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胜于雄辩。摆事实、讲道理,这是辩论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逻辑技巧。
可以举事实论证己方的论点进行立论,也可以举事实反驳对立方的论点进行驳论。例如:
“文革”结束后,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5月《光明日报》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为题发表过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文章在证明“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这一论点时,就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如门捷列夫创立的元素周期表、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在实践中经受住考验,被实践证明确实是真理的。这种列举已为世人所公认的事实来进行说理的方法,确实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再如: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在批驳艾奇逊的“革命的发生是由于人口太多的缘故”这一谬论时,为我们树立了以事实进行驳论的典范。他指出:
革命的发生是由于人口太多的缘故么?古今中外有过很多的革命,都是由于人口太多么?美国174年以前的反英革命,也是由于人口太多么?艾奇逊的历史知识等零,他连美国独立宣言也没有读过。华盛顿杰佛逊们之所以举行反英革命,是因为英国人压迫和剥削美国人,而不是什么美国人口过剩。中国人民历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午宴因为这些封建朝廷压迫和剥削人民,而不是什么人口过剩。俄国资产阶级的地多过人口很远的。蒙古土地那么广大,人口那么稀少,照艾奇逊的道理是不能设想会发生革命的,但是却早已发生了。
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列举了中国、美国、俄国、蒙古等许多国家确实发生过的历次革命这些事实,有力地驳斥了艾奇逊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事实确凿,不容置辩,说服力是很强的。
动用举事证理的逻辑技巧,要注意两点:一是所举事实,越具有典型性,说服力越强。因为不率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事例,越具代表性,越能体现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所表现的道理也就越深刻。二是要对所举事例进行深入的分析,提示和阐发事例与道理之间的必然联系,使举事与证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能充分发挥摆事实、讲道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