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知道,当我们的需要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当我们的需要不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那么,这些需要的满足与否,又是怎样引起情感体验的呢?打个比方说,如果说情感是我们大脑活动的一个产品,那么,我们的大脑是经过怎样的一个工作流程,才酿造出各种情感体验的?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谈的,情感产生的生理机制问题。
现代科学的发展,为揭示情感的生理机制打开了通道,心理学家对此作了很多意义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解释,可以帮助我们初步认识大脑酿造情感的过程。
一是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
这个学说是关于情绪的早期理论。人们一般都认为先有情绪,后有动作。比如,由于害怕就跑开,也就是先"怕"后"跑",由于发愁才哭泣,也就是先"愁"后"哭",由于生气才打人,也就是先"怒"后"斗"。但是,美国的一个叫做詹姆士的学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对。
1884年,詹姆士提出:情绪的心理状态,不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相反,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绪的心理状态的原因。就是说,应该是先"跑"后"怕",先"哭"后"愁",先"斗"后"怒"。他用生动的事例说:当你看到一只老虎,听到它的吼叫时,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眼耳等感官传导大脑皮层,使你产生对老虎的认识,于是,你又联想到老虎是野兽,很厉害,会吃人。而后,在大脑皮层的指挥下,你的肌肉即横纹肌就会收缩,同时有心跳、呼吸加快等反应,于是就"跑"。这种生理变化再传回到大脑时,就产生了一种主观体验,即"怕"。丹麦的一个叫兰格的人,1885年也提出这种看法。所以,这种学说就称之为"詹姆士·兰格学说"。后来的研究表明,生理变化,也就是内脏和横纹肌的变化,不是情绪的决定因素,但是,情绪的内容确实与内脏和横纹肌的变化有关系,情绪的内容是从内脏和横纹肌反馈回大脑的信息。
这个理论的影响很大。一百多年来,它推动着世界上许多第一流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去研究生理和心理方面情绪的规律。
二是阿诺德的情绪学说。
这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情绪学说。阿诺德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她认为,单凭生理变化不能说明情绪。情绪与所处的情境,与对事物的认识有关系。只有认识和生理变化相互结合,才能说明情绪产生的全部情况。她举例说,人们在树林里遇到一只熊,就要害怕,而在动物园里见到关在铁笼里的熊,就不会害怕。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对情境有了不同的认识与评估。所以,这一学说也叫做"认识评估学说"。这个学说告诉我们,对事物的情感体验与对事物的认识评价是联系的。
那么,是情绪支配认识,还是认识支配情绪呢?
心理学中有许多实验都证明是认识支配情绪。一个你也许知道的故事,最好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故事说,有一幢楼房,楼上住着一位小伙子,每天晚上脱皮鞋上床时,总是把鞋一只一只地扔在地板上。楼下住着一位怕响声的老人,对小伙子的做法实在不能忍受了,给小伙子提了意见。小伙子也表示接受。当天晚上小伙子回来很晚,上床时又把一只鞋扔在地板上。这时他想起了老人的批评,于是把另一只鞋轻轻放在地板上。以往老人听到两次响声之后,总算可以安静地睡觉了。今天一直等到天亮也没听见第二次响声,老人一夜没睡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老人由于等待皮鞋落地的响声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比这种响声本身的影响更为强烈。所以说决定情绪的是认识,认识支配着情绪。生活中也是这样。比如,路上遇到一个熟人没有与你打招呼。当时你认为是他眼里没人,你就会不高兴。后来,你知道了他那天刚从医院看眼病回来,是用了散瞳药物暂时看不好人,于是,你就没有了不高兴。这也是对事情的认识评价决定了对事情的情感体验。
三是情绪的中枢定位学说。
我们的情绪是在脑的哪个部位产生的?就是说,人的情绪体验是否与脑的某个部位有关?最近的脑化学和电生理学的研究,对这个问题认识有了新的进展。研究发现,实验中切除皮层和全部毁坏杏仁核的雄狮,变得十分温和而驯服,可以在大街上走来走去;毁损了狗的杏仁核背内侧区后,狗变得凶猛,表现出激怒的情绪;如果把杏仁核的外侧区也毁损的话,狗则变得活泼,爱玩耍,爱吃东西,爱接近人。另外,在人脑外科手术中发现,刺激边缘系统的某些部位,会使病人出现"愉快"的反应,被称作"快乐中枢";刺激边缘系统的另一些部位,则产生痛苦的反应,被称作"痛苦中枢"。总的说来,边缘系统涉及各种情绪反应,包括温和的和激烈的,愉快的和不愉快的。这里,所谓"杏仁核"和"边缘系统",我们不必细究,知道是脑的某个部位就是可以了。这说明,情绪的产生确实与脑的某些部位有关。
目前,临床实践上已经有人采用损伤杏仁核的方法,来治疗凶暴病人;采用切除扣带回的方法,来治疗焦虑症。这样的实践探索,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情绪的中枢定位问题。
与此相关的是,近年来,神经生理生化研究中发现,内分泌系统对情绪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现在已经证明,脑垂体和下丘脑不仅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它们又是内分泌腺。它们的分泌物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在动物实验中,当引起动物紧张情绪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大量增加。另外,还发现情绪的变化,与植物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依赖作用有关。
四是情绪的条件反射学说。
我们都知道"条件反射"这个概念。最初是无条件反射,也就非条件反射,比如动物吃到食物分泌唾液。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地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下图就是形成条件反射试验的示意图。
我们对事物的种种反应都靠条件反射。我们对事物喜欢或害怕等情感体验,最初也是靠条件反射形成的。一个叫华生的美国心理学家,以一名9个月的男婴为被试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男婴是个孤儿,身心各方面都是健康的。第一阶段实验是先给他看白鼠、猴子、兔子、狗等面具,发现他没有害怕的反应,还用手摸这些东西。第二阶段实验,在男婴看到某一个面具伸手去摸的时候,实验人员在不远处用铁棒敲击出一个很大的响声。男婴被突然出现的响声吓了一跳,停止了动作,并开始哭泣。几次重复之后,再看到这个面具,男婴就表现出了害怕的表情。而且,这种害怕的情绪泛化到了类似的面具上,也就是对差不多的面具也害怕了。
下图就是当时实验留下来的照片。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最初对事物没有什么情感体验的。对事物的情感体验,是后天通过条件反射慢慢学会的。
五是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说。
所谓动力定型,就是一套很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前苏联的巴甫洛夫认为,情感与动力定型关系密切。他说:大脑两半球建立和维持动力定型的神经过程,就构成了通常所谓的情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就是说,如果我们遇到一件事,能引起大脑皮层上一些顺利的传导活动,或者说有现成的神经通路来完成这件事,使原来建立的动力定型能维持下去,这时就感到愉快。反之,如果遇到的这件事,不能引起大脑皮层上一些顺利的传导活动,或者说没有现成的神经通路来完成这件事,使原来建立的动力定型不能维持下去,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就没有一定的方向来传导,出现无方向性的泛滥,这时就感到不愉快。比如,你如果形成了翘二郎腿的习惯,大脑就形成了一个动力定型。于是,如果当时的情景与这个习惯相符合就感到愉快,如果当时的情景与这个习惯不符合就感到不愉快。总之,我们遇到某件事,如果能用过去建立的动力定型来处理它,就感到愉快,处理不了的,就感到不愉快。
最后,应该实事求是地说,对于大脑究竟怎样酿造出情感这个问题,人们的研究至今也还不能绘制出一份非常完备的情感机制图。还有很多大脑酿造情感的奥秘,有待于我们年轻的一代去解密。说不定哪一天,一种新的学说会在你的手上诞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