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史记始皇本纪》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皇帝,因此他的长子扶苏也应该算是这个史无前例的帝国的首位王子兼皇太子。
建立了一个疆域广大的帝国,对于秦始皇来说,他的形象因此大放光彩。
但是或许秦始皇不会想到,他心爱的大小子扶苏却为这江山赔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堪称第一悲情公子。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还是从头说起吧。
扶苏是赢政家的大公子,因为是老大,所以很受老子赢政的宠爱。
扶苏这个名字就是赢政琢磨了很久才给起好的。
因为扶苏的老妈郑妃是郑国的公主,在郑国这个地方有一首流行音乐叫《山有扶苏》,郑妃没出嫁前经常听这首情歌,等到出嫁后因为思念家乡所以经常不自主地唱起来。
后来受到秦始皇的宠幸,就给他生了大小子,秦始皇对她就更好了,干脆把他们爱情的结晶命名为扶苏。
“扶苏”是古人用来形容树木枝叶茂盛的词语,秦始皇以此命名,显然是对这第一个儿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既希望他为自己的血脉开枝散叶,又希望自己的国家蒸蒸日上。
扶苏的幼年和少年时期,老爸赢政野心大发,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统一战争,秦国版图不断扩大,国家形势也一片大好。
小时候的赢家大公子扶苏可是个活宝,不仅机智聪颖,而且长得也是一小帅哥,老爸赢政每次看到这个宝贝就乐得合不拢嘴。
他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孩子。那么残暴的一个人,这个时候温柔的让人难以置信。
赢政谈笑间把六国给干掉了,此时在温柔富贵乡长大的扶苏也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儿。
赢政虽然很喜欢大小子,但是有一件事一直是他心里的一块病。
原来扶苏继承了赢政的聪明却没有继承老子的心狠手辣,天生就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
扶苏性格软弱这一点让做皇帝的老爸深感头痛,他琢磨着得找个机会历练历练这个大小子。要不然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到了他手里,这不就糟蹋了吗。
可是扶苏压根就没体会到老爸的良苦用心,不仅没有显露出一点点儿王者之气,还常常在政见上与老爸对着干。
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就是那场著名的“焚书坑儒”。
老子正在那里烧得快活,儿子却在一边拿着竹谏唠唠叨叨的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嬴政这次忍无可忍了,认为这个儿子性格软弱,江山扔给到他手里不定会糟蹋成啥样。
如果不让他受点儿磨练恐怕是改不了那软弱性子,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
赢政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因此才把扶苏交给自己最信任的大将军,扶苏名义上是监军,实际上是蒙恬的小跟班。这个办法很有成效,几年的塞外征战使扶苏成熟了许多。
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不少功劳;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不如;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大将军蒙恬也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情义。
嬴政在咸阳,看着扶书送来的汇报信,听着蒙恬使者的讲述,越来越为这个儿子高兴,也越来越有信心将他培养成为嬴政第二,接下他“始皇”的名头,二世、三世……永世不绝。不过,还是那句话,人算不如天算。
“发配”扶苏到远方的秦始皇根本没料到死神会如此突然的降临,如果早知道,他就不会送扶苏到长城,或者早些将他招回。
但是,一切都晚了,大概也是因为他杀戮太多,遭到天谴,还来不及唤回自己最喜爱的儿子便一命呜呼。就在扶苏热切期待回到朝堂一展宏图之时,始皇一旨诏书传至上郡,竟是责备他办事不利,赐其与将军蒙恬自尽。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秦始皇三十七年的冬天,也就是公元前210年,嬴政继续进行自己当皇帝以来新产生的爱好:巡行天下。
但是,这次老赢政运气不好,巡视到至沙丘这个地方时又老又病的赢政正式和这个无限怀念的人世说拜拜。
他在咽气之前一直念念不忘大小子扶苏。
临终遗书兼圣旨就是写给扶苏的,主要内容是让扶苏赶紧到首都咸阳去主持自己的丧事并且继承家业当皇帝。
但是扶苏的好事被大太监赵高和丞相李斯伙同弟弟胡亥给搞砸了,这封信在到达扶苏手中时意思已经改变了,这一变不要紧,扶苏的小命就不保险了。
赵高这个人物用小人来形容都是便宜的,整个一大大太监大野心家大阴谋家,具有所有坏蛋应该具有的一切特点。
话说赢政写给扶苏家书兼国书被赵高和胡亥搞到手中后,他们就篡改了这封信的内容,经他们改动之后这封信的内容完全变了,大意是这样的:当今皇上驾崩了,作为长子你扶苏没有让他心里顺畅过一天,都是你害的,干脆你交代一下和你老爸一块走吧,路上好有个伴,顺便把蒙恬将军带上一起走吧,年纪那么大了,还为国家操劳,还是歇歇算了。
改完之后,三人看了看商量着已经差不了,就派了个小跑腿的去上郡送信。
话说,在秦始皇去世的时候,扶苏和将军蒙恬正带领着几十万军队驻守边疆。
突然间从京城跑来一个送信的,二话不说拿着信就找扶苏和蒙恬,两个人接到信一看傻眼了。
信上写着:扶苏做为人子而不孝顺,赐剑自杀!将军蒙恬和扶苏一同在外,不纠正他的错误,也应知道他的谋划。做为人臣而不尽忠,一同赐命自杀,把军队交给副将王离。最后有一方醒目的印子,扶苏合蒙恬都认得那还是秦始皇的玉玺。
看完诏书,扶苏就哭泣起来,进入内室想自杀。
蒙恬阻止扶苏说:“皇上在外,没有立下太子,派我带领三十万大军守卫边疆,公子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啊。现在只有一个使者来,您就立刻自杀,怎能知道其中没有虚假呢?希望您再请示一下,有了回答之后再死也不晚。”
使者连连催促两人赶紧上路,废话少说。
扶苏为人仁爱,对蒙恬说:“父亲命儿子死去,还要请示什么!”说完之后,立刻拔剑自杀。
蒙恬不肯自杀,使者立刻把他交付法吏,关押在阳周。后来在胡亥和赵高的计算下,不得已也去见秦始皇了。
嬴政死了,扶苏死了,蒙恬死了。
不久,秦也亡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戛然而止,留下了怅惘的令后人叹息不已。
点评
历史往往是相似的,我们稍稍总结一下就可以发现:皇帝死时,不在身边的皇子常常是很倒霉的,如果那个皇子深得宠爱,情况肯定更糟糕。
很有名的例子便是康熙的十四阿哥,如果他不是身在远方,雍正这龙椅坐不坐得成还是问题。而扶苏就是一个先例,况且他还遇上了赵高这样胆大包天的太监和胡亥这样心狠手辣的弟弟,不倒楣才怪。可以说,光听名字,扶苏就要比胡亥顺耳许多。而从智力的发育、人格的完整、品行的正气上来看,扶苏是一个“一等品”,而胡亥却是一个“次品”甚至是“废品”。
但是,这次又应了那句老话:天妒英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肥。”自古忠奸难两立,在小人得志的年代,正人君子不死才怪呢。
只是可惜了大秦帝国,刚刚建立多久,又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土崩瓦解,秦始皇的时代就此完蛋,中国历史又在死人堆上大大的向前迈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