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努特·汉姆生,1859年8月4日生于挪威中部的居德布兰兹达尔姆。他家世代是农民,3岁时全家迁居挪威北部,那里有半年时间太阳不降落地平线下。夏天有“白夜”奇观出现。加之群山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风光极为壮丽。
他从小由当牧师的叔父抚养,未受过正规教育。15岁时,汉姆生由叔父安排,到一家鞋店当学徒。但他志不在当鞋匠,而在文字创作,他要把故乡绚丽多姿的大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他模仿前辈著名作家比昂松的笔调,写诗歌,写农村中的小故事。18岁时发表了处女作——诗歌《再次相逢》,未引起文坛注意。他离开鞋店,开始了10多年的流浪生活,当过小贩、店员、修路工,还两度去美国,在芝加哥当电车售票员;在北达科他州当农业工人。流浪生活使他饱尝世态炎凉,为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去美国,原不是为了淘金,而是寻找从事写作的机会。结果,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还是回到了挪威从事写作。
1890年,汉姆生出版了第一部成名作——《饥饿》。这时,他31岁。小说描写了一个穷愁潦倒的青年文人,虽然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但仍自视清高,充满同情心。他甚至当掉御寒的背心帮助乞丐。作品对主人公在饥饿中产生的各种幻想和变态心理,刻画得相当生动、细腻。这部作品使汉姆生真正步入了文坛,它被评论界认为是对挪威文学的重大贡献。
1894年,《畜牧神》的出版,被认为是汉姆生创作上的一个突破。作者在作品中第一次描绘了主人公与大自然的关系。主人公格拉恩中尉,安于原始森林的舒适生活,同破坏宁静的城里人发生了一系列冲突。作品状物言情,文字极美,简直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1898年,另一部重要作品《维多利亚》问世,它被列为世界著名的爱情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一对地位悬殊的青年——贵族小姐维多利亚同磨坊主的儿子约翰内斯的爱情悲剧,故事生动,情节感人。
标志着汉姆生创作成熟的是他获得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大地硕果》(1917),它被誉为“大地赞美诗”,描写了性格憨厚、意志坚强、朴实而粗犷的庄稼汉伊萨克的创业、发家,生儿育女的故事,他和他妻子对世界的重新创建,对大自然的新的发现,可比拟为原始森林中现代的亚当和夏娃。对这部作品,世界文坛褒贬不一,有些评论认为,把农村的原始生活与城市工业对立起来,是逆时代潮流的,可看作“尼采主义”在艺术上的翻版。
汉姆生的小说还有《神秘》(1892)、《水泵旁的妇女》(1920)、《梦想家》(1921年出版英译本)、《最后一章》(1929年出版英译本)等,1904年他作为挪威新诗倡导者出版了诗集《野地的合唱》,以及剧本《国门》、《生活的游戏》、《晚霞》三部曲。
由于汉姆生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对财富积累及工会组织、妇女解放等均持反对态度,他主张返回大自然,他的小说被称为“新浪漫派小说”。
汉姆生晚年在政治生活上有过一段不光彩的经历。1940年法西斯德国占领挪威时,他公然拥护占领者。这同他早年信奉尼采哲学,崇尚族长政治,主张超人统治世界分不开的。1945年,挪威从德国侵略者铁蹄下获得解放后,他因叛国罪受到审判,后因病获释。1952年病逝于挪威的格里姆斯塔得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