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同志:
您好!有件事想同您商量。
咱们省在“文化大革命”前,作家阵容强,为全国各省、市羡慕,文学活动在国内也有较大影响,经过“四清”和十年浩劫,柯老、健翎、柳青、郑伯奇、王宗元等一批老作家相继去世,现在仅存胡、杜、魏钢焰、戈壁舟等几人,也都是风烛残年了,好在这几年出现了一批中青年作家,后继有望。
胡采、鹏程等我们几个老家伙经过多次考虑,觉得要使我省文学创作水平赶超过“文革”前水平,除我们现在所采取的办读书会等方式培养中青年之外,急需搞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专业文学创作队伍,这是我们从自身经验所体会到的。如果五十年代,不把我们这一批人,从其他工作岗位上调出来从事创作专业的话,我们也很难作出什么成绩的。正因如此,如果我们不从现在起给有才能的中青年作家以必要条件,帮助他们迅速成长壮大,那我们就有负于党和人民的重托,有负于青年一代作家的希望,我们就是没有完成历史委予我们的任务。
为此,我们向省委写了报告,省委领导很支持我们的意见,经常委会决定,在紧缩编制的情况下,还特别给作协增拨了十个名额的专业作家编制。而对这十个名额,省上也抓得很紧,要调谁来,都是经过反复讨论,并经省委宣传部黄植同志逐个同意才行的。因为,在我们看来,这是我省文学事业奔向新的繁荣的一个战略性措施。
西安市灞桥区中年作家陈忠实同志是这批作家中选调的主要对象,但从去年至今一直尚未调成,据说关键是在市人事局,胡采和我们几人都希望您能帮助促成此事。切盼切盼!
祝
好!
王汶石
198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