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晋廷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讨伐羌人姚襄。史称桓温第二次北伐。
姚襄,是羌族首领,他最初臣属于后赵,后又受东晋封号。公元352年,他和氐秦符健作战,大败后逃奔东晋。次年,殷浩北伐,姚襄半途叛晋北还,投前燕,导致殷浩北伐大败,被桓温抓到机会,彻底扳道,从此东晋变成了桓温当权。
姚襄叛殷浩后,先屯于淮南,招掠流人,众至七万,同时遣使上疏晋廷罪状殷浩,后又听从其将佐的建议,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带兵北还,占据许昌。
五月时,姚襄自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进攻晋另一叛将周成据守的洛阳。月余不克,部属劝其退兵,姚襄不纳,继续围攻洛阳。桓温则乘机北伐。
六月,桓温军发自江陵,遣督护高武据鲁阳(今河南鲁山县),辅国将军戴施屯于河上,率舟师从黄河进逼许、洛,自己亲率大军随后进发,又上疏晋廷,请徐、豫二州出兵从淮、泗入黄河配合作战。
“参见参军!”士兵们整齐的行礼,饱满的精神,郗超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至从上次北伐失败之后,桓温在南朝的地位大不如前,尽管兵权依然牢牢控制在手中,但是东晋朝廷之中已经颇有微词。所以此次北伐,桓温旨在一雪前耻,甚至立下军令状,不扫平羌人誓不罢休。
不过,上次的惨败对于郗超来说却似乎并不是坏事,东海王爷司马奕的意外死亡让桓温想把女儿嫁给她的设想无法实现,加上郗超和桓紫琳感情基础良好,回到南朝之后,终于桓温同意了两人的亲事,此次北伐回朝后,就会为两人完婚。
郗超继续带着亲兵巡视军营,这一年多以来,桓温似乎被上次的北伐打击的十分厉害,身体精力也开始有衰退的迹象,很多事情,都交给郗超处理,此次出征也以郗超为参军,军务大事都交给他处理,似乎有刻意培养的打算,郗超更是不敢怠慢,事事亲力亲为。
巡视了大半圈,郗超正打算回营休息,忽然,一个士兵来报:“禀参军,营外有三个自称长安来的汉人求见,说有关于王爷的事情求见大都督。”
“王爷?哪个王爷?”
“说是…说是东海王爷。”
东海王爷!?莫非是….郗超顿时汗毛立起,浑身打了一个冷战,这个称号一年多来一直萦绕在自己的心中无法散去,甚至常常半夜惊起,为此郗超还偷偷在建康城外一小山上的一座偏僻寺院中设了一个灵位,以求心安。
边上的亲兵看到郗超脸色大变,连忙道:“参军,是不是有什么不妥?把他们打发走好了。”
报信士兵正要转身离开,郗超忽然反应过来:“慢着!,把他们带来见我。”
郗超才在自己的大帐中坐定,亲兵就将三个汉人带到了自己的面前,其中一人书生打扮,另外两人是武士装扮,看来是保护这个书生的。三人风尘仆仆,身上的衣衫都已经破烂不堪,双目红肿,看来是连夜赶路而来。
三人走到郗超面前,亲兵道:“这就是我们郗参军,还不行礼。”
三人齐齐行礼,书生开言道:“小人陈强,这二人是张武,赵毅,我们从长安而来,有要事求见桓大都督,望郗参军代为通传。”
郗超微微一笑,道:“夜深,桓大都督已经就寝了,你们有什么事就告诉本参军吧,本参军会代为禀报都督的。”
陈强犹豫道:“这…小人有重要事情相告,请参军告知大都督,我们是奉了东海王爷之命前来,大都督一定会相见的。”
“哪个东海王爷?”
“正是当朝东海王爷司马奕。”
郗超终于准确无误的听到了这个名字,他强忍住狂跳的心,喝道:“胡说!东海王爷早在一年多前的北伐之中就已经葬身敌营了,你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
陈强道:“王爷没死,他现在正在长安城中和氐秦周旋,听闻我朝大军前来,特派我三人前来,希望和桓都督谋划如何内外呼应,袭取长安。”
一年多前的北伐,东晋大军胜利在望,身为监军的东海王爷司马奕为了在关键时刻激励军心,亲自前往运粮,不想被氐秦偷袭。据当时偷袭晋军的大将苻硕说,他将司马奕砍死之后,司马奕的随从为免他的尸体受到侮辱,就抱着司马奕的尸体投河自尽,这种说法渐渐传了开,也为众人所坚信。
事后,虽然桓温派人沿河两岸搜索五十里,仍然没有任何的收获,只能作罢。东晋由于王爷被杀,人心惶惶,担心回朝无法交待,军无斗心,最终导致兵败。
当时的随军参谋王徽之曾提出,晋军押运粮草的路线极为隐秘,只有军中重要将领才知晓,秦兵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一击即中,而且当时秦兵正在惊慌失措之时,甚至将重兵屯于长安城外,隐隐有放弃长安之意,怎么会冒险前去截粮,最明显的是,事后粮草都未夺取,明显是冲着东海王爷司马奕而去。肯定是东晋军中有人泄漏了军情。
但当时桓温心中已乱,秦兵又逼得紧,无暇顾及调查,最终,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郗超继续回忆,当年因为司马奕的横空出世,迅速赢得了桓温的信任,甚至要将女儿许配,隐隐有辅佐司马奕之意。司马奕的身份和血统是郗超无法比拟,更可贵的是,司马奕此人眼光,才能都非平庸之辈,在北伐之中赢得了军中的信任,郗超原来看似美好的前途在短短时间内就成了水中之花。
眼看北伐就要胜利,自己和司马奕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司马奕请愿运粮的当晚,郗超终于做出了一个改变终身的决定,他找了自己最信任的一个亲信前往氐秦,详细通报了东晋的运粮线路,氐秦终于决定相信,冒险一博,造成司马奕被偷袭而“身亡”。
而当日的报信之人回来之后就“暴毙”身亡,此事再无人知晓,即使有人怀疑,也没有证据,更何况这一年多来桓温越发相信自己,还将女儿许配给自己,看来对自己不可能有丝毫怀疑之意,只要有朝一日,自己兵权在握就不用再害怕任何人。
没想到今天来的三个人居然说司马奕没事,不但好好的,还在长安,而且还要和桓温商量袭取长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管怎么回事,都不能让桓温知道这件事情。
看到郗超一直在那里发呆,几人都不敢打扰,半响,郗超都没有反应,陈强实在忍不住了,叫道:“参军!参军!”
郗超一惊回过神来,道:“好,既然是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稍等,我去请大都督。”
陈强等人闻言大喜,道:“多谢参军!小人等在此等候。”
郗超点了点头,带着亲兵出了营帐。刚出营帐,郗超对着亲兵交待道:“此三人肯定是长安前来的奸细,明知道我们正在讨伐羌人,故意要分散我们兵力前往长安,好让秦羌前后突袭我们,你带几个人将他们带到郊外,尽数杀死,记住不能留活口。”
“是!”
“回来!这件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也不用劳烦大都督,都督日理万机,这种小事不要他费神。”
“是!”
郗超走后,帐中的张武对陈强道:“陈先生,这个参军好像不怎么相信我们的话。”
陈强点点头道:“就凭我们这么几句话,他自然不能全部相信,不过我们等会见到大都督,只要交出这个王爷的玉佩,大都督就不会怀疑了。”
一旁的赵毅道:“王爷真信任先生,这么重要的玉佩都交给先生。”
陈强笑了笑:“这哪里是王爷给我的,我走的时候都没来得及见王爷,说来好笑,这个玉佩是王爷留在厉姑娘那里的,被王猛先生发现了,这次借来使用,听说厉姑娘紧张的很呢。”
张武和赵毅都会意的笑了起来,张武道:“听说王爷和厉姑娘有了婚约,以后厉姑娘可是王妃呢,真是好福气。”
陈强道:“你们两人不是也好福气吗,这次立功回去,我会在王爷面前美言几句,让你们弄个一官半职。当初王先生选你们来保护我,你们还不愿意呢。”
两人连忙道歉又是感谢,赵毅不好意思道:“我们都想留在王爷身边,哪里想到保护先生也能立此大功啊,都是他,是张武不好。”
张武正要反驳,刚才郗超的亲兵去而复返。道:“三位,大都督有请!”
三人大喜,连忙跟着此人前去。
亲兵带着三人朝远离营帐的方向而去,走了约有一刻钟时间,陈强发现越走似乎离晋军的驻营点越远,不禁奇道:“这位兵大哥,这怎么越走越黑啊,我们没走错方向吧?”
亲兵头也不回,道:“急什么,大都督喜欢安静,你们跟着来就是了。”
三人不敢做声,继续前行,不久前方出现了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而周围并没有任何营帐出现,陈强终于明白自己被骗了。
低声道:“你们两人听我说,我们被骗了,一会我们朝三个方向跑,无论出现任何情况,都不要回头,只要活着就要回到长安将此事告诉王爷。”
其余两人一对视,点了点头,张武率先发难,几个小步追上前方带路的亲兵,一脚将他踢倒在地,喝道:“这个糟瘟的!居然敢骗老子。”
那个亲兵顺势朝前翻滚,叫道:“快上啊,不要留活口!”
张武跟上前抽出亲兵腰中之刀,朝着那队士兵冲去,同时叫道:“你们两人快跑,以后替我报仇!”
话音未落,陈强,张毅已经朝两个方向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