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日,就是新年元旦。献帝一大早上朝接受朝臣的朝贺。只是洛阳仍是一片废墟,也没什么新年的气象。好在各地还有几个诸侯心存天子,像马腾韩遂钟繇等人自不必说,张杨也有东西上贡。倒是荆州刺史刘表、河东太守王邑上表拜贺,并有资粮等奉上。因此也算安稳地过了个新年。
这天闲来无事,献帝便带着徐晃到城中闲逛,体察民情。由于有韩浩率领民夫修补城池,因此羽林军可以专心负责城中警卫。张绣分拨人马,一军警卫,一军操练。徐晃因为忠心且武艺出众,则常常作为亲兵队长。
洛阳城经过多日整修,已经粗定,又加上是新年,因此不少逃亡在外的民众回来,城中倒也有些生气,不再是毫无生气十室九空的废墟。
来到白马寺前,烧香拜佛的人倒也不少。寺门口更是有不少商贩摆货摊,成为近几年来洛阳难得的热闹场景。君臣两人见有个摊子前冷冷清清,便过来看看。只见两个人在这里卖艺。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在场中耍一套剑法,虽然比较年轻,倒也颇有英气,精神矍铄。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坐在一侧,看着他舞剑。满脸强悍之色,双眼微闭,目露精光。
献帝不懂剑法,因此看不出所以然。望向徐晃,却似有赞许之色。看来剑法应该还可以,只是却不知为什么无人观看?
徐晃观看良久,忍不住道:“剑法倒是好剑法,只可惜未曾练的精纯!”
那青年专心联系这套剑法已有多年,自认已经颇有心得。骤然间听得有人如此说法,心里不服,道:“在下学艺未精,既有高手在此,何不赐教一二?”
徐晃话一出口,便知自己说错话。听那青年话中不服,连忙道:“在下一时失语,还请见谅!”
怎奈那青年再三要徐晃下场。徐晃一来年轻气盛,二来也确实想和高手过过招,三来皇帝似有暗许之意,因此便拿出佩剑,下场与他交了几手。
徐晃武艺本来不凡,又是个久经战阵之人,临阵经验丰富。而那青年不过是自己练习,人又毛躁,不几回合就败下阵来。徐晃暗暗得意。只见那坐着的中年人起来,道:“小徒学艺不精,倒让高手见笑。在下不才,也请赐教。”
徐晃已经败了他徒弟,知道无法避免,道:“请!”
俗话说“剑走偏锋”,使剑之人多半身法轻灵,专攻两侧。而徐晃善马战,陆战时下盘却不是很稳。那中年人旁观者清,早已知道他的弱势所在。仗着身法灵便,专门绕到徐晃的后面出手。徐晃转身缓慢,转了几圈渐渐不敌,狼狈不堪。停手道:“且慢。”把剑换成大斧,上前战在一处。
那中年人微露赞许之意。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徐晃立在场中不动,手执大斧把周围防得密不透风。只是那人似乎剑法颇为高强,徐晃虽然用了拿手的大斧,那人似乎也突然强了数倍。不多久,徐晃便败下阵来。
献帝见此人武功颇为不凡,很有兴趣,拱拱手道:“在下刘洪,请教高兴大名?”
“在下辽东王越,此为小徒史阿。”
此言一出,献帝大喜。据记载,辽东燕山王越,(东汉末年)当世大侠。18岁匹马入贺兰山,只身取羌族首领首级而归,无人敢当其锋;30岁周游各州,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他力大无穷,豪气盖世,连吕布都不是其对手。此人热心出仕,桓灵时在洛阳开武馆谋生,整日周旋在皇帝周围,希望讨个一官半职,但其时皇帝没有权威,汉末门阀观念又根深蒂固,出身平民的王越,终生不得出仕,后不知所终。
看来此人果然武艺非凡,打遍天下无敌手也未必是假话。要知道徐晃的武功在三国时期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员猛将了,居然也是他的手下败将。只是东汉时期最终门阀,平民是很难得到机会做官的。经过东汉百余年的崇文厌武的文化氛围的压抑,到东汉末年,侠客已经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所以虽然以王越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武功,仍然想得个一官半职,那才是真正为人接受的。
而史阿也不简单。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於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将军非法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曹丕只是他的弟子,已经如此厉害,可见史阿“具得其法”还是有可能的。只是眼前这个史阿看来跟王越还没多久,恐怕还没学全吧。
献帝既然已经知道了王越、史阿的大名,自然不愿放弃这两个可以拉拢的人才。于是道:“此地非叙话之所,两位若不嫌弃,何不移身一叙?”
王越没听过刘洪这个名字,本来是不太有兴趣的。只是献帝举手投足之间自由一种贵气,王越求仕心切,有机会都不愿错过,于是和史阿收拾兵器,跟着献帝来到徐晃家中。
坐定以后,献帝便与王越、史阿谈论。原来王越三十岁之前游历天下,未逢敌手。久闻京师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因此来到京师,看看能不能得遇高人,顺便也想要找个机会谋个出身。只是无人举荐,只得在洛阳开个武馆为生。没想到又发生黄巾之乱,董卓进京等事情,一直到现在才算安定。京城有些家资的大户都到外面避难去了,因此断了授武为生的路子。只有史阿知恩图报,一直没有离开。两人没办法维持下去,只好到街头卖艺求食。言下不甚唏嘘。
献帝开口道:“王先生如此武功,在当今乱世之时,何不投身军营,一刀一枪博个出身,强似在街头卖艺?”
王越到:“越有此心久矣。只是出身微弱,无人引荐。如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实在惭愧。”
献帝道:“实不相瞒。这位便是徐晃将军。当今天子用人唯贤,有心找一武功高强之士作为近卫。王先生若有意,徐晃将军必当举荐先生。”
王越一听这就是皇帝宠信而且多立战功的徐晃将军,连忙重新见礼。道:“徐将军若肯保举,越必当尽力效忠。”
献帝道:“朝廷兵微将寡,羽林军需用于除贼。皇上欲组建侍卫队,负责宫廷护卫。不知王先生有何良策?”
王越到:“非是越夸口。若皇上组建侍卫队,由越亲自挑选可造之才加以训练,假以时日必能以一当十,保护好皇上。”
“既如此,明日不如与徐将军一同入朝见驾,天子必当重用。在下身为汉室宗亲,手无缚鸡之力,常思杀敌报国而不能。王先生剑法如此出众,愿拜为师傅,学得一技之长。”
王越见徐晃对这人毕恭毕敬,想来不是凡人。果然听得是汉室宗亲,只怕是皇帝兄弟也未可知。因此道:“不敢。越只是一剑客,若有兴趣,愿倾囊相授。”
献帝大喜。徐晃怕要行拜师之礼,连忙说道:“王爷有此抱负,必能倡大剑道。明日小将必当举荐先生。”于是吩咐摆宴。献帝得了这么个高手,十分畅快。当下告辞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