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忠彦和六部尚书取消中侍御史和中书侍郎的封驳权,倒是大大的拍了皇上的一个马屁,让我倒有些飘飘然了。
“都察院院长和监察院院长二职不再向内阁负责,凡事直接向皇上禀报,由皇上亲自主领。”
韩忠彦说完,众臣工不由一阵目瞪口呆,他们刚才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奏本,想不到是如此改革,这一来,都察与监察两院的院长可是一个灸手可热的职务,就不知是*了。
在众臣工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御史大夫李清臣出列奏道:“臣附议韩相的奏议,自臣领御史大夫一职以来由于御下不严导致三院混乱,职责形同虚设,请陛下降罪。”
诸臣中除了韩忠彦和六部尚书之外,各人均用一种奇怪的目光打量着李清臣,包括四王在内的有些人甚至心中在想:你李清臣刚才不是在徐海一案上表现得忠心耿耿吗,怎么这一转眼,皇上和各位内阁大臣就把你这急先锋给卖了。
还有大理寺卿正李格非,心中正奇怪,难道皇上是如此刻薄寡恩之辈吗?就是狡兔死了,也不用马上就烹走狗吧。作为在官场中混迹多年的老手,李格非知道绝对不会是这样的,相信改革御史台后李清臣仍会给皇上起用。
我和颜悦色地向李清臣道:“李卿家不必自责,御史台的改革是必然的事,朕也不是怪罪你。”说着,我又转头向韩忠彦道:“韩相啊,既然你和六部是如此认为,不知对改革后的都察院和监察院院长人选可有什么提议?”
这一来,众人不由竖起了耳朵,看看韩相和六部尚书对两院院长的提议,要是一不小心给皇上看中,坐上这两个灸手可热位置的其中一个,那在仕途上的飞黄腾达就指日可待了。
韩忠彦见众臣一副如临大敌的正经八百的样儿,心中暗自发笑,于是朗声道:“经微臣和六部尚书同议,鉴于御史台已经撤消,而原御史中丞李清臣熟悉其具体工作,又任过地方各路官职,建议由李清臣担任监察院院长一职,而都察院由于要负责纠弹中央百官,并巡视纠察京城,建议由五城兵马指挥使宗泽暂时兼任都察院院长一职。”
这一来,大家心中一阵惊奇,任用李清臣为监察院院长倒还不怎么样,但是任用宗泽为都察院院长却是大失所料,不过传闻皇上说过他是宗泽的有力后盾,看来此言非虚啊。
不待众人反应过来,我一锤定音的道:“好,准韩相和六部尚书所奏,来人啊,传宗泽。”
其实大家此时已经心知肚明,说什么韩相和六部尚书的奏章,不过是托言而已,皇上怕是早和他们七人商量好了,只不过是在朝会时通知大家知道一声罢。
“五城兵马指挥使宗泽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宗卿家平身。小林子,宣旨吧。”
宗泽站了起来,正好小林子展开圣旨道:“李清臣、宗泽听旨。”连忙和李清想又跪了下去。
“经内阁六部同议,撤消御史台,原御史台中丞李清臣改任为监察院院长,原五城兵马指挥使宗泽赐正五品衔,兼领都察院院长一职。其余原御史台诸僚各依职责到两院。”
李清臣与宗泽两人三呼万岁后退下,宗泽小心翼翼地自动退到最后面去。
“诸位卿家还有什么奏本吗?”
众臣工一时鸦雀无声,往日都是小林子高奏:有事上奏,无事退朝,怎么会是这样。不过大家看到小林子手中还有圣旨,知道皇上还要宣旨,便明白了是什么回事了。
我见众臣默不作声,向小林子道:“小林子,宣旨吧。”
“宣吕惠卿、王恒上殿。”
“曾布、杨燕云听旨。”
“擢太子少保、京西北路安抚使曾布为经略京西北路、河东路、河北西路、河北东路四路宣抚使,出任宋辽北方互市使一职。去开封府知府一职。”
“擢枢密院左直丞、马军司都指挥使杨燕云兼任互市副使,并领河东路、河北西路、河北东路三路军知事都指挥。”
曾布和杨燕云两人只是知道皇上是信任他们,让他们出任互市使是可以让北方三路的文武官员大力协助,却不料是让他们两人同时主理三路的文武大权,可让他们喜出望外了,连忙跪了下来向皇上谢恩,刚好吕惠卿和王恒也进来跪下。
“擢延安府知府吕惠卿为经略陕西二路安抚使,擢王恒为永兴军路副知军。”
“谢皇上隆恩。”
众臣工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吕惠卿在西夏人眼中可是有一个天杀星的称号,让这个疯子担任经略陕西二路安抚使,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给大宋挑起一场意外的战争。
而对王恒这名国舅爷,朝中诸臣还是多少有人知道的,见皇上把他放在西北仅次于种师道的刘延庆手下,不过是想让他在西北立一些军功,以便以后可以大开方便之门。
一些有心的大臣却在考虑,皇上如果是知道吕惠卿的简历,而把他放在西北任一把手的话,那就证明大宋最近几年可能是有意西北,至少会是在西北放开手脚了。
由于西北大将种师道入主内阁,而皇上近期又大力扶持武将,看来是与西夏要有好戏了。
“张商英。”
“微臣在。”
“曾卿很快要前往北方赴任了,这开封府知府一职你们吏部要尽快在吏考中物色人选,然后和内阁各大臣商议,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与曾卿交接。”
“微臣遵旨。”
“退朝。”
出了午门后,大家议论纷纷,猜想这三年一度的吏考皇上肯定会大刀阔斧的进行,瞧近来的一番人事变更,看出皇上是要励精图治,一振大宋百年来的颓废气势。
但颇令文官们气愤的是,皇上明明是在任用武将,但是他们却很难反对,因为皇上任用的总是文官出身的武将,无论种师道、宗泽还是吕惠卿,都有功名在身,没有功名在身的诸如杨燕云、高永年之类均是忠良后代,谁敢反对?现在朝中武官集团已经渐渐形成,而且隐隐和文官成了对峙,而文官又动不了他们,因为他们的后面是皇上在为他们撑腰。
而身为文官集团首脑的宰相韩忠彦,其父韩琦本身都是一代名将,是标准的出将入相的人物,对武官也不是很厌恶。
文官们啊,现在可是有劲无处使了,郁闷。
阿达的话: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这本小说终于签约了,在此,阿达感谢诸位书友的点击、推荐和收藏,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结果。阿达的心里高兴啊,第一卷再有几章就要结束了,请大家拭目以待,阿达会努力码字报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