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是由于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在胸膜上的表现,多为结核性、癌性、肺炎性胸膜炎,偶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核性胸膜炎占80%~90%。分干性和渗出性两种。
结核性胸膜炎因早期胸膜表面有纤维素沉着,变得粗糙,呼吸时两层胸膜运动产生摩擦,刺激胸膜感觉神经,引起疼痛。疼痛见于病变的局部,但常在胸廓扩张最大的部位——腋下区胸痛最明显,有如刀割样,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当出现胸腔积液时,两层胸膜被胸水隔开,胸痛消失。大量胸水压迫肺脏,可引起胸闷、气急。病人有发热,体温常在38℃以上。
在中医学中的“胸痛”、“悬饮”中有类似的描述。
验方一:夏枯草汤治胸膜炎
陈景,男,30岁。低热而且右侧胸疼痛1周,经诊断为干性胸膜炎。在病情得以控制后,采用夏枯草汤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处方:夏枯草索50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浓缩至1000~1200毫升,每次30~50毫升,每日口服3次,适用于悬饮而又发热者。
验方二:煨猪腰治胸膜炎效果好
冯啸,男,24岁。因盗汗、胸痛到医院检查。胸片显示左侧胸腔积液,抽出少量胸水。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在病情得到控制后,采用本方作为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方法:猪腰子1副,甘遂末3克,把猪腰子对半剖开,取出筋膜,洗净切成薄片,将遂末均匀地掺和在猪腰子片上,以醋浸泡纱布包裹多层,在火上煨熟,取出后可食用。每次半个猪腰子,饱腹食用,隔日1次。
验方三:二草六子汤治疗胸膜炎
李岳东,男,43岁,半年前,右侧胸痛、咳嗽伴发热,经医院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遂出院回家吃药治疗。经过6个月的抗生素、抗痨药及中药的治疗,胸痛、发热虽好转,但咳嗽、低热、胸胀闷及气短日益加重。患者按此方法治疗,连续服用了20剂,咳嗽、胸闷、气短症状有所减轻。后再以此加减服用20剂,再检查时X线摄片示右侧肋肌膈角变模糊、变钝,诸症皆除,仍以此方5倍量制丸缓服以巩固。
处方:夏枯草、鱼腥草、全瓜蒌各30克,炒葶苈子10~40克,莱菔子、连翘、猪苓、白芸苓、薤白各10~30克,白芥子、杏仁、桃仁、黄芩、银柴胡、川桂枝各10克,鳖甲15克(先煎),每日1剂,用水煎分3次服。42剂为1个疗程。此方能行气消痰、温阳化水。适用于渗出性胸膜炎。
专家提示
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预防胸膜炎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彻底的治疗肺部内外及呼吸系统疾病。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适当增加营养,忌辛辣食物。
4.戒烟,少喝或尽量不喝酒。
5.注意休息,要做到劳逸结合。
6.流行病多发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7种食疗偏方治胸膜炎
【偏方一:萝卜蜂蜜饮】
原料:白萝卜100克,蜂蜜适量。
制法:把白萝卜去皮,加入适量的水煮熟,用蜂蜜调味,连汤服用。
用法:每天1次,连服15~20天。
功效:适用于胸膜炎。
【偏方二:葶苈子炖羊肺】
原料:羊肺250克,葶苈子50克,大枣10个。
制法:将葶苈子用纱布包好,与大枣、羊肺同入锅中,加水用文火熬熟,去葶苈子包,加入适量糖,调味。
用法:此为1日量,分1~2次食用。
功效:适用于胸膜炎。
【偏方三:大叶紫珠煮鸡蛋】
原料:大叶紫珠200克(干品需减半),鸡蛋4个。
制法:大叶紫珠与鸡蛋同放沙锅内炖煮,蛋熟后去壳,再煮数小时至蛋色发黑为止。
用法:每次吃鸡蛋2个,每日2次,连吃25天。
功效:适用于胸膜炎,症见胸胁痛或刺痛、隐隐作痛、呼吸不畅、咳时疼痛加重,天阴时咳嗽效果更为明显。
【偏方四:清汤猪骨】
原料:猪骨150克,香菜末、胡椒面、口蘑片、火腿片、青豆、酱油、料酒、味精各少许,食盐15克,鸡汤200克。
制法:将猪骨砸开,加入适量的清水煎沸1小时。去猪骨,将口蘑片、火腿片、青豆、鸡汤及调料等下入锅内,开锅后去沫,再把青豆煮熟,起锅盛在汤盘内,撒上香菜末、胡椒面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养肺补虚。猪骨性平,有益肺、化痰等功效。肺结核、胸膜炎患者经常煎服猪骨,能增强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促进病灶的好转或愈合。
【偏方五:薤白三七鸡肉汤】
原料:鸡肉(连骨)500克,薤白60克,陈皮6克,三七12克,生姜、红枣、米酒适量。
制法:三七洗净,打碎成小粒状,鸡肉洗净,切块;陈皮水浸洗净;薤白除去根须,洗净,生姜,红枣去核洗净。把三七、鸡肉、陈皮、生姜、红枣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放入薤白再煮沸片刻,调味,放入米酒搅匀。
用法:每日1剂,随意饮用。
功效:行气消肿,通阳散结。适用于胸膜炎等痰(湿)瘀凝滞胸痹症,症见胸部隐痛或胁肋不适,喉中有痰(痰白),倦怠乏力等症状。
【偏方六:燕麦猪肉粥】
原料:燕麦50克,瘦猪肉25克。
制法:将猪肉洗净,切成肉糜,加水与燕麦一同煮成粥即可。
用法:分2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渗出性胸膜炎盗汗、低烧者。
【偏方七:百合秫米粥】
原料:鲜鲜百合、秫米各50克。
制法:将百合洗净,与秫米一同煮为粥。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适用于渗出性胸膜炎。
中药偏方:2种中药偏方治胸膜炎
【偏方一:麝香牛黄方】
原料:熟大黄8克,黄芩15克,连翘6克,车前子15克,麝香0.3克,牛黄0.6克,羚羊粉0.8克。
制法:上药制成蜜丸,丸重0.6克。
用法:每日服4~5丸,分6日服完。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炎。
【偏方二:柴胡黄连方】
原料:柴胡、黄连、桑白皮各15克,黄芩、桔梗、枳壳、泽泻各20克,法半夏、木香各10克,葶苈子、瓜蒌茯苓各30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外用偏方:2种外用偏方治胸膜炎
【偏方一:芋皮外敷法】
取芋头、生姜等量,芋头去皮,捣烂如泥,生姜捣烂绞汁,拌入芋头中,再加入适量面粉,搅如糊状,根据患处大小摊于布上在贴于患处,冬天则要加温后贴,每日更换1次。注意,此药必须当天配制。此方法对胸膜炎有很好地疗效。
【偏方二:止痛膏外贴法】
胸膜炎后期,仅见胸闷、胁痛者,可在局部贴虎骨麝香止痛膏,每日1换,或用热敷灵外敷,按摩乳局部按摩,均有活血利气,消炎止痛的作用。
生活偏方:2种生活偏方治胸膜炎
【偏方一:自我按摩法】
取坐式或仰卧位,病者自己两手五指分开,一指按住一肋间隙,沿肋骨走向从内向外擦摩,反复50次。然后半握拳,用掌面轻轻叩打胸部约1分钟。最后,患者取坐式,两手交叉,拇指紧贴胸前,食、中指紧贴腋下,相对用力提拉胸肌约1分钟。
【偏方二:胸部按摩法】
坐、立、卧均可,脱去外衣,将两手互相搓热,用两手轻轻按摩两侧胸部和腋下,直到局部发热为止,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按摩后及时穿上衣物,防止着凉引起的感冒及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