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中,常常有些朋友跟我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情商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商对成功有什么作用?
情商的英文缩写是"EQ",意思是情绪智慧,或叫情绪智力,又叫情绪智商,简称"情商"。它是相对于智商的英文缩写"IQ"而言的。
80年代,美国哈佛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家嘉纳,主持实施了一个多元发展计划,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1983年他出版了《心理架构》一书,驳斥智商决定一切的概念,指出人生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单一的智商,而是取决于多方面的能力。嘉纳的多元能力观提出了人际能力和自省能力,其间已经蕴含了情商概念的要素。
1990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等首创了"情绪智力"的概念。
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写成《情绪智力》一书,书中首次使用了与智商(IQ)相对形式的术语——情商(EQ)。这本书一出版,挺畅销。EQ概念是近些年才随大众传媒走到中国大众中来的。应该说,这是关于成才的一个新概念。
情商有狭义的,包括情绪的自我认识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情绪的自我激励的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五个方面。其中,前四个能力便是我们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广义的情商指智力之外的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人际交往等心理因素。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兴趣广泛,事业心强,情绪稳定,感情丰富,善于自控,意志坚强,善解人意,人际关系良好等等,他就是一个高情商的人。
那么,对于成功来说,情商与智商那个更重要?
这里,我们不妨先看看古今中外的一些实例。
美国有个叫威廉·詹姆斯·塞德兹的人。他3岁就能自由阅读和书写,4岁写出了三篇500字短文,6岁上小学。入学那天上午9点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母亲去接他时,已是三年级学生了。他8岁上中学,11岁进哈佛大学。可见塞德兹的聪明。但是,他后来却在一家商店当一名店员,一生碌碌无为。
我国宋代的方仲永,5岁能诗,人称"神童","指物作诗,立就。"可见也足够聪明。可到十二、三岁时就不行了,到20岁光景便毫无超常之处,终于"泯然众人矣"。王安石曾十分惋惜地为此写了一篇《伤仲永》。
再看另一面的实例。
达尔文在上学时,学习成绩很糟,常受到校长巴特拉的训斥。达尔文在日记中写道:"不仅教师,家长也认为我是平庸无奇的儿童:将来你一定给我们家丢脸。"然而,他最终却成为生物进化论的鼻祖。
我国清代学者阎若璩,年幼愚笨,6岁入学时"读书千遍"还背不下来,到7岁虽能读书却仍不解其义。然而,他笨鸟先飞勤学不已,终于成为考据学家。
上面的实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由智商决定。所以,就人生的成功而言,有人说,智商决定人生20%,情商主宰人生80%。
提出情商概念的戈尔曼,举过这么一个例子:研究者请来一些幼儿园的小孩,把他们单独带进房间之前告诉他们:"这里每人有一份糖果,你们可以马上吃。但等我们出去办完事回来后才吃的孩子,可以得到双份的糖果。"研究者走后,有些小孩等一会儿就拿走糖果吃了,有些小孩则一直克制着冲动,等待研究者回来得到两份糖果。实验一直追踪到这些孩子长大。结果发现,两种反应的孩子的成长差别很大。当时没有克制的小孩,长大后多让人觉得难于与人交往,顽固而优柔寡断,易因挫折而丧志,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或无用,遇到压力容易退缩或惊慌失措,容易怀疑别人,嫉妒别人,易怒,常与人争斗。当时克制了自己的小孩,长大后大多社会适应良好,自信,能面对挫折,能承受压力,能积极迎接挑战,面对困难也不轻言放弃,人际关系良好。这些孩子在中学毕业时被评估为优异的很多,而且考试成绩普遍优秀。
戈尔曼认为,克制冲动是多种情感自制力的根源,是最基本的心理能力。就是说,情商中的这一基本因素影响着人的整个情商水平,进而影响了人生的成功。至于上面谈到的,智商决定人生的20%,情商主宰人生的80%,我们不必拘泥数字。但是,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点,那就是情商水平对人生的成功真是太重要了。
我们已经看到,情商主要说的是情感生活。我们的情感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营造自己的情感世界,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推动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大的成功呢?这正是本章话题的重要内容。我们后面将从不同的情感状态分别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