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83000000008

第8章 野心家们(3)

长沙被围攻,他充当说客,把左宗棠劝出山门。

现在武昌被克,他一定要劝曾国藩这位老友出山。

两人见面,非常亲切。在京城,郭嵩焘作为举人,为了考上进士“北漂”时,基本上在曾国藩家搭伙蹭饭,两人过从甚密。郭嵩焘慷慨激昂,晓以利害。

曾国藩权衡利害,就驴下坡。马上给他内兄发出第二封信。信中说:

知武昌失守,不胜骇叹,郭云仙亦于十五日夜来我家,劝我到省帮办团练等事。弟以湖北失守关系甚大,又恐长沙人心惶惧,理宜出而保护桑梓。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他对自己非常自信,仿佛他不出山,长沙就会人心惶惶。

满怀自信、试图大有作为的曾国藩在一番真情告白之后,略经劝说,马上就出山了。

从“理宜出而保护桑梓”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好像桑梓的保卫,非他不可。

曾国藩是一个有大抱负的人,想干一番大事。

咸丰三年一月三十日,曾国藩收拾起行李,在母亲坟前鞠了三躬,然后带上弟弟曾国华启程前往长沙。

争权与出走

帮办团练大臣曾国藩正式上任。

巡抚张亮基很热情地接待了这个“理学名士”。他希望新来的这位书生辅助他管理全省剿匪事宜。留在湖南给张亮基当幕僚的左宗棠,对新来的朋友也十分亲热。两人一见如故,他帮曾国藩找了一处办公地方——鱼池口。

必须练出一支劲旅。这个念头从出山那一刻起,曾国藩就坚定了。

当然,当时的长沙官场并不看好他:一个从没带过兵的人,不说像那些威风凛凛的将领,连个兵样都不像的文弱书生,他能带兵剿匪?

曾国藩决心练出一支劲旅,是因为他相信:事在人为!当年他一个农家子弟,一无靠山,二无经济,唯有一股不服气的韧性,在偌大一个京师,不也脱颖而出了吗?

更重要的是,虽然没带过兵,但他坚信一个简单得再也不能简单的道理:上战场与上考场是一回事,平时功夫做得深,到时心里就不慌。

张亮基把罗泽南统率的三营兵交给曾国藩,同时驻守省城的绿营归他节制。

曾国藩没说什么,他从没带过兵,只是跟罗泽南提了一个要求:明天六点出早操,我先看看。

虽说罗泽南的湘勇也出早操,但平时是七点多才起床,这么早的早操还从没出过。罗泽南说:是不是早了点?

曾国藩说:不早,本来应该五点半就出操。

第二天,牛角一吹,约摸十多分钟湘勇才跌跌撞撞到齐。然后罗泽南下令列队练习;王錱领操,演练半个时辰之后,罗泽南说:请涤帅训话。

曾国藩挥挥手,说:叫营官罗信南过来,其他人解散。

营官罗信南跑过来,曾国藩口气很生硬地说:你那一营兵,稀稀拉拉完全不是打仗的料。留下你这个营官,其他的人都帮我打发回去。

罗信南愣住了,心想:你手下加起来也就只有三营兵,而且这三营兵都练了一年虽没正式上过战场,也算摸爬滚打,总比新招的强吧?而且亲不亲故乡人,你怎么一来就解散我的营呢?他说:曾大人,全部解散?

曾国藩冷冰冰地说:解散!

连罗泽南也不解了。罗信南虽然与他只差一个字,并不是他的老弟,但对这支队伍,他的感情很深,便说:这都是老人,团练初创就招来的。曾国藩说了一句湘乡土话:罗师(在湘军内部,因为罗泽南的威望高,大家都这么叫),歪脖子树做得方料不?

罗泽南说:与绿营相比,他们服装不统一,列队也没有他们那样像模像样。

曾国藩说:罗师,绿营更不行。那种银枪洋蜡头更不是吃菜的虫。我等不是好玩,要练就练出一支跟明朝戚家军一样的铁军,否则,我们上愧于圣上下惭于父老。与其在战场上让他们死,还不如早放他们一条生路。

众人听了默不作声。

曾国藩一边招兵买马,一面从绿营挖来了一员小将充当教官。

此小将满旗人,叫塔齐布。

人招齐了,教官也有了,曾国藩就扎扎实实地练兵。这时,他要求绿营也必须和湘勇一样,六点准时出操。

绿营懒散惯了,平时出操也是做个样子,这也不能怪这些下级军官,因为他们的一把手——长沙协德清(相当于长沙警备区司令)对他们出操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德清一好酒,二好女人,三好养花。好这三桩,就不好出操。绿营没办法,既然归曾国藩这个团练大臣节制,也只好应付,但出起操来,总是稀稀拉拉。好几次,绿营都不来操场,派人一问,理由多多。弄得曾国藩一肚子火。

只有把这个德清治掉,绿营才会服帖。

这个念头一起,曾国藩就召集此时来营当幕僚的郭嵩焘、刘蓉两人商量。

曾国藩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郭嵩焘道:张中丞对他也不满。刘蓉道:长毛为什么能纵横驰骋,就是像德清这种人多了。

曾国藩说:你们先调查,这种人屁股上尽是屎,整完材料,我就向圣上奏明。

这种昏官,哪里经得查?德清这人爱花木,每到一地收集奇花异草。到岳州剿匪,匪没剿出个名堂,花木却运了一船回来。若在平时,这说不上是一条大罪状,但现在是战时,一个武将打仗不卖力,还有这么好的闲情逸致,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

这当然还不足以收拾德清。郭嵩焘打听到去年太平军攻打长沙时,这个德清竟然第一个脱掉官服躲到老百姓家中。他的手下纷纷效仿,于是,长沙街上遍地都是遗丢的军服。

罪证收集完毕,曾国藩冷笑一声,亲自执笔。

后世把曾国藩为首的湘乡文人群体与桐城派并列,称之为晚清两大文学派别。曾国藩的文学成就是否真的有如此之高?历史自有评价。但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奏折高手,却是当之无愧的。他一生写的奏折,几乎篇篇精彩,特别是要拿掉某个人时,那奏折拿捏得十分到位,只要他一参,别人准下台。

他不写别的,这两条罪状就足够了。一是武官不修武,专弄花草;二是太平军一来,德清变百姓。

这状告得太是时候了。咸丰怒不可遏。朱笔批示:交部议处。

同一天,曾国藩还上了一道折,推举参将塔齐布、千总诸殿元。并言之凿凿地担保这两人,说以后若是这两人临阵退缩请把我一并治罪。

正在气头上,再看到这种忠心耿耿的表态,咸丰想也没想将塔齐布提为绿营副将。

把德清参掉,曾国藩算是在长沙立住了脚。

不过他高兴得太早了。上任就如此大刀阔斧,不是他的斧头有多锋利,而是时任湖广总督张亮基支持他。

形势不久就起了变化,张亮基调往山东。

休息了一段时间的原巡抚骆秉章官复原职,情况顿时变得微妙起来。但此时的曾国藩浑然不知。他对这个骆秉章不太了解,不过,这并不妨碍他铁拳治匪的决心。不久,他设立了审案局,凡是有通匪嫌疑的一律归审案局讯问。乱世用重典,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

凡是有通匪嫌疑的,进了审案局,基本上就是活着进去,审完收尸。

曾国藩明白无误地告诉下属:杀错了,我负责。

骆秉章的府上,一时就成了****局。嫌犯家属认为审案局误杀,被杀的人根本就没有通匪。骆秉章也只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不管是杀对了的,还是杀错了的。他都说杀对了。他知道:在这个时候,你要给什么人平反,万一弄错了,这官帽都保不住。

但上访对象中,有些就难摆平了。长沙县令来了,他问骆巡抚:中丞大人,长沙县的嫌犯是不是应归我来处置?审案局直接到县里抓了人,然后通知都没一声,杀了。大清还是不是有法制?要不要搞三堂会审?

还有按察使也来了,他问:我这个公检法司机构还要不要?

骆秉章被问得哑口无言。半晌才慢腾腾地说:非常时期,非常时期嘛。

非常个鸟!杀人像剃头,如此践踏法律,那会官逼民反。

他们真的是维护大清的法制吗?

不!平时抓个人,要审要定罪,这中间的灰色收入太多了。现在,断了来路,等于在他们身上剜肉。

骆秉章也有难言的苦衷,自己当巡抚,又委派这么一位二品京官来帮忙。论品级,都是一个级别;论关系,这帮办应该属当地政府领导。但这个曾国藩一来就喧宾夺主,处处插手。若是与他斗,他是个皇帝都敢犯颜的角色,若是不管一管,他这巡抚也不好当,毕竟省府要运行,手下这些人如果都甩手不干了,自己也成了光杆司令。

所以,告状的多了,骆秉章也不得不安抚一下下属,旁敲侧击地提醒曾国藩。但曾国藩仍然我行我素。

长沙官场与曾国藩有点水火不容,终于因为一件小事,弄成一件不可收拾的大事了。

绿营与湘勇在同一块操场训练,绿营兵就自然经常取笑一下湘勇。这也不怪他们,湘勇穿着、言语、见识都土得掉渣。

摩擦积累起来就擦出火花。一次,湘勇与绿营兵因赌钱发生口角,蛮里蛮气的湘乡人就先动手,绿营兵掏出刀子杀伤了湘勇。曾国藩听后怒不可遏,说:把伤人的士兵给我送过来。

人果然过来了,但不是一个,是一群。这群绿营兵围住曾国藩的办公室,他们叫嚷,要看曾国藩怎么处置。

如按军法论处,绿营兵应该处死。

绿营兵不仅包围了他的行辕,甚至还冲进了他的办公室,打伤他的亲兵。曾国藩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杀,会引起兵变。

不杀,湘勇不服气。

这个时候,湖南提督鲍起豹却不露面,一副任你处置的样子。骆秉章的办公室就在曾国藩办公室隔壁,他也装聋作哑,揣着明白装糊涂,偏不出面,腰杆坐得笔直,好像在那儿认真阅处公文。

曾国藩只好去找骆秉章。骆秉章说:事到如今,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啊,那些兵,我去劝一劝。人嘛,是放是杀,还是你做主。

这简直是朝曾国藩脸上打巴掌。

杀,那些绿营兵会攻入曾府。不杀,简直咽不下这口气。

望着骆秉章有些阴阳怪气的脸,一向要强的曾国藩做出了一个连自己也感到委屈的决定:放人!

奇耻大辱!湘勇不满意。湘乡人也不满意。曾国藩的朋友更不满意。

有人劝他上告朝廷,不然,还要在长沙混吗?

曾国藩这个一向要强的人,为什么突然做出了这样一个示弱的决定?

这与他的性格一点也不相符。

许多下属以及他的朋友,对他这个举动的评价是:懦弱。

然而,这件事也恰恰证明曾国藩是一个懂进退,能审时度势的政治家。既然骆秉章都不支持自己,能依靠那个远在千里之外,又不明情况的皇帝给自己撑腰吗?

万一他不撑腰呢?

这种可能性非常高。骆是在职的封疆大臣,自己只是一个帮办。

痛定思痛之后,曾国藩觉得,要么申请回家再去守孝,要么换个地方另图发展。

祸,福之所倚兮。想不到这么一闹,逼得曾国藩竟然有了一个更成熟的想法:另起炉灶,自创一军。

老子要找一块新的地方,按自己的意愿练兵。

他与幕僚们展开了一场讨论。他们认为:如此掣肘的长沙府决不是湘勇的发展之地。要练出一支精锐之师,必须远离这块充满着恶腐之气的地方。接下来,他们讨论了四处地方:湘潭、衡州、宝庆、郴州。

定衡州。曾国藩说。

刘蓉击掌说:好地方。

曾国藩一时愣了,问:霞仙,莫非湘潭离长沙太近,郴州与宝庆是土匪重灾区?

刘蓉说:你去翻字典,“衡”字从“大”从“角”。就是号角越吹越大。

曾国藩笑道:说得好!

决不能一走了之,那样会让别人见笑的。一定要走得体面,最后,曾国藩终于想出了一个无懈可击的方案,给咸丰打了一个报告,他相信这个报告一定会得到批准,因为这个报告的关键词是:近前指挥!

曾国藩用寥寥数语,表达了移师衡州的理由:

“东南如衡、永各郡,西南如宝庆各属,实为匪徒渊薮,宜径驻彼处。”

翻译一下,就是说:衡州附近是个匪窝,我应该靠前指挥,把他们一窝端尽。

收到奏折,咸丰有些感动。敢往敌人窝里钻,确是忠于朝廷的好大臣。他并不了解湖南官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抽出笔来,签上:所奏甚当。

经咸丰批准,曾国藩将移师衡州。长沙官场这帮人纷纷挽留起来。鲍起豹说:涤帅您身为统帅,太靠前了不安全啊,长沙不是挺好吗?

曾国藩说:谢谢提督,我这条命没那么值钱。军兴以来,早将生死置之度外。骆秉章自然也挽留了曾国藩几回,后来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曾国藩,说:我真心希望你留在长沙。一旦有事,我们也好商量一点。

这倒不是做作,他是发自内心。虽说曾国藩有些做法让人不愉快,但曾国藩是一个能干的人,练兵也很扎实。在一起相处,不愉快的事也有,但走了还是有点可惜,多驻军队总觉得安全些。

他不相信曾国藩驻扎衡州是真为了剿匪方便,是曾国藩因为心中有气被气走的。希望这封信能让曾国藩回心转意。

同类推荐
  • 唐臣(上卷)

    唐臣(上卷)

    这是一段日薄西山的帝国记叙,凄苦飘零的唐王,分崩离析的社稷。乱世,造就了一位平民皇帝——行伍揭竿起,孤身护龙驭。百战平三川,王道服人心。他忠于唐室,却最终称帝,目不识丁,却求贤崇礼。麾下名将云集,身连英才笼聚,他缔造了前蜀霸业。是史上罕见的为北方政权所尊崇的南方大帝。
  • 月亮与六便士(英文版)

    月亮与六便士(英文版)

    1919年,毛姆45岁时,发表了这部《月亮与六便士》。小说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某进入中年的英国券商,忽然决定抛妻弃子,跟随内心长久以来积压着的念头,立志要成为一个艺术家。这个故事的源头来自画家高更的生平故事。这种行为并不为世俗社会所认可。本来作为一个券商,手里有大把大把的钞票可以挥霍过活,为什么非要当什么艺术家?为什么最后连生存都变成一个问题?结果,这位想成为艺术家的券商后来连个住处都找不到,身体也患上了疾病,混到了没有钱买食物果腹,整天挨饿的境地。也许,艺术家的世界,凡夫俗子们永远不会懂。这位艺术家不仅没有被这种境地吓倒,反而愈加坚强地活了下去。而且,不顾身体上的疾病带来的不适,也无视周遭环境的恶劣程度,一心扑在绘画的创作之中。在太平洋的一个叫作塔西提的小岛上,他创作出了让人看一眼就会产生荡气回肠感觉的“杰作”。但此时,他已经溘然长逝。那么,为什么叫“月亮与六便士”?其实,用毛姆自己的话说,这个书名的意义并没有在书里得到应有的展示,而是出自某评论家在评论上述《人性的枷锁》时所写的某句话。原话如下:《人性的枷锁》里的主人公菲利普·凯利(PhilipCarey)被形容为一个太过执着找寻月亮的家伙,以至于他从来没发现过脚底下就有一块六便士。毛姆后来这样解释道:“假如你低头在地上不住地要找寻一块六便士硬币,头也不抬起来一下,那么,你就会丢掉月亮。”
  •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名家名译插图本——八十天环游地球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名家名译插图本——八十天环游地球

    本书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主人公福格与朋友打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
  • 栀子花飘香

    栀子花飘香

    南所胡同36号的冯官仲和明光胡同3号的孔家璧在街口分手。孔家璧顺着新璧街拐进红楼和煤厂之间狭窄的西夹道。孔家璧站在西夹道拐角处的厕所外面,抬头看见自己家的门楼。明光胡同数孔家门楼气派。夜幕下,黑黢黢地高人一头。“咦!怎么没有灯呢?”这天晚上,门楼下面的彩灯没有亮,台阶上那对石狮子显得黯淡无光。侦稽队吊着冯官仲两个大拇指头,冯官仲两脚悬空的时候,冯家大小姐桃儿刚好看见钢儿摔到地上。冯家大小姐桃儿和奶奶住西屋。奶奶一大清早颠着小脚迈过高耸的门坎,走进小大院霞光里。冯家大小姐穿好斜纹布的藏蓝色旗袍,坐在冰凉的槭木条案上梳理着齐肩秀发。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官场奇闻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官场奇闻

    本书《官场奇闻》精选了《三言》中脍炙人口的官场经典故事17篇,像《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月明和尚度柳翠》等,无不展现中国封建社会官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百态场面。其情节委婉曲折,引人入胜,堪称明清民间文化的杰作。
热门推荐
  • 余小姐今天也在努力躲病娇啊

    余小姐今天也在努力躲病娇啊

    余染,余大小姐。一线豪门余家唯一的继承人,却因被陷害被亲生父母赶出余家,只能做一个游戏小主播维持生计,成为整个上流圈子里的笑柄。余姜恒,余家养子。本来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养子却成为有可能继承余家产业的继承人。但他本人却对继承家业没什么意思,反而一直对被赶出家门的姐姐念念不忘。如果问余姜恒最喜欢谁,那就是一直守护着他长大的姐姐。
  • 大庸王朝

    大庸王朝

    从赵国末年宣宗变法到王朝末路至天下纷争,再到大庸王朝兴盛到衰落的这近两百年历史中,多少英雄儿女竞相角逐,为史书记载谱下了华丽的一章。这里有激情,有悲伤,有诗词歌赋,有阴谋权术,也有甜蜜的爱情,或是浪漫的爱情……欢迎大家来品评。
  • 公主的校园爱情

    公主的校园爱情

    三个性格迥异的姐妹遇见了唯美的爱情故事,开启了一场迥异的恋爱。三人,三故事。三生的爱
  • 从此刻开始求生

    从此刻开始求生

    死而复活是什么感觉?刘苟从未了解过死亡的感觉,他也没有如此痛恨过死亡在经历了每天都是同一天永远也改不了结局后。一场迷雾,一个诡异村落,一个个轮回任务,对于他身处于如何险境也已不在乎。能做的只有好好的活下去!珍惜每一天的活下去!
  • 一面之词

    一面之词

    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正因为少了发现,才让原本多彩的生活显得不美丽。感情也是一样,两个人的关系的紧张和一时的误会,都不是因为双方都没了感情,而是因为缺少高品质的沟通。而糟糕的沟通最大的来源就是听信了一面之词。在我们的周围,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对骂,误会与争执,可能是你看到的,也可能就发生在你身上,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不愉快。那就请你翻看一下这本书吧,我将通过自己听说过的更主要的是经历过的身边小故事,向你讲述一面之词的“伟大之处。”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关于高品质沟通的积极思考,更愿意看到一时有些纠结的你会打开思路,变得豁然开朗。还希望能够和你一起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讨论。
  • 谋仙碑

    谋仙碑

    一朝家仇恨,血流皇家。一枚仙石碑,引入仙途。一念入魔道,天下皆乱。最终谋算天下,败尽群仙!与仙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注意:半架空历史,半玄幻)前期高武加谋算,中后期涉及修仙和谋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朽符文

    不朽符文

    天地之间自然的神奇诞生了这些有夺天地造化之能的符文,它只是个符号,可他却是一种自然能量的君王。
  • 论女皇进化史

    论女皇进化史

    爱冒险的玲珑穿越了,一开始以为是宅斗文,她已经准备好磨刀霍霍向姨娘,斗庶姐了。可是看到皇帝小哥哥暧昧的态度,原来是宫斗文,难道穿越女都注定走上争霸后宫的节奏?后来发现身边美男环绕,玲珑美滋滋的想着,难道是后宫文?(???_??)?这个可以有!可是最后玲珑一脸懵逼,谁能告诉她,争霸天下是什么鬼?(?_?)本文男女主一对一,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妃同小可之邪王举旗投降

    妃同小可之邪王举旗投降

    她是将府嫡女,爹爹是战功显赫受万民敬仰,却没想最终因功高盖主落得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原本的青梅竹马变成了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而她为报杀父之仇,从高高在上的千金大小姐沦落成晋王府的一个小婢女。传言中的晋王殿下,冷酷嗜血,视人命如草芥,人人敬而远之。但自从遇上某人之后,这个从不关心朝堂大事的晋王殿下,披挂上阵,屡立战功。他说:“为了你,夺了这天下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