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76100000008

第8章 中世纪教育

西欧的教育

西欧在西罗马灭亡后,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到11世纪,才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游牧的日尔曼人有很多分支,他们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许多王国,其中以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在查理曼统治的四十六年中,经过一系列的对外征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法兰克王国版图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易北河、多瑙河,北起北海、波罗的海,南到意大利,全境与西罗马帝国相差无几。查理曼的儿子路易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发生内战,最后将帝国一分为三。在这三个儿子的领地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近代欧洲的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日尔曼人的另一个分支、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大不列颠岛上所建立的小王国,后来逐步发展成为近代的英国。

日尔曼人迁居新地后实行土地分封制,逐步进入到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组织是封建庄园,庄园主拥有一切财产。庄园里生产全部生活所需的物品,一切自给自足,封建主之间由分封制而形成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制度。国王是最高的封建主,王之下,是各级有爵位的贵族。最下等的贵族为骑士,他们往往只有一个极小的庄园,统治着十户或几十户农民。封建主的土地和爵位都是世袭的。上、下级封建主所形成的封主和封臣的关系是经王权批准、订有契约的。封主将土地封授给封臣,并承担保护封臣、仲裁封臣之间的争执的任务。封臣要向封主宣誓尽忠,平时为封主服兵役,战时为封主作战,每年还要纳贡,侍奉封主。这种社会关系使西欧封建社会带有明显的等级性。这一特征也体现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教育之中。

查理曼大帝西欧封建社会另一大特征即浓厚的宗教性。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几乎全为基督教所控制。起初日尔曼人在西欧建立的小王国需要教会的帮助,加强自身的地位。罗马教会也需要依靠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来巩固自己,于是教权与王权开始结合。例如,法兰克人克洛维(公元481年~公元511年)曾率三千亲兵接受洗礼,同时强迫被征服的居民信仰基督教,使教会在法兰克人中的威信大为提高。同时克洛维的统治和扩张也受到教会的支持。公元752年,矮子丕平利用教会的支持,篡夺法兰克王位后,把夺来的土地送给教皇,即历史上有名的“丕平献土”,由此奠定了教皇辖地的疆域。国王与教皇建立了相互支援的关系。公元799年罗马教皇被罗马贵族驱逐,求救于查理曼,查理曼便进军罗马,恢复教皇权位,教皇为报答查理曼,于公元800年圣诞节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曼加冕,尊其为“罗马人皇帝”。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宗教。查理曼为使基督教更好地为其服务,曾从哲学思想体系上对基督教进行改造。他把宗教的统一(“惟一的上帝”)与封建国家的君主专制相结合,把基督教的神权等级观与封建社会的封建等级观结合起来。这样,基督教就演变为封建社会的世界观了。在西欧,基督教不仅在思想意识上居统治地位,它还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教会组织,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教阶制,有自己的经济实力——教会领地。这一切使基督教在西欧居于“国上之国”的地位。基督教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紧紧抓住了文化和教育,因此中世纪的教育便带有浓厚的宗教性,使西欧的学校几乎是清一色的教会学校。

教会学校

公元5世纪,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帝国的公立学校已处于衰败之中。公元529年查士丁尼命令停止一切公立学校的津贴和薪水,公立学校便很快消失了,西欧保留下来的都是教会主持或开办的学校了。

教会出自教会文化的需要,十分关注学校教育,因为不给教徒尤其是教士以宣传圣经和履行宗教职责所必需的文化,教会便无法开展工作,逐渐地教会便掌握了国家教育大权。

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宣传“君权神授”和“赎罪”。君权神授宣扬封建君王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万民皆应服从他的统治。赎罪说宣传的是上帝造就亚当、夏娃后让他们建伊甸园,但他们不听上帝的旨意,偷吃了禁果,结果被赶出园外。于是人类一诞生就带有了原罪,人世上的一切苦难都是自身犯罪的恶报,所以世世代代都要赎罪,而“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折磨肉体才能拯救灵魂,所以人应该禁欲、服从、虔诚,从而拯救自己的灵魂,以便死后到达“天国”。这些都是为教会禁锢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服从封建统治而服务的。

教会的教育机构大致有三类:数量不多的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数量较多但设备简陋、水平低下的教区学校。

修道院学校是随着基督教修行制度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基督教徒为进行修道,建立了修道院。修士们在这里要经过一年的预科训练,然后立誓,实行三绝(绝财、绝色、绝意)等修炼活动。最初的修道院既是宗教机构,又是进行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的地方。后来,在修道院内专设学校。最后发展为独立设置的教会学校。修道院学校是中世纪前期基督教会设立的主要的教育机构。

修道院学校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准备学成后充当神职人员的儿童,他们自幼入院并住宿在修道院内,被称之为“内修生”,他们要遵守严格的教规,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将来担任修道士。另一类是在修道院接受教育,但将来不当修道士的儿童,被称之为“外修生”。他们走读,住在家中,每天到修道院接受教育。外修生所学课程与内修生基本相同,只是重点不在修炼上。修道院学校的学习期限大约为八年至十年。

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行的教材为《教义问答》,它是教会为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义而准备的教材,采用问答体裁写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信仰的纲领、十条诫命、如何做礼仪,如何祈祷等。除传授教义外,也进行简单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教学,但这些是为诵读圣经、抄写圣书和计算宗教节目服务的。以后,按教会传教的需要又吸收了部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知识,逐渐把七艺纳入了课程范围。

七艺的来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智者派建立了三科,即文法、修辞、辩证法。柏拉图为高级科目确定了四科即算术、几何、音乐理论、天文学。希腊以后的教育家们都论述过这七门课程。公元6世纪时,意大利威维尔修道院院长卡西奥都若斯(Cassiodorus)正式使用七艺,这个名称在他的著作中重新强调学科的七重编组,并把它与圣经中的:“智慧建造房屋,用七根柱子支撑”的经句联系起来,使七艺有了神学基础。从此,七艺构成了教育中的规范内容。

中世纪七艺在名称上与古代的相同,但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成为修道院的主要教学内容后,里面更是充满着神学的内容。七艺的学习主要是为学习神学服务的。例如:学习文法是为了阅读《圣经》;学习修辞学目的在于掌握圣经中的文体,培养宣传教义的表达能力;学习辩证法是用来进行论战,打败异教徒;学习算术是为了计算宗教节日和祭典的日期,甚至对数学符号也强加上神学的解释。例如“1”代表惟一的上帝;“2”代表耶稣的神性和人性的双重性格;“3”代表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4”代表四个福音书传道者等等。学习几何可以用来设计和绘制教堂建筑的图样;学习音乐是为了举行宗教仪式时的奏乐和唱圣诗等。教会学校的皇冠课程则是神学。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或其他神职人员担任,他们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乐于从教,对各门学科富有兴趣,教学方法大都由教师用拉丁语口授所传内容,并说明意义,学生记录讲述内容后诵读并记忆。教学多采用问答法,实行个别教学。学生入学时间不一,学习进度不等,学习期限也因人而异。

各类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都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管教学生的常用工具,学生在学校中过着“棍棒下的生活”。学校中实行禁欲主义,祈祷、悔罪和斋戒是经常进行的学习项目。学生在深夜熟睡时还要被叫起来,进行夜间祈祷。更有甚者,还对学生实施监禁、绝食等惩罚。严酷的体罚和侮辱性惩罚,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会学校不设体育课,也不进行课外的体育活动。因为按照基督教教义,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教会认为,身体越受摧残,灵魂越能得救。

主教学校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学校的性质和水平与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在中世纪前期,英国的坎特伯雷主教学校和约克主教学校、法国的奥尔良和兰斯主教学校,都因其校长和教师的学术水平高以及手抄书的数量和精美而颇负盛名。

教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往往是附设在教堂的门厅或是牧师的家中,没有专门的教学用房,学校规模很小,大多只教授诵读拉丁文的祈祷文和教唱赞美诗,极少数的学校教给学生一些计算知识。这种学校主要面向广大平民的子弟,社会上有地位、有钱人家的子弟是决不会进教区学校学习的。

中世纪早期对女子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所有的少女具有献身于基督教的理想,禁绝她们的一切自由,压制其个人自我表现。少女不许使用化妆品或靠其他方法使自己的身体富于吸引力。基督教徒对肉欲深感恐惧,极力加以抵制,所以严格限制教会里的妇女们。少女们的教育主要是学习女红、行为规范、道德品行,还要背诵赞美童贞和母爱的圣诗与格言。音乐教育局限在圣诗和赞美诗的范围内。女孩子的教育大多在家中进行,少数在女修道院里接受教育。

骑士教育

骑士,原本指最下等的封建贵族。但就广义而言,封臣是封主的骑士。不同等级的封建主也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骑士,国王是骑士中的最高总代表。骑士一般是职业军人,骑士制度是以封建等级为基础的,以武力维护封建制度的军事武装体制。

骑士教育没有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骑士教育是在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的。骑士的标准是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骑士的职业是战争,而封建社会早期,军事技术落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单个武夫的勇敢和力量。所以骑士一定要具备尚武精神。战时骑士们身穿甲胄,骑马佩剑,临敌冲杀,以决雄雌。平时则以狩猎、比武为消遣。骑士们讲究信誉,以说谎为耻,以违约为辱。为维护自己的名誉,他们不惜以死来决斗。敬重贵妇也是骑士的重要品质。贵族主妇往往是骑士年轻时的教育者,骑士对贵妇人的特殊感情称之为“骑士的爱”。骑士须为主妇效劳,俯首听命,甘冒风险,甘受折磨,以贵妇为崇敬的偶像,这种风尚逐渐形成所谓的“骑士风度”。

骑士教育的实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封建主的孩子在七八岁以前,在家里由母亲负责抚养和教育,主要内容是初步的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七八岁以后封建主将自己的长子送入高一级封建主的宫邸中接受教育。国王和大臣的儿子则在自己的宫廷中接受教育,有的也送到下级封臣家中去接受教育。儿童在高一级封建主家跟随着贵妇和贵族学习生活十四年,又分为两段。七八岁至十四五岁为礼文教育阶段。这时期,儿童跟随贵妇做侍童,在侍奉主人和主妇中,学习上流社会的各种礼节和处世之道,有时也学习吟诗、唱歌、弹奏乐器,用以歌颂主人的军功和主妇的贤德与美貌,目的在于养成对领主的服从和敬仰。主人往往委派他人对侍童进行骑马、游泳、角力等训练。

从十四五岁开始进入侍从教育阶段。开始跟随主人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和吟诗。同时他要为主人司理衣物,为主人保管和擦拭武器、盔甲。在战时,随主人出征,在实战中学习作战本领。主人临危时,侍从要帮助他脱险。从人还要为主人铺床、收拾卧具、准备膳食、看顾马匹等。平时闲下来还要陪主妇奕棋、散步。在这阶段的后期,未来的骑士还要接受所谓的“恋爱教育”。他们可选择一位年龄稍长的妇女,用吟诗、跳舞等形式向她表示爱慕,不论婚否,都须诚心相爱。

侍从教育在二十一岁时结束,须举行隆重的授职典礼,然后授以骑士称号。典礼包括斋戒、祈祷、牧师祝福等宗教仪式,再宣誓,最后接受骑士的象征——剑与盾。从这时起意味他步入成人时期,被贵族社会所接受,并开始为其领主服务。

骑士教育的宗旨是训练能保护封建主利益的武夫,其内容虽也注重培养宗教道德品质,但主要目的是养成军事征战能力,所以骑士教育对读书、写字、计算等不重视,一般说封建领主文化知识贫乏,还有不少是目不识丁的。中世纪前期不少文件上骑士签名时都由牧师代签。骑士制度发端于公元9世纪,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十字军战役时期为最盛,后来由于新式武器如大炮及火药的广泛使用,骑士的作用相形见绌,骑士教育制度也就逐渐衰退了。

拜占廷的教育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基督教也相应地一分为二。西方教会称罗马教会,东方教会称希腊正教,也称东方正教。东罗马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属地包括东欧、西亚和北非东部,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因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的移民城市拜占廷的旧址,故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廷帝国。

拜占廷文化和教育在中世纪前期的欧洲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欧,对基辅罗斯、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各族都有巨大的影响。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虽然宗教上都信仰同一个上帝,都以《新旧约全书》作为信仰的依据,但是由于它们各自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形成的政权形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神学思想存在很大区别,在文化教育上也有很大的差别。要了解拜占廷教育的特征,一定要先研究这些相关领域的内容。

拜占廷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拜占廷帝国具有多样性的经济形式。农业的主要生产者是自由隶农。他们拥有自己的家宅和生产工具,其子女在父母去世后可继续耕种父母的份地,虽然隶农要向土地占有者缴纳一定数量的实物地租,并要负担十分繁重的劳役,但这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帝国各地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自由农民,经营着小块土地,这几种类型的农民正是帝国统治和社会赖以稳定的重要基础。由于农民对于自己财产和土地的观念不同于奴隶对于奴隶主的土地和财产的观念,所以游牧的蛮族无法深入拜占廷地区而能够深入罗马帝国的西部,这也正是东罗马帝国虽也经历了奴隶起义,外族外侵的打击,却没有灭亡,能够支撑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拜占廷帝国保留有古代的城市。这是因为日尔曼人没能把战火蔓延到拜占廷帝国境内,帝国内原有的大小城市受战乱的破坏不大,城市中的手工业和商业仍然保持繁荣,首都君士坦丁堡不仅是帝国政治生活中心,也是工商业和文化中心。它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沟通东西方的一道金桥”。城市中的世俗生活气氛及城市经济的特点能够既有利于古典文化传统的保持,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与西欧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的封建庄园有着天壤之别。

拜占廷始终保持有一个既有教权又是统一的世俗政权。政府从工商业中得到大量税收,足以召募雇佣兵维持官僚体制,用以巩固政权。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虽努力设法左右王权,但在拜占廷,教会权力始终没有能够超越王权。拜占廷帝国的皇帝对教会拥有无上的权威,皇帝可以颁布神学理论,可以给教会规定法规,教会按照皇帝的命令召开主教会议,并由皇帝任命教会的高级神职人员。当然,拜占廷的基督教会仍然是帝国的精神支柱,皇帝把教会看作是巩固王权统治的有力工具。在经济上给教会各种权益,还支持东派教会与罗马教会对抗,并以法律形式给修道院和修道士极高的特权地位。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正像他们所说的:不仅是为了崇敬上帝,也是为了巩固国家。当教会财产过多、势力过大时,以皇帝为代表的世俗统治阶级就通过种种形式如破坏圣像运动等活动来打击教会过于膨胀的势力,同时加强贵族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因此,拜占廷教会始终依附于世俗王权,未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占据垄断地位。这正是拜占廷文化教育能高于西欧中世纪文化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拜占廷保留了希腊时代的文化。拜占廷地区,是罗马帝国依靠武力所吞并的希腊语地区,例如君士坦丁堡就是希腊移民所建立的城市,这一地区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无论在文学、艺术、哲学的领域中,还是在数学、物理和建筑等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充满想象力和务实精神的辉煌成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在这些希腊语地区,深深地被高度发达的希腊文化所折服。虽然这些地区在成为罗马帝国属地时吸收了罗马文化的一些内容,但仍通用希腊语,而且保留了希腊人对人性的看法。这里不十分强调人性的“原罪”,东正教教会对世俗事务干预程度比西罗马教会小得多。拜占廷教会中继续保持着用希腊哲学思想钻研神学理论的传统,这便使得拜占廷帝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和传播了希腊文化。可以说在东正教教会中,其上帝的形象是按希腊文化的观点勾画在信徒面前的。拜占廷社会和文化上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当西欧宗教教育主宰一切时,世俗性文化教育能在拜占廷得到保存与发展。

拜占廷的世俗教育

在东西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之前,东部的教育就较为发达。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后,采取尊师重教的政策,国家把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务,皇帝君士坦丁鼓励学者到君士坦丁堡讲学,并授给教师一些特权。东部私人讲学风气也较盛行,这里的学者大都继承了希腊罗马古典教育的传统,用希腊语教学,讲授修辞学、哲学等科目。既使是基督教的教育家们,也多采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的观点来阐述基督教的内容。例如他们认为教育应重视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儿童。他们不赞成体罚,主张用鼓励和奖赏来教育儿童,用严肃的目光来表示谴责等。

罗马帝国解体后,拜占廷帝国的教育仍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西欧高等教育几乎绝迹之时,拜占廷的城市中,高等学校还继续存在。从古代直接承继下来的雅典学院、亚历山大里亚的医学校和哲学学校、贝鲁特的法律学校以及其他城市中著名的修辞学校,都是当时古典文化教育的中心,对拜占廷初期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到公元4世纪,由于基督教势力逐渐加强,出现排斥古希腊文化的势头,公元4世纪末在北非焚烧了亚历山大里亚的图书馆。公元415年,主教西里尔远唆使教庭杀害了著名的女数学家希伯蒂亚。公元529年,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雅典学院,放逐了学院所有的教师和学者。雅典学院关闭后,君士坦丁堡便成为全国教育的中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君土坦丁堡大学。这所大学成立于公元425年,由帝国政府直接设置,任务是为帝国培养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员。学校邀请著名学者讲学,由国家支付薪俸,而且免除教师的课税负担。公元5世纪时,曾有30多位教授在这所大学里任教,主持希腊语、拉丁语、演说术、智者派学说、法学和哲学等讲座。学生修业五年,七艺为教学的基础科目。公元7世纪时,君士坦丁堡大学的教学活动曾一度中断。公元9世纪中期,研究古典文化知识的活动又活跃起来,世俗教育重新加强。公元863年,重建君士坦丁堡大学,任命著名的哲学家利奥(Leo)担任校长。学校开设哲学、几何学、天文学和语言学讲座。利奥亲自主持哲学讲座,并开设数学、音乐、语法、法律、医药等科目,利奥还时常邀请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学校一时声誉大起,慕名来此求学者不仅有拜占廷的各地青年,还有阿拉伯地区和西欧各国的青年。

10世纪至12世纪,随着拜占廷帝国的国力昌盛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君士坦丁堡成了基督教世界最大的城市和文化中心,古代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之风达到了高潮。学者们将考据、校勘和传抄的古代手稿,加以整理,编纂成书。大量古代著作,于十一、十二、十三世纪由威尼斯的商船载往意大利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对以后的文艺复兴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查士丁尼皇帝在拜占廷帝国,法学教育一直受到重视。帝国初期,不但在君士坦丁堡高级学校讲授法学,而且在一些地方设有法律学校。以后,法学教育的兴盛是和查士丁尼皇帝的立法活动相联系的。公元528年,他任命了一个由法律专家组成的十人委员会,经过多年努力,十人委员会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共10卷)、《法理元要》《法学总纲》和《法令新编》,统称为《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把推广法律知识看作是巩固自己统治的一个手段,因而重视法学教育。在首都和贝鲁特,由国家举办法律学校,两校的学习期限均为5年,公元9世纪末,国家举办的法学教育一度衰落,但是到11世纪又得到振兴。

在拜占廷世俗教育体系中,私人讲学占有重要位置,在各城市,特别是希腊古城市,私人讲学之风特别流行。拜占廷的初级学校,一直保留着希腊时代的传统,即多为私人设立的学校。在这些私立初级学校中,招收6岁~8岁的儿童,讲授正字法、文法初步知识和算术,以及荷马史诗和圣诗集等初级读物,还有不少学者,开设专门学科的讲座,讲授较为高深的学问。如哲学、语法学、修辞学、天文学、历史学和法律学等科。著名学者利奥,在担任君士坦丁堡大学校长之前,就曾从事私人讲学。再如,著名哲学家米海尔·普塞鲁(公元1018~公元1078年)也曾招收门徒,讲授哲学。

在拜占廷,私人开设的学校,注重传授古典科学文化知识,在教学内容上与基督教会学校对峙,成为传递古典文化的重要桥梁,为繁荣世俗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拜占廷的教会教育

拜占廷教会重视办教育。修道院学校最早就产生于拜占廷,以后才传到西欧。但东罗马教会与西罗马教会在修道的理论和制度上有所不同。拜占廷教会修道制度注重祈祷、读经和生产劳动,提供善行,不像西欧教会那样实行极端的苦行主义。拜占廷教会也不像西欧教会那样鄙视古典文化,他的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继续保持用希腊哲学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来钻研神学理论,探讨神学问题。

修道院学校中,每个修士各居一室进行课经和学习,学习内容完全是宗教性的。修道院学校不仅训练修士,还重视组织抄书的工作。修道院建立图书馆,专门收藏经书和誊写书稿,不少修道院学校的藏书都十分丰富。

主教学校在拜占廷教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教学校的主要学科是神学,但并不排斥一些世俗学科,尤其注重传授一些古典文学知识和古代哲学知识。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学校是拜占廷最高级的教会学校,到这儿担任教职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专门考试。当时拜占廷教会的神学权威云集于此,使这所学校不仅成为教会学校的最高学府,而且是最高的神学思想中心。它有权解释教会的政策和教义。学生在这里研究基督教经典,也学习古代哲学家著作。七艺和一些科学知识也列入学习内容。为了培养能言善辩传教布道的教会人员,学校也重视传授讲演术。

拜占廷的教会学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保存和传播了希腊文化。但是,教会保存传播希腊古典文化,是利用希腊文化作为传播基督教教义和巩固基督教教会的工具,一旦希腊文化与基督教神学理论相背,两者之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教会便会采取一切手段对古典文化进行摧毁。前面提到教会焚烧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封闭雅典学院便是明证。

在中世纪前期,当西欧的文化教育几乎完全为教会垄断、古希腊罗马的典籍早已失传、阿拉伯文化还没有兴起时,拜占廷帝国保存与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明。拜占廷的文化教育对东、西欧和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发展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阿拉伯的教育

阿拉伯国家及其文化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端,属高原地区,绝大部分为沙漠和草原地带。居民贝都因人以游牧为主。阿拉伯社会发达较晚,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产生之前,这里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当地的文化远远落后于相邻的波斯、埃及和拜占廷等地。

游牧的阿拉伯人习性尚武,擅长辞令,感觉敏锐。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的系统的书写文字,也不懂文法修辞学原理,但骑在骆驼背上,他们能唱出动人的诗歌;歌颂生活,赞美战争、爱情和酒。那时的阿拉伯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他们崇拜各自部落的偶像,为争夺牲畜、牧场、水源经常发生战争。

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半岛处于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半岛西部的麦加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的枢纽,成为巨大的商业中心。穆罕默德(约公元570年~公元632年)出生于麦加的一个以经商为主的古莱氏部落。他结合犹太教、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假托天神——安拉的名义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以一神崇拜代替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以共同的宗教信仰把阿拉伯各氏族部落团结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这就为打破原有氏族部落之间的壁垒,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穆罕默德以“圣战”为鼓动,开始了统一半岛的战争。至632年,阿拉伯半岛大体上归于统一。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病逝。其后继者称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者。首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公元632年~公元634年在位)为满足阿拉伯人夺取商路和肥沃土地的要求,也为了缓和内部矛盾,便迅速向叙利亚一带发动了扩张战争,并成功地占领了加沙地区。在最初四任哈里发在位期间,他们都进行了不间断地对外扩张战争。到倭玛亚王朝(公元661年~公元750年)时仍继续执行对外扩张政策。至公元8世纪前半叶,阿拉伯帝国疆域基本形成。它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阿拢斯王朝后期,由于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加之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激化,使国势衰败,哈里发权力削弱。各行省总督和军队首领乘机扩大权势,或割地自立,或直接控制朝廷。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是后由于外族入侵而灭亡。

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穆罕默德和四位正统哈里发统治时期(公元622~公元661年)、倭玛亚王朝(公元661~公元750年)、阿拢斯王朝(公元750~公元1258年)。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轫于倭玛亚时期,但重大的成就出现在阿拢斯王朝。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制度,以及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这些灿烂的学术成就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生活,构成了阿拉伯五百年文化的黄金时代。

阿拢斯王朝时,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三大文化中心,即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这三个中心的文化繁荣时期出现的时间,先后不同,其所隶属的三个阿拉伯王朝,也是各自独立的。但是,从文化发展的情况来看,却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其中开罗和科尔多瓦两个文化中心,均出现在阿拢斯王朝时期,都深受巴格达文化中心的影响,可以说,这两个中心是巴格达文化中心所派生出来的。

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发展与伊斯兰教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相传穆罕默德时代(公元570~公元632年),在擅长经商的古莱氏部落中能进行书写的人也仅有17位,伊斯兰教本身是在吸收了东西方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色是注重现世生活的价值,由此便也重视现世生活的知识,表现出对世俗文化教育的重视。所以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子促进作用。伊斯兰教有学识的传教者除宣传《古兰经》和教义、教律学外,也注重传授阿拉伯文学、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伊斯兰教还向学者提出教学的任务,如《古兰经》中说:“不传授知识而学习知识是违反神性的恶魔。”在阿拢斯王朝前期,哈里发麦蒙强调理性和伊斯兰教义之间并无冲突矛盾,故而提倡教义和科学互相融合。在他的倡导下,当时首都巴格达成为东西方人文荟萃之地。

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天文学、数学、医学、文学、哲学诸多方面,出现过像花剌子密(公元780~公元850年)、拉齐斯(公元866~公元925年)、阿维森纳(公元980~公元1037年)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又或《一千零一夜》)便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枝瑰丽的花朵。

阿拉伯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位置。在内容上又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具有丰富的蕴含。这就形成了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阿拉伯的教育,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而发展的,反之它又推动了阿拉伯文化的兴盛。

各历史时期的阿拉伯教育

1.穆罕默德与四位正统哈里发时期的教育(公元622~公元661年)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过着游牧的生活,各部族使用自己部族的方言。他们没有统一的文字,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伊斯兰教问世后,半岛上各个阿拉伯部落逐渐形成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阿拉伯语也就成为阿拉伯人统一的民族语言和宗教语言。这为阿拉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上没有学校,更谈不上学校教育。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深知没有文化的弊端,故而十分重视和提倡教育,他号召穆斯林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他说:“我受安拉的派遣,负责宣传正道、提倡学问的使命。”公元624年,在伯德尔战役后,他下令识字的战俘可以以教学来赎身,每教会一定数量的穆斯林读书、写字,他便可以解脱奴隶身份。当时,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清真寺。清真寺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颂读、背记《古兰经》和有关的宗教知识、礼仪。阿拉伯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伊斯兰教及清真寺联系在一起。对于穆斯林来说,清真寺不仅是神圣的礼拜场所,也是接受教育的地方。清真寺是阿拉伯历史上最早的学校。

当时,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是所谓的“圣门子弟”即穆圣的直传弟子,他们跟随在穆罕默德及哈里发周围,见多识广,这批人除抄录天启和录写“圣训”及教人诵读《古兰经》外,还担负着教授人们教律学、文学、历史学等知识。哈里发欧默尔在位时,曾派圣门子弟、学者伊本·买斯欧德去库法讲学。伊本·买斯欧德在库法从教几十年,死后就埋在他居住的小屋里。

在这个时期,阿拉伯的教育还处于萌芽状态,教学多以宗教内容为主,水平也较低。据考证,当时识字的人并不多,推测其教学活动的范围也不大。

2.倭玛亚王朝的教育(公元661~公元750年)

公元661年,叙利亚总督利用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被刺杀之机,夺取了哈里发的权位,在大马士革建立了倭玛亚王朝(公元661~公元750年)。从此,哈里发不再经选举产生,而由倭玛亚家族世袭。倭玛亚王朝旗帜尚白,在中国史籍中称之为“白衣大食”。倭玛亚王朝时帝国版图已初具规模,城市生活繁荣,倭玛亚的教育也以此为中心而迅速发展起来。

在城市中,主要学术活动分为三个方面:(1)宗教学,如经注、圣训、教法等;(2)历史学,如传记、故事等;(3)自然科学与哲学,如医学、化学等。但这个时期的学术活动并非属分门别类、有系统的研究,绝大多数仅是记述、整理一些口头传说。这时期著述工作的范围也不仅局限于天启和圣训之类,在语言、诗歌、格言、故事,宗谱、历史等方面都已涉及到了。

社会上教育的主要场所仍是清真寺。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清真寺大规模的兴建,每兴建一所清真寺,便意味着一所学校的诞生,所以当时受教育的人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在大片的征服领地,原有的学校极少受到破坏,仍照旧进行着教学活动。

哈里发麦立克,在宫廷里为皇子们聘请了专职教师进行讲学,这就开创了阿拉伯宫廷学校的先河。以后贵族大臣效法宫廷学校,也常在府邸延聘教师,教育培养王孙公子。这一类的学校,课程以《古兰经》为主体,配有诗歌、论辩术和历史等知识的教学。为适应未来统治者军事才能的需要,皇子与大臣的子弟到了一定年龄,还要被送往叙利亚的沙漠,在那里学习骑术、射箭和狩猎,同时也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及阿拉伯诗歌。

公元8世纪初,达哈克·本·穆扎希木在库法创办了阿拉伯历史上第一所相当于中国“私塾”的教学机构——“昆它卜”。“昆它卜”意为受教育或教书的场所,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阿拉伯的小学。

倭玛亚王朝时期的教育与上个时期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学内容从以宗教为主,扩大到文学、自然科学。例如医学、化学、天文学也逐步进入到一些清真寺的课堂里了。

3.阿拢斯王朝时期的教育(公元750~)

750年,穆罕默德叔父的玄孙阿拢斯起兵推翻了倭玛亚王朝,开始了阿拢斯王朝。阿拢斯王朝是阿拉伯封建化时期,也是阿拉伯帝国文化、科学、教育发展的繁盛时期。

《古兰经》阿拢斯王朝前期政治稳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以巴格达、麦加、麦地那、库法、巴士拉为中心的学术活动和研究十分繁荣。阿拢斯王朝前期的统治者们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哈里发曼苏尔(公元754~公元755年在位)是最早重视学术研究的一位统治者。他本人除精通教法外,对医学,特别是星相学和天文学也颇有研究。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公元786~公元809年在位)修建了巴格达图书馆,在那里收藏了大批战争中掠到的图书。哈里发麦蒙在位时期(公元813~公元833年)是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鼎盛时期,更是文化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麦蒙本人博才多学,他酷爱希腊哲学,甚至作梦都梦见亚里士多德。他派人去君士坦丁堡搜求典籍,并组织大批学者、翻译家、抄写人员将古希腊、罗马、平议等地的古典著作译成阿拉伯文,收藏在“智慧宫”中。当时的首都巴格达成为汇集世界古典文化遗产的宝库。

公元8世纪中期,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这为阿拉伯的教育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据记载,当时首都巴格达已有书店一百多家。

阿拢斯王朝前期,由于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交通畅通,国库充盈,社会稳定,再加之学术活动的繁荣,使得备受重视的阿拉伯教育事业迅猛发展起来。

公元8世纪中、后期,“昆它卜”式的小学已遍及阿拉伯帝国各地。社会上还设有私人的学馆。这类学校课程以《古兰经》为核心,学生一面跟老师学习颂读,一面学习神学教规以及穆罕默德的言行事迹。此外,学生们还学习书法、语法、算术、诗歌等科目。授课的主要方式是背诵,学校中实行体罚和禁闭。在《诗歌集》中记述一个书院的学生挨打的情景:老师端坐讲台上,学生坐在周围,老师斜目盯住一个学生,发现不轨行为后便叫打,以致这个学生自从进书院,天天逃学去。衣服解开了,外套扔一边。众人举起鞭,幸好没用棍,宝贝求师傅,再也不逃学。可见,教师的体罚是很严厉的。学校的缴费标准,没有统一规定,主要由教师的经济状况而定。有的教师视教育为善行,而且其生计也有所保障,他们就不收取学费。如教法学家艾布·哈尼法是个布商,他的教学便是义务的。宗教学科的教师们多以施教为义举和善事,也不收取学费。有的教师则收学费或实物,但数额都不高,一般每个教师对每个学生每周只收取很低数额的费用,不足部分由慈善家捐助。

阿拉伯帝国对教育采取的是自由化政策,初期除哈里发、王公大臣及富贾大户,给有关的学者赠予外,没有专门的教育经费。哈里发麦蒙看到捐赠难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经常发展,遂创设固定的教育基金,使学校有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其他哈里发和富家贵族也都效仿,每设置一所学校,即同时筹集充足资金,并逐渐成为一种风尚。经费富足的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助学金。《古兰经》与圣训中都规定了求学问是穆斯林的天职,这使得教与学在阿拉伯帝国中成为每个人神圣的使命。教和学都不是一种纯粹个人的行为,而是像战争一样,是一种为真主而献身的行动。所以,当阿拉伯人把教与学看作具有神圣意义的活动之后,所产生的精神推动力自然是很大的。这就形成了阿拉伯帝国内教育发展的两大特点:(1)从哈里发到每一个穆斯林都重视教育,并尽每个人的力量支持办学;(2)办学特点民间化。

这时期阿拉伯帝国内普及宗教和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还是清真寺。一座清真寺,便是一座学校。公元9世纪时,仅巴格达一地的清真寺就多达万座以上。清真寺的建筑有三个基本要素:宽敞的庭院,遮风避雨的房顶和宣讲台。这些也正是教学活动所必须的物质条件。阿拉伯的清真寺从它建造的第一天起,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穆罕默德是最早提倡清真寺教育的人,他曾说过这样的话:“进入清真寺教学或接受教育的人,犹如为真主而战的勇士。”在阿拢斯王朝前期,清真寺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著名的学者、文人纷纷在清真寺内设座讲学,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吸引了大批学子。

清真寺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习圈”,即教师坐在讲台上,或坐在座垫上,学生在他面前围坐成半园形,学生的座次依资历或学识排列。为鼓励和便于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圈”还专门为外地来访的学者设有专座。“学习圈”的数目,视各清真寺的知名度及讲学的学者多少而定。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不等。通过清真寺的教育,大多数人学会了读书写字,背记一些简短的经文,为步入社会从事各种职业创造条件。一些有才学、有进取心的学生,则以治学为目的,从一个“学习圈”转到另一个“学习圈”,甚至从一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不停地学习。听遍各知名学者的讲课,直至具备条件,自己能设座讲学为止。阿拉伯初等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陶冶性情,再向上的教育目标则侧重传授知识。

在一些大的清真寺里,著名的学者、文人开设各种学术讲座。这里的讲学气氛十分自由,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学者们各行其是。但能够在这里设座讲学的人决不会是平庸之辈,他要经受严格的答辩,并接受学术权威们的考核后,方能设座讲学,不学无术或只会照本宣科的人是无法通过这种考核的,学校招收学生并不强调出身。据史料记载,当时学生中有不少是家境贫寒,或出身下层社会的青年。他们发奋苦读,终成著名学者。例如:著名的诗人艾布·阿塔西亚曾是一名陶瓷工;著名的文学家布·台玛术曾在清真寺当过送水的杂役;著名的大法官艾布·优苏福小时候作过漂布工作;阿拉伯文化的杰出代表人查希兹曾卖过大饼等等。

阿拢斯王朝前期,教育尚未划分出明显的阶段,一般儿童到6岁左右开始接受教育,所有的男孩(有钱人的女孩请家庭教师在家中施教)都要进学校学习。教学机构有“昆它卜”、私人学馆,它们大多数是清真寺。当学到一定程度后,部分学生会转到较大的清真寺或到有名气的学者开设的学馆里,进一步学习《古兰经》注释及神学教规、圣训。此外还学习语言、文法、文学、数学等知识。阿拉伯教育中文法学倍受重视,因为当时的人认为,阿拉伯文是所有文字中最完美的,正确地运用文字,是有教养人的主要标志。学生具备相当的知识后,再要进行深层次学术研究时,便完全是择师而学了。学生自由地选择某位学者随之学习,学完后还可再改学其他科目或另择一师随之学习,直到他认为可以了,便设座讲学或按所学科目去从政、从医、经商。按照阿拉伯人崇尚学问的传统,能设座讲学的智者是最受社会尊敬的。

“智慧宫”是哈里发麦蒙于830年在巴格达耗资20万狄那尔创办的阿拉伯第一所官办研究、教学机构。有的史书称它是拜伊特·勒·赫克迈大学。这是一所集图书馆、翻译局、研究院、高等教育为一身的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宫”里设有两座观象台,进行天文观测,图书馆里藏有从君士坦丁堡到塞浦路斯搜求到的所有古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名医波克拉底、伽林以及托勒密等学者的著作,均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收藏在此。据史书记载,哈里发麦蒙给予他的首席翻译大师侯奈因的报酬,是与译出书本同等重的黄金。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除了中国唐代外,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阿拉伯拥有更多的书籍。这些古典著作也是大学里教学、研究最好的教材。“智慧宫”中培养出大批精通数学、天文学、哲学和逻辑学的科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在“智慧宫”的启发和影响下,原帝国境内各独立的王朝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研究机构,如法蒂玛王朝于1005年在开罗建立了“科学馆”(又称伊勒姆大学)与“智慧宫”遥遥相对。这里收藏的图书也极为丰富。阿拉伯的图书馆不仅是收藏图书的场所,它还担负着出版、教学、研究等多重任务。图书馆里聘请了学者进行译著、注解,雇有录士抄录校对、装订成册,图书馆的学者们在工作之余还从事教学活动。不少学生在这里求学,为此有的图书馆还准备了宿舍和膳食。学生们在这里既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又有学者给予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图书馆已承担了大学的工作。阿拢斯王朝前期,阿拉伯文化、教育及学术活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阿拢斯王朝后期,位于东方的塞尔柱突厥人逐渐强大,他们也皈依了伊斯兰教。11世纪,塞尔柱人逐渐控制了已处于分裂状态的阿拉伯帝国,掌握了巴格达政权。哈里发任命塞尔柱军事首领为摄政王,并赐予“苏毋”(意为权威)称号。这时的哈里发只保有宗教首领的地位,苏毋掌握了军政大权。这时伊斯兰教教派对峙十分尖锐,主要是什叶派与逊尼派。

11世纪~12世纪,阿拉伯教育有较大的变化。首先是由政府出面,积极兴建新型学校。其次是侧重宗教神学的教学。

新型学校由国库支付教育的经费,学校成为国家的机构,受政府的监督管理,这就变更了以往私人办校和私人讲学的传统史书记载,新学校的创始人是宰相尼采母。尼采母于1065年在巴格达等城创设了一些新型学校,名为尼采米亚。这类学校相当于高等教育程度。设置这类学校的目的有两个:传播逊尼派思想,肃清什叶派影响;训练文武职官,派往各地充当统治工具。尼采米亚学校的教师,由政府委任有学识有文化的人担任,报酬优裕。学生经挑选后招录,供应食宿。学生分两科进行学习。一科传授逊尼派宗教理论及神学、法学,培养与什叶派作斗争的人员;另一科传授法律和世俗知识,培养军政人员。学生毕业后任职政府和军队,职业有保障,待遇又丰厚,所以吸引了大批青年。新学校的建立与当时政派斗争紧密相关,所以十分注重传授神学和法学,一反过去传授希腊学术的传统。据记载,尼采母在创建尼采米亚的同时,封闭了“智慧宫”。尼采米亚学校以研究教律学和教义学最为著名。开设的课程有古诗、《古兰经》、注释学、圣训学、法律学、修辞学、辩证学等。尼采米亚学校存在三百余年,14世纪末与其他大学合并。巴格达尼采米亚大学创办后,各地纷纷效仿,不仅在西亚,在北非的开罗、亚历山大里亚等地都设置了这类学校。

这一时期,国家也注意到初等教育问题,在不少地方设有初级学校。据说尼采母在伊拉克和库兰桑一带的每个城镇,都设有学校。

在尼采米亚学校广泛设置的同时,伊斯兰国家西部以哥尔德华为中心也兴建了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因西部政治派别斗争较少,其高等学校与尼采米亚式学校有很大的不同。学校中仍注重传授天文学、数学、医学、解剖学、化学和哲学。学校也仍为私立,不属国家机构。这里的学校规模较大,学生往往有数百数千,校外人士也可自由参加学校的学术讨论,这些特点给西欧教育以很大启示,对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有显著的影响。

阿拉伯的教育理论,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出现了不少有一定影响的教育家。如教育家安萨里(公元1058~公元1111年),他在巴格达的尼采米亚大学任教多年,被尊为当时的“以妈姆”(意为学术泰斗)。他在《圣学复苏》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教育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理想主义的教育宗旨。他为学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他以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不少教学艺术的理论。在《德行的权衡》一书中,他提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等教学原则,甚至还涉及到智力与大脑结构的问题。安萨里的教育理论涉及面较广,但不够系统、深邃,这也正是阿拉伯教育理论的不足,过于浅近平实。

中世纪的大学

大学的产生

中世纪的大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10世纪~11世纪,欧洲封建制度进入巩固和发展时期,封建王权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出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职业。在一些交通要道、关隘、渡口及教堂附近,逐渐兴起市集,手工业者聚居其地,形成了中世纪的城市。这些新兴的城市大都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城市中的市民和工商业者要求学习世俗文化以满足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另外,经院哲学的发展、兴起于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以及十字军战役对中世纪大学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影响。到11世纪,由于种种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原有的基督教学校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便产生了中世纪的大学。

12世纪初,在意大利和法国出现了当时最早的几所大学。

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地区,工商业发展较早,11世纪就形成了一些城市。城市中王权与教权的斗争,城市与封建主的斗争,以及新兴市民在处理工商业发展中的实际事务和解决财务纠纷都需要法律知识;这种处于复杂矛盾中的城市生活,使人们对法律知识发生了兴趣。意大利的波伦亚一直重视罗马法。12世纪初,一位深谙罗马民法的学者在波伦亚开始讲授《查士丁尼法典》和《法学总纲》,许多青年前来听讲。于是,在这里形成了一所法律学校。后来,学者们又把查士丁尼时代编纂的《民法大全》全部整理出来,加以介绍,民法便从修辞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与此同时,宗教法学者格拉蒂安(Gration)汇集教会法令,于1142年编成教会法的教科书——《格拉蒂安法令》,教会法学也从神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法和教会法的学习,需要几年的时间,以这两门学科的教学为中心,便组成了波伦亚大学,并于公元1158年得到政府的承认。13世纪初,波伦亚大学的学生达五千余人,教学内容日渐丰富和分化,除民法和教会法之外,后增设了医学和神学,但仍以研究和传授法律知识著称。

意大利的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的萨莱诺是个风景秀美的疗养胜地。11世纪初,犹太医生阿非利加诺在这里开办了一所医学校,讲授希腊和阿拉伯医学著作,传授医术。1099年参加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归来的诺曼底公爵罗伯特来此养伤。他和他的骑士们把萨莱诺医学校的名声传至四方,使西欧各国的青年都来这里学习医学。学生们联合起来,和医师订立合同,规定学生交纳学费和医师传艺的条件,进行知识交易。12世纪中期,萨莱诺医学校发展为以医学见长的大学,公元1231年得到了政府的承认。

波伦亚和萨莱诺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成立的最早的大学。它们都是先由学者和学生们自己组织起来后才得到政府承认的。因此,它们对世俗政权和教会都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学生在学校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大。在波伦亚大学,因学习法律的学生年龄较大,较有主见,学校的校长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推选产生,学生也可能担任校长一职。学校中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聘用、学费的征收、教学时间的安排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根据学生的意见来决定的,因此,波伦亚大学习惯上称为“学生大学”。

巴黎大学也是在西欧中世纪成立的一所较早的大学,但它属另外一种类型。巴黎大学是在主教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神学著称的大学,以后又增加了医学和法学,再加上以传授“七艺”为主的文科,共计四科。12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国王和教皇竞相承认巴黎大学,并授予学校很多特权。学校则利用国王与教皇、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矛盾取得一定的独立地位,但巴黎大学的校务是受校长和教授们决定的,因而有“先生大学”之称。巴黎大学最盛时,学生达5万人,分为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个学科,成为当时西欧大学的典范。

在这三所大学创办之后,西欧各国大兴办学之风,13世纪至14世纪时,政府和教会或则认可当时业已存在的学府升格为大学,或则设立新的大学。在英国,公元1168年牛津大学得到认可,公元1209年从牛津大学分出去一部分,设立剑桥大学。在意大利,公元1224年由政府和教会创办了那不勒斯大学,13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共有18所大学,法国9所,西班牙和葡萄牙共8所。英国除牛津、剑桥外,又于15世纪设立了3所。据统计,到公元1600年,全欧大学总数为105所。

大学的组织类型和特权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是在中世纪行会组织的影响下形成的。最初的大学称为“教师和学生的团体”,按拉丁语“Universitas”一词也是团体的意思,以后才用来专指大学。

中世纪大学领导体制有两种类型:波伦亚型的“学生大学”,由学生出任校长,主管校务;巴黎型的“先生大学”,由教师出任校长,掌管校务。

中世纪的大学在社会上享有特权。大学享有内部自治权利。学校的事务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行会来管理,反对外界干涉学校生活。大学有裁判权,在校内设立特别法庭,当学校里的人和外人发生诉讼时,均由大学设的特别法庭来审理,大学师生均可免除赋税和免服兵役。大学还有迁移权。当大学与教会或城市当局发生矛盾,或受到干涉而得不到完满解决时,学校可行使迁移权,搬出所在地。大学在政治、学术上有崇高威望,对城市的繁荣有重要影响,城市当局为了本市的利益,一般都对大学的要求作出让步。公元1209年,牛津大学学生因涉嫌杀人罪,警察人校捕人,侵犯了大学自治权,学校当局与城市当局发生争执,未获解决,开始迁移剑桥,城市当局便同意让步,已迁至剑桥的部分师生便组成了剑桥大学,成为英国第二所著名大学。但是,大学的自治地位和特权并不稳定,它随着社会各种矛盾斗争的发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大学的教学与影响

中世纪大学,在入学时间和学习年限上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最初教学均为单科,后逐步完善为文、法、医、神四大学科。学生进校后须先在文学科学习数年,主要内容为七艺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学完全部课程后,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就可取得文科教师认可证书(文学硕士)。通过文科学习,既是获得文科教师职位的先决条件,又是进入专业学习的基础。取得文学硕士的人可以选学法律,医学或神学,分科的专业学完后,则可获得博士学位,或教授认可证书。授予博士学位要在教堂或校园外的场合举行公开认可的隆重仪式。获得者由同学、亲朋好友伴随,以鼓手乐队为前导,吹吹打打来到礼堂,先用拉丁文发表演说、辩论,然后由辖区副主教颁给学位证书,最后在象征讲座的椅子上坐下,以后便可以当教授了。最初的学位都是为当教师的人准备的。后来,大学为了满足不准备任教学生的需要,增加了其他的学位,学位便成了具有一定大学教育水平而欲谋职业之人的学业证明。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读和辩论。在印刷术传至欧洲之前,书籍靠传抄,因而价格昂贵,购买困难。教学时常由教师诵读教科书原文及其注释,学生记录。有时老师也加以评论。辩论是由两名或两组学生对辩,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考能力和练习推理方法。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还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大学,但它为近代的大学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无论是从组织上还是从思想上,都突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局面,从而有益于世俗性文化的发展。虽然大学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神学性,教学方法较为繁琐,但它毕竟研究和传授了医学、法学等世俗性的科学知识,动摇了传统的盲目信仰,重视人们的理解能力,开启了辩论的风气。

中世纪大学为当时的学者们提供了活动的舞台,又培养了一大批新一代的学者,这为文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

城市学校

随着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传统的教会学校已不能满足新兴市民的需要,手工业者和商人便开始进行反对教会垄断教育的斗争,纷纷成立学校。由手工业者行会设立的学校被称为行会学校。行会是城市手工业者保障自身利益的行业内部组织。行会中的正式会员称为行东,行东之下有帮工和学徒。同一城市的同行手工业作坊主都必须加入各自的行会。欲从事某种行业的人也必须先加入某一行会。在行会所办的学校接受艺徒训练,学习读、写和计算技能,同时也接受宗教教育。教学是用国语进行的。学徒期满后成为帮工,由师傅发给证书,帮工可在师傅的作坊中工作,也可以外出自由找工作,但一定要遵守行规。由商人们组成的行业组织叫基尔特,由其设立的学校称为基尔特学校,与行会学校相类似,两类学校都属于初级学校性质。

11世纪以后城市大量兴起,市政当局为了满足新兴市民对文化的需求,便开始为学校筹建校舍,为教师捐赠薪资。在城市当局自设的学校中用本民族语言教授读、写、算的知识。城市学校从一产生便受到教会的反对,在斗争和妥协中城市学校得到了发展。到15世纪,西欧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城市学校,并成为以后初等学校的基础。

同类推荐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 广播电视节目创优

    广播电视节目创优

    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同追求!也是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节目创优的意义也是人所共知的”。
  •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本书包括“十五”甘肃省粮食工作回顾、“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粮食政策法规选编三部分。
  •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本书就如何从发展观变革的角度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问题做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构成、和谐世界构建等。
  •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家长不要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而应该主动引导让孩子们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人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洛克指出,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等,也要学点儿工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
热门推荐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 我与公子共白眉

    我与公子共白眉

    她虽是相府庶女却宠爱万千,他虽是皇后嫡子却甘屈人下,他知她命不久矣一心等死,她也知他忍辱负重只为有朝一日大仇得报,当一切归零,她问:“不知公子可有良配?”“早已心有所属。”眼前人正是心上人。
  • 我的祈祷能实现

    我的祈祷能实现

    我的祈祷能实现,心想事成不是梦。十字架从天而降,砸中了我的脑门儿,从此之后,不论我祈祷什么,都能实现!学习成绩差,我祈祷这次能考满分……买了一张彩票,我祈祷能中个奖……家里面包房生意冷淡,我祈祷生意火爆...隔壁同行恶意竞争,我诅咒他家早日关门...身材发胖,还有痤疮,我祈祷自己能变成一个大帅哥……在古玩市场上闲逛,我祈祷能捡个漏……富二代嚣张跋扈,我诅咒他家早日破产……我祈祷今天会有奇遇……我祈祷……
  • 客中

    客中

    斯是这世间一客,不问福祸、不问生死、只待雨雪,惟愿长歌一行。
  • 伪快穿0a

    伪快穿0a

    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少年你想获得永生吗?!来吧,签订契约,让我得到你的鲜血,我来帮你完成愿望格里菲斯.梵卓.辛茜莉亚,中文名夜墨幽,在她永无止境的生命里,她渴求刺激的生活,可这万年一成不变的日子她过够了“少年,你想得到永生吗?!”“啊啊啊,魔鬼,魔鬼……”本文不接受批评,啥时候更看作者心情,喜欢接着看下去,不喜欢就拉到,可能不是你最喜欢的类型,但却是你没看过的类型
  • 相由零生

    相由零生

    一株柳树,因一片残破瓦片入道,却恰逢修道末世,于是随着瓦片的指引,放弃百年道果,穿越异界……
  • 酥团子日常

    酥团子日常

    苏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爷爷奶奶爹爹娘亲:酥酥最好,酥酥最棒,酥酥呱呱叫~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五哥:酥酥最美,酥酥最棒,酥酥是我们的小可爱~天上掉下来奶团子某人:酥酥是我一个人的小可爱。
  • 从未来而来的你

    从未来而来的你

    十八岁的灰姑娘白冰露,是一名普通且平凡的大一学生,她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里面等待上课。二十八岁的千勇熙,财阀百耀集团的唯一继承人,集帅气,高大,财富,智慧于一身,变身老师缓慢走进教室。白冰露打死也不会想到,眼前的千勇熙,正是自己十年之后的老公,他从二零二六年穿越而来,为的就是爱她,护她,疼她,宠她,照顾她……
  • 皇室公主们的恋爱

    皇室公主们的恋爱

    女主角们回国,经过了一些爱情中的挫折和困难、帮派上的行动和刺杀,终于和男主角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 神级高手在都市

    神级高手在都市

    一次误会的亲吻,他被迫沦为美女的保镖,本以为能在都市低调修炼。却无意招惹到清纯校花,霸气女总裁,冷傲女警花......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阴谋当中,凭借自身能力化解了一场又一场的危机。林寒,永远是美女心中的男神,他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玩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