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的火力是指坦克全部武器的威力。这种威力表现为摧毁战场上各种目标的能力。由于坦克自诞生之日起,就主要用于陆上突击作战,因此,这在本质上就决定了坦克本身在具备良好的防护性及机动性外,必须具有强大的火力。在坦克发展的近百年历史中,虽然各个国家对其防护性与机动性哪一个更加突出各有取舍,但无一例外地都把坦克的火力摆在了首要的位置。
现代坦克的火力特点
在目标的性质上做到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是指坦克在战场上需要满足打击具有多种目标的能力。其中的“点”是指对方的坦克、步兵战车及火力发射点等点状目标;“面”则指的是对方集群的步兵、炮兵阵地等面状目标。“空”主要是指坦克对低空飞机及直升机要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为解决这一需求:
首先,采取为坦克炮配备不同弹药来加以解决。一般来说,打击点状目标主要使用穿甲弹、破甲弹,打击面状目标主要使用榴弹,有的使用碎甲弹来兼用于对付点状及面状目标(如英军的“挑战者”坦克)。
其次,加装不同类型的火炮,如以色列军队的“梅卡瓦”系列坦克从“梅卡瓦2型”起,都加装一门60mm的迫击炮,以杀伤近处面状目标。
再次,现代坦克普遍安装一挺并列机枪,主要用于打击集群步兵等目标。四是在现代坦克上普遍安装一挺高射机枪,用以打击低空飞机和直升机,从而提高自卫能力。
在使用的时机上做到昼夜结合
首先,随着夜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使用,各国军队越来越重视夜间作用能力,反映在坦克的研制上则体现在普遍安装红外、微光及热成像夜视器材。
尤其是热成像观瞄镜,不需要外来光源,仅靠探测物体发射的红外光来探测目标,不但不会暴露自己,而且还可保证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和烟雾弥漫的环境中仍有良好的探测性能。使现代坦克不但能在夜间等复杂环境中快速地机动,而且更主要的是还可以较好地完成观察、瞄准和射击等战术动作,使其具备了全天候作战的能力。
其次,通过先进的火控系统,现代坦克不但可以在静止或短停的情况下进行准确的射击,还可以在快速运动中准确地向静止和运动的目标射击,使其真正成为了一种攻防兼备的陆战武器。
在打击的效果上做到远快准狠结合
“远”,是指现代坦克的打击范围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其最直接的参数是坦克炮的直射距离(即指最大弹道高度等于目标高度时的射程),目前的三代坦克的这一距离已普遍从二战时的不足1000米增加到2000米以上,其有效射程基本也已达到了3000米以上。
“快”,是指现代坦克乘员完成一个射击循环(包括观察、搜索、测距、瞄准、装弹、射击等)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这意味着在战场上有更多的机会先敌开火,并以更快的射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辆坦克的战斗效能。所有这些,一方面得益于现代坦克先进的观瞄装置,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火控系统和自动装弹机的发展。坦克从二战后发展到目前,其射击反应时间已经从15秒/发提高到4~7秒/发。
“准”,是指现代坦克射击的精确度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独立稳定车长/炮长瞄准镜成为现实,出现了指挥仪式火控系统。这种火控系统采用了激光测距仪、数字式火控计算机、火炮双向稳定器、多种弹道修整传感器以及昼/夜瞄准装置,大大提高了坦克射击的命中率。
“狠”,是指现代坦克弹药的杀伤威力大,效能高。坦克火炮的威力是通过与装甲防护之间的斗争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坦克的杀伤威力主要是以其穿甲厚度来衡量的,而这一威力的来源最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首先,火炮的口径。二战前,坦克火炮的口径基本上都小于60毫米,二战中,坦克火炮一直升到了90毫米,经过战后的不断发展,现代的第三代坦克的火炮标准口径一个是以美、德、法、英、日等国家为代表的120毫米,另一个是以俄罗斯、中国等国家为代表的125毫米。火炮口径的增大,直接增加了炮弹的初速和炮口的能量。如第三代坦克炮弹的初速达到了1500~1800米/秒,而炮口的能量可达9~11兆焦尔。
其次,弹药的改进。目前坦克炮发射的破甲弹,其破甲厚度达到800mm左右。作为坦克主要弹种的穿甲弹通过不断改进穿甲弹芯的材料和不断提高穿甲弹芯的长径比(从最初的12:1到20:1甚至30:1),其穿甲威力也达到了在2000米以上的距离可穿透200~600毫米均质钢装甲。
坦克炮选用
坦克炮是现代坦克火力的象征,具有初速大、弹道低伸、结构紧凑、后坐距离短、操作简便、命中率高等优点,主要用来歼灭和压制2500米距离内敌人的坦克、步战车等装甲车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摧毁敌人的火器与防御工事等。坦克炮根据身管内壁有无膛线(又称来复线)来划分,可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两种。
滑膛炮
坦克炮身管内壁没有膛线的火炮叫滑膛炮。现代第三代主战坦克大多采用滑膛炮,如:苏联T-72坦克、T-80、T-90,德国的“豹2”系列坦克和美国的M1A1、M1A2坦克、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日本的90式坦克等。
与线膛炮相比滑膛炮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广泛使用长径比大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由于其膛内阻力小,因此可获得较高的初速,进而提高穿甲能力。在使用破甲弹射击时,由于弹丸不靠膛线稳定,因此消除了离心力对聚能射流的有害影响,破甲能力也可以相应地提高。二是由于滑膛炮内无膛线,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并且在射击时不存在膛线烧蚀问题,其使用寿命较长,经济性也较好。三是滑膛炮弹无滑动弹带,减轻了弹重。四是适于炮射导弹、火箭增程弹等多种弹药。
但是,滑膛炮也存在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主要是它只能发射尾翼稳定弹药,由于这种弹药靠尾翼稳定弹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射击距离较远时,其精度较低。
线膛炮
坦克炮身管内壁有膛线(或称来复线)的炮叫线膛炮。第一代及第二代主战坦克基本上都是选用的线膛炮,但在第三代坦克中,选用线膛炮的坦克较少,主要是英国“挑战者”系列坦克、印度“阿琼”坦克等。线膛炮虽然存在寿命短、初速相对低等不足,但它却更加适合使用多用途的碎甲弹。当然,线膛炮也可发射穿甲弹及破甲弹,只不过其弹药本身需要具有滑动弹带而已。
坦克炮弹的配备
现代主战坦克主要配备有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和榴弹等弹药,不同的弹药适用于攻击不同的目标。
穿甲弹
穿甲弹又称动能弹,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装甲目标,其穿甲效能主要取决于弹丸本身的质量、硬度、密度和速度。其弹芯材料从最初的高碳钢合金发展到钨合金乃至贫铀合金,其初速由最初的仅800多米/秒到提高目前的超过1800米/秒,其穿甲厚度由最初的几十毫米发展到目前的200~600毫米,已成为被世界公认为对付复合装甲的最有效的炮弹。
破甲弹
破甲弹是利用“聚能效应”原理制成的弹药,主要由弹体、空心装药、金属药形罩和起爆装置组成,大多采用电发引信。
破甲弹的优点:一是其破甲威力与弹丸的速度及飞行的距离无关;二是在遇到具有很大倾斜角的装甲时也能有效地破甲。
其缺点:一是穿透装甲的孔径较小,对坦克的毁伤不如穿甲弹厉害;二是对复合装甲、反作用装甲、屏蔽装甲等特殊装甲,其威力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现代坦克炮的弹药中,破甲弹的配备率已经下降,如T-72坦克弹药基数为39发,但只配备5发破甲弹。
碎甲弹
碎甲弹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英国研制成功的一种反坦克弹种。其结构特征为:较薄的弹体内包裹着较多的塑性炸药,短延期引信位于弹体的尾部,只能用线膛炮发射。
碎甲弹的优点:一是其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爆炸威力大,一般可对1.3~1.5倍口径的均质装甲起到良好的破碎作用;二是碎甲效能与弹速及弹着角关系不大,甚至当装甲倾角较大时,更有利于塑性炸药的堆积;三是碎甲弹装药量较多,爆破威力较大,可以替代榴弹以对付各种工事和集群人员,因此,配备碎甲弹的坦克一般不用再配备榴弹。
碎甲弹的缺点:一是对付屏蔽装甲、复合装甲的能力有限;二是碎甲弹的直射距离较其它弹种近,通常为800米左右。
榴弹
榴弹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和冲击波来进行毁伤目标的弹种。坦克上通常装备的是杀伤爆破榴弹。它既有爆破作用,又有杀伤作用,用来摧毁野战阵地工事、杀伤敌方兵员和对付簿装甲目标。由于坦克滑膛炮不能发射靠旋转稳定的榴弹,所以配用长体式尾翼稳定破甲、杀伤两用弹。
炮射导弹
所谓炮射导弹,就是在弹头装有末端制导系统,用普通火炮发射后,能自动捕获目标并准确命中目标的一种炮弹。它常被人们称为长“眼睛”的炮弹。
坦克上配备炮射导弹的思路主要是想在现有坦克火炮的基础上增加坦克火力的射程,但目前缺乏实战中使用的实例。美国曾在70年代装备过配用“橡树棍”反坦克导弹的M60A2主战坦克和M551轻型坦克。法国也曾研制过炮射导弹。但是,后来都放弃了这一做法。
前苏联60年代开始研制炮射导弹,迄今有AT-8、AT-10和AT-11三种坦克炮射导弹装备部队,是唯一大量使用炮射导弹的国家。另外,以色列在“梅卡瓦4型”坦克上也配备了LAHAT激光制导炮射导弹,用于打击3000米外的装甲目标。
现代坦克的火控系统
坦克的火控系统是指安装在坦克内,能迅速地完成观察、搜索、瞄准、跟踪、测距、计算射击诸元、解算弹道修正量以及赋予坦克武器射向并完成射击等功能的一套装置。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国外坦克的火控系统一般只配备一具与火炮相连的光学瞄准镜和一个用来高速转动火炮射向的炮塔电动机。
战后,坦克的火控系统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坦克的火控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改装当时装备的老式坦克而设计的,而另一类则是为新式坦克而设计的。前者基本上是本着经济性、兼用性和简易性原则而进行的,而后者,则主要以其先进性为主。总体而言,现代坦克的火控系统主要分为扰动式、非扰动式、指挥仪式及大闭环控制式四种。
扰动式火控系统
在坦克使用扰动式火控系统时,炮手每完成一次射击动作,要先对目标进行两次瞄准,第一次瞄准是为了完成测距及装定表尺,再次瞄准则可赋予火炮最终的射向。由于通常称瞄准标记由“偏移”到“重新瞄准”的过程为“扰动”,因此,这种火控系统被称为扰动式火控系统。
非扰动式火控系统
这种火控系统工作时,在赋予火炮正确的方向的同时,瞄准镜的传动装置会控制瞄准镜中的瞄准标记自动朝相反方向以相同速度移动同样的角度,所以瞄准线与目标之间相对运动等于零,从而使瞄准标记始终对准目标。这种瞄准控制方式炮手看不出扰动的过程,因此被称为非扰动式火控系统。
指挥仪式火控系统
指挥仪式火控系统又称为稳像式火控系统,它的出现是坦克火控系统的重要发展。与前两者相比,其主要优点是炮手在坦克行进间通过瞄准镜观察战场时,他所看见的目标和背景几乎是静止的,同时,炮手在射击时也只需要进行一次瞄准。因此,它基本解决了坦克在行进间的射击问题,进而大大提高了坦克的火力反应时间和射击精度。
大闭环控制火控系统
大闭环控制火控系统的先进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能对射击效果实施自动校正的系统。它可以在前一发弹未命中的情况下进行实时测量,并把偏差的距离和角度自动传输给火控计算机进行后一发弹的修正量计算并重新赋予火炮射向,从而大大提高了坦克的第二次射击的命中率,这在用于对运动目标射击时,效果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