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患者一般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初期只是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血压暂时升高,随后可恢复正常,以后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
本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眩晕”、“风眩”等范畴。“风眩”之名出自于《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起目眩故也。”高血压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久病之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或肾阳不足。
验方一:中药秘方治疗高血压
我母亲今年65岁,是机关的退休人员,她患高血压有十几年了,也吃过很多的降压药,要不就没有效果,要不就因为降压过低造成头痛更加严重,一旦停药,反弹更厉害。早晨和晚上血压升高,中午稍低,平时晚上入睡很慢。睡着时也是一直做梦而且噩梦连连。后来一名老中医给开了药方,吃了一段时间,病情有所好转,血压也趋于稳定。
药方如下:用川牛膝、夜交藤、青龙齿、益母草、炒酸枣仁各20克,丹参、法半夏各15克,夏枯草、牡丹皮、柏子仁、淡竹叶、制香附各10克,煎汁服用,每天1剂,1个月为一疗程。
验方二: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有奇效
王某,男,45岁,工人。常感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四肢无力、腰部酸痛,血压一直持高不下。后到医院求治,医生介绍了一种按摩方法,十分有效,坚持一段时间,血压平稳了许多。
通过按摩位于足底的涌泉穴,可以开窍宁神、沉降肝火、引血下行、通经活络,从而缓解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眼花、心悸、耳鸣、腰膝酸软、晕眩等症状,使高血压得到辅助治疗。按摩时采用揉按、点捻、压摩等方法都行,每天坚持早晚各按摩10分钟。
验方三:巧用黄芪治疗高血压
刘某,男,55岁。得高血压病5年,经常出现头晕,胸闷,脉见虚弱,气短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目涩耳鸣,舒张压高而不降等。容易烦躁、失眠多梦。后经人推荐一偏方,坚持服用两个月,睡眠质量提高了,头痛也缓解了。方法是:女贞子、桑寄生各25克、牛膝10克、泽泻5克、钩藤20克,黄芪、牡蛎各30克(先煎),还可根据兼症随症加减。
验方四:药敷疗法治疗高血压
曲某,男,55岁。有高血压病史,最近常头晕头痛,血压持高不下。到医院就诊,医师给开了一个药敷的方法,就是用生附子、吴茱萸研末,在晚上临睡前,取4克用醋调糊,敷于涌泉穴,用绷带固定,24小时后换药1次,7天为一疗程。曲某使用2个疗程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专家提示
从生活习惯入手,可以起到预防和缓解高血压症的作用:
1.合理膳食。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等;限制蛋白质和食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鱼等。
2.适当运动。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还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平时最好做有氧运动,效果更好。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打球、骑自行车和游泳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
3.适度减肥。高血压患者适当地降低体重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减少日常饮食的热量摄入,加上适合自己的运动减肥方法,都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
4.戒烟戒酒。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提倡戒烟少酒,大量喝酒肯定是有害无益的。
5.调节情绪。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在工作期间,可通过简单的健身动作、散步等调节自己的神经。心情郁怒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发生脑溢血。
6.科学饮水。有研究证明,硬水中含有丰富的钙、镁离子,这些离子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一旦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平时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
7.温水洗澡。洗澡时不要用热水或冷水,以减少血压骤然变化,最好选用温水洗澡最适宜。
8.劳逸结合。工作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有害的慢性刺激(如噪音)的影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是不适宜的。但轻体力劳动是可以的,长期卧床也没有什么好处。
9.注意如厕安全。厕所是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地带,因此要保持厕所的温度适中,尽量使用坐便器。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6种食疗偏方治高血压
【偏方一:黑木耳柿饼】
原料:黑木耳6克,柿饼50克,冰糖少许。
制法:加水共煮至烂。
用法:此方为1日用量,久食有效。
功效:清热,润燥。治老年人高血压。
【偏方二:柠檬荸荠汤】
原料:柠檬1个,马蹄10个。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可食可饮,常服有效。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
【偏方三:山楂粥】
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制法:先将山楂入沙锅煎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用法:可在两餐之间当点心食用,不宜空腹食用。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瘀血。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等。
【偏方四:桃仁粥】
原料:桃仁10~15克,粳米50~100克。
制法:先将桃仁捣烂,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为稀粥。
用法:每日1次,5~7天为一疗程。
功效:活血通经,祛痰止痛。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
【偏方五:胡萝卜粥】
原料:新鲜胡萝卜、粳米适量。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米开粥稠即可。
用法:早晚餐温热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下气化滞,明目,降压利尿。适用于高血压以及消化不良、夜盲症、营养不良等。
【偏方六:藕藏花生】
原料:大藕1000克,花生米3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在藕节的一端切开灌入花生米,灌满后将切下的藕接在切口处用竹签固定,放入锅内用冷水浸没,中火煮2小时至藕酥熟后,挤汁水2碗,食用时用刀切成厚片即可。
用法:每日2次,以白糖佐食。
功效:补脾润肺、止血化痰,高血压、心血管病人宜食。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高血压
【偏方一:茅根牛膝汁】
原料:牛膝15克,白茅根30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可治疗单纯头痛型高血压。
【偏方二:地龙夏枯草汁】
原料:地龙10克,夏枯草12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
【偏方三:双花绿茶】
原料:槐花、菊花、绿茶各5克。
制法:混匀上述原料,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
外用偏方:2种外用偏方治高血压
【偏方一:敷贴疗法】
用吴茱萸20克、研成末,用醋调匀。睡前敷两足涌泉穴,用纱布固定,次日起床后去掉。可以止痛镇静,用于治疗高血压性头痛。需要注意的是:服药过程中,如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
【偏方二:足浴疗法】
用夏枯草30克、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煎水浸洗双足。一日2~3次,每次30分钟。药液以浸没双踝为宜。该方法有清热凉肝、熄风止痉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
生活偏方:2种生活偏方治高血压
【偏方一:鼻嗅法】
用适量菊花装入枕芯,睡眠时使用。利用中药的气味,通过自然呼吸,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适用于高血压性眩晕。注意:对菊花过敏者禁用。
【偏方二:药枕疗法】
将野菊花、灯心草、石菖蒲、晚蚕砂适量等份,加工成粗末,作枕芯,经常放在后脑作枕头使用。药物可以直达头部,有治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