转动着眼睛,这个妇女怎样伸出了手臂!”说完这些话后我马上意识到,我选择的这幅图画不合适,这种解释不可能对儿童有吸引力。果然,这个小孩只是轻轻地嘀咕了一声,似乎在说:“嗯,接着往下翻。”而他的脸上也没有表示出一丝的兴趣。我又开始往下翻,就在这时,那小男孩抓起了挂在他脖子上的兔形装饰品。然后叫了声:“小兔子!”我想:“他被这个小玩意儿吸引住了。”但突然,这小孩又示意我把书翻回去。我依言把书又翻回去,发现在《主显圣容》这幅图画的一侧确实有一只小兔子。有谁曾经注意到这一点呢?显然,儿童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这不只是一个度的问题,还是一个质的问题。

大人必须深入了解

成人通常总想给三四岁的儿童看些平常的物体,好像他们以前什么也没见过似的。但这肯定要在儿童身上花很大的气力,就好像一个人必须对他以为是聋子的人大嚷一样。在你作了巨大努力之后,你会听到他的抗议:“我一点儿也不聋!”

成人总以为儿童仅仅对炫丽的东西、鲜艳的色彩和震耳的声音感兴趣,于是就用这些东西来吸引儿童。的确,儿童常常被歌曲、钟声、迎风招展的旗帜、明亮的灯光等所吸引。但这些强烈的吸引力是外在的和易逝的,它往往只能使儿童分心而得益甚少。我们可以把它跟我们的行为方式比较一下。例如我们正忙着读一本有趣的书,突然听到街上传来响亮的管乐声,我们就会站起来走到窗前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很少有人会据此推断说成人特别容易被响亮的声音所吸引。然而,我们却对儿童下这样的结论。儿童聚精会神地凝视着那些我们毫不注意的小东西,这一现象可以做为儿童存在精神生活的证据。但是,这样做儿童之所以被小东西吸引并全神贯注,并不是因为这些小东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仅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有待我们探究。儿童不可能毫无原因,毫无动机地去做一件事。虽然有人可能会说,儿童所有的反应都是由一时兴致引起的,但一时的兴致也包含着某些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就一个尚待解答的谜。一个成人若想找到这些谜底,他必须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增强对儿童的责任感。他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迟钝麻木的管理者或专制的评判员,现实中成人以管理者或评判员身份对待儿童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

这使我回忆起一次跟一群妇女进行的关于儿童书籍的讨论。

一位有18个月大儿子的年轻母亲说:“有一些书籍很无聊,插图画得稀奇古怪。我曾见一本,书名是《小黑人萨姆博》的书。萨姆博是个小黑人,他过生日那天,他父母送给他许多礼物:帽子、鞋子、长统袜和鲜艳的外衣。当他的父母正在为他准备丰盛的饭菜时,萨姆博急不可耐地要炫耀他的新衣服,招呼也没打就独自出门了。在街上他碰到了很多野兽,为了安抚它们,他给每个动物一样东西。他把帽子给了长颈鹿,鞋子给了老虎,等等。最后,他光着身子流着眼泪回家了,但这个故事的结尾很好,因为他的父母宽恕了他,在他面前摆着丰盛的饭菜,这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可以看到。”

这位妇女把这本书传给其他人看。但这个小孩突然说:“不,Lola”,在场的人都很困惑。这小孩不断地重复说:“不,Iola”时,但没人能清楚他究竟想表达什么。

他母亲说:“Lola是曾经照看过他几天的一个保姆的名字。”这时,这个小男孩哭了起来,叫“Lola”的声音更响了,仿佛陷入了无意识的狂想之中。最后,我们把这本书拿给他,他指着最后的一幅画。这幅画并不是在这本书的正文中,而是在封三上,画着这个可怜的小黑人正在哭。这时,我们才理解了“Lola”的真正含义。他把西班牙语“Llora(他在哭)”发成了“Lola”。

这个小孩是对的。这本书的最后的一幅画描绘的并不是一种愉快的场面,而是萨姆博在哭。没有一个人曾经注意到这一点。因此,当这个小孩听到他母亲说“这故事的结尾很好”时,他提出了抗议。

显然,这个小男孩看这本书时比他的母亲要仔细得多,他看到了最后的一幅画是萨姆博在哭。虽然他不能完整地理解这些妇女在谈些什么,但他精确的观察力确确实实是惊人的。

儿童的心理跟我们成人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种性质上的差异,而不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

一个全神贯注于细枝末节的儿童,必然带着一定程度的轻蔑看待我们,因为他不懂得从全局出发,而我们在看一件事物时通常是以大局为重。他必然把我们看成是一个多少有点无能的人,一个不能正确理解的人。从儿童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确没有精锐的观察力。由于我们对细枝末节不感兴趣,他就认为我们迟钝和麻木。如果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肯定会表达出他对我们的不以为然,正如我们瞧不起他一样,这是因为我们各自的思维方式是如此的不同。

这样,儿童和成人就自然不能相互理解了。

同类推荐
  • 为什么孩子会撒谎

    为什么孩子会撒谎

    本书分析了为什么孩子会撒谎,以及在发现孩子撒谎后,父母怎样才能妥善地处理的引导,找到孩子说谎的根源,纠正孩子撒谎的不良习惯。
  • 怀孕优生百科全书

    怀孕优生百科全书

    本书包括优身受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产褥期保健、孕育期疾病的防治等五章的内容。
  • 好妈妈的100声叮咛

    好妈妈的100声叮咛

    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但一定是世界上最懂孩子的妈妈,她关怀、抚慰、帮助、指导、扶持、温暖过的孩子数以万计,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称她“好妈妈”。好妈妈,多动人的称呼,从此成了她唯一的名字。她写下的可能不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但一定是世界上最用心的文字。她用赞许、欣赏、肯定、提示、表扬、奖励的“好妈妈方式”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孩子,这些孩子日后都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用之材,他们说,是好妈妈给了他们爱、希望和勇气。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长不大”的成年人正被她吸引,倾听她100声动情叮咛。再僵化的心灵也会在她的叮咛声中软得快要化掉。
  •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修订珍藏版)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修订珍藏版)

    当下,很多家长都在为如何教育孩子备感焦虑。从本质上说,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因此,想要孩子变,父母先要改。希望孩子优秀,父母首先要改变观念、态度、原则、方法和行为,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伴侣、好榜样。书中,作者依据20年亲身实践,将实用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糅合进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案例,倾情分享成为好父母的最有效的教子原则与方法,并以对等交流的方式,逐一解答亲子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导父母真正关注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通过自身的改变成功影响自己的孩子。
  •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汇集了近四百年哈佛顶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的成功案例、哈佛家训的精华训言,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妙语连珠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书一共分为七篇,分别从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质、杰出的本领、克服人性弱点、激发灵活思维、成为社会财富、能力培养七个角度解释了哈佛教育的精髓,并挖掘了丰富的人性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人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还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新的突破,使他们见微知著,不断超越自我,为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第五人格之我在庄园牵红线

    第五人格之我在庄园牵红线

    意外来到第五人格的世界,并被告知要凑cp?白梨表示:“我喜欢!”但是……我特喵怎么把自己牵上了啊?!!总之就是……嗯,你们懂的\这里我是第一次写文,我是个憨批,写的不好请见谅爱你们呦~
  • 轻歌曼舞,绝世歌姬

    轻歌曼舞,绝世歌姬

    女主苏浅月幼时被父亲逼迫着学习舞蹈武技。父亲死后,苏浅月因舞结交了好友—佳晔,也因此进入了娱乐圈。正当她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为了救朋友,她意外死亡并穿越到了王朝的一家青楼里。开始了她的青楼生活。
  • 一世荣华一生欢

    一世荣华一生欢

    宫闱深深,群芳争艳,她是现代的一抹幽魂,也是世间的一粒浮尘,却在不自觉间入了皇帝的眼。她是丞相家唯一的千金穆青弯,整日与公主姨娘斗智斗勇,练就了一颗七窍玲珑心,也练成了一张伶牙俐齿的嘴。她是皇帝后宫里的穆清弯,多谋善断,慧心妙舌,却在尔虞我诈之间,丢了自己的一颗真心。——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让朕思念至极,刻骨铭心至此。——我防过了周围的明枪暗箭,却没能敌过你的一腔似水柔情。
  • 英雄系统纵横异界

    英雄系统纵横异界

    张浩天无意穿越到以武为尊的真武大陆,随身带着英雄召唤系统,可以召唤各路影视剧出现过的英雄和英雄技能附身。什么?你家有一个打遍帝国无敌手的武王?接下我的北冥神功吧!你的真气,将成为我的大补品。什么?你家还有闭关一千年的武神老祖,武功达到了无上神境。帝释天、无名、庞斑、李逍遥出来吧?围殴他,让他知道什么才叫武神!额,什么?还不行?通天教主,元始天尊,东皇太一……唉,张浩天在考虑着是让小昭捶肩膀、小龙女洗脚、还是让师妃暄暖被窝、外面还有一大堆异界美女排队伺候呢!彪悍人生无需解释啊!
  • 小妻难养:总裁大人大胆爱

    小妻难养:总裁大人大胆爱

    四年前,她是小巧可爱的小白兔,被她的养父送给他做礼物;四年后,她摇身一变成为法医,救了受伤严重的他;他渐渐的爱上了她,可是她却一门心思在法医工作上,终于她回首爱上他时,他心底埋藏最深的那个人回来了。新书来袭,欢迎入坑,大宠小虐,喜欢的跟我一起追下去吧!
  • 女主请让让

    女主请让让

    沐乘风蹦蹦哒哒走在路上,嘴角大大扬起,却没想到迎面而来一辆车,接着,听见了玻璃扎进身体的声音,哔!奇怪,怎么没死?“你好,编号1230,欢迎来到重生逆袭系统。因为你的肉身被外来不明物体破坏,要想重新回到世界,就必须搜集你的寿命。你将穿梭到不同的世界执行任务,而且你的角色都是配角!”诶?我想活着啊啊(仰天长啸)于是沐乘风被送到不同的世界去了。出身富贵,却惨遭重生女主,霸气男主欺负的女配慕初音,好不容易搜集点寿命,丫的还给我弄来一个自带玛丽苏光环女主,作者你不要这么对我!玛丽苏光环就算了,给我一个要世界末日的世界算神马啊?!——一个个故事即将精彩拉开序幕,看沐乘风如何玩转个个世界!
  • 凤归期

    凤归期

    首先声明:本书背景完全是架空时代,没有以任何朝代为背景,所以里面怎么怎么样全是我做主,请不要质疑,大家看看就行,不要考究!将军府一朝巨变,孟长歌失去双亲,温文尔雅的二哥哥亦不在,幸而大哥孟怀墨已能独当一面。孟长歌整日不学无术,是出了名的小魔头,他是温润如玉的孙大夫,却总是挂着疏远的笑,她对他一见倾心,整日缠着他。怎奈悲剧重演,孟长歌大哥亦战死沙场,全军覆灭,是意外还是蓄谋已久?孟长歌披甲上阵,锋芒毕露,孙涣卿苦苦追随,当今天子昏庸无道,功高盖主让将军府再次挂在风口浪尖儿,岌岌可危。事态终于一次性爆发,孟长歌战败,七万将士全部战死,昔日的同门师兄师姐,昔日战友,全部死在自己眼前,自己最疼爱的弟弟被敌人斩于马下,心爱之人万箭穿心,将军府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孟府上下一百零八人口皆惨死孟府,往日守护的天下人却反咬一口,他们听信谗言,到处都是鄙夷孟府之人。什么信仰,什么愿望,什么承诺,统统瓦解。是谁躲在暗处偷笑窃喜?孟长歌隐姓埋名进宫,毁掉天下,凤凰埿槃重生总会有归期。她大笑仰头,满脸癫狂:“我死后,哪管什么滔天大罪?”
  • 侯门娇之一品毒妻

    侯门娇之一品毒妻

    传闻她仅凭美貌,在战场上,让敌军三千士兵放下手中兵器。传闻她仅凭美貌,在刑台上,让刽子手失手掉落手中屠刀。她就是一品云华夫人姬长清,出自名门,还嫁得一个好夫君。嫁人后,三年未孕,夫君从无怨言,她心存愧疚。当获知自己怀孕的那一刻,天知道她有多高兴。“阿遥,我终于怀上了你的孩子……”明明灭灭烛火中,红绡帐底卧鸳鸯,她看到他对她的闺阁蜜友许诺:“婵儿,待她死后,我必娶你为妻。”原来,所谓的青梅竹马,夫妻情深,不过是阴谋一场。这一天,血染四方,尸横遍野,五万姬家军全军覆没。这一天,爹爹兄长被万箭穿心,母亲哀嚎痛哭,撞柱而亡。而她,被灌了堕胎药,腰斩于市。大雪纷飞,她背负着血海深仇化身为侯门弃女洛樱含恨归来,誓要手刃仇人,为爹娘兄长报仇,为五万姬家军沉冤昭雪。斗渣爹,虐渣妹,查真相,她步步为营,将前夫打入地狱,将闺蜜踩入脚底,还顺便把皇帝拉下马。这一世,她再也不要做任人宰割的鱼肉,她的命由已不由天。可是,有个男人半夜偷摸入她闺房,大言不惭对她说:“阿樱,这一生,你的命由我来守护,我的身由你来主宰,你嫁我为妻可好?”她说:“我心如蛇蝎,手段毒辣,最擅长用看不见的利器毁人不倦。”他淡淡然道:“我性情暴戾,无恶不作,最擅长用看得见的利器渡人升天。”她说:“我命里克夫。”他明媚一笑:“好巧,我命里克妻,你我以毒攻毒,天生绝配。”
  • 致我们的流年似瑾

    致我们的流年似瑾

    从小在温暖与爱的环境下长大的精分少女丁慕瑶在进入高中后结识了体育特长生丁皓,原本平淡简单的生活掀起了啼笑皆非的浪花,两人一路从校服走到了婚纱,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与幸福~
  • 九笙歌

    九笙歌

    自幼爹娘无相伴多年梦魇无相解山谷酒楼她再现至亲离去心再痛灵墟山上拜师礼只为守护身边人当初只为去寻她如今深陷不自拔山上弟子三千人师父唯我一爱徒当我满足了世界,却也知道了真相,最怕与你反目,可心却不由我。——白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