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走向成功是一条艰辛的道路,那么积累就如同路上的一块块垫脚石,帮你一步一步地接近成功,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学习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毋庸讳言,作为作家的巴金,在人生的前期,已经完成了辉煌的文学创作,“激流三部曲”以及《憩园》、《寒夜》等作品,使巴金垂名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殿堂。巴金的后半生,作家的身份虽然愈加显著,而其思考者的角色却愈加明晰。历史给予巴金长寿的人生,使他可以身历时代变迁之波澜和奇诡,品味个人命运之艰辛和微渺,进而思考,并著之竹帛,流布四方,为读者所知,启读者之思。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和哥哥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先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有的人工作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可能他的“道行”只有两三年。有的人工作两三年,他的“道行”可能是五六年。“道行”不是仅以工作年限论深浅,而是凭积累论深厚。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积累使然。一个善于从理论与实践中积累的人,他的智慧也将会与日俱增。
要懂得“学以致用。”
学习的确非常重要。我们很多人从一上学开始,就被家长、老师反复地强调:学习好才有前途,学习是你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在这样的反复叮嘱和教导下,很多人将学习奉为珍宝,不假思索地加以学习,为了学习而学习。但是却忘了思考: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
在这样的状况下,很多人把学习当成了机械式的背诵、记忆,书本知识的复制。读死书,死读书。他们学习就是为了拿更多的高分,证明自己能记会背。
可是真正的学习目的并不是书本知识的重复,而是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简单说就是要达到:学以致用。如果不能在实际当中发挥作用,那么再多的书本知识都只是一筐废纸,一堆教条,没有任何价值。
在如今“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有很多年轻人走入了学习的误区,把学习当成考试的工具、升官发财的捷径,但是从来不去考虑学习书本知识能在实际当中产生什么作用,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什么实际的意义。这些人即使是获得了一堆的证书、文凭,可是现实当中,也只是一个书呆子,没有任何用处。
曹操小名叫阿瞒,从小就爱好游猎,游荡无度,不爱舞文弄墨,成天和几个小混混,在街上邻里之间到处惹是生非。为此七乡八邻都说曹操就是一个败家子,说他将来肯定是没出息的人。而他的两个哥哥却勤奋好学,知书达理,人们都称赞他俩有公侯之相。曹操听了很不以为然,大骂他的两个哥哥是书呆子,学而无用。还自视清高地说:“我会比他们更有本事!”把老父亲气得牙痒痒。无奈父亲虽恨曹操不争气,但却因他是小儿子而又格外宠爱他,所以对他的所作所为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天,老父亲把三个儿子都叫到书房里,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都快长大成人了,我也老了,以后曹家光宗耀祖的重任就落在你们身上了。不知你们这些年学得怎么样?今天我出个题考考你们,看你们谁完成得最快最好。”两个哥哥听了很高兴,因为“四书五经”他们都背得滚瓜烂熟,任取其中的一篇文章,他们都会脱口而出,考试肯定没问题。唯有曹操站立在那不露声色,非常镇静。
老父亲叫人拿来一个乱糟糟的麻团,对他们说:“今天就考你们这道题: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把这团乱麻捋直谁就过关。”曹操的两个哥哥一听都傻了眼,嗯?我们天天读书怎么没有见过这样的怪题?老父亲叫大儿子先来。老大哭丧着脸说:“爹,这么团乱麻就是捋三天三夜也捋不完,何况是在一炷香时间内,你能不能另出道题?《诗》、《书》、《礼》、《易》、《春秋》随便哪一本都行。”老父亲气得瞪了他一眼,喝他住口。又叫老二来做,老二皱着眉说:“爹啊,真的捋起来,恐怕我死了,也捋不完啊。”老父亲失望地摇摇头,恨声骂道:“你们这些没用的东西,遇到事情不肯动脑子,就会叫苦!枉我白养你们这么多年。”气得他吹胡子瞪眼,连曹操也不问了,就把那团乱麻扔在一旁,正转身要出书房。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曹操忽然冲出了书房,朝厨房跑去。曹父和他的两个哥哥都大吃了一惊,不知他要干什么。
不一会儿,曹操手里拿着一把菜刀又跑回书房,没等大家回过神,就对着那团乱麻,“嚓嚓”几刀,把乱麻斩成数段。两个哥哥一看着急地大喊:“阿瞒,你又在这里瞎捣乱,还不快把刀放下。”老父亲见了却十分惊喜:“瞒儿真聪明!快刀斩乱麻!我曹家有望了!”
于是老父亲把曹操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说:“瞒儿,当今朝廷腐败,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天下必将大乱,汉家必将灭亡。乱世出英雄啊!瞒儿切记,非常年代宜采非常手段,犹如快刀斩乱麻,切不可循蹈于常规,拘泥于旧制,如此方能成就大事啊。”曹操听了连连点头,牢牢记住老父亲的嘱咐。
后来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曹操在乱军中迅速崛起。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诛吕布,败袁绍,平张鲁,一统中原,与刘备、孙权三分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曹操能成为三国时的一代枭雄,显然并不是因为他会读书,而是因为他会用书。他在小时候能够战胜两个会读书的哥哥,就是因为他善于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照搬书本的知识和理论。
每个人成才离不开知识,但是成才不能只靠死的知识,还需要把知识运用到现实当中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只会纸上谈兵,那么他读再多的书还是没用。
学习是要掌握方法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光学习还不行,在学习的时候还要勤思考、会领悟,学到的知识才会融会贯通,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把实践与理论全部变为自己的东西,不断地领会自己的经验和理论从而达到完善与成熟,从里到外升华自己。
学习知识不只是死读书而已。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知识为我所用,让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发挥适当的用途,达到人们的目的。不能灵活运用,再多的知识也只是理论。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到头来也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这样的人还不如不读书。
再多的书本知识,不能在你的生活和现实中起到指导作用,就只是书本知识而已。
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学习是很重要。可是比学习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如果只是听从别人的教导,拿高分,读死书,不重视实际能力的提高,那么这个人的知识就相当于一堆垃圾。所以,作为年轻人,一定要在学习之前明白自己学习的真正目的,有选择、有目的地去学习,而不只是对着书本照本宣科。能够“学以致用”的人将来才能大有可为,才能在现实当中成为时代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