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路防线空虚,致使曹操顺利退回,刘协欲新建玄武军,从颍川调文聘任水军都督,抽调军中善于水性的士兵组建。文聘回来见驾,刘协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只听文聘道:“臣出身荆州,虽然熟知水性,然对水军攻战之法,未得其实。今若奉命负责水路防线,可勉为其难。若欲新建一军,为水军都督,非臣力所能为。”刘协也知道文聘其实只是个会水的陆上将领,做水军都督还是不能胜任的。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文聘就是曹操水军都督。虽说赤壁战败不能怪在他头上,但是水军面对突变毫无反应全军覆没,他也不是没有责任。只是目前军中并无其他人选,只好暂且用他。因此对文聘道:“既如此,朕任你为校尉,暂且负责泾渭以下河、洛沿岸水路防线。京畿重地,批山戴河,文将军多多费心!”
文聘道:“臣遵旨。”刘协便命文聘从三军之中任意挑选水性精熟之人听用,洛河、黄河沿岸,建设防线。选河深广阔宜于筑港之地,修筑港口,制造船只,训练水军。又安排船只往来巡查。虽然能造的船都很一般,港口也都是草草而成,但总算是有了一点防卫。文聘便于河东风陵渡、茅津,河内孟津,洛口及洛阳各设港口,分拨士兵驻守。刘协对文聘如此分兵驻守水路要地十分满意。这几个本来都是黄河渡口。只是如今天下大乱,黄河南北几乎没有民间往来。在这几个渡口设防,也不用担心影响交通。而且利用原有的渡口,筑港用时和费用都省了不少。只是水军战斗力不高,将领缺乏,目前却也顾不上。
安排好这事,刘协心情甚好。因多时未曾去过蔡琰那里,下朝之后便来到蔡琰宫中。蔡琰秉承父学,博学多才,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刘协怜她命途多舛,又喜她精通音律、书法,因此对她颇为不错。蔡琰喜好看书,因此她这后宫与众不同,刘协专门给她设了个书房,里面摆放了各种书籍。刘协进去,宫女说蔡娘娘在书房中,便直奔书房。只见蔡琰手执狼毫,正在抄录一本书,甚为投入,满脸赞叹神色。见了刘协进来,忙放下书来见礼。
刘协便拿起书来,见封面上写着《古文尚书》,旁边一行小字:汉郑玄注。便问蔡琰。原来这是郑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为《古文尚书》作注。刘协在后世的时候虽然知道郑玄遍注群经,可惜大多已佚。完整的留存于《十三经注疏》中的《毛诗笺》和“三礼”注,才为后人所见。没想到自己居然能见到郑玄做注的经典。
郑玄在经学史上的地位,范晔在《后汉书•郑玄列传》作了这样的评论:“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京(指东汉)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郑玄兼学今古文经学派,并不专守一师之说,尊一家之言,而是博学多师,兼收并蓄。他在马融门下受业多年,而马融乃是古文经学大师,总的看,他是倾向于古文经学一边的。但是,郑玄并不遵守当时经学中师法、家法那一套,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遍注古文经,注中并不专用古文经学家的释义,同时也采用了许多个文经学家的解释。即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择善而从。郑注出现以后,原来各守门户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便逐渐不再为人们所信了。他在当时不仅集古文经学之大成,而且使古文今文融为一炉,独创了一个新的学派——郑学。人们转而崇尚郑学,使之逐渐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
眼下蔡琰所录,便是郑玄为《尚书》所作的注。刘协读了数章,只觉满口余香,字字珠玑。当下对蔡琰道:“此书爱妃从何而来?”
蔡琰道:“臣妾欲继先父之志,重整先世典籍。现有郑老先生遍邀天下鸿儒,主持其事。妾得空尝往郑府,因见此书,借得回宫。”
郑玄被蔡琰说动,不顾年老,携弟子入京整理先世典籍。他是当世大儒,成就斐然,名声赫赫,饱受儒士推崇。郑玄既主持其事,便亲自作书邀请天下名儒一起来做这件事。著书立说乃是儒家所提倡,且又是郑老先生亲自邀约,因此受邀之人无不欣然而来。洛阳战乱之后,多有无主田宅。刘协命人选了一处幽静的富家宅地,加以修葺,作为翰林院的府邸。一时之间,群贤毕至,浩浩荡荡的开始整理。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倒也有所进展。
蔡琰道:“只可惜此书只得一本。借读之后,须当归还。因此臣妾欲手录一本,可随时研读。只是费时甚久。”说着揉了揉右手,显然右手抄了那么就已经有酸又累了。
刘协道:“爱妃若是喜欢,朕便命人抄录一本送予爱妃如何?”
蔡琰大喜,连忙叩谢。刘协突然道:“既然此书如此珍贵,朕不如多抄录几本,亦可使此佳作广为流传,岂不甚好?”
蔡琰道:“郑老先生曾被禁锢十四年之久。期间著书立说,凡百余万言。陛下若有此心,不如全部抄录书本,使之得以流传天下,亦一大美事。只是抄录之事,颇费时日,只怕短时间内未能有成。”
此时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书本流传都是手工抄录,不但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容易抄录时容易出现错误。如果要抄录几百万字的书,恐怕找几十个人都要花不少时间。刘协突然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印刷术,眼睛一亮,道:“此事若郑老先生同意,朕自有办法。”便出宫来翰林院。
翰林院正聚集了数十儒士,见皇帝来到,连忙停下来拜见。刘协因乱世之时,日夜在担忧国事。一有时间,还要跑马弯弓、读书习字,因此从未来来过翰林院。今日突然来到,众人都是毫无准备。刘协不理会众人,找了个安静的小室,命人请郑玄来见。
郑玄虽然年老,每日仍然亲自到翰林院主持工作。突见皇帝到来,便来小室觐见。刘协不等郑玄施礼,便命赐座。然后把自己来意说了。郑玄见皇帝要把自己所著抄录流传,激动不已,不顾刘协的制止,跪下地三跪九叩拜谢,道:“臣之愿也,谢陛下隆恩。”古时士子若能著书立说,流传后世,乃是扬名青史的事情,倒没有刘协这种版权啊什么的想法。刘协见郑玄同意,也是开心不已。所谓文治武功,有这么一件宣扬文治的事情,也是每个皇帝都梦寐以求的。
两人又讨论了很久,果然郑玄也担心抄录比较麻烦。刘协道:“只要老先生同意即可,朕自有办法。”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先秦的玺就是印章的一种。而秦汉时期的官印、私印,形式多样,材料丰富,印制精美,也有了相当不错的水平。刘协命人召集洛阳及附近刻印的能工巧匠,共有十几人,选了一处宅子作为工房,拿了本《诗经郑注》,让他们把书刻出来。只见这十几个人面面相觑,作声不得。其中一个道:“此书怕不有几万字,用印刻出,只怕要刻几万个印章......”
刘协一愣,笑道:“诸位想必知道拓片?”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用来拓取碑刻上的文字、图案。这些工匠自然是知道的。刘协道:“既然是刻印,何不把印刻得大些?每个印上刻几十字几百字,如同刻碑,然后再印,岂不方便?”
其中有聪明的,立刻明白其中道理。刘协又说了一些材料等方面的意见,便放手让他们去试。其实印刷术就是从印章和拓印发展来的。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只有几个字的印章,一时没有人想到可以刻几十上百个字的“大印”。如今一经提点,自然想到其中的道理。果然,不久就用木板刻出了第一张板,立即呈给刘协验看。刘协怕他们刻成石碑再去拓取,因此命他们用木板来刻。眼见这张板刻得有模有样,只是其中有几个字出错。便让郑玄从翰林院抽调三个人去负责查验。数日后再送过来的木板,便没有错误了。刘协又教他们在木板背面编上号,用柜子按章节分别储存。开始刻的比较慢,熟练以后速度就快了很多。每个人分别刻一个章节,把《诗经》刻了出来。
刘协又教他们怎么印。不久就印了第一本《诗经》。刘协看了大喜,重赏工匠。带书来见蔡琰。蔡琰兴奋异常,看刘协的眼神满是崇拜神色。刘协暗笑。便把有史以来第一本印刷出版的书送给了蔡美眉。第二本命人送去翰林院郑玄。郑玄已听调去协助的人的汇报。见了书非常激动。虽然这本书刻了很久,同样多的人,比抄录还要慢一些。但是因为可以重复印制,如果要大批量的复制,自然要快上许多。刘协便命工匠继续印刷。每一版可以印几十次,板就坏了。虽然不是很乐观,刘协倒也不在意。关于材料、用墨、纸张等问题,都命工匠在制作过程中吸取经验不断改进。只是一本书中出现了二十多种字体,瞧来甚是不美。这时还没有出现宋体,刘协便让三五个字体较为相似的刻一本书。十几个人分别刻几本,虽然字体仍然不统一,但最起码在一本书里面字体比较相似。让工匠们在刻的时候多观察别人的字体,尽量使各人的字体相似。不过这都需要时间,刘协也不急在一时。
皇帝发明的印刷术,早已通过儒士、工匠之口在洛阳流传。最后连民间百姓都相信皇帝是个天才。刘协虽然不愿意冒功,但因此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也是非常愿意的。
刘协把这十几个工匠都供养起来,专门负责印刷书籍。后来设置官员专督此事,隶属翰林院。这就是后话了。
大概花了半年时间,把郑玄的十几本著作都刻了出来。每本书都只刻了一版,由于技术的进步等原因,书的数量从几十本到百本左右不等。刘协命翰林院精选了三本最好的存放在翰林院、太学、礼曹三处。从此翰林院与太学推荐的经典,源源不断的印刷出来,而质量也越来越好,成本也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