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张寒晖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窗外,蓝天红日,风轻云闲,而我的思绪,反倒像无边的飞雪,纷纷扬扬。我的心头渐渐升起《松花江上》那凄婉、悲壮、热切的旋律,我的眼前浮现出它的作者那朴素亲切的大众艺术家的影像。他依旧是那样安详,那样爽朗。他那清癯的总是风尘仆仆的面庞上,依旧堆着沉静的笑容。我不无惊奇地发现,他给予我的,是一个完全新鲜的印象,传记的作者介绍给我的,是一个我新结识的熟人。张寒晖是我中学时的老师,延安时代的老领导。我原以为我是十分熟悉和了解他的,只是在读完传记之后,我发现我现在才真正认识了他,熟悉了他,了解了他;我原以为我是十分尊敬他和爱戴他的,读完传记之后,我才觉出我是更加尊敬他和爱戴他了。我对自己说,他是一位既平凡而又杰出的人。我想,不惟是我,所有熟悉他的人,包括他最亲近的亲属在内,在读完这本传记之后,大概都会产生与我相同的感觉吧。而这正是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所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传记的作者梁茂春同志是一位中年音乐理论家,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教授中国近代音乐史。他同张寒晖已是相隔许久的两代人了。但他热爱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传统,热爱人民音乐家张寒晖和他的歌。他为《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既作为特定时代的典型歌声,又作为优秀的抒情歌曲,在国内歌坛上继续传唱而欢欣;又为它作为祖国的象征,在海外华人聚会时,或在中外交际场合中,为飘泊异国的炎黄子孙或外国艺术家所咏唱而感到自豪。然而他又是一位严肃的音乐批评家。他在分析和评价张寒晖的歌曲艺术时,其态度既热情又冷静客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方法,给张寒晖的歌曲创作以公允的恰当的评价。
我同梁茂春同志是一九七九年冬在北京相识的。那时,他受人民音乐出版社委托正在帮助编选《张寒晖歌曲选》。我们的谈话自始至终都不离张寒晖和他的歌。那时,我就非常佩服他对张寒晖研究之精深。他说他计划写一部张寒晖传,我十分赞成。我以为由这样一位专门从事音乐理论教研工作,而又专门研究近代中国音乐史的专家为张寒晖写传,是很适当的。其次,那个时候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正是西方现代流行歌曲中那些不健康的歌声冲击我国歌坛,我国传统革命歌曲和歌曲作家在一些人中遭到冷落和粗暴否定的时刻,一个中年音乐理论工作者,如果没有很高的革命热情,学术上没有相应的胆识,在这样的时刻,他是不会去编选什么《张寒晖歌曲选》,写什么《张寒晖传》的。还有,在数若繁星的艺术家中,除作品与名望齐辉的艺术家外,还有两种艺术家,一种是名望大于其艺术,另一种是艺术大于其本人的名声。张寒晖正属于后者。他的歌曲《松花江上》,在当时几乎无人不唱,但是知道其作者张寒晖的能有几人?知其名字而又真正了解其人的又有几人?同他的作品名声相比,无论生前或死后,张寒晖都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为一个谦逊高尚、乐于寂寞的艺术家写长篇传记,这样的作家理应得到人们的尊敬。其时,适逢刘芳同志也在北京出席全国人事组织工作会议。我把梁茂春同志介绍给刘芳,取得了刘芳同志的支持。四年时间过去了,作者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靠业余时间,又靠自筹经费,外出调查采访,搜集、补充、鉴别大量资料,并在寒晖生前战斗过的部分地方,尽自力所及作实地考察,在刘芳和其他许多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二十万言的著作。这是一部扎扎实实的书,一部饶有兴趣的书,一部激动人心又发人深思的书。它内容丰富,文字清丽,既是一部记事翔实的人物传记,又可说是一部叙述生动的长篇报告文学著作。
这部传记著作的首要特点,是作者搜集和掌握的张寒晖生平活动材料之丰富,特别是文字材料。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困难在于这类文字材料原本就是很有限的。如前所述,张寒晖是一位勤奋而无视虚名的人,是个来自偏乡僻壤而又长期为大众工作、乐于把自己看做是乡下人的人。他具有中国北方农民的谦朴的风格。他的歌虽然为亿万中国人一代又一代地传唱,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上发生过某种程度的推力,而他的一生,却像他那支歌被署上“佚名”一样,可以说是“佚名”的一生。现今,一个年轻人写出一篇有才华的作品,或在歌坛上演唱出动听的歌曲,我们的记者、通讯员和报刊编辑是决不会埋没他(她)的。张寒晖所处的那个时代可没有这样幸运。那时候,虽然人人都在眼含热泪,歌唱着《松花江上》,但我却不曾看见过它的作者在什么地方被围,不曾见哪家报刊上有过对他的“专访”,也未见到哪家报纸登载过他的照片,报道过他的行踪。在当时的社会上,他一生还是生活在底层的人物。一个穷学生,穷职员,穷教员,因而,在他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来的文字痕迹,是极为罕见的。即便如此,传记作者还是花费力气,在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浩如瀚海的报刊资料中,查出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文字资料,再加上大量的访问,这就为传记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丰富的事实基础上,作者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民音乐家的形象。这本书从头至尾贯穿始终的是一个音乐家的生平,但却不仅是一个音乐家的生平。我们在书中认识的,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为振兴中华而进入学堂的农村少年,一个我国北方话剧运动的早期活动家,一个平民教育工作者,一个“三?一八”惨案虎口余生的热血青年,一个用陕西方言为群众编报的通俗报纸编辑和撰稿人,一个为广大群众编歌的作曲家,一个在困难当头、物资极端匮乏之时,发明用麦秸造纸的发明家,一个中学穷教员,一个长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通过这许多不同的侧面,传记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奋斗在近代中国社会底层,从事革命文艺活动的知识分子的典型,探讨了他们和祖国、和人民、和时代紧密相连的命运,描绘了他们的苦闷、求索、觉醒和抗争,展现出了他们坎坷曲折的生活道路和走向革命的归宿,评价了他们在艺术事业上的成就以及他们的革命功绩和历史作用。这是这本传记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部传记又一个重要特点是,传记的作者虽然是给张寒晖立传,却没孤立地去写张寒晖的生平事迹,而是把他要传述的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具体的生存环境和充满着决定祖国命运的重大事变的时代背景之下来叙述。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贫困饥饿的乡村,军阀和洋人横行的北平,阴谋,叛变,国土的沦丧,人民的怒吼,烈士的热血,抗日的烽烟,延安的灯火……随着主人公的脚步,历史的画卷,一幅幅展开。通过为张寒晖立传,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宏伟的二十世纪上半个世纪中国历史的缩影,从一个侧面,传写了我们的祖国和民族的苦难重重和可歌可泣的半世纪。我以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传记,更具体更充分地认识和理解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昨天和今天,更充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老一代革命者和革命文学艺术家,以便更加自觉地接过老一代人未竟的事业,踏上老一代人未曾走完的路程,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走下去,走下去……
1985年4月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