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症状的疾病。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的特点相似,故称中风,又名卒中。
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因此,中风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之一。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属本病范畴。
验方一:海风藤、秦艽可治中风后遗症
杨某,男,62岁。两个星期以前,他到朋友家去做客,喝了一些酒后回家,到家后,得知儿子即将从北京回来,十分高兴。可没想到,当晚他感觉身体活动不是十分灵便,最后,左臂不能抬起,左下肢也不能站立,且言语不利。
到医院诊断为中风后遗症,医生开了一中药方,就是将海风藤、秦艽、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克,巴戟天、白芍、木瓜、制附子各10克,狗脊、木香各20克,薏苡仁50克,肉桂10克,醋15克(冲服)用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对于中风后遗症,例如关节僵硬,行走不便等,都有一定的效果。他服用了2个疗程,肢体恢复活动,言语也清晰许多。
验方二:醋煎白芥子可治中风不语
陈某,男,50岁,退休工人。患有中风,在家出现瘫痪状态,伴有言语不清和排尿困难的症状。后经一老中医推荐一秘方可以治疗中风不语。就是用白芥子400克,醋500克共煎煮,煎至药汁300毫升左右,收存备用。每次取药渣及汁适量,涂敷颌颊部。可以用于治疗中风口不能言和舌根紧缩等症。他的家人尝试了半个月,言语不清的状态好了很多。
专家提示
中风重在预防,如已经病发,可适当从生活中调治: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导致热量过剩,血脂升高,天长日久,血管壁、血液成分和血流速度都会发生改变;饮酒过多也是诱发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饮食宜清淡,饮食结构一定做到搭配合理,荤素互食,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2.保证足量饮水。饮水不足会使体内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身体内囤积的废物难以排出。如果晨起空腹喝一杯白开水,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有利于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减少血栓形成。
3.多吃可以预防血栓形成的食物。如大蒜、洋葱、番茄、芹菜、韭菜、海带、紫菜、黑木耳、银耳、桃仁、山楂、香瓜、草莓、柠檬、葡萄、菠萝、鲑鱼、沙丁鱼等,都可以起到降低血粘度,防治中风的作用。
4.多吃胡萝卜。每周吃5次以上胡萝卜的人,比每个月只吃1次的人,要少68%罹患中风的危险。因为胡萝卜素能够防止胆固醇被氧化成有害物质,进而堆积在血管内,造成血液凝块。更重要的是,血液中若含有大量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可以帮助你免于中风或减少中风所造成的神经伤害,并且有加速身体复原的功效。
5.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运动可以加强血液的循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同时,还可以提高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
6.保持好心情。有一部分脑中风患者是由剧烈的喜、怒、忧、思、悲等精神刺激所引起。因此平时就要坚持做到“八不”,不暴怒、不悲伤、不气愤、不激动、不惊恐、不忧愁、不畏惧、不急躁。
7.监测血脂。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与中风发生的几率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对于有吸烟、酗酒习惯的患者,尤其是有其他病症者,劝其戒除。
8.培养生活情趣。看到花草发芽、蓬勃成长,从中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生机,陶冶情志。或是听喜欢的音乐,也可以放松心情,怡神养性。
9.多喝绿茶。绿茶可以降脂,减少高血压、高脂血、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从而一定程度地缓解了中风的发作。
10.每周至少吃3次鱼。研究表明,每周吃1次鱼的人跟那些不吃鱼的人相比,在往后15年内中风的机会要少一半。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6种食疗偏方缓解中风
【偏方一:黄花百合粥】
原料:金针菜、百合各3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金针菜切段,百合削皮洗净后切碎,与糯米一同放入沙锅,加入适量的水,熬至米烂汤稠,加入冰糖,搅匀即可。
用法:可早晚食用。
功效:具有防止脑出血以及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缓解中风的作用。
【偏方二:玉米粥】
原料:玉米粉、粳米各100克。
制法:粳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煮粥,再加入用水调匀的玉米粉,边倒入粥边搅拌,煮片刻即成。
用法:可早晚食用。
功效:可缓解中风后遗症、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病症,也可以预防中风复发。
【偏方三:番茄拌菜花】
原料:菜花300克,番茄100克,调味料适量。
制法:将菜花洗干净,用食盐水浸泡10分钟后,沥干切块,放入沸水锅中焯熟,捞出沥水放入盆内;番茄洗净切块放入菜花盆内,浇入用食盐、白糖、白醋、味精和香油调匀的汁,拌匀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可预防中风复发。
【偏方四:蔬菜汤】
原料:红萝卜、白萝卜适量。
制法:将红萝卜、胡萝卜分别洗净去皮,切成不规则的形状。然后,在锅中倒入适量的水,放入切好的蔬菜煮15分钟左右。用网筛筛去蔬菜,只留菜汤即可。
用法:每天1次。
功效:可预防中风复发。
【偏方五:芹菜汁】
原料:芹菜适量。
制法:将芹菜洗净去根,捣烂取汁。
用法: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7天一疗程。
功效:清理内热,降压安眠。主治中风、高血压,对血管硬化也有较好的作用。
【偏方六:山楂蜂蜜茶】
原料:山楂、蜂蜜适量。
制法: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
用法:每天1次。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加蜂蜜。
功效:可以扩张血管、降压和促进胆固醇排泄。对中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中药偏方:4种中药偏方缓解中风
【偏方一:防风汤】
原料:肉桂6克,防风、防己、当归各12克,人参(单煎)、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克,制附子(先煎)、麻黄、生姜各5片。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发热恶寒等中风症状。
【偏方二:益智骨碎煎】
原料:益智仁、骨碎补、川芎、补骨脂、天竺黄、石菖蒲、郁金各10克,丹参、枸杞子各30克,何首乌20克,陈醋15克(冲服)。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化痰,补肾,治中风后老年性痴呆症。
【偏方三:加味补阳还五汤】
原料:黄芪120克,白芍50克,归身、桂枝、牛膝、醋(冲服)、地龙各20克,何首乌、云苓、赤芍、菟丝子、女贞子各25克,土鳖虫10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睡前服。连续服药15剂为一疗程。
功效:对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有一定的疗效。
【偏方四:山甲马钱子方】
原料:穿山甲尾片(炒成珠)60克,精制马钱子6克,熟附片、僵蚕各3克,醋适量。
制法:诸药研细末备用。
用法:淡醋汤送服,每次3克,每日1次。
功效:对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有一定的疗效。
外用偏方:3种外用偏方缓解中风
【偏方一:敷贴疗法】
将大蒜2瓣去皮,捣烂如泥,敷于牙根部。可以宣窍通闭,对于中风引起的不语有一定疗效。
【偏方二:药浴疗法】
将川芎、赤芍、桂枝各10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甘草6克,醋15克用水煎服汁,兑入温水进行药浴。可以活血化瘀,用于中风患者的恢复期。注意:该方法需要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避免发生意外。
【偏方三:熏洗疗法】
用黄瓜藤煎汁,熏洗,对中风后遗症有一定疗效。
生活偏方:1种生活偏方缓解中风
【偏方:鼻嗅法】
用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备用,如中风发作后不省人事,可将粉末吹入鼻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