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达意,惟妙惟肖地模拟论敌粗暴无礼或愚不可及的论调和口吻,可以将论敌的谬误大白于天下,令旁人发出会心的一笑,置其于羞愧难堪、无地自容的困境。
沃尔弗·威廉是个教员,西里西亚农奴的儿子,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入狱,后来当上了法兰克福市议员。他曾借一本旧精美诗集的章节,模仿信神者的口吻发表一首赞美诗,诗日:
我真是一个卑贱的罪人,
我全身浸透了罪过,
就像浸透大葱味的俄国人。
主耶稣呀,请你抓住我这狗的耳朵,
扔给我一根仁慈的骨头,
把我这有罪的蠢驴,
扔到你那仁慈的天国。
这段悔罪者的歌词像闪电一样传遍了整个德国,使得不信神的人捧腹大笑。
模拟辩论,是以模拟论敌的口吻和论调的方式,来达到制胜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辛辣的讽刺、嘲弄论敌。
1986年6月25日《杂文报》刊登这样一篇杂文:
河山不在我心中,外国已多年未亲近,不管谁来劝阻也改变不了我的外国心。洋装已穿上身,我心已是外国心,我将把我的一切的一切,都烙上外国印。西餐、西装、洋人、洋房,在我心中晕千斤。无论冷暖。无论酸臭,情愿又甘心。一台四喇叭落地式,录的全是外国音。即使身在家乡也改变不了我的外国心。
这里,作者套用歌曲《我的中国心》的句式,模拟了某些女人的论调,辛辣地讽刺了一心想嫁外国佬,出国当太太的人,使这种崇洋媚外、自鸣得意、不知羞耻的形象活龙活现,曝光于大庭广众面前。
一个胖子对一个瘦子说:“我一看到你,就知道现在正在闹饥荒。”而瘦子也模拟对方的话道:“我一看到你,就知道现在正在闹饥荒的原因了。”
模拟辩论可以通过模仿对方的话,来达到反击论敌的目的。
一位妻子对丈夫说:“我假期要旅游一次。”
丈夫说:“干嘛花那个冤枉钱,买本《旅游》杂志看看,又开眼界又省钱。好啦,别瞎想了,快去买菜做饭吧。”
妻子愤愤地说:“买菜?干嘛花那冤枉钱,买本菜谱看看,不电是又开眼界又省钱吗?”
约翰先生下班回家,发现他的妻子正在屋里收拾行李。
“你在干什么?”他问。
“我再也呆不下去了,”妻子喊着,“一年到头,老是争吵不休,我要离开这个家!”
约翰迟疑了一下,轻声说:“等一等,亲爱的,我也呆不下去了,等我收拾东西,跟你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