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城,张家糕点堪为一绝,张家糕点铺也称得上百年老店了。元城人订婚嫁女有送糕点的习俗,图个吉利,这糕点又叫喜果子。
张家糕点用黏米和砂糖做成,上面涂着红红绿绿的食品色,煞是好看,吃起来酥软怡人。糕点用草纸包装,麻绳扎着,上贴一张木版印刷的红色商标。糕点上粘着芝麻,保存几个月还透着醉人的焦香。
张家糕点出了名,很多人也模仿着制作,可是从色香味到口感都不及张家。张家糕点在做法上有什么绝活?就不得而知了。张家凭着糕点手艺,在元城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传到张六这一代,遇上了闹心事。
张六膝下只有一子,是个痴儿,能吃,会笑,别的就啥事也做不来了。张六给痴儿娶妻八载,儿媳妇王氏的肚子还是平平的,没有一点凸起来的迹象。张六是牛犊子掉进井里,干着急使不上劲儿,只会拍着大腿唉声叹气,在送子娘娘神像前跪烂了双膝。纵有家财万贯、骡马成群,留给谁啊!最可惜的是这一门做糕点的手艺要失传了。
岁月不饶人啊,眼瞅着自己一天比一天苍老,痴儿无嗣,张家无后,手艺要绝在自己手里了,张六觉着对不起列祖列宗,在祖宗牌位前痛哭流涕。
夫人献计,不如让儿媳王氏神不知、鬼不觉的外出借种。夫人的话一落音,脸上就挨了一巴掌。张六说,想我张家,延续香火岂能融入他人骨血?那就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了。
自己发如霜染,痴儿像个稻草人,又如何是好?
儿媳王氏这几天咳嗽不止,张六说别传染了痴儿,就打发痴儿到偏房去睡。张六亲自到元城药房取药,让夫人煎了给王氏送到房中。
晚上,起风了,一个炸雷,大雨倾盆。张六撬开王氏的房门,电光闪过,只见王氏一副娇艳的睡姿,鼾声如绵。张六长叹一声,宽衣解带,骑在王氏身上。
屋檐下滴水如泣,风吹开了门,张六打个寒战,流下一行浊泪。
不久,儿媳王氏有了身孕,喜得张六在祖宗牌位前祷告。
张家糕点铺生意越做越大了,张六雇了几个活计,每日里忙得追星赶月。
过了年,嫩芽初绽的时候,王氏产下一个男婴。
张六站在院子里喊了一声:张家有后了!那声音,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待男婴长到十几岁,张六便把做糕点的绝活悉数传授给了孙子。张六说配料的时候必须要亲自下手,在密室操作。每一次做糕点还要穿上洁白的裙子,入口的东西必须干净,以免掺入杂物,砸了张家的招牌。张家的手艺一定要传下去,否则对不起祖宗。
孙子点点头,张六咳嗽一声,倒在地上。孙子把他抱到床上,已是奄奄一息了。气若游丝的张六拉着孙子的手说,千万不要把我葬到城南的祖茔。
孙子问为什么,他只是说,切记,切记。
言罢就没了呼吸。
城北一座孤坟,成为元城人费解的一个谜,茶余饭后衍生出许许多多的猜测。
孙子后来到省城读大学,不再做糕点了。如今元城街头有十几家糕点铺挂着张家糕点的招牌,哪里还有张家糕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