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永胜同志:
你好!
你的信和你们的报刊均已收到,谢谢你和《运城报》社的同志们!你们的刊物和报纸我是每期必读的。从报上经常能了解到家乡的消息,令人十分欣慰。
你要我给贵刊写几句话,恰好平素读报正有着一丝半点的感想,这点感想我也常同报界的一些朋友谈及,今撮要写出,供你参考。此复。
顺颂
文安!
王汶石
1989年5月16日
附:《扩大信息量》
扩大信息量
我喜欢读报,每天都要把不少的时间用在读报上,但是,当今的报纸,尚不能完全满足人们读报时的要求。
我每天翻开报纸,最最迫切的愿望是想通过报纸知道天下大事、国家大事、省市内大事和一个地区一个县的大事,是想知道这些地方的各行各业各阶层各角落的群众做些什么,在如何生活,工作和生活得怎样。但在看完一张报纸之后,对这些仍知之甚少。
回想延安时代的《解放日报》,它的“边区版”,一个版面,通常每天都有四十条上下消息,这些消息大体上可以覆盖全边区各地,读完这一版报纸,整个边区党政军民学在怎样生活和工作,就会有一个明晰的概括的印象,让人心里亮亮堂堂。现在的报纸可做不到这一点,一个版面上,文章一大块一大块的,统共只有几条消息。
要想做到信息量大,自然就得缩短每条新闻的字数。现在的新闻稿浓缩的余地是很大很大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新闻的政论化、散文化和套话化的倾向。应把新闻与政论分开,与散文分开。政论性和散文化的新闻通讯也很需要,但可以另辟专栏,有计划地刊登,不必让每条新闻都发表政策性的政见,也不必将每条新闻都向文学靠拢。至于套话,则应归入彻底芟夷之列。
愿我们的各级报纸,每天的信息,都能覆盖它所面对的地区,呈现出它那个地方广大群众社会生活的全面景象来。
王汶石
1989年5月9日
之二
永胜同志:
你好!大作《铁锹的故事》和《张师傅》均拜读。读后感觉如下:一、两篇作品均是写工人阶级先进人物的英雄形象的,题材和思想内容都是很好的。作品中有着一股子饱满的政治热情,这也是很可贵的。二、如果要讲有什么不足之处的话,是否可以这样考虑:《铁锹的故事》,看来是要写严师傅,但故事主要部分却是回叙李继红父亲的战斗经历,这样在一篇很短的故事中,就分散了笔墨,而且又把很大一部分篇幅拿去写继红的思想转变。故事失去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结果什么也没写出来。
《张师傅》一文,主要塑造张师傅自造焊条的先进事迹,故事脉络还算清晰,但作者通篇都在作一般化的抽象的叙述,不注意人物性格刻画,从而缺乏形象,给人印象很模糊。
此外,从两篇作品来看,你在语言上还得很下番功夫才行。你现在使用的还是新闻报道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即形象化的语言),因而文章就很难写得生动。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顺祝
进步!
王汶石
1976年3月11日
之三
永胜同志:
你好!来信及来稿均已拜读。正像你信上所说,你的这篇《西服的风波》比你以前的作品写得好,有了人物形象,也有了较丰富的故事情节。但还是不好转给《延河》。《延河》在改革中,刚刚改组,新的领导班子刚组成,他们劲头很大,要把刊物办好,特别强调作品质量。因此,初学写作者的稿子,不是特别出类拔萃之作的,他们一般是不大会采用的。
《西服的风波》一稿,主题仍嫌缺少思想意义;丑女对王勇的“疑心”没有来由,因而他们夫妇之间的一场风波似乎不大可能发生;在艺术表现上,抽象的讲述太多,形象性还嫌不够;此外,在语言上,地方土语太多,读者难以理解,而真正形象生动的词汇又不够。所有这些方面,尚需继续努力练笔,以求达到一个新的艺术表现力的高度。
手稿同时寄回,望你妥收。
顺颂
文安!
王汶石
198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