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话音刚落,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老师说水部落的私有财产者包括那些工厂请的工人,不知道老师如何评价这种情况呢”。“水首领不必称呼我老师。。。。。。”,何明赶紧说。水裳面无表情的回到:“这话就说错了,水部落一向以崇拜智着为荣,喊一声老师应该是我的荣幸”。这个问题可把何明难住了,本来何明可以据实回答的但又怕引起大家的反感,而撒谎又不是个老师应该做的事,万一自己有幸成为水部落的首领,还要依靠他们进行经济改革,谎言被揭破了,那就大大的不妙。最后,何明决定说实话。
果然,何明的批评态度引起了学生们一阵骚动,种粮官朴禹站起来说:“以老师的意思,水部落也要像商国一样把部分人民变成奴隶才是有效率的吗?”这个问题是大家都想问的,也是何明不可回避的,但此时他的心里暗暗叫苦,本来何明确实想通过对外战争获得一大批奴隶,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发出锻铁术,而后再集中开发“珍妮纺纱机”直接达到进入前资社会本工业社会的门槛,再加上自己制定的废奴法令,采用铁血手段打击奴隶主,相信这样就能打破劳资双方的均衡态势跳过封建社会。但看来部落众多的元老们并不喜欢奴隶劳动,这也许更他们的宗教宣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智者有关。正想着,水灵站起来说:“那些奴隶的生活太过悲惨,老师,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或者我们不可以对奴隶好一点吗?比如规定奴隶主每天必须给奴隶一斤粮食等等”。显然,斤这个重量单位是她从青霜那里学过来的,因为此时何明还没有教。水灵的提议有点像后世的最低工资法,能想到这种方法,看来她是经过深思熟虑。其他的人似乎也很同意她的见解,连水裳都赞许的冲她笑笑,何明也笑了一下,解释说:“水灵姑娘说的一斤相当于一罐。她的这个提议很好,起码对那些工作中的奴隶的确很好,但水灵姑娘有没有想过,纺好一个纱锭要10天,这意味着一个麻纱锭至少要15斤粮食才能换到,这比市场价要低(市场上是1:20的比例),奴隶主尝到甜头后,必然会想要得到更多的奴隶,于是,他们会疯狂的怂恿首领发动战争以获取跟多的奴隶。当然即使没有这项奴隶保护规定,他们也会这么做,但有的这项规定,在军队中,那些被俘的奴隶如果是老弱病残会被当场格杀,奴隶市场上那些一天工作技能低于1斤粮食的奴隶也会被杀,这还不算,对奴隶商人来说,他每存放一个奴隶一天,他就要损失一斤粮食,如果一个奴隶几天卖不出去后,奴隶商人还不如把他杀了,更可怕的是奴隶商人们很可能联合起来减少奴隶供应,比如:本来市场上有1000个奴隶,奴隶价格是20斤粮食一个,商人们就会想,如果杀掉500个可不可以提高到40斤粮食换一个奴隶,这样既可减少风险,又可以不降低自己的收入,但这样一来一方面很多工厂买不到,买不起奴隶,另一方面又有大批奴隶被杀。”。水灵听后脸色煞白,但还是不服输,说道:“部落里可以专门派些人,教那些工作技能低的奴隶们工作,能后再卖给工厂,至于那些老弱病残,我们也可以买下再分配到各个公有财产的地方”。水灵又赢得了大家一致的赞同,几个学生还公开的向她竖大拇指,连青霜都在她面前双手轻拍掌以示鼓励,然后有点同情的看看何明。晕,居然想到技术培训学校和公务员制度,真是不可小瞧古人,于是又说:“但这样一来,每个奴隶都会想到公有工厂和土地上来,因为人人都想少干活,于是他们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符合条件,举个例子,假使部落宣布只招残废人,我想很多奴隶都会愿意自断双腿或刺瞎眼睛已达到进入公有工厂的条件,而那些奴隶主也很愿意把伤残的奴隶卖给公有土地,工厂,以便收回部分成本,所以他们会千方百计地贿赂部落的官员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我相信在座的人都不会接受贿赂,但是没有人能保证以后的官员像你们一样,长此以往,不但管理人员风气败坏,而且公有财产效率低下,部落将难以为继”。何明看见水灵一张苦瓜脸,不忍心太伤她的心,又说:“水灵姑娘的这个技能训练的想法还是可行的”。听到这话后,水灵的脸色才好了一点。
不过这样一来,场面可就冷下来了,人人脸上都挂满了失望,何明本来想说些也许将来会有些yy小说的主角跑到这个时代一天之内接连造纺纱机和织布机之类的话来安慰众人,但又一想,上次一天300斤盐的事情已经差点被水裳怀疑成白痴,这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再犯这种错误,那这个白痴就当定了,水裳绝对不会把自己的部落交给一个白痴管理,唉,lj小说真害人。
正当何明胡思乱想,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老师是说大商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原来是那个勇士崔永浩。水裳听到这句话,不禁摇头,心想:这不是傻瓜问题吗?如果有别的办法,老师早就说了,现在要想的是如何尽快完成原始积累。这几乎是说有人的想法,但出人意料,何明却说:“不一定,还有另一条路,如果我们有充足的青铜供应或者找到一种比铜更好的东西,我们就可以把土地分成很多小块,交给每个家庭自己管理,只要每个家庭都能有青铜农具,那么耕作效率将大大的提高,如果再有马的话,更是如虎添翼,这样一来,国家就可以依靠采铜,炼铜和农业完成原始积累,到时候再由国家出资开发出更复杂的,更有效率的纺织工具”。
何明这番话是完全有依据的,经济制度的跳跃历史上并不少见,典型的就是日耳曼人的迁移。中国读者很熟悉的清朝,最初努尔哈赤时期还是处于原始社会解体阶段,到了清兵入关后,清朝实行的是典型的封建经济制度。这些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先进的生产工具铁制用具得到普及。很多人认为铁质工具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包括一些不严谨的书),实际上,一件工具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就好比在太平洋上的某岛屿还处于原始社会,你在上面丢几把锄头,镰刀,他就能进入封建社会?不可能,因为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它占优势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区别的根源不是前者使用农民,后者使用奴隶这么简单,更不是因为前者是君主制,后者是强势体制,(国家的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奴隶社会完全可以实行君主制,条件是多神教,或一神教很发达,封建社会同样可以实行强势体制,如:秦始皇等。)那么农民和奴隶的区别究竟在哪呢?就在于他们的劳动生产效率,如果说五个奴隶工作一天能给奴隶主半斤粮食(后文还会有更多的这方面的例子),那么五个农民至少平均一天可以给地主5斤粮食,当然这不是以提高单产来实现的,而是以扩大种植面积的粗放型的增长来做到的。这样一来,土地成了人们获得利润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人人都争相购地,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各种恶势力(包括各级官员等)显然是这场竞争的胜利者,因此不少平民失去了土地,当然古代中国地广人稀,几乎到处都有土地,完全可以找耕地,但是一些土地距离城市过远,而且封建关卡林立,即使开垦出来意义也不大,典型的就是鲁迅笔下的闰土。当然也有幸运的在好地方找到一块耕地,刚开垦出来,对不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块地充公(实际上,是被恶势力强占)。一来二去,人们对开垦新田失去了的信心。
虽然这样,还有个解决办法-----到地主家去当佃户,地主那么多田总不能自己去种吧,如果所有的人都能种到地当然也没有问题,但是情况往往没有这么简单,粮食是一种缺乏弹性的商品,即如果数量太多,必导致粮价下跌,一般商品价格下跌后销量会增加很多,而粮食不会(很小幅度的增加),本来这也没有什么,农民只要有饭吃,就算不买别的东西也不会造反。但是恶势力就不干了,于是大幅度的减少播种面积来提高粮价(皇帝实际上不能管到他的任何一块土地,这就是皇帝的悲哀),最后往往造成了一方面人民饿得造反,另一方面,大片土地荒芜。
言归正传,铜和铁的区别在于数量的差异(铜的储量远少于铁),因此,只要能改变数量上的匮乏加上优质稻种的推广,完全可以实现小农经济。当然,以后再想办法克服其缺点。
何明的绕开效率低下的纺织业,全力发展铸铜业和农业的想法得到了水裳等人的认可,因为,这两种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财产的不动性,只要抓住这点,就可实现大规模经营。“看来前途是光明的”,水裳嘀咕了一句。
突然有个童音问道:“老师什么叫国家”。众人一听,这才想起刚才是有个名词没有听懂,齐刷刷的看着何明。
作者注:本章关于经济制度的说明是为了后面作铺垫,可能会有点枯燥,大家可以发书评给出建议。另外,(脸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