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28100000106

第106章 第一百〇 两袖清风袁宝华

方进玉

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同志嘱我说:“你去写写袁宝华同志。作为老干部,他两袖清风,值得一写。”冯健同志的语气肯定,听得出来,他很动情。

打电话去联系,原来在袁宝华身边工作的几位秘书都愿意谈谈。

这是令人难忘的采访。作为记者,我觉得无需再作什么“妙笔生花”的加工,如实记录,已足见风范。

朱仁学:我觉得,宝华同志不仅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所有中青年干部学习的榜样。他要求自己历来十分严格……(朱仁学的话刚刚开了个头,便激动得说不下去了。)

宝华同志从来不愿意宣传自己,并要求我们不要宣传他。我是这么做的。前任秘书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要先申明一下,如果我现在还在宝华同志身边工作,或者他还在“一线”,我都不能接受采访而只能婉言谢绝。现在,宝华同志已经从一线退下来了,我也有一段时间没在他身边工作了,所以我很愿意说说。

宝华同志的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是非常、非常突出的。

宝华同志过去一直担负领导工作,并且是在掌握实权的经济部门做主要领导。他担任过物资部部长,国家计委、经委副主任,国家经委主任等职。经他手审批的建设经费和建设物资难以计数,但从我和他的接触来看,他从来没有为自己、为亲属、为老家,牟取过一丝一毫的私利。这在经委、计委、物资部是有口皆碑的。

我还没到宝华同志身边工作时,就听说他严以律己。好像是1980年,委里评选优秀党员,无记名投票,我印象中,宝华同志是以很高的票数当选的。到了他身边,更感到他名不虚传。

各地、各部门到北京部里,到计委、经委办事的人太多了。认识的也罢,不认识的也罢,老战友也罢,老家来人也罢,该办的事,他要求我们一定要办好、快办;不该办或者一时条件不具备而不能办的,他也要我们向地方的同志讲清楚。任何人送的任何东西,他是一概不收的。有时,来的同志很熟,说:就是一点茶叶。宝华同志也不收,说你们留下招待客人吧。我们怎么能收呢?我们在宝华同志身边工作,他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做秘书的,只有维护宝华同志的声誉,怎么能给他脸上抹黑呢?

宝华同志在一线工作时,在电台、报纸、杂志上发表过许许多多的文章和谈话。这些文章、谈话,有的是他自己起草的;有的是他谈思想,我们帮他起草,最后由他审定的。有时,应一些地区、部门的再三请求,宝华同志也就企业管理、职工教育等由他主管的工作给地方的同志题过词,因此常能收到稿费。对这些稿费,宝华同志分文不取,或转交提供材料的同志,或交了党费。我在宝华那里工作时是这样做了,作为规矩,又交代给后任的秘书。宝华同志这样做,却从来没有讲过。我今天讲,大概是第一次向新闻界披露吧。

我可以负责地讲,在我当秘书的那段时间里,我没有代宝华同志收受过半点东西。现在想想,最多是我用他的稿费买过几次宣纸,那也是因为别人请他题字,他又不让我们朝别人要纸,我去买过一些。

国家正式宴会,他是去的;如果你专门要在北京请他,他绝不会去。宝华同志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件事:抗美援朝时,他在东北工业部任秘书长。一次,东北工业部部长王鹤寿同志到鸭绿江边检查工作,宝华同志正好陪着。到了江边某地,地方的同志摆了一桌酒。鹤寿同志一只脚迈进门,另一只脚还在门外,就看见了这桌饭。宝华同志告诉我们说:鹤寿同志的脸立刻就拉了下来,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我也给你讲这么一件事,那是我随宝华同志去东北。一位地方领导和宝华同志是老战友,因此第一顿饭稍微丰盛点,摆了两桌。这位领导是带着老伴一起来的,他还带了一个小提包。他们是老战友,他也知道宝华同志的脾气。开饭前,这位领导同志从小包里拿出两瓶酒,说:“宝华啊,我和你嫂子(他比袁宝华年纪大,战争年代还曾经是宝华同志的上级)今天从家里带来了酒,不是公家的,来,咱们喝点儿。”宝华同志没吭声,我们谁也没敢吭声,酒就这么摆在了桌上。可宝华同志还是不喝,他说:“好,好,××同志请客,请大家喝,反正我不喝,来,你们喝。”说着,把两瓶酒拿到了我们这几位工作人员的桌上。结果,那顿饭宝华同志没喝,我们这桌也没一人好意思喝。

可以讲这是他的一贯作风。我跟宝华同志这些年,各省的同志都知道宝华同志有这么个规矩,只要他来,饭就要简单,酒就干脆别上。当然,宝华同志这样做,又是很讲究方法的。他并不是生硬地拒绝,也不会把人家骂一顿。他是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是身体力行。

还有他的老伴朱傲石同志,是1949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老同志,要求自己也很严格。我记得是1980年初,他老伴做了一次大手术。手术后,医生认为病情仍然需要继续观察、诊治,因此,宝华同志的老伴每月要到医院去一次。他们家住在复兴门,他老伴的合同医院是友谊医院。我不能说她一次也没坐过宝华同志的车,但十有九回,他老伴是自己坐公共汽车去。如果不是夏天遇到大雨,冬天遇到大雪,她是绝不用宝华同志的车的。她说:“车是国家分配给宝华同志用的,是他的工作专车。我和孩子们没有这个权利坐。”

齐鸣秋:我在宝华同志身边6年,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人格力量。

宝华同志常常讲,作共产党人,就要有不随波逐流,不庸俗化的抗潮流精神。伸手要“官”,一切向“钱”看,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等等一切庸俗的“潮流”,都和宝华同志无缘。用陶铸同志的一句诗形容宝华同志最合适:心底无私天地宽。

对工作、对同志,他是极端的热忱。宝华同志工作效率很高,从来不压文件。要求我们的是两句话:今日事,今日毕(完成);明日事,今日计(计划)。在“一线”时,找他的人很多,他嘱咐我们说:退下来的和在“一线”的,先安排见退下来的;老同志和年轻同志,先见老同志;北京的和外地的,先安排见外地的。特别是外地企业的同志要见他,他总让我们尽快安排见。他说,外地的同志大老远地来北京,到你中央机关来,一定有急事,千万不能怠慢人家。直到今天,他还坚持每月请一些厂长(经理)来座谈,直接听取基层同志意见。所以,现在宝华同志给中央呈送调查报告,听说中央负责同志仍然认真批阅。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资格老,更重要的是因为宝华同志的调查深入,分析精辟。

他在任时也罢,退下来也罢,只要是他认识的人病了,只要他知道了消息,他一定会抽空去探望。我陪着他不知道看望了多少人。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后,得知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分校的一位老师病了,他抽空去看,那位老师非常感动。

宝华同志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1935年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48岁时出任国家物资部部长。他知识渊博,工作繁忙,但他还是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即使是地方的小企业来谈,他也同样听得有滋有味。有一次我们急着到天津开会,没有软座,他就这么乘硬座走的。坐在硬座车厢里,他还是捧着书在看。

1988年5月,宝华退下来的通知一宣布,他立即腾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并到委里的新领导那里去报到,表示自己支持新领导的工作。所以,宝华退下来后,有时我还会到有关局去帮助他要一些材料。不管到哪个局,人家都非常热情,说:“齐秘书,宝华同志是我们尊敬的老领导。你放心,宝华同志要,我们尽快给准备好送去。”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宝华同志的人格力量。

我们和他一起出去时,从来不走在他前面——你说他年事渐高,想帮他在前面开开“道”,他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们要走路,人家也要走路。我们可没这个权利让人家给我们让路。”出差在火车上吃饭,他也常常会提醒我们:“给没给人家饭钱?”吃完饭不给钱,他是绝对不允许的。有时出差,地方的同志会安排警车开路。宝华同志也非常反感,总是想办法让地方的同志不要这样做。他并不一定直接批评你,常常是在闲谈中让对方悟出他很反感这种做法。例如他会说:“招摇过市,群众会不会很反感啊?菜上得这么多,是不是太浪费呀?”

讲到稿费,我也经手过。我去他家送文件时,看看他家的家具除了公家配备的沙发和书橱,其他的都很简单。我想,老主任清苦了一辈子,还把稿费交了党费,总觉得应该给他攒点钱。文章稿费,他总是想办法分交有关同志,题词以及他自己写稿的稿费,不能再转给别人了吧,于是我悄悄给他存了起来。存到了3000多元时,我要调走,就拉个清单给他。宝华同志立即作了分配: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基金会1000元;企业管理基金会1000元;党费1000元……结果他自己还是一分也没要。

这些年,社会上送礼的风气较浓。有一次,来办事的人趁我离开房间,把一些礼品留在屋里没打招呼就走了。等我回来看他们已经走了,退又挺麻烦,于是想省点事不退了。看看那东西宝华同志可能用得上,就让司机开车给他悄悄送回家。没想到,第二天宝华同志上班时又把礼品拿了回来。他没有生硬地批评我,而是说:“企业现在日子也不好过,他们花点钱也不容易。你还是想办法找到他们,表示感谢,东西给人家退回去。”

隔了些日子他又对我说:“那种吃企业的风气最不好。”

有这么一回,我以后再也不敢代他收受一丁点礼品了。除了老家来人送点小米、干菜,他是一切礼品不收的。我在他身边工作时没遇到过一次塞“信封”的。我想,一些人知道宝华同志这么正派,也就不动这种念头了,如果送来“信封”,肯定要碰钉子。

1991年,他回到阔别五十多年的家乡河南南召县。事前,他没给省里打电话,南阳地委书记和专员知道后,都赶到南召,说:“宝华同志几十年没有回来,这次回来我们不知道,没能来接一接,不好意思。”宝华同志说:“我是闲人,这次回乡是私事,你们的工作都很忙,千万不要陪我。”宝华同志在返乡之前就嘱咐我,一定要告诉家乡领导,他出差有约法五章:不准多人接送,不坐小车,不开迎接大会,不设宴招待,不准送礼。

宝华同志是个极重感情的人,但他又是个要求自己极严的人。他一直没有回乡,一是过去他工作太繁忙,二是他在国家经济综合部门担负领导,主管生产协调和调度,回乡肯定会遇到难以回避的问题。1991年回去时他已75岁,虽然他已从一线退了下来,但还担任着中顾委委员、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等职。封建社会有“衣锦还乡”之说,宝华同志回乡,却连小汽车也不肯坐。

韩家增:我在宝华同志身边工作时,社会上请客送礼的风气还没像现在这样严重。那时,宝华同志要求自己也非常严格。他是主管全国生产的领导,来找他的大小企业的领导太多了。他管的就是生产物资和生产调度,如果要求自己不严,想借机为个人捞点好处,应该讲是有条件的,但是宝华同志没有利用职权去牟取过一点一滴的私利。他总是协助、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想办法联系有关部门,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大小企业拿上东西跑到北京来送礼,过去很少见。我只记得有一次他的一位老战友的孩子到北京来找他,想请他帮忙,带来不少礼品。东西是直接送到宝华同志家里的,但宝华同志还是不要,又嘱咐我把礼品全退了回去。

宝华同志除了参加国宴,其他的宴请是不参加的。我常常随同他出差,接风、饯行、陪餐等,都是很少很少的。每逢外出,他总要嘱咐我们,先和地方的同志打个招呼,吃饭一定要简单。吃完饭,总要问我是不是结清了账。参观考察企业,他也有交代:一是不准收礼,二是不准买便宜货。

“**********”结束后,宝华同志出国考察的机会很多,我也常常跟着。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瑞士等国,他都去过。那时有些人出国回来,大包小包要带一堆,宝华同志从来都是简简单单,顶多用零花钱给小孙子买点小玩意儿。无论在国内、国外,他都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收到礼品,回来之后一定交公。我在他身边多年,随他出国多次,他从来没有带回过一个“大件”。

记得一次到日本,接待单位要送给代表团每人一台大彩电,但宝华同志坚决不同意,结果,代表团里当然是谁也不能拿。

三位秘书还讲到宝华同志的其他许多感人事迹,限于篇幅,未能一一转述。但我想用一副联语来表述听后的感受:

两袖清风,从不曾求田问舍;

一生心血,尽付与建国兴邦。

1993年7月5日

1981年袁宝华在月坛北街

同类推荐
  •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记录了爱因斯坦这位天才科学家不凡的一生,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他对于物理学的飞跃式贡献就是建立了相对论力学,指出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这一理论至今仍令科学界获益良多。
  • 金丝小巷忘年交

    金丝小巷忘年交

    范玮丽作为杨宪益最后三年生活的亲历者,记录下了与杨宪益在金丝小巷的相处经历,金丝小巷忘年交主要介绍了杨宪益的生活情况及杨宪益对往事的回忆,用细节展现杨宪益的真实性格与为人品格,并融入了范玮丽与杨宪益作为忘年交的深厚情谊。
  • 赫鲁晓夫的冷战:一个美国对手的内幕故事

    赫鲁晓夫的冷战:一个美国对手的内幕故事

    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的性格能和意识形态、政府或社会运动一样影响着一些国际大事。这些人物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他们自己国家范围,不但影响着其他国家,而且也决定着大国间的竞争。20世纪中叶,冷战进入历史上最危险的时期。五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危机相继爆发,每一次危机都足以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的大多数时间里,整个世界的未来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领导人与普通人一样都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而两大竞争对手——美国和苏联却处于一种没有和平也没有战争的过渡状态,并随时会陷入一场惨绝人寰的核战争。然而,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人认为自己可以改写历史。
  •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
  • 刘胡兰传(马烽经典作品集)

    刘胡兰传(马烽经典作品集)

    《刘胡兰传》描写了刘胡兰从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妇女干事,15岁便牺牲在国民党的铡刀下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刘胡兰烈士的光辉事迹,鼓舞了千千万万男女青年的革命热情。千千万万的男女青年们,正在继承着烈士的遗志奋勇向前……
热门推荐
  • 丝丝如梦

    丝丝如梦

    穿越百年浩瀚的时空,与君丝丝羁绊,如梦萦绕。我若放心的爱了,最后的结局我怕自己没有能力去承受。若不爱,内心的那份情意却又假装不了。谁,执我之手,消我半世孤独;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我,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我,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我,牵尔玉手,收你此生所有;我,抚尔秀颈,挡你此生风雨。这场邂逅,结局会是如何,我猜不透,只能爱你所爱,恨你所恨。你若皱眉我便忧心,你若舒颜我便安好。
  • 十世天轮

    十世天轮

    “当金色的命轮转动起来,十世的力量开始复苏。当真正完全觉醒的那一天,这个天地只有我是独一无二。连天上的太阳也只能沦为陪衬!”--这就是我李义的选择!十世的奥义,又将以何样的方式出现?这一切尽在十世天轮!—————————轮士、轮卫、轮使、轮将、轮君、合世轮者、轮转王—————————喜欢请支持官纶,谢谢!前世一群:二六一六五四七四一(261654741感谢凉茶友情提供群!)
  • 尘诀

    尘诀

    启宁大陆的存在是不是特殊的原因,无天之日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背后隐藏了什么;力天尊看似游戏似的让宁初平重生到底有着怎样的盘算;神秘的不会变老的小饭馆老板娘,永远晚上不给力的老板,他们两人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梦浮笙、易追悔、楚帅等手足兄弟又会谱写怎样的传奇;雨笑尘又会与晨璃留下怎样的纠葛;当拾回前世种种,雨笑尘会不会选择重回宁初平的身份;且看一根烧火棍,如何陪同雨笑尘人间笑傲五百年。且看今生雨笑尘如何一步步走到巅峰,用一根普通却又无敌的烧火棍将一个个惊天秘密揭破,铸就一代凡人神话。轮回殿寻后世路,天道宫问长生术。遍寻道界无大义,偶落凡尘得真一。观三百年雪落松涛之隐,品一千载雨笑尘平之浮。从此长生术里无长生,轮回路上无后世。----《何须长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念卿一生安

    念卿一生安

    “世上难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也不负卿。”“玥儿,何为如来?”“或是执念,或是信仰。”“玥儿便是我的执念,亦是我的信仰。”世上难得两全法,宁负如来也不负卿。
  • 摆平美女经理

    摆平美女经理

    他,刚刚从国外毕业,24岁便拿到了博士文凭。等着他的也许是一片光明的前途她,一家新兴起的电子公司老板,她面对的是市场的冲击本来他们之前毫不相干,但是面试会上的另类邂逅使他们联系到了一起…
  • 仲艾青青

    仲艾青青

    他无意的善举,救了小妖一命。千年之后再次相逢,以何为报?一句以身相许的玩笑话,竟让那只小妖倾尽所有。沉寂的爱意,粗神经的恩人,再见已是物是人非。如何让你知道我爱你。。。。。。。(基友端梓作品,作者本人授权代管)
  • 倾荷恋

    倾荷恋

    【序1】他的等待,他的温柔,换来她千百次回眸,他的过去,他的伤口,换来她片刻的停留,他的付出,他的无求,换来她来世的相守,穿越千年,与君携,向来情深,奈何缘浅。【序2】夏月荷,传说中的天女,穿越千年来到陌生的世界。龙傲天,东雷战神,他有魅惑众生之容,却为她一人所有。南慕容,南博容王,他游历千山万水,却愿为她止步不前。楚离,西漠冥王,宁负天下,宁负己,却唯独不愿负她分毫。那一刻,那一眼,只一眼,却注定一世相思。当北斗星移、日月交汇,她是选择留下,还是再度离开。又或是,她选择为谁留下,还是选择弃谁而去。【序3】前尘,她只爱一人,今朝,她却不知爱谁,一人似他容貌,一人似他温柔,一人似他霸道。前尘,她最怕的是再遇不见你。今朝,她最怕的却是,分明是你,又分明不再是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色丹药师:惊世毒妻

    绝色丹药师:惊世毒妻

    她是21世纪神秘武馆少馆主,隐世神医之徒,一朝穿越,变成了帝府人人唾弃的废物大小姐。焰鼎在手,丹药我有;魔笛在手,众兽俯首!双系元素很厉害?四系特殊灵力亮瞎你的钛合金狗眼!你想玩宅斗?想要我随时奉陪?没问题!你在阵法遛弯,我在学校修炼,两不误!听说你家大小姐心狠手辣,人见人怕?那这个傲娇呆萌求朋友的少女是谁?咱家招贼了?无所谓,反正我那个两辈子的好闺蜜把拿的钱都还我了,只是没有你们的份!身旁桃花朵朵开,美男在侧任她选......唉,说好的任她选呢?为什么桃花全都被扇飞了。“不要再缠着我了!”某女霍霍磨牙。某妖孽男挑眉:“不让我缠你?那我压你如何?”“......”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