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总要融入社会,既然要走上社会,难免要与人相处,可相处也颇有学问。
当人还睡在母体的温床里,只能与母亲做些交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悄悄地告诉母亲。可一旦呱呱坠地来到世间,首先接触到的是亲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学语学步、学习与人相处、学习为人处世。
少年时,母亲教导我们兄弟要友好相处。在家庭中,父母也为我们创造了平等相处的条件,在衣食住行方面从不偏心,我们健康成长也得益于父母的教导和他们的远见卓识。
到了学龄,我们由家庭走向学校,渐渐学会与学友们友好相处,在学习中增长友谊;渐渐学会尊敬师长,把老师看成自己的榜样。少年的见识跨越世俗歧视的目光,不以自己出身不好就自卑自弃自轻自贱,而在学业上格外用功,在待人上真诚友善,因此友谊让我走过小学、初中,直至考上高中。
在高中,“讲出身”的喊声越来越高,几乎把我们班上几个所谓“剥削阶级出身的子女”逼向孤立绝望的境地。人为的分裂让我们痛苦万分,“红五类”“黑七类”的划分泾渭分明,成了贴在人们身上的“标签”,与人人和睦相处的愿望难以实现。但毕竟还有些同学并不追随激进的思潮而悄然与我们友好相处。
十年动乱,让极“左”的路线长期占据思想阵地,让人窒息。直至粉碎“四人帮”,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人与人的关系才走上较为正常的轨道。
十年动乱期间,青春被耽误,人身受迫害。但为生存,也要与人友好相处,“让人三分”。在那样动乱岁月,哪有正直青年的自由表达的天地?枪打出头鸟,平常的一场口角就有可能升级为一场残酷的政治迫害。人与人之间建起一座座“防护墙”,人与人之间到了很难相处、关系紧张的时刻。派性在作怪,你争我斗,各不相让。特别是那些善良的弱势群体,有口难言,默默地承受着心灵的煎熬和重荷,被压抑的感觉甚于贫困数千倍。而一手遮天压抑别人的人趾高气扬,自以为唯我独尊,可以为所欲为横行天下。
物极必反,“四人帮”被粉碎,人们扬眉吐气。真理抬头,正义说话,人与人之间倚势欺人的现象渐渐平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这些人与人相处的导火索炸药包已不灵验了。团结的口号又被重提,人为地去划分人的关系的做法也退出历史舞台了。随着“否定文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人与人的思想又进入统一阶段。内耗在减少,合力在增强,人们的相处又找到了可贵的共同点,“联产承包”让农村互助之风得以发扬,良好的社会公德开始重建,人际关系逐步走向和谐。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多么感动那助人为乐的精神,多么痛恨那不该发生的人为划定的“鸿沟”,多么向往平等相处友好相处的场景啊!
但愿处处相处和谐,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国家,乃至我们的世界。
200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