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业的边际资本—产出比例
利用2006年《中国投资报告》的计算公式,ICOR=I/ΔG,将每年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代入I,将制造业的增加值的增量代入ΔG,利用统计资料计算的结果。
自1981年以来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根据变化起伏的程度,可以将整个时期分成五个阶段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是1982~1985年,制造业的ICOR比较平稳,从2.4逐步降低到1.4,反映出制造业投资效益如趋好转,这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大部分制造业产品还基本上处于卖方市场,需求很旺,投资效益好。第二阶段是1986~1990年,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制造业投资效益出现很大的变动,先是1986年猛增到11.9,然后1987年又骤减为2.3,随后平缓一年后,1989年增加到6.7,1990年增加到17.0,反映出制造业投资的效益恶化和动荡变化太大,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市场环境在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后变动太大有关,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从“双轨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但相应的市场硬预算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仍存在很强的盲目扩张冲动,计划经济时期“一放就乱”的体制性因素尚未消除,政府管制放松后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的信贷混乱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第三阶段是1991~1994年,该期间也是很平稳的几年,而且投资效益很好。第四阶段是1995~1998年,该期间出现了两次负值,分别是1995年的-2.5和1998年的-4.9,这是由于制造业出现严重的经营困难造成制造业增加值减少所致,除此以外,该期间也是ICOR变化比较大的时期,但是比1986~1990年间的变化要小很多,1997年最大只有4.8.第五阶段是1999~2005年,是变化幅度小而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时期。
通过制造业投资的ICOR与全部投资的ICOR进行比较后发现,总体上看全部投资的ICOR的变化起伏没有制造业的那么大,但是就该指标衡量的投资效益来看,制造业投资效益是比较好的。在1982~1984年,全部投资的ICOR都略高于同期的制造业投资,而在1991~1994年间,全部投资的ICOR与同期的制造业投资的指标比较,略有逊色。自1999年以来,全部投资的ICOR基本上在4.1~4.4之间,而制造业投资的ICOR明显好于全部投资。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造业投资在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以后,企业活力增强,投资行为更加市场化导向,同时市场环境也在逐渐好转,表现为对国际市场出口的持续增加、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带来的新活力,尤其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的有力支持以及制造业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增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自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政府为了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公共领域的投资,这样在总投资扩大的前提下,其投资效益没有制造业投资那么好。
在制造业投资的ICOR与第二产业的比较中,自1989年以来,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益的变化总体上比制造业平缓,但是在制造业投资效益变化没有异常点的时期内,比如1999年以后,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益指标还是高于同期的制造业的效益指标,说明制造业投资效益的情况好于第二产业。该期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制造业经营活动面临着很强的硬预算约束,投资行为已基本市场化,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已基本完成市场化改造,大部分大型制造业企业也已进行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造,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投资扩张行为在市场需求的硬性约束下,出现了投资效益较好的局面。
总之,从ICOR指标来看,制造业投资效益1981年以来变化幅度比较大,其中固然有社会环境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有制造业本身结构重组以及行业调整的因素。但是在制造业没有异常的重大变化情况下,制造业的ICOR指标和全国的投资比较以及第二产业的投资比较,都是比较好的。尤其是自1999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效益持续向好,而该期间也是制造业投资迅猛增加的时期。在这次制造业投资的持续高涨中,虽然造成了经济出现过热的苗头和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但也是投资效益和投资规模比较理想的时期,而且这是制造业投资在更加市场化和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取得的。
二、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建成投产率和交付使用率
根据投产率和交付使用率的概念,项目投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与同期施工项目个数的比率,该指标是从建设单位建设速度的角度反映投资效果的指标;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指一定时期新增固定资产与同期完成投资额的比率,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动用速度、衡量建设过程中宏观投资效果的综合指标。
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产率自1985年以来变化一直比较平缓,没有太大的起伏,基本上是缓慢上升的态势,从1985年的43.4%上升到2000年达到最大值55.5%,此后几年则明显下降,到2003年降低到43.6%,然后开始回升,到2005年是54.4%。从建成投产率的概念分析,该数值是建成项目与施工项目的比,因此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其大小:一个是建成项目的数量多少,另一个是施工项目的开工数量。提高建成投产率,固然可以通过加强科学施工以及保障施工进行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及时足额的配备来实现;但是在开工项目增加太多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建成投产率的相对下降。1995年之前的建成投产率一直在50%以下,和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产品市场供需两旺,导致投资每年递增有一定关系,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在经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制造业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又能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制造业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制造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制造业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快产生经济效益。当然,制造业投资项目工艺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可行性必须以经济性为前提。只有投入产出关系合理,才能获得较好的制造业投资效益。
(4)资金风险。对制造业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制造业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制造业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制造业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制造业投资建设风险。制造业投资项目的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制造业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制造业投资效益。制造业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制造业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制造业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制造业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制造业投资源头上控制制造业的投资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制造业投资浪费,不断提高制造业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制造业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色色的隐性或显性的制造业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制造业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制造业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