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食其利。
——《史记·河渠书》
成都平原古称“天府之国”,自成都出发,至都江堰市60公里的道路两旁,所见稼穑之丰,农桑之盛,绝不逊于江南鱼米之乡。
而这些,都得力于2250多年前修建的一项水利工程。
这项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是当时的四川省省长李冰和他家大公子李二郎,因为这项水利工程给四川人民带来太多的好处,所以人民对李冰和李二郎很是崇拜,为他父子二人糟踏了不少钱还折腾出一个庙来。
这个庙就是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二王庙,所谓二王,指的就是李冰,还有他的儿子李二郎。
秦始皇的时代真是了不起,不仅人才济济,而且科技水平也没得挑,就是今天的人看了也觉得惭愧不如。如今,都江堰水利工程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但如果没有嬴政对专业化人才的重视和对李冰的支持,都江堰也是不可能建成的。
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浩瀚的大秦帝国,曾经缔造了无数让后人万世景仰的伟业,雄踞北方的万里长城,灌溉关中沃野的郑国渠,还有这造就天府之国的都江堰。
这都江堰和万里长城一样滋润涵养了四川人民二千多年,到现在还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确保了当地农业生产。
四川的富饶一半是拜都江堰所赐,你说要是有点良心的人能不怀念修建这世纪工程的李省长吗?
可惜啊,记载李冰同志的身世乡里、生卒年代和修建都江堰情况的档案袋在秦始皇烧书的时候也被烧掉了,所以李冰也就只有这么一件利民工程流传于后世了。
大约在公元前256年,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守,也就是当时四川省的省长。
在李冰任蜀守之前,成都平原年年发洪水。都是因为成都平原所处的地形不利,所以那时的成都平原可不是天府之国,整个一洪涝之乡。
成都平原的地形究竟是怎样的呢?原来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而从都江堰至成都这一扁形平原的中轴线要比两侧地形高,在洪水季节沿中轴线奔流的岷江往往会给成都平原造成洪水灾害。
在枯水季节岷江又沿南部地势低的地方流走,造成成都平原的旱灾。
真是奇怪的现象,江东旱灾、江西水灾,成都人民简直没法活了。李冰走马上任之后,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灾情,省长下了很大的决心去整治洪水。
要治水得有得力的干将,李冰之子二郎就是不二人选。
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用了几个月沿着岷江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势等情况,最后拿出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
在全省官吏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这个方案,于是都江堰工程正式开动。
第一道工序是要解决岷江水东流问题。
李冰首先发动人民群众把玉垒山凿开了一个二十米宽的口子,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宝瓶口”。
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状如大石堆,就是后人称做的“离堆”。
第二道工序:在江心中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做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
但是这次施工不太顺利,在修筑分水堰的过程中,采用江心抛石筑堰以失败告终。
李冰只好另辟新路,让竹工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
至此都江堰的主体工程算是竣工了。
大堤前端开头犹如鱼头,李冰给它取名叫“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
分水堰两侧垒砌大卵石护堤,内江一侧的叫内金刚堤,外江一侧叫外金刚堤,也称“金堤”。
分水堰建成以后,内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了。
但是善后工作远远没有结束,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
所谓飞沙堰,就是指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以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冲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沉积。
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
春耕季节,内江水量大约占六成,外江水量大约点四成。洪水季节,内江超过灌溉所需的水量,由飞沙堰自行溢出。
宝瓶口是节制内江水量的口门。
为了控制内江流量,李冰父子作石人立在江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要求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李冰还作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候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
李冰治水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这六字方针可以说是继大禹治水之后的一条真理。
所谓“深淘滩”就是说淘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内江水量过小,不敷灌溉用;所谓“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堰顶不可修筑太高,以免洪水季节泄洪不畅,危害成都平原。
后人把这六字诀刻在内江东岸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二王庙的石壁上,很是醒目。
但是都江堰这么大一个水利工程,每年都经过洪水的冲击,所以李冰当省长期间还立了一条规矩,就是一定要对都江堰进行岁修。
也就是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时节,在鱼嘴西侧,用马扎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内江,然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淤积的泥沙。
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岁修完毕,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内江河槽,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岁修工程。
清明节前,内江岁修完毕,撤除杩槎,开始放水灌溉。
所谓的马扎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截流装置,马扎是由三根大木桩用竹索绑成的三脚架,中设平台,平台上用竹笼装卵石压稳。
把适当数量的马扎横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横、竖木头,围上竹席,外面再培上粘土,就可以挡住水流,不致渗漏。
都江堰修成以后,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而且从内江下来的水还可以灌溉十几个县,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
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李冰在蜀郡干了不仅仅着一件利民利国的好事,此外他还主持兴办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但是只有都江堰这个工程为开发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做出的贡献最大。
就是在今天看来,都江堰在技术上、工程上的一系列措施,也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李冰概括总结出来的像“深淘滩,低作堰”这样宝贵的治水“六字决”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这样精辟的治水“八字格言”等治水经验,以及修堰、防洪抢险中采用的笼石之法和杩槎、卧铁之法,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实践意义。
都江堰的设计之完备令人惊叹!
我国古代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还有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但都先后废弃了。唯独李冰创建的都江堰经久不衰,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和运输等多种功能。都江堰的建成,彻底根治了危害成都平原的水患,使西蜀数百万亩土地得到了灌溉,成都平原真正成为自流灌溉、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同时都江堰的建成拓展了水路运输航道,使蜀地物资能经水路直接出川,从而使巴蜀成为秦国真正可靠而强大的战略后勤基地,并源源不断地向秦统一战争输送物资。
从而为秦国实施统一六国的战略和宏图成为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江堰决非单纯的水利设施,而是完成中华民族从割据走向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力和催化剂。
从此之后,无论是刘备、诸葛亮入川而建蜀汉政权,还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入川并以四川为大后方和日寇进行对峙最后进入反攻,“天府之国”的富饶不能不说是这两个政权凭借的资本。四川的丰饶土地养活了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所有这些,都江堰都功不可没。点评:
曾经骁勇恣肆亿万年的岷江在流经都江堰时,被长缨在手的李冰缚住了,改造了。
李冰为蜀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李冰治水之功勋和恩惠之被泽,又怎不为后人所无限敬仰呢?“二王庙”里至今矗立的“饮水思源”石碑正是广大人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