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师:您好!
在这里请代向您的夫人问好!《病从心治》我已看了。
“心”,的确值得大笔书写,大声颂唱。
没有真儒便没有真中医。翻开中医的历史,所有成为一代大医者无不是天资慧美,人品高尚,心极清净者。
近日,我看《景岳全书》,惊叹在没有电脑没有助手的明朝,一个医生除了读书,看病,思考还能写下如此鸿篇巨制,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的作品。那必定要付出全部的生命,这样的大作是心血所浇灌,绝不是那些为了职称而炮制的废纸所能同日而语的。
您的大作《病从心治》处处闪着理性的光芒,散发着热爱中医的情愫。不把中医视为职业,而是把中医看作生命的一部分的中医现在很少很少。认真读书,认真做人,时时通过治病救人而升华自己的医师是社会的珍品。可惜,这样的人往往会被强酸强碱的世俗之流所淹没窒息。能在恶浊的环境中脱颖而出,需要有深厚的根基和极大的福分。更要有强壮如牛的生命力。
一个人在漫天大雾的时候,坚信太阳会出来,这点很重要。在人人都为蝇头小利钻营时坚守在中医这块沃土上耕耘的劳动者必定能得到上天的恩赐。我坚信这一点。
您在书中的许多观点,都是极有见地的,例如:对“过度治疗”的批判,对机械文化、机械科学使中国人的肉体和精神受摧残的警示。
还有,对肿瘤的治疗以扶元气为主,这些都是金言玉语。日本最近有本叫《白色巨塔》的书就是批评癌症化疗、放疗的大作。(我目前还找不到此书——借、买都不能)
“清净心”是武器,作为救人的“药”绰绰有余。为什么所有的健身都最终要走修行的路?这就说明了提高“心”的质量,乃是最根本的健康捷径。可惜人们常常被误导,认为单靠运动、饮食、药物及气功等等就可以延年益寿。
医者没有清净心,技术难达炉火纯青之境。病人没有清净心,花钱花时间精力也难得病好。提高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心”之质量,乃是大医之道,它涉及的不仅仅是医技、医术,而是医道。医,只有走在道上,才会发出光芒万丈的能量拯救多灾多难的人们。走在“道”上,人才最终获救,社会才能步入真正文明。大医医国的道理便在此处。
我最欣赏您的观点——中医大成靠佛学。是的,智慧不达最高境界,医学是无法上去的。西藏的索达吉堪布说得道要有:信心、悲心、智慧。我深信之。行医亦如此。
我还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您的《中医图画通说》翻开它时时有一个“磁场”在那里。处处体现您对中医的爱,对中医的悟。在《中医图画通说》中您实实切切让天下人知道中医高、妙、好极了的老婆之心随处可见。
现在,这本《病从心治》,也应该让它有个强大的磁场。那就是让有缘的人看了它终生与它为伴,视之为无声的师友。
我想:真正的超时空的作品,不是以畅销和排名榜为标准的。它以大智慧者和大根器者,以及得道者的赞许印证为成功。如果出一本书,得天下的猪狗同叫,而且把它不停地啃来啃去,我不认为这算是成功。无非是赚了一些红红绿绿能买东西的纸片而已。
为此,我不眼红《鬼吹灯》的成功,也不稀罕《哈利·波特》的成名。我欣赏的是《瓦尔登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还欣赏王小波的精神骑士的风骨。
有饭开,有地方睡觉,有高人的书为伍,足矣。人生在世,精神空间的占有比物质占有更显“富贵”!我还认为,写一本书除有个性之外,文笔的优美和书中无怨气、杀气、晦气、衰气,这些都很重要。做到君子如日如月,不怒自威,这种大气很难得。
我发现自己一辈子都达不到上面所希望的境界。我相信您能。因为梁老师认为您是“纯阳之人”……。
我很惶恐。您叫我为您《病从心治》作序,从学识、修养和诸多方面,我都不配啊!感谢您的抬举和厚道。
我在这里直白地建议:像《中医图画通说》那样大刀阔斧地把此书许多“经过”处处理掉吧。纯粹的以散文诗的形式把您心中的“诗、情、画”渗出来,让您的文字处处可闻到来自灵魂深处的芬芳。这样的建议不一定对。但我多么希望有一本中医的“瓦尔登湖”!
慢慢玩,不要着急出第二本书。大老爷不出书则已,出就出一奇书,一大书,一老是再版的书。
把《心》玩透,玩熟,高兴再捂它一捂,弄成一瓮陈年老酒。请问,珍藏三千年的“人头马”多少价?
告诉天下的人,白老爷可不是凡夫小辈;老子的书不贱卖!有这样的气量和胸怀,何事不成?!
只送知己……只留后世……
今天是星期天,我抽专门的时间写这封信。因为这一年多,几乎没有执笔写信,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读书和做原始劳动上。在这样的状态下我相信人要救自己唯有勤劳的手,智慧的脑(心)。
我一直认为,吉星高照并不是人不碰到灾难,而是他有逢凶化吉的能力。我相信在修行的路上前进,您的书将一本比一本更是精品。这是我的祝福。祝万事如意,“书”有生命……
胡杨
2009年2月29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