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把大厅里面想看的东西都看完了,突然感到周围一片宁静,正觉得奇怪,抬头一看,金戈正笑望着自己。“晕”,怎么跟乡巴佬似的,何明感到很尴尬。赶紧转移话题说:“金首领,很好金部落”。其实,何明很早就发现金部落和水部落是五大部落中语言最完善的部落,在圩市上,金戈几乎能听懂他说的大部分意思,只是为了使两个部落的语言能互相比较,以便更好的推销自己的语言才使用了翻译。原始部落的语言特点是很固定地把形容词一律放在名词前面,把名词放到动词前,表示时间的词放到最后比如,“这花好美”,金人说成“美,花”。金人语言中没有副词,但有量词,如:“一辆车”等。这比火部落要明显先进,而且名词也更多,也比从前的木部落先进。另外,金人讲话逻辑也比除水部落和木部落外的其他族要好,比如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打了一只野兔,烤了一会儿,吃了一半,丢了一半”。金人会说:“我一只野兔打了,烤了,一半吃了,一半丢了,今天”。基本上能说清,但如果是火部落人就会说:“我野兔打了,烤了,吃了,丢了,今天”。这就很让人费解,到底是烤了,是打了,还是丢了,吃了,一句完整的话变成了一道加分的选择题。
鉴于如此何明与金戈之间的谈话基本上还是能进行,只不过要重新组装一下(作者注:我今后全部打组装后的语句,如果喜欢看原话的读者发个讨论,如果同意的人多,后面的章节将用原话,谢谢),大家分宾主落座,金戈自己坐到两层台阶上的一张石凳上,何明则被安排到下面第一排第一张石凳上,其他的金人则或坐或站在何明的身边,何明一看周围,人们都是横向排列的,并不是在后世电视里看到的纵向排成两列,按官位从低到高一直排到里面,看来,金人已经有礼貌的习惯有上下尊卑的意识,不过君主制的思想还没成形。只听金戈说:“木部落的语言很美,很准确,这正是我们金人梦寐以求的,首领能亲自来,我很感谢,只是为什么只有您一人来到这里,难道是因为上次的一点误会吗?”。
何明心说:“还不是你‘傻比’老喜欢偷袭,多带人是不是想扣为人质”。但嘴上不能这么说:“尊敬的金首领,我们之间更本就没有什么误会,我们是友好的邻邦,我之所以一个人来,是因为贵部落已经有很好的语言基础,只要我稍微指导一下,我想,用不了多久金人就能说上一口优美,精确的语言”。其实,金戈对何明的感觉是很复杂的,上次自己败得很惨,但他送回自己的剑,保全了自己在族人面前的面子,几个看到自己惨败的士兵已经被自己找借口处理了。而对于何明的武术,金戈更是感到深不可测,寻思要找个机会观摩一下他的武艺。于是说:“首领既然这么认为,那就请多留些时候,直到金人能掌握语言为止,不过,我还要告诉首领一件事,那就是,金部落正在和商国交战,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随便走动”。
金戈的一番话,把何明惊得目瞪口呆,后面说的他再没心思听。商国难道是中国历史上的那个商朝吗?现在终于想通了为什么在圩市上,金戈如此的克制,而圩市后又没有带人来报复,原来自己家里出事了。如果历史能再现的话,商国应该很强,不过,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不知道此时商国实力怎么样,有机会一定要考察一下。
何明正在设想将来的商国之旅,突然有人在边上叫自己。“木首领,请”。何明看见一个下身围着一块兽皮的男子恭敬的请自己到左边的隔间去,何明没有听到金戈下面的话,不知道要干什么,但还是跟着这个男子来到左边的隔间,左边的房间好像是个衣物室,两派木架上放着各种麻料衣物和兽皮。跟着他穿过衣物室,再走出衣物室的左门,原来回到了那条沿河的街道,然后跟着侍卫东拐西拐到了一座人形瓦房里,尽管才下午5点,屋里还是一片黑暗。晕,自己住好房子,客人就睡在黑屋。没办法,客随主便,只听那个侍卫说了一句:“首领,好好休息,明天上午请到宫里传授语言”。说完他就离开了这“黑屋”。
何明坐在石床上,感觉在这点上金部落又比木部落先进,木部落人睡的地方就是在地上铺一把干草,想着以后也要为自己做一张床,何明晕糊糊的睡着了。也不知多久,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木首领,吃晚饭了”。何明一骨碌爬起来,一看表才6点,是该吃饭了。
晚饭是白米饭(从木部落进口的),不错,还放了一块烤肉。看着这食物,何明有点犯愁了,到底该不该吃,以前,电视里经常有对仇人下毒的场景,何明可不想稀里糊涂的死在这,转念又一想,这个时候还没有草药学,那就意味着也同时没有毒药,至少没有那种无色无味的恐怖毒药,于是,何明尝了一口米饭,又咬了一口肉,感觉没有异味,于是狼吞虎咽的消灭眼前的”敌人”。看看天色还早,(虽然已经6点多,但夏天白天长)左右无事,想上街看看,于是对门口的两个守卫打了声招呼后,径直走到街上。
金部落有四条街,每条都是沿河方向,即东西向,何明沿着中间第二条街道一直向东走,结果发现金部落已经不能叫部落,完全就是一个私有制盛行的小型城镇,人们用各种不同的商品交换着自己需要的物品,吃饭不像木部落人一样吃大锅饭,而是分成小家庭,一家一家的自己做饭,再看他们的食物,除了野味外,还有黄米,黄豆等。何明觉得奇怪自己好像没有看到耕地,这些食物从那来。为了解开疑问,何明试着问一个正在收摊的中年男人,“请问外面有耕地种食物吗?”,中年人开始很惊讶,望着何明一会儿又低头干活说:“有,一直往东就有”。何明很满意,可没想到他又说:“田是有,就是没有人种,今天没换到一把粮食”。何明一阵意外,这才注意到这个男人正在卖芦苇扫帚,看这么新鲜的芦苇估计就是在白水河边上砍的。“平时生意也是这样吗”?何明奇怪的问道。中年男人又看了何明一眼,有气无力的说:“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何明赶紧问:“买一把要多少粮食”。男人两眼立即放光地说:“一碗黄米换4把,如果你要,给你5把,何明笑笑说:“你等等”。说完,一口气跑回驿馆,见到门卫当头就问:“还有别的食物吗”?一个卫兵说:“木首领,还要食物?”。何明说:“是的,我还要一碗稻米”。两人商量了一下,其中一人跑到不远处的一间还冒着炊烟的房子里,端出一碗米饭交给何明,何明也不打招呼,转身就来跑到那个扫帚铺说:“我买4把”。说完把这碗米饭地给他,男人很欣喜问:“这是什么食物”,晕,看来好的东西只能优先供应给权贵,何明又联想起塔式的天窗只有宫殿才有,何明心想:先进技术也是优先为统治者服务,这就是现实,也是科技的悲哀。
正想着,男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抓了一把米饭塞进口里,一边说:“真好吃,比黄豆,黄米软多了”。(作者注:黄豆就是古代的菽,黄米就是古代的黍,本书尽量用大家都知道的称呼,以后也一样,因为我认为如果写的东西别人看不懂还不如不写)。等他吃完,何明笑着问:“老板怎么称呼”。那男人打着嗝说:“我叫金伯”。何明笑着问:“金伯,您没有家人吗?”。一听这话,刚才还满脸喜悦的脸上顿时就忧容满面,“有一个儿子前几天去打仗了”,中年人仿佛一下老了几十岁,满面皱纹的说:“女人生孩子时就死了,就只有一个儿子,也不知道现在是死是活。”何明赶紧转移话题问:“以前生意也不好吗”。金伯摇摇头说:“不,前年的热天,我一天就能卖出伍十把,去年一天也能卖出20把,今年一天能卖出5把就算是好的,这样下去,恐怕不久就要饿死”。“是因为打仗吗?”何明追问。“年青人要么去打仗,要么进了铜坊,种地的都是些老头子,这粮食是越来越少”。其实何明估计并不只是这个原因,一场战争需要的不光是人力,还需要大量的物资,这其中就包括粮食,也许很多人认为粮食只要够前线的士兵吃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大量储备呢?就好像隋炀帝一样,一方面,人民因为饥饿而造反,另一方面,当瓦岗军打下洛阳后缴获的粮食够农民军吃好几年,这里面固然有皇帝的昏庸,但主要是国家管理缺乏工程学的精确和统筹,何明记得那张科技树图上对工程学得解释,不光是架桥,铺路等,更重要的是蕴含着统筹,造价估计等,也就是说,他不知道,国家一场工程(隋炀帝正在打高丽,战争也是工程)需要多少各种各样的物资,一般来说,保证工程的顺利有两个条件,第一国内的安定,稳定压倒一切。第二,工程所需的各类资源到位。在君主制条件下,君主通常认为,人们把自己当成神,因此很容易忽视第一条件,殊不知,非宗教性的国家里,人民心中君主比不过自己的命,结果隋朝有瓦岗军,秦朝有大泽乡。
但何明记得工程学是出现在那面的那堵墙上,也就是说,要等东面墙上的科技几乎全部开发完才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