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社交是一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人际交往中仅有真诚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因为我们接触到的人是不同的,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我们必须用交往方式的多样性去应对接触人群的复杂性。有时候,在人际交往中,适当用一点“糊涂学”,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让我们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且帮助我们用合适的方式去结交朋友,扩展自己的交际圈。
小事莫计较
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彼此互不相让,或许在那一刻你看似占了上峰,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自己吃亏。
公交车上总是会有那么多人,从来就没有空的时候,这日莎燕下班回家,在公司门前的那个站牌等公车。千等万等,终于来了一趟。
公车里好多的人,黑压压的。莎燕努力地向上挤,终于挤上了车。但挤车时一不小心,踩了旁边的胖大嫂一脚。胖大嫂的大嗓门叫开了:“踩什么踩,你瞎了眼了?”莎燕本还想道歉来着,但一听这话面子上挂不住了,“就踩你了,怎么着?”
于是,两个女人的好戏开演了。双方互相谩骂,恶语相加。随着火力的升级,两人竟然动起了手,胖大嫂先给了莎燕一下,莎燕也立即以牙还牙,两手都上去了,在胖大嫂脸上乱抓一通。还是边上的好心人把两人拉了开来。
莎燕的指甲长,抓破了胖大嫂的脸,而她却没怎么受伤。想到这里,莎燕不禁得意起来。
终于回到了家,一进家门莎燕便向老公倒起了苦水。不过她倒认为自己没吃亏,反倒把那恶妇抓破了脸,所以,讲到这里一脸的灿烂,这时老公看了她一下,惊奇地问道,你右耳朵上的那个金耳坠呢?莎燕一摸耳朵,耳坠早已不见了……
我们经常以为“以牙还牙”就是让自己不吃亏,事实上,这是一种小肚鸡肠的表现。总以为别人占自己一分便宜,自己就要想尽办法占三分回来,否则自己就是吃了大亏,但是事实真的就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吗?
大家好,才是好
自私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利益当前,有的人更克服不了这样的劣根性。其实,别人好,自己未必就会损失利益;自己好,也应该尽量想到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如此一来,人际关系自然通畅无阻。
有3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特别深,油在缸底,它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根本喝不到油。喝不到油令它们十分焦急,但焦急又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它们就静下心来集思广益,终于想出了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它们达成了共识:大家轮流喝油,有福同享,谁都不可以存有独享的想法。
第-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在缸底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家轮流喝一点多不过瘾。今天算我运气好,不如自己痛快地喝个饱。”第二只老鼠也在琢磨:“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喝光了,那我岂不是白费一番力气?我干吗这么辛苦地吊在中间让第一只老鼠独自享受一切呢!找看还是把它放了,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痛快!”第三只老鼠则在上面想着:“油是那么的少,等它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倒不如趁这个时候把它们放了,自己跳到缸底饱喝-顿,才能一解嘴馋。”
于是,第二只老鼠放了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也迅速放了第二只老鼠的尾巴。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里,浑身被油湿透,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加上脚滑缸深,它们再也无法逃出油缸。
有句广告词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共赢。倘若合作双方都心存狭隘,只为自身的利益考虑,那绝成不了什么大事,严重时,甚至会令彼此都大受伤害。
过严则毁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太阳还未升起前,庙前山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傅,请原谅我。”
他是城中最风流的浪子,十年前,却是庙里的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其毕生所学全数传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但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下山门,五光十色的都市迷乱了他的双眼。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却夜夜不是春。十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水,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深忏悔,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
“师傅,你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
方丈痛恨他的辜负,也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
浪子失望地离开。第二天早上,当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惊呆了:一夜之间,供桌上开满鲜艳的花朵,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
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寻找浪子,却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又恢复了他原来的荒唐生活。而供桌上开出的那些花朵,也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
“君子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我们与人交往时,对于对方的要求不可过分,不强求于人,而应能让人时且让人,能容人处且容人。
删除不愉快的记忆
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叫做记忆的东西,美好的容易记着,不好的则更容易记着。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不是很快乐。
列夫·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都是闻名于世的俄国大文豪,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段颇为曲折且发人深省的交往。1855年,托尔斯泰在彼得堡认识了比他大10岁的屠格涅夫。尽管屠格涅夫感到这位新朋友的脾气很大,性格倔强甚至有时候很粗野,但仍然从心眼里喜欢和欣赏他的才华。两人成了关系很好的朋友。
1861年,屠格涅夫的新作《父与子》脱稿了,他邀请托尔斯泰到自己的庄园来,把稿子给他看。午餐后,托尔斯泰拿起稿子躺在沙发上看,但越看越觉得兴趣索然,渐渐地不禁掩卷入梦。当他醒来后,发现屠格涅夫刚刚背转过身子出了门,当天便没有再进来。
第二天,诗人费特邀请他们二人到家中做客。席间,屠格涅夫对自己女儿的家庭教师大加称赞,因为她教导自己的女儿为穷人补衣服,为慈善事业捐款。
不料,托尔斯泰对屠格涅夫的话很是不以为然,居然带着讽刺的口吻说:“我设想一位穿着华贵的小姐,膝上放着穷人破烂的衣服,这实在是在表演一幕不真实的舞台剧。”
屠格涅夫本就对托尔斯泰昨天看稿的表现有所不满,此时一听他这么说,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便怒不可遏地大声咆哮起来:“这么说,是我把女儿教坏了?”
托尔斯泰也不示弱,针锋相对地予以反驳。于是,两个人在客厅里从争吵到互相推搡,后来互相抓住对方的头发,乒乒乓乓地大打出手。
就因为这么一件区区小事,两位大作家的关系自此以后中断了17年。
直到1878年,托尔斯泰在经历了长期的内疚和不安后,主动写信给屠格涅夫表示歉意。他写道:“近日想起我同您的关系,我又惊又喜。我对您没有任何敌意,谢谢上帝,但愿您也是这样。我知道您是善良的,请您原谅我的一切!”
屠格涅夫立即回信说:“收到您的信,我深受感动。我对您没有任何敌对情感,假如说过去有过,那么早已消除——只剩下了对您的怀念。”
一场积聚多年的冰雪终于化解了。不过,此后不久,另一件事又差点使他们的关系再次陷入僵局。幸运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他们这次都知道如何避开了。
这一年,在托尔斯泰的盛情邀请下,屠格涅夫到勃艮纳庄园做客。有一天,托尔斯泰请客人一起去打猎。屠格涅夫瞄准一只山鸡,“砰”地开了一枪。
“打死了吗?”托尔斯泰在原地喊道。
“打中了!您快让猎狗去捡。”屠格涅夫高兴地回答。
猎狗跑过去之后很快便回来了,但却一无所获。“说不定只是受了伤。”托尔斯泰说,“猎狗不可能找不到。”
“不对!我看得清清楚楚,‘啪’的一声掉下去,肯定死了。”屠格涅夫坚持说。
他们虽然没有吵架,但山鸡失踪无疑给两个人带来了不快之感,仿佛二人之中有一个说了假话。可是,这一次他们都意识到不应再争执下去,便把话题转向别处,尽量在愉快的消遣中打发时光。
当天晚上,托尔斯泰悄悄地吩咐儿子再去仔细搜索。事情终于弄清楚了:山鸡的确被屠格涅夫一枪打中了,不过正好卡在了一枝树杈上面。
当孩子们把猎物带回来时,两位老朋友简直开心得像孩童一般,相视大笑。
人的记忆对人本身是一种馈赠,同时也是一种惩罚,心胸宽阔的人,用它来馈赠自己,心胸狭窄的人则用它惩罚自己。
对方也是对的
与人争论时,我们的目的一般也只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却很少真正去了解和认识问题。
有一天,佛光禅师开讲禅门真诠以后,学僧甲向禅师禀告道:“老师,生死事大,要了生脱死,唯有念佛往生净土,故弟子想要到灵岩念佛道场去学念佛法门。”
禅师听后,非常高兴地回答说:“很好,你去学净土念佛法门回来,能让此地佛声不断,使我们的道场真正成为莲华世界。”佛光禅师话刚说完,学僧乙起立合掌禀告说:“老师,戒住则法住,佛门没有比戒律再重要的事,所以我想到宝华山学戒堂学律法。”
禅师听后,也很高兴,说:“很好!你学律回来,能让我们大家都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真正成为一个六和僧团,真是太好了。”
佛光禅师话音未落,学僧丙亦整衣顶礼说道:“老师,学道莫如能即身成就,弟子思前想后,急于到西藏学密宗去。”
禅师淡淡一笑,答道:“很好!密宗讲究即身成佛,等你学密回来,影响所及,我们这里一定有许多人成就金刚不坏身。”
听了佛光禅师和众学僧的对话,一旁的侍者很不以为然,非常不满地问道:“老师,您老是当今一代禅师,禅是当初佛陀留下的以心印心的法门,成佛作祖,没有比学道参禅更重要的事,他们应该留下来跟您学禅才对,您老怎可鼓励他们走呢?”
佛光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我还有你啊!”
我们要努力创造自己成功的生活,就应学会照顾他人。但做起来,我们发现这真的很难。我们会发现,为我们一致的看法找根据总是更容易;而要照顾乃至捍卫与我们相反或不同的意见时,十分困难。接纳观点不同的看法,意味着要有很大的灵活性,要用更开阔和更合理的认识来改变或修正我们的心灵。
将对方的过错格式化
试问人谁无过?如果他错了,他知道错了,他想改,想改正自己曾犯下的错误,你却连改过的机会都不给,是不是有些太过残忍?
明朝时有一个大财主,已到知天命之年才喜得麟儿,便为其取名为天宝,似有天赐珍宝之意。这天宝长大以后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又极度奢侈,挥金如土。老财主担心儿子如此下去,家业难保,于是便聘请了一位先生教他做人之道,如无要事则不准天宝轻易出门。在先生的管教、约束以及知识的熏陶下,天宝逐渐有所改观,懂得了一些做人的理道与根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天宝的父母不幸双双离世,天宝的学业也因此而中断。
这边天宝的先生刚一走,他昔日的狐朋狗友便纷纷找上门来。在这帮人的怂恿下,天宝故态复萌,整日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尚不足两年的光阴,便将万贯家财败了个精光,最后沦落到以乞讨为生,而他那帮朋友这时却不见了踪影。直到此时此刻,天宝才后悔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遂决定痛改前非。
一天晚上,天宝借书回来,因为天黑路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再加上一天来滴米未进,身体虚弱,这一跌倒便没有了爬起来的力气,片刻之后,他就冻僵在了路旁。或许是天宝命不该绝,这时有一位王姓员外恰巧路过,看到天宝怀抱一本书,冻僵在路旁,不禁起了怜悯之心,于是便命随从救醒天宝。天宝被救醒以后,道出了自己的家世,王员外闻言对他甚是同情,又得知他略懂诗书,便将其留在身边,让他做女儿腊梅的教书先生。天宝对此自然是求之不得,纳头便拜。从此,天宝就留在王员外家勤勤恳恳地教腊梅读书识字。
话说这腊梅长得星眸皓齿、如花似玉、婀娜多姿,而且知书达理,温柔贤淑。天宝初来时只管读书教学,但时间一长,忍不住又犯了老毛病,开始对腊梅想入非非,手脚亦不规矩起来。腊梅这未出阁的千金小姐,怎能受得这番羞辱,气得找父亲哭诉一番。王员外得知此事后未动声色,他害怕这件事传扬出去,人多嘴杂,影响女儿的名声。
王员外思索半晌,便写了一封信,将天宝叫来,对他说道:“天宝,我有一件事急需要办,家里又抽不出可以托付的人手,所以想请你帮个忙。”天宝闻言说道:“员外对我有救命之恩,恩同再造,无论什么事,天宝上刀山下火海亦在所不辞!”王员外说:“我有一位表兄,家住苏州一孔桥旁,麻烦你前去苏州替我将这封家信交给他。事不宜迟,你即刻便起程吧!”说完,命管家从账房支出20两银子,送给天宝作为盘缠。天宝虽然不想离开腊梅,但事出有因,他也无可奈何,只好怏怏上路。
谁知到了苏州天宝才发现,这里处处都是孔桥,他足足找了半月有余,也未能找到王员外所说的表兄住处。眼看盘缠将尽,天宝忍不住拆开员外的家信,这一看,令他霎时羞愧万分,只见信上写着四句话:“当年路旁一冻丐,今日竟敢戏腊梅;一孔桥边无表兄,花尽银钱不用回!”
天宝看完此信,顿感无颜再为人,本想投河自尽,自绝谢罪。但转念一想:王员外不但对我有救命之恩,又煞费苦心为我保住名声,我为何不自食其力,挣足20两银子还给王员外,然后当面向他谢罪呢?从此,天宝振作精神,白天帮人干活维持生计;夜里挑灯读书,发奋向学。3年以后,他不但攒下了20两银子,而且变成了一个博学的才子。时逢朝廷开科招考,天宝遂进京应试,一举中了举人,于是,他星夜兼程,回去向王员外请罪。
到了王员外家,天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手捧一封信和20两银子,真心诚意地向王员外请罪。王员外见面前所跪的举人竟是天宝,赶紧接过书信及银子,发现正是自己3年前写的那封。不过,天宝又在后面添上了四句:“三年表兄未找成,恩人堂前还白银;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
王员外震惊之余,喜上眉梢,连忙将天宝扶起,对他亲切有加,最后又亲口将腊梅许给天宝。
人际交往中,我们做人一定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一个人即便身有污点,但只要他真心改过,决心用行动洗去往昔的污秽,我们就一定要给他这样的机会,否则这天下便没有“好人”了。
他人再好不眼红
有的人以为只是嫉妒一下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却不知嫉妒如果不加以控制,走了极端,可是会让人失去理智,犯下大错的。所以说,嫉妒在人际交往当中是一大忌。在社交中,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嫉妒给我们带来伤害。
秦朝的李斯集大学者、大政治家于一身,可是偏偏有着嫉妒心极强的个性。
据说,在李斯当小官的时候,在厕所里看到老鼠偷便吃,人一来,老鼠就惊慌地逃走了。过了不久,他在粮仓里又看到了老鼠,粮仓里的老鼠整天大摇大摆地吃粮食,长得肥肥胖胖,而且安安稳稳,不担惊受怕。他两相比较,十分感慨地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人有能与无能,就好像老鼠一样,全在于自己如何处世。有本事的就做粮仓里的老鼠,无能的就只能做厕所里的老鼠。
李斯是非常有能力的人,韩非子是他的师弟,在出师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当面说李斯的才能超过韩非,但暗地里却警告韩非:“李斯为人善妒,他的才能不如你,但是我之所以说你不如他,是不想他因此嫉妒你,免得以后对你不利。你以后一定不能和他共事,否则难免惹祸上身。”
可是韩非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后来投奔秦始皇,因其才能而被秦始皇器重,引来了李斯的嫉妒。李斯屡次在秦始皇面前进谗言,秦始皇有一次发怒把韩非关了起来,李斯趁机暗害了韩非,等秦始皇后悔要把韩非放出来时,韩非已经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对于与自己意见相左或是才干比自己强的人,李斯总是会想办法对付他的。淳于越也是一个有才干的人,他一再上书坚持实行分封制,激怒了秦始皇,秦始皇把他交给李斯处理,而李斯审查的结果,却非常奇怪:认为淳于越泥古不化、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等罪状都是由于读书,尤其是读古书的缘故,竟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
按李斯的建议,凡秦记以外的史书,凡是博士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等书都要统统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此后,如果有人再敢谈论诗书,就在闹区处死,并暴尸街头;有敢以古非今的人,全族处死;官吏知道而不检举者,与之同罪;下令三十天内仍不烧书者,面上刺字,并征发修筑长城。
毫无疑问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摧残,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极大的污辱。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将咸阳的儒生460多人活埋,即为“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给中国文化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固然与秦始皇的暴政主张分不开,但李斯的借题发挥乃至无中生有也确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固然是为了迎合秦始皇的心理,把秦始皇要做的事推向极端;但另一方面,李斯也是为了从精神到物质上彻底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使天下有才之士望秦却步,他也就可以独行秦廷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出巡途中,赵高和李斯串通掌握大权,害死了太子扶苏,令胡亥继位。赵高和李斯本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后来勾心斗角、排除异己也就成为必然。李斯平时不善结交,没什么人缘,关键时刻也没人来帮他,后来就被赵高陷害下狱了。最后,李斯被在面上刺字,再割去鼻子,再截去左右趾,然后被杀,最后又从腰中斩断,砍为肉泥,其余族党一并处斩。
纵观李斯的一生,他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出谋划策,为建立县制力驳群儒,其功劳不可埋没。但是他的一生同时也是劣迹斑斑,害死韩非,促成“焚书坑儒”,他的嫉妒、贪婪是其悲惨结局的罪魁祸首。
嫉妒二字,似乎很多人都无法免去。看到同学比自己成绩好,会嫉妒;看朋友衣服比自己的华丽,会嫉妒;看同事业绩比自己高,会嫉妒;看邻居的车比自己的好,会嫉妒;看别人的丈夫比自己的有能力有权势,会嫉妒;看别人的女朋友比自己的漂亮,也会嫉妒……嫉妒总是来得轻而易举。
嫉妒心强的人,一般自卑感都比较强,没有能力、没有信心赶超先进者,但却又有着极强的虚荣心,不甘心落后,不满足现状,所以看到一个人走在他前面了,他眼红、痛恨;另一个人也走在他前面了,他埋怨、愤怒、说三道四;第三个人又走在他前面了,他妒火上升、坐立不安……一方面,他要盯住成功者,试图找出他们成功的原因;另一方面,嫉妒又使得他心胸狭窄,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的成功,觉得别人成功的原因似乎都是用不光彩的手段得来的,因而便想方设法去贬低他人,到处散布诽谤别人的谣言,有时甚至会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伤害了别人,同时也降低了自己的人格,毁掉了自己的荣誉,事后又难以避免地陷进自愧、自惭、自责、自罪、自弃等心理状态之中,为此夜不成眠,昼不能安,自己折磨自己。
一视同仁
佛法扬善弃恶,却不执著,若想达到真正的慈悲,就需要一视同仁。
有一位年轻和尚不论晴天或风雨天,不论早晨或黄昏,总是默默地站在大树下托钵化缘。尽管路口霓虹闪烁,车马喧嚣,他总是紧闭双目,纹丝不动地伫立着,他的神态与毅力,深深地令人折服。
树下常有两三位蓬头垢面、敝衣褴褛的小孩在追逐嬉戏。有一次,两个小孩竟公然窃取和尚钵里的化来的钱,而和尚却视若无睹。
其实,小孩的偷窃行为并非“偶然”,而是一种“习惯”。和尚的化来的钱竟成了他们固定的一种收入。
几天后,那位和尚仍然默默地站在那儿化缘,但旁边多了两位小沙弥。原来竟是那两位偷窃的小孩。
儒家讲求“有教无类”,佛教则主张“普度众生”。与其惩治恶徒,不如以善缘感化。
因为善恶只不过是因缘的变化而已,没有永远的善,也没有永远的恶,都是不长久的,都会变化,在禅者眼里只不过是世人空幻的名相罢了。他那里只讲众生平等,不论贤愚。
所以,我们不要妄加指责谁恶谁愚。在佛性中造出的一切念头,所产生的果报都得自己承受。
那种旁人“业力大业力小”的议论既不见容于社会其他人群,也是违背了佛法本意的邪行邪语。
应布施,而不可“不施。”
人生最无谓的节省是吝啬,一毛也不拔,一点也不舍,这种人只会叫身边人叹息着,摇头远去。
从前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别人东西,连别人叫他讲“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讲不出口,只会“布、布、布……”个半天,好像一讲出这两个字,自己就会有所损失。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后,就想去教化他,于是到了他住的城镇去开示。佛陀就告诉大家布施的功德:一个人这辈子之所以富有,比别人长得高、长得帅,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跟上辈子的布施有关。
这个吝啬的人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很感动,可是他仍然布施不出去,他为此深感烦恼,便跑去找佛陀,对佛说:“世尊呀!我很想布施,但是做不到。”佛陀从地上抓了一把草,把草放在他的右手,然后要他张开左手,佛陀说:“你把右手想成是自己,把左手想成是别人,然后把这把草交给别人。”这个吝啬的人一想到要把这把草给别人,就呆住了,急得满头大汗,仍然舍不得给出去。最后,他突然开悟:“原来左手也是我自己的手。”就赶紧把草给出去,自己也为此深感欣慰。第二次他只花了约一分钟,就把草给出去了。后来,他只要很简单地就可以把草给出去。佛陀又说:“现在你把草放在左手,把右手张开,将草交给别人。”第一次他也是想了半天才给出去,第二次他很容易就交出去。最后,佛陀对他说:“你现在把这把草给别人。”他便把这把草给了别人。
经过不断地练习,这个有钱人便把财物布施给别人,最后把身体也布施给了别人,结果证得了菩提。
守财不施,是谓钱奴。挥霍者在剥削子孙,而守财奴则剥削自己。吝啬的人,是被财产占有,而非占有财产;吝啬的人,对于他所拥有的,正如他所没有的,同样地感到缺乏。小气的人,永远也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吃亏是福
其实,吃亏与占便宜,正如祸福相倚一样,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不过,得与失的互为转化的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没有今天的“付出”,又怎么有日后的“回报”呢。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士十分诚恳,感动了一个叫冯谖的落魄人,此人为报答孟尝君的礼遇而投到他的门下为他效力。
一次,孟尝君叫人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自告奋勇说自己愿去,但不知用催讨回来的钱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老百姓听说孟尝君的使者来了,均有怨言,于是,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笔勾销,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了。薛邑的百姓没料到孟尝君如此仁义,人人感激涕零。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何物,冯谖如实回答,孟尝君大为不悦。冯谖对他说:“您不是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吗?我已经给您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
数年后,孟尝君被人谮谗,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倾城而去,夹道欢迎。孟尝君感动不已,终于体会到了冯谖“市义”的苦心。
孟尝君并没有想到当年的“付出”能得到日后的“回报”,但等他落难时却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正是糊涂吃亏的智慧。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人怕惹上麻烦,对他人的求助视若不见。但是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只有你帮助了别人,在关键时刻别人才能帮助你。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那是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来到一家旅店。他们的行李非常简陋,身无长物。年老的男人对旅店伙计说:“对不起,我们跑遍了别的旅店,里面全客满了。我们想在贵处借住一晚,行吗?”
年轻的伙计解释说:“这两天,有三个会议同时在这个地方召开,所以附近的旅店会家家客满。不过,天气这么糟糕,你们二位一把年纪,没个落脚处也不方便。”
伙计一边说一边把两位老人往里边请:“我们的旅店也客满了,要是你们不介意的话,你们就睡我的床吧!”
“那你怎么办呢?”那对夫妇异口同声地问。
“我身体很好,在桌子上趴一会或者在地上搭个铺都不碍事的。”
第二天早上,老人付房钱时,伙计坚持不要,说:“我自己的床铺不是用来赢利的,我怎么能要你们的钱呢?”
“年轻人,你可以成为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过些日子兴许我要给你盖个大旅馆。”
伙计听了,只当是一个玩笑,畅怀大笑起来。
两年过去了。一天,年轻人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附着一张到纽约的双程机票,约请他回访两年前在那个雨夜借宿的客人。
年轻人来到了车水马龙的纽约,老人把他带到第5大街和第34街的交汇处,指着一幢高楼说:“年轻人,这就是我们为你盖的旅馆,你愿意做这个旅馆的经理吗?”
不错,这位当年的年轻人就是如今大家都熟识的纽约首屈一指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的经理乔治·波尔特,那位老人则是威廉·奥斯多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