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宗寒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袁宝华访谈录——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论要》一书采取记者访谈的形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如何加强我国企业管理和深化体制改革,发表了深刻、精到而中肯的意见,并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的问题,包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了剖析和回答。这是一部对加强我国企业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百科全书式的重要著作。
这部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论述集中,针对性强,全书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即如何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办好社会主义企业。作者正确地指出,管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管理同科学技术一样是生产力的必要组成部分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它是非物质生产要素,但没有这个要素,生产力不可能得到正常发展。我国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这一点还没有被所有的同志所认识。因此,他大声疾呼:必须像对待技术那样重视企业管理,花大力气把企业管理抓上去。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使所有设备都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但科学管理却是任何企业都能做到的。加强企业管理不仅是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改革的需要。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增强企业活力,都必须以企业管理现代化为基础。
企业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企业管理,一般理解为企业再生产过程的组织、协调、指挥、管理工作,包括加强企业基础工作、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加强生产管理、计划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工资管理、班组管理等。宝华同志认为生产过程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在书中有相当的篇幅论述这方面的工作。但他的分析不仅限于狭义的生产过程的管理,而是有开阔的视野。他谈了企业领导体制问题、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问题、培养人才问题、技术进步问题、提高经济效益问题,以及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组织管理发展社会主义企业的一切主要方面他都谈到了,并且对所有这些主要问题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例如,在谈到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的时候,讲了我国企业领导体制的历史变革,讲了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必然性、厂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推行厂长负责制的效果以及改进企业领导体制要进一步抓好哪些工作,讲了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保证监督作用、企业党组织怎样设置专职人员,讲了企业为什么必须实行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怎样依法治厂问题。可贵的是,作者并不回避矛盾,而是针对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作细致的剖析,用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来回答问题,揭示事物的客观必然性,用理论的力量来说服人。立足于实际又高于实际,把加强企业管理、办好社会主义企业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提高到规律性上认识,是这部书的特点,也是这部书的突出优点。
办好社会主义企业,一方面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解决好企业经营机制问题。后者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外部条件,是搞活企业的前提。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办好社会主义企业有决定性意义。这些年来,在不断改革过程中,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主要是采取“两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扩大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增加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活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理论界对“两权分离”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对“两权分离”的形式也是议论纷纷,“两权分离”的实践过程中也提出一些新问题需要解决。作者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探索。作者认为,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必须坚持全民所有制,坚持“两权适当分离”的原则,以使政企分开,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私有化在社会主义中国是行不通的;企业所有制在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在理论上也不能成立。我们已经找到了实行“两权分离”、增强企业活力的路子,现在凡是有了充分自主权的企业,见效都很快,应当总结经验,继续前进,而不需要改弦更张。生产资料所有制应当相对稳定,集中精力发展生产。生产力发展了,可以相应调整生产关系,而不要轻易改变所有制,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全民所有制一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动摇了。这一见解是完全正确的。
作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应继续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形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激励企业多创利;企业多创,国家可以多收,企业可以多留,职工就可以多得。但目前承包方式不完善,要通过合理确定承包基数,引导企业合理使用留利、适当延长承包年限和把竞争引入承包机制等办法,使之逐步完善。
本书对租赁制、资金分账制、股份制等分别作了分析。
作者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书中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英国及法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及可借鉴之处,绘色绘声,有血有肉;说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也是很有价值的。
袁宝华同志长期担任我国企业主管部门和经济综合部门的领导工作,对国内外的企业管理十分熟悉,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本书是一笔珍贵的财富。采取访谈的形式,把这些珍贵的经过反复曲折得到的经验、思想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和升华,使之成为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门著作,对于武装人们的思想、培养干部、促进企业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和深化改革,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