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奎
在波澜壮阔的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许多革命者也是诗人。辛亥革命时期的领袖人物孙中山、黄兴以及秋瑾等人,都有诗作传世。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和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人,都出版有诗集。******气势磅礴的诗词堪称革命史诗,就其历史生命力和流传的久远来说,甚至可能超过他的论文。这种现象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中国是诗的国度,数千年来诗人辈出,诗教普及,幼儿发蒙即受到“床前明月光”和“一去二三里”之类的诗歌教育,诗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百年沧桑,风云变幻的社会运动和艰难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为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袁宝华同志这部诗集的出版,也许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例证。
袁宝华同志具有他那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经历:青年时期投笔从戎,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担负某一方面的领导工作,经历了国家发展中的成功和挫折。人们都知道宝华同志是经济工作的领导者,这部诗集的出版说明他同时是一位诗人。他自少年时代就喜欢写诗,但尔后长时期职业革命家的工作和繁忙的公务使他难以专心致志于诗。这本诗集以《偷闲吟草》名之,正标明其业余创作的性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无论是戎马倥偬还是在紧张的经济工作中,作者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诗兴和创作的热情。所历,所见,所闻,所感,发乎情而形诸诗。质朴自然,至言不饰,实谷不华,表现了作者的诗品和人品。视角常有独到,构思每见新巧,遣词造句别出心裁,足证作者诗的功力。或写景抒情,或思乡念旧,或抒怀明志,题材不一,而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烈情感,对自己所献身的党的事业的不渝忠诚。作者实践着“诗言志”的优良传统,这是革命者的心声,时代的歌唱。宝华同志有诗:“征途万里赋新诗”,这是他诗创作的经历,也是这部诗集的特色。
《偷闲吟草》即将付梓,宝华同志嘱我为之序。宝华同志是我所敬重的长者,道德文章,素所景仰,自然义不容辞。但我并非诗论家,踌躇不敢应命者数日,惟恐难为华章增色,反贻佛头着粪之讥。迨展卷诵读,情不自禁,写下如上感想。1996年,宝华同志作七律《八十述怀》并承见示,我深为喜爱,乃不揣浅陋,步原韵奉和。读完这部诗稿,掩卷沉思,觉得加深了对于宝华同志和他的诗作的理解,也印证了我在和诗里所表达的意思。所以,愿将那首和诗作为这篇序言的结尾,并借以表达对作者的敬意和祝福:
喜读华章意象新,风霜历尽又逢春。
三山倾覆酬鸿志,九州规恢见匠心。
岁月相期茶与米,文章老到博而深。
满城争说袁公好,岂止清操贻子孙。
2000年10月30日
注:“茶与米”不仅指生活简朴,也寓意长寿:“米寿”(八十八岁)与“茶寿”(一百零八岁)。末句原为“受教吾侪仰天孙”。
老领导宝华同志:
您好!
您托邵汉青同志带给我的您的诗集,早已收到了,承蒙惠赐,深为感怀。
记得在乾安时,曾见到一幅您自己书写的一首诗,贴在墙上,依稀记得其中两句:“挈畚积肥踏春雪,驱车采薪入莽原。”这次翻阅诗集,得见《春分》一诗全貌。仿佛56年前的乾安岁月,又重新出现在眼前,当时,驰骋在东北大地上,深入于雇农矮屋土炕的情景,油然又复历历在目,当然这些回忆都是伴随着您的鲜明印象而展开的。诗是形象的思维,最易引发人的万千思绪了。从前我所知道关于您的诗作,也只此一首而已,却不知道,您原来是一位真正的大诗人。如此出众的才华,却让它深深地隐入政治才能的幕后。您这本诗集一出,真有石破天惊之感。使我等敬重您的人,从诗人的心声中,更加清楚,为政者要有怎样一颗真实情感的赤子之心,才能把政治与人格完美地统一起来。在乾安时期,您是我们的领导,实则情同师生。这次见到您在乾安时写的《南征》、《乡思》、《杂思》诸篇,为您真诚的心灵所深深感动。我觉得您这本诗集,题目为《偷闲吟草》,您实在是太谦虚了。恕我狂言,这“偷闲”所得的诗集,其真正的价值,想不在那些正式的报告与文章之下的,时间会证明一切,好的就是好的,它一定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新春之际,只宜祝贺,不多写了。
恭祝万事如意,阖府安康。
罗昌仁
2002年1月20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