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是北宋著名文人画家,他善诗文、长书法,绘画以墨竹著称。文同的墨竹画开创了中国花鸟画象征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文人画竹的宗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画家生平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后升迁为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元丰初年知湖州(今浙江吴兴),还没有到任就去世了,人称“文湖州”。
艺术成就
文同擅长画竹,他画竹不只是画竹之状,更是寄情于竹,借竹之荣、枯、丰、瘠,抒写人的悲、欢、穷、达。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文同之前的竹画,多为双勾着色,而且仅作背景。文同则单画竹,以水墨单色一笔画出竹的竿、节、枝、叶,并首创以深墨的叶为正面,淡墨的叶为背面,后人将其称之为“墨竹画”。所谓画竹必先爱竹,文同十分喜爱竹子,他曾经作诗赞美竹:“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他甚至将自己的住舍命名为“墨君堂”,并在四周广栽竹林,提出了“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见解。
文同墨竹的特点是 “文同画竹,影中见骨”,在他所画墨竹之影中,可以见到竹子的“骨头”。很多人都效仿他独创的画法,形成了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
文同的《墨竹图》轴画面清淡空灵,一株秀竹斜垂而下,充满了浓郁的生意。画面以书法般挥洒点画的技法,运用墨的浓淡、笔的轻重塑造形象;以水墨在绢上渗漏的偶然性造成墨色的层次,浓淡参差,轻重错落,枝叶的向背、折旋各具姿态。虽是一幅单色画,却有色彩的幻觉,展现出了文人士大夫所感知的“虚心有节”、“洒然清风”和“飘逸淡泊”的韵律。
画坛佳话
文同与文学家苏轼是表兄弟,又是文场挚友。苏轼也擅长书画,二人常有书信往来。文同曾指点苏东坡:“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为此,苏轼潜心揣摩联系,其所画墨竹亦“独得其意,并得其法”,成为当时一绝。
文同画竹闻名遐迩,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当时人们用白绢作为润笔画资,因为白绢价格较贵,几乎等同银两。文同重义轻财,并不看重润笔,尤其不愿为那些附庸风雅的富人作画。他曾经把权贵送来的绢帛掷之于地,骂道:“我要把这些当成袜子!”从而成为当时的笑料。
苏轼赴徐州做官,文同写信给他说:“近来我对求画者说,苏学士深谙我的画技,你们可去那里求画。苏公呵,那些做袜子的材料就都要到你那里去了。”信末还附了两句诗:“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苏轼明知诗中的数字不能用简单算术推算,却故意回信道:“你要画一万尺之竹,我推算了一下,当用绢帛二百五十匹才可以。我知道文公懒得动笔,只想得到润笔而已!”文同急忙回信改口道:“我的话是胡诌的,世间哪有一万尺长的竹呢?”还不无自嘲地说:“像我这样的穷文人,若是真有二百五十匹绢帛资产的话,我早就拿它买田还乡安度晚年了!”
不久,文同把他画的一幅《
筜谷偃竹》图送给苏轼,苏轼随即题写《
筜谷》诗回赠,诗中继续戏言:“汉川修竹贱如篷,斤斧何曾赦(放过)箨龙(即竹笋)。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苏轼戏言文同有“千亩(千户侯)”之富,暗指前面文同的“买田”之说。诗中最妙的是“清贫馋太守”句,当时文同任洋州知府,相当“清贫”,这句诗是反语。由此可见他们关系之亲密,天性之幽默。
延伸阅读
文同“胸有成竹”
文同喜欢画竹,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片刻间画成。有人夸奖他的画,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这就是“胸有成竹”一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