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情志、饮食所伤、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抑郁恼怒伤肝造成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脾胃不和,胃失和降,或饮食不切直伤脾胃,导致脾胃气机失常,胃腑之气血失调而产生胃脘痛。
验方一:乌贼甘草汤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良方
我患消化性溃疡多年,一直都是断断续续的治疗,没治好过,但只要不犯病,我也就不太管,最近天气转凉我的胃又开始不舒服了,但这次症状比以前历害了,并且胃酸很多,去医院,医生说是由于没注意保暖引起老病复发,用药方:乌贼骨50克,甘草25克,瓦楞子(煅)100克。共研末,每日3次,每次7.5~15克,饭前1小时服用,坚持服用后症状减轻了。
验方二:枳实元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有疗效
我家邻居这几天总和他老婆吵架,吵的历害时,自己就一个人跑到外面去,一去就是一天,没几天,老婆就去医院了,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打听原来是两个人吵架,把老胃病给吵出来了,医生说是由于肝郁引起的胃消化性溃疡。医生用解郁方进行治疗,药方:枳实、元胡、白芨、柴胡各10克,煅牡蛎15克(先煎)。用水煎服。
专家提示
消化性溃疡容易反复发作,并且能引发大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负面作用,给社会经济造成一定负担,应积极预防。对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宜采取如下措施:
1.避免使用致溃疡药物。非自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利血平等药物的长期使用都会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应尽量少用或遵医嘱。
2.不贪零食。经常吃零食会刺激胃酸分泌,由于摄入食物较少无需大量胃酸来帮助消化,而多余的胃酸就会消化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本身,进而造成消化性溃疡。
3.戒烟。由于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成分具有损伤胃黏膜的作用,长期吸烟使胃酸分泌过多,胆汁返流进入胃而破坏胃黏膜,造成中和胃酸的能力下降,还可造成黏膜中前列腺素含量降低,而前列腺素有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
4.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种细菌的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窦炎的主要病因。
5.消除精神因素。情绪不良、精神紧张都可影响胃肠道黏膜的血液营养供应,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胃酸的分泌,而引起溃疡病。
6.戒酒。酒精会刺激胃酸分泌,对胃黏膜直接损伤作用,多喝无益,应当戒酒。
7.治疗慢性疾病。很多慢性疾病对胃肠有负面影响,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如肺气肿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比正常人高3倍;冠心病、动脉硬化会造成胃黏膜供血不佳,影响溃疡的愈合;肝硬化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6种食疗偏方治消化性溃疡
【偏方一:莲子桂花羹】
原料:莲子60克,桂花2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莲子用清水浸泡2小时,去芯,入沙锅中,加水煮1小时,至莲肉酥烂,加入桂花2克,白糖适量,再炖5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晨起空腹服下,20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心益脾,温中散寒,暖胃止痛。主治胃溃疡。
【偏方二:荷叶饮】
原料:鲜荷叶100克,鲜藕节200克,蜂蜜50克。
制法:将藕节切碎,与荷叶共放入沙罐中,加蜂蜜,用木棰或擀面杖捣烂,再倒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一个小时。
用法:温水服用,每日2~3次。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偏方三:蜂蜜土豆汁】
原料:鲜土豆1000克,蜂蜜适量。
制法:鲜土豆切丝捣烂,以洗净纱布绞汁,取其汁放在锅中,先以文火烧开,然后用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加入蜂蜜,再煎至稠粘停火,冷后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时各饮一匙,2~3周为一疗程。
功效:此方有和胃、温中、健脾、益气功效。
【偏方四:大枣冬菇汤】
原料:红枣15枚,干冬菇15个,生姜、花生油、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先将干冬菇洗净泥沙;红枣洗净,去核;然后将清水,冬菇,红枣,食盐,味精,料酒,姜片,熟花生油少许一起放入蒸碗内盖严,上笼蒸60~90分钟,出笼即成。
用法:食枣喝汤。
功效:益气、开胃,适用于胃癌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偏方五:包菜饴糖汁】
原料:适量鲜包心菜,饴糖适量。
制法:鲜包心菜用冷开水洗净后捣烂,置消毒纱布中绞汁备用。
用法:服用时取菜汁80毫升加入适量饴糖拌匀。每日早、晚2次服用。10日为一个疗程。
功效:本方有清热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适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早期治疗。
【偏方六:茉莉花粳米粥】
原料:茉莉花3~5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茉莉花用水煮开后捞出,加入粳米煮粥,加白糖适量调味。
用法:酌情食用5~7日。
功效:有理气和中功效。适用于肝胃气滞型溃疡病患者。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消化性溃疡
【偏方一:桃仁五灵脂】
原料:桃仁、五灵脂各15克。
制法:微炒研为末。
用法: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适用于胃脘刺痛、舌质紫暗者。主治血瘀型消化性溃疡。
【偏方二:淮山药煅牡蛎】
原料:淮山药30克、煅牡蛎30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成末。
用法: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
功效:适于消化性溃疡胃痛吐酸者。
【偏方三:和胃汤】
原料:党参18克,白术12克,柴胡9克,茯苓、乌贼骨(或瓦楞子,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碾碎)各15克(先煎),佛手片、甘草各5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早晚各一次。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主治消化性溃疡及胃肠神经官能症。
外用偏方:2种外用偏方治消化性溃疡
【偏方一:胃病膏】
将适量的巴豆、生南星、生半夏、生乌头各适量,共研为细末,过7号筛。拌入已熔化的黑膏脂中调匀。取中脘穴火针点刺后拔火罐。将膏药烘化后贴中脘穴,每5~6日换药1次,2次为1个疗程。注意:贴膏后局部会发痒、起疱、化脓。疗程完毕后外贴生肌膏至结痂痊愈。
【偏方二:胃血合剂】
将生大黄3份,白及1.5份,明矾0.5份,一起研为细末,过6号筛,混匀,用0.9%氯化钠溶液适量,配成50%混悬液。经内窥镜确定出血病灶后,用清水冲洗,取本药20毫升经塑料导管直接喷洒出血病灶;配合本品10毫升,每日服3次。
生活偏方:2种生活偏方治消化性溃疡
【偏方一:温泉浴】
用单纯温泉、碳酸氢钠泉、放射性氡泉、硫黄泉,取全身温水浸浴,水温宜在37℃左右,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
【偏方二:鸡蛋壳末】
鸡蛋壳焙黄,研为细末,每次服3克,每天2~3次,温水送服,适用于吞酸溃疡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