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70700000013

第13章 唐朝的军事农业生产

军事农业生产思想

农战思想在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为了发展农业,保障军粮供给,唐王朝一建立,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新律令,恢复了隋末战争破坏了的均田制,以轻税代替租庸调,史称:“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

唐太宗登基之后,为了减少国家财政对军费的开支,把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唐时的均田特点;一是分配土地的对象是以丁男为主;二是授田规模大,官吏、兵卒均可受田。更为重要的是,唐均田制对府兵官兵实行特别优待,在隋朝“身死王事者,子不退田。品官年老不减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诸因王事没落外藩不还,有亲属同居,其身分之地,六年乃追。身还之日,随便先给。即身死王事者,其子孙虽未成丁,身分地勿追。其因战伤及笃疾废疾者,亦不追减,听终其身也”。这一规定,对稳定府兵兵源,扩大军粮保障地域和渠道,有很大作用。

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分田的权利,怛要承担服役当兵的义务,同时还要承担服役期间部分军资的责任,每一府兵必须“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毡帽、毡装、行腾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并其介胄,戎具藏于库,有所征行,则视其人而出给之”。凹这种兵制下的供军方式,给国家财政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国家对府兵的军费支出主要有以下二项:一是宿卫京师的“月赐”;二是府兵征行在镇及番还,国家计日给粮费用。在唐前期,军费在财政收入中,大约在30%左右,这样的军费规模,应该说是比较小的。白居易客观评价了李世民改革兵制,节俭军费的这一做法,说:“太宗既定天下,以为兵不可去,农不可废。于是当要冲以开府,因隙地为营地,府有常官,田有常业,平时而讲武,岁以劝农,分上下之番,递劳逸之序。故有虞则为战卒,无事则散为农夫,不待征战而封域有备矣,不劳馈饷而军食自给矣”。

武则天执政期间,对军事屯田十分重视。为解决军粮消费带来的巨大压力,她下令扩大屯田、营田范围。要求:“王师外镇,必籍边境营田”。他还注意通过军队屯田典型,来促进屯田、营田的发展。如娄师德在灵武一带屯田收获甚多。武则天表彰他说:“自卿受委北陲,总司军任,往还灵、夏、检校屯田,收率既多,京坻遽积,不烦和采之费,无复转输之艰,两军及北镇兵数年咸得支给”。甘州剌史李汉通的屯田也取得成效,史载:“旧凉州粟麦斛至数千,及汉通收率之后,数年丰禾念,及至一匹绢籴数十斛,积军粮支数十年”。也受到朝廷的奖励。武则天还非常重视对屯田、营田的组织和领导。唐初,军州边镇屯田,多由当地军事官员直接管理。唐高宗后期,武则天进一步加强对屯田的管理,出现了“知营田”、“检校营田”、“营田大使”等专理屯垦事务的官员。

曾经出任唐朝兵部侍郎的陆贽十分关心国防建设,认为边防是国之大事,而“理兵足食”则是边防建设的根本。他特别强调粮食生产对于军队建设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有很多精彩的论述。他指出:“兵之所屯,食为最急”。“窃以备边御戎,国家之重事;理兵足食,备御之大经。兵不理则无可用之师,食不足则无可固之地。”他总结了以往的历史经验,指出:“屯师而不务衣食者,未尝有焉”。陆贽推崇“文武并兴,农战兼务”的治国方略。他总结了历史上富国强兵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在给皇帝拟草的一篇策问中说:“未尝不文武并兴,农战兼务。固能居则足食,动则足兵。兵足则威,食足则固……秦汉以降……戍者不知其稼穑,力本者罕习于干戈。于是异文武之人,行农战之道。阡陌守者乏食,征则鲜兵”。他认为,只有农战兼备,才能节约国家财政开支,保障边军粮食供给。他说:“千里馈粮,涉履艰难,运米一斛,达于边军,远或费钱五六千,近则犹过其半”,运粮者既冒雪霜严寒冻裂手足的痛苦,又有随时遭受豺狼袭扰和强盗剽掠的担心,“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倾财用而竭物力,犹苦日给之不充”,更顾不上考虑储备边粮了。陆贽不仅了解运粮艰辛,而且也十分了解守边士卒生活的艰苦,他说:“今者穷边之地,长镇之兵……然衣粮所给,唯止当身,例为妻子所分,常有冻绥之色。而关中戍卒,岁月践更……然衣粮所颁,厚逾数等,茶药之馈,益以蔬酱之资,丰约相形,悬绝斯甚。又有素非禁旅,本是边军,将校诡为媚词,因请遥隶神策,不离旧所,唯改虚名,其于廪赐之饶,遂有三倍之益。”

陆贽不仅重视军事屯田,而且提出了许多发展军屯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募卒屯田,积谷安边建议:停止各道将士轮番代替秋防的制度,把军队按原数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委命本道招募愿往边城的少壮者迁往边城;一部分委命关内、河东各州军招募愿参加边军的少数民族和汉人子弟,由本道供给衣粮;一部分也由本道仅出衣粮,加给应募之人,以资助他迁移新居的家业,再命令度支分散在各道议价购买耕牛,召雇手工工匠,在各军城修造军械农具。

陆贽主张的募卒屯田,积谷安边主张是以前实行的军屯制度的继续。但它不是简单的让边防将士寓兵于农,而主要在于募民赴边屯田。凡招募之人,由国家提供衣食农具,“每家给耕牛一头,又给田农水火之器,皆令亢备”。“初至之岁,与家口二人粮,并赐种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优厚政策,即“劝其播植,待经一稔,俾自给家。若有余粮,官为收籴,各酬倍价,务奖营田”。在陆贽看来,只要实行募卒耕农合一,国家与军队皆“储蓄自广,无征役践更之扰,而守备益严”。

唐朝的著名学者李荃,也十分推崇先秦时期法家的农战思想。他总结了历史经验,认为管仲、商鞅之所以使齐国、秦国富强,主要在于他们积极推行农战,发展农业,制定了“以食为先”的富国良策。而汉代名将赵充国征讨西夷,取得重大战绩,杜茂镇守北部边境能持久抗敌,关键也在于他们实行了“屯田积粟”政策。所以他认为,唐朝要做到富国强兵,也必须推行古而有之、行之有效的农战政策。他指出:“按民务农则粟富,粟富则国强”。“人主持农戈而尊”,能使“士卒出无余力,入有余粮”。耕战兼顾给国家与军队带来的好处是“兴兵而胜敌,按兵而国富”。

由于唐王朝当局最高层人士的重视,军事屯田在隋王朝衰败之后,在唐王朝得以再次兴起。

唐代军队的军粮需求

在中国古代,国家之难莫过于养兵。同样,养兵费也是唐朝国家财政支出的一个大项目。史载:“计天下财耗之大者唯二事焉,是多者兵资,次多直官俸。”而这里所指的兵资,又主要是指养兵费。在养兵费中,“军食一也,军衣二也,内外官月俸及诸色资课三也。”因而军粮的供给量很大。

唐朝财政的军粮压力,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过程。唐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享受“课见不输”的经济待遇,亦即免租调。其代价为服兵役与自备衣粮和部分装备。口粮自备“麦饭九斗,米二斗”,稍少于后来士兵的“月赐”。府兵戎具资粮自备,国家财政军粮负担并不太重。

开元中叶以后,府兵制急剧崩溃。开元十一年,召募“长从宿卫十二万人,资粮全由官给”。天宝时期,唐有边军49万,其它兵卒8.5万,共计57.5万。唐制,一个兵卒一年的消费标准是绢布12匹、粟12石;马料1匹日给粟5升,年耗18石。据此推算,天宝年间,49万边兵和8万匹马,总需衣资588万匹绢布,耗粮734万石粟。其它8.5万兵卒按边兵标准折来估算,也需绢布51万匹、粟51万石。因此,天宝年间,每年军粮为785万石,军资绢布为639万匹。唐国家财政每年粮食收入约2500万石,而军粮预算为785万石,军粮所需为国家粮食收入的31.4%。军粮增加,使养兵费在国家财政收支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史载:“开元初,每岁边费用钱二百万贯,开元末已至一千万贯,天宝末,更加四五百万矣”。

唐朝后期,军队主要由边军、防秋兵、神策军等构成,唐政府对不同军种,在生活标准上给予不同的待遇。边军经济上的待遇,由月粮、衣赐及杂赏三项构成。这三项数额固定,被称“常额衣资”。边军军粮“但任有司,随月供应”,故称之为月粮。月粮为人给粟1石,年食粟12石。

防秋兵是安史之乱后,为遏止吐蕃东侵而驻防京西京北的军队,普遍存在于唐朝后期。防秋兵粮食标准为月粮及程粮年14.86石,超过边军月粮的标准。防秋兵是各道派遣的行营兵,至京西北戍防享受“食出界粮”待遇,即“每出境者,加给酒肉,本道之粮,又留给妻子,凡出境一人,兼三人之粮”。就是说,防秋兵一人“兼三人之粮”,除自己需用外,其余部分按规定留给家人使用。

神策军即禁军,其待遇厚于其他各军。史载,神策兵整个廪赐待遇是边兵的三倍,粮赐年粟36石,春冬衣赐21匹。当然,应该看到,从基本标准来看,神策兵的食粮仍12石,月粮1石,超过边兵3倍的待遇是在其他方面的补充。如在所有军队的赏赐中,皇帝对神策军最优,除日常优厚供养之外,众多额外赏赐已成惯例。史载,唐代后期,中央军粮需求高速增长。贞元二年,“征关东率布戍京西者十七万人,计岁食粟二百万斛。令粟斗直百五十,为钱三百六十万缗。国家比遭饥乱,经费不充,就使有钱,亦无可粟”。是说国家为保障17万戍卫京西士卒的粮食,就耗费国家财政360万缗。当时全国军队近100万,按此标准计算,一年粮食供应要耗资2000多万缗。

士兵除月粮、衣赐等赏赐之外,官府还以家属随军、伤亡优恤来吸引兵士。府兵制时,军人家口一律留居原籍。推行募兵制后,家口可随营居住。大历十二年,代宗下诏给召募健儿的家口发放口粮,对伤亡兵士以优恤。德宗时允诺给老病不宜当兵者继续发放全部口粮;死亡之后,家属可再领口粮10年。此后,标准逐渐降低。主要内容有:将士伤亡,子弟可代替父兄从军;如无子弟从军,其家属可续领死者3至5年的衣粮;受伤者终身不停衣粮。

各个不同时期的军粮需求,不仅对国家财政带来不同压力,而且对军事生产也带来影响。

唐朝的屯田及其供军作用

唐朝役使兵士或召募农民,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给予口粮、种子、耕牛、农具等生产资料,大规模地垦屯官田,唐人称之为屯田或营田。在屯田、营田活动中,就管理体制看,既有官府管理,又有军队自管。由官府组织的屯田,营田归司农寺统辖,所获产物作为国家财政预算外收入。在边镇地区,屯田和营田基本上由边镇军州自行组织耕垦,所获作物就地存贮供军,是国家供军的一种补充。

唐屯田、营田的规模及其在财政上的意义,前后有所不同。唐初,边境尚未普遍设置大的军镇,故屯田、营田仅限于个别地区。德宗、太宗时期,主要局限于西北一隅,范围不大。自高宗后期起至开元末年,唐先后在边境地区设置四十个军镇,军队人数增加,给国家财政压力增大,在边镇屯田渐成为唐政权势在必行的财政措施。武则天要求:“王师外镇,必籍边境营田”。于是,屯垦遂在西北和北方边境大规模开展,灵武一带屯田:“收率既多,京坻遽积,不烦和采之费,无复转输之艰,两军及北镇兵数年咸得支给”。甘州剌史李汉通的屯田也取得成效,史载:“旧凉州粟麦斛至数千,及汉通收率之后,数年丰稔,及至一匹绢籴数十斛,积军粮支数十年”。军队屯田逐渐发展成为国家屯田、营田的主体。史载:唐朝的军州管屯有992个,“大者五十倾,小者二十倾。凡当屯之中,地有良薄,岁有丰俭,各定为三等。凡屯皆有屯官、屯副”。如果每田产量为1石,全国军州屯田的总产量可达400多万石,可支全部边军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军粮。可见,唐朝军事性屯田、营田的供给量是十分惊人的。

唐初,军州边镇屯田,多由当地军事官员直接管理。唐高宗后期,进一步加强对屯田的管理,出现了“知营田”、“检校营田”、“营田大使”等专理屯垦事务的官员。玄宗时,统一以“营田使”专管屯田。以后,各道节度使逐渐兼任支度使,掌据了国家预算内供军钱粮的支配使用权,进一步加强对屯田的控制。大多节度使亲自兼管屯田、营田,从而又掌握了国家预算外供军收支的经营管理权,遂集军权财权于一己之身。节度使管辖数州,“据险要,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诸节度使雄据一方,给唐中央政权造成极大威胁。

屯田、营田不仅增加了军粮的有效供给,而且降低了军粮运输成本,减少了军费开支,减轻了国家财政负荷。这方面,史籍有许多记述。史载:振武屯田“岁收粟二十万石,省度支钱二千余万缗”。宁屯田“省度支钱数百万缗”。朔方、西河、上郡三地“激河浚渠为田而省内郡费岁一亿计”。可见,营田屯田已成为唐王朝军费筹措的重要手段。

唐朝的军事牧业生产

唐朝军队作战的对象主要是西北边境的匈奴,骑兵就成为最主要的军种。还在唐统一战争时,每次重大战役的关键时刻,李世民均以骑兵克敌制胜。由于战争的需要,唐统治者十分重视为军事需要服务的马政建设。

唐朝初年,朝廷即着手建立了马政机构,在太仆寺下置监牧,主管从突厥、隋朝军队获得的五千匹军马。监牧下有牧监、副监;监有丞、主簿,直司、团官、牧尉、排马、牧马、群头,有正有副。按群放牧,每群一百二十匹马。监牧按规模分为三等:有马五千匹为上监;三千匹为中监;余为下监。监分左、右,按地名命名。仪凤年间,监牧增署牧监使,后又有群牧都使、闲厩使,使均置副使、判官。又立十五个南使,十六个西使、七个北使,九个东使,分别统管泾川等诸坊,其后又增置八监于盐州,三监于凤州。官宰牧场的马,主要供给军队。朝廷规定,凡征战所需的牧马,先取强健者;不足则取决之。马的毛色、年岁、肤弟印记以及所属机构都要祥细造册,送报尚书省。由于苦心经营,仅陇右牧马基地的马匹由五千匹增至七十万余匹。军马数量的增加,促进唐骑兵的大发展。

唐高宗麟德年间,进一步扩大牧马基地,在关内的岐州,幽州、泾州、宁州之间方圆约一千里的地带建立了牧马八坊,下辖四十八监。并招募士兵就地屯田耕种以供人畜食用。屯田与马牧的有机结合,使马匹积聚繁衍甚多,难以容牧。于是朝廷再次扩大饲养地域,在河西地区增设八牧监。后又在陕北、山西等地建立牧马基地。高宗永隆年间,由于流行疾病等原因,全国马匹多有死亡,仅夏州(今陕西境内)牧坊就亡近十九万匹。马匹大量死亡,对唐军事建设造成严重的危机。鉴此,唐朝采取许多补救措施:一是下令要求全国群牧饲养强壮的上等马匹,及时由御史大夫亲自巡察各牧坊,督使各牧马基地加强管理;二是采取封官赏赐的办法,从边塞各州以官换马,规定凡能给朝廷贡献马三十匹,皆封为“游击将军”;三是动用国库金银从突厥等地购置大批良种马匹,设监牧养。上述措施,缓解了军队对马匹的需求矛盾。

玄宗即位后,对马政进行了整顿,牧马业开始复兴,马匹逐渐增多,到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马匹由开元初的二十四万匹发展到四十三万匹,而且因马种好,马的质量普遍提高。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在官方鼓励之下,民间也兴起了“养马热”,从普通农牧民至王侯、将吏都喜爱养马。而且民间私牧的马是官府厩养数的数倍。天宝年间,唐马政达到了秦汉以来的最盛时期。天宝十三载,仅陇右牧坊的马就有三十二万余匹。

唐代牧场每年秋天登记马籍,区别出良马、驽马,然后分别送殿中省尚乘局、各级官府及军队使用。遇有战事,还征发强壮马匹或次马。大量牧马源源不断供应军队,不仅壮大了骑兵队伍,更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史载,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全国沿边节度使有军队49万,共有马匹8万余匹,每个节度使各军都有马匹。开元年间封建国家军事力量的强盛,与当时马政发展很有关系。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利用其任内外闲厩都使兼知楼烦监的便利条件,私选甲马,故其兵强马壮,势不可挡。

由于安史之乱,吐蕃乘虚攻占陇右,监牧马皆被掠夺,监牧使与七马坊均废。残存的草场被分给贫民、军吏及寺观等,马政从此一蹶不振。代宗以后,为解决战马匮乏,用征士庶私马和买马充实内厩,以及重新置监牧马等方法弥补,但效果一般。唐文宗之后,马政更加废弛,直至唐亡。

唐朝的军事手工业生产

唐朝军事手工业的基础产业——矿冶业较隋王朝有很大发展。为了发展兵器生产,唐提倡民众开矿,因而冶铸技术相当发达。史称:“凡银铜铁锡之冶一百六十八,陕、宣、润、饶、衢、信六州银冶五十八,铜冶九十六,铁山五,锡山二,铅山四。汾州矾山七”。除上述六州外,其余州县还有许多冶矿业,仅山东的兖州,就有十三处铁冶,十八处铜冶,铜铁产量都很高。冶铸业的发展,为兵器制造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唐朝的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兵器、舰船制造技术提高更为迅速。唐朝对兵器的生产和贮存极为重视。建国伊始,就建立和完善了兵器生产管理机构。武德六年置军器监,掌管甲弩的生产和修缮。置监丞各一人,下设弩坊和甲坊二署。弩坊署置令、丞各一人,掌出纳矛槊、弓矢、排弩、刃镞、杂作及工匠。甲坊署置令、丞各一人,掌出纳甲胄、浸绳、筋角、杂作及工匠。军器监所造甲弩,按时纳入卫尉寺的武库署,登记造簿。少府监的诸冶监管兵器和农器的铸造,以供士卒及屯田等用。卫尉寺的武器署掌外用戎器,祭祀巡行纳于武库。贞元四年二月,武库废,其军事器械隶军器使。

唐朝兵器生产规模庞大,地方也设置很多手工业作坊,主要生产兵器及其它军事装备。一些地方还建有武器库,负责兵器储藏。除了固定的兵器生产作坊外,军队行军打仗时,因一些体积大的器械,长途运输不便,官府临时征发工匠随军出发,在战场上就地制造,及时供应军队使用。

同类推荐
  • 雄鹰出击

    雄鹰出击

    在中国,总有那么一些人,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男女,他们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军人,是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从儿时的梦想,到后来的战斗,他们把一生献给国家,献给人民,无论他们是雇佣兵还是国家国家的军人,无论他们有过什么艰难困苦,他们始终没有过放弃……
  • 海战精兵

    海战精兵

    东海一条龙,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究竟这支奇怪的部队是大清国战力的第几维?这是东海上的奇迹,波涛汹涌中,巨大的铁甲舰乘风破浪,鹅黄色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启动着庞大的舰身,18米宽的甲板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泥沙。
  • 杀手特种兵

    杀手特种兵

    他是一个千人斩的顶级杀手,他也是背负着国仇家恨的年轻天骄国秘密特工,从孤身一人开始,看他怎样一统黑道、称霸江湖,看他怎样被红颜眷恋、欲罢不能,看他怎样集结力量瓦解敌方特工组织、取而代之,看他怎样摧毁敌国政权、快意恩仇……一切尽在本书痛快淋漓地绽放……
  • 抗战之铁血少年团

    抗战之铁血少年团

    世人常言,年少轻浮放狂言,不知愁,可曾记得,将军那个不是出少年!刚入职当警察不久的徐磬峰在一次任务中,因公殉职。随之重生在了淞沪的一二八抗战中与之同名的一个‘疯兵’身上,由此拉开了他的中国童子军抗战血泪史。
  • 无尽的战役之灾厄帝国

    无尽的战役之灾厄帝国

    这是一场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战争,无尽的战火焚烧着这个世界,我们不是英雄.....我们不是勇士......只是一群沾满鲜血的罪人,但是即使双手沾满罪恶的鲜血我们也将战斗到最后一刻!
热门推荐
  • 量身定做

    量身定做

    女主与男主相爱,但天命不由人,最后和羽凉在一起的竟然是...........................本是最平凡不过的学生,却不知道在女主宁羽凉的背后藏着许多的故事,宁羽凉和他们家人之间的仇恨,她的双面性格。当男主冷曦泉知道这些事后,他很是震惊。原来在她的背后竟然藏着这么残忍的过去,但羽凉的脸上总是显出快乐的笑容,谁也不知道她背后的伤。但最后,男主角冷曦泉却没有在她的身旁,守护她的人却变成了别的人...................
  • 刺杀我是过客

    刺杀我是过客

    我叫莫邪是一个孤儿,被人收留,成为一个刺客走遍江湖我努力改变着自己,变成全国一百强
  • 仙路多劫

    仙路多劫

    一座不受朝廷节制的边荒孤城,充斥着罪恶与凶险,混杂着三教九流。在这样一座边荒之城中一个从不会引人注意的稚弱少年默默地生活着,不过没有人知道这个难以引起人注意的少年居然怀有一身杀生之技,更没有人知道这个少年走上了修仙之路
  • 我的哥们是校花

    我的哥们是校花

    有的时候命运就如同你手里的一颗玫瑰的种子,如果你种下它,或许你最后什么都得不到,或许你会如愿得到一朵盛开的红玫瑰。我的一次无心之举,彻底改变了命运,从而走进了一座百花争芳的人间天堂。
  • 名流

    名流

    名流,何为名流?希慕名流,交结豪杰。上层社会的杯盏交错,三教五流的你我兄弟。我是凯莱布.王,我是名流,我是站在镁光灯下的交际王子,更是午夜中的黑色帝王。
  • 飞仙门传奇

    飞仙门传奇

    这是一段关于飞仙门兴起又消亡的传奇故事。
  • 废材重生:倾城二小姐

    废材重生:倾城二小姐

    夏璃,夏家二小姐,风幻国人人厌恶的废物。惨遭未婚夫与姐姐的背叛追杀,含怨而终。然而,她却在不知名的情况下,重生回到了一年前。重塑经脉,看她如何废材变天才。全系灵师,看她如何踩渣男、虐渣女。顶级丹药一抓一大把,万古神兽齐齐来助阵。但是,她却惹上了他……
  • 原谅我的懒豆

    原谅我的懒豆

    我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注定了我的一生要么碌碌无为要么光宗耀祖。我们的路还很长,我选择用文字把我的一生记录下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草劝你别暴躁

    校草劝你别暴躁

    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天天被暴躁竹马凶的齐听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从此以后A市少了一朵白莲花,多了一个暴躁老妹和憋屈老哥。后期暴躁白莲小青梅×无比憋屈便宜坏竹马互相看不顺眼的青梅竹马突然有一天住到了一起,于是青梅悲剧了。诸关日常:抹黑齐听男朋友暴打齐听男朋友挑拨齐听男朋友我们的口号是什么游戏可以输,齐听必须单!拿着菜刀咬牙切齿的齐听:呵呵小剧场:下面让我们来采访一下诸关同学主持人:请问诸关同学你和齐听小可爱在一起的最大感触是什么?诸关(一脸后悔):我恨自己当初没有对我听听好一点。观众:哇好甜,呜呜呜什么神仙男人诸关看着下面激动的观众,眼里含着泪继续说到:要是我当初不那么暴躁,现在就不会天天被老婆凶了。坐在诸关旁边的齐听一脸白莲笑,低声对诸关说道:你完了,晚上自己挑个喜欢的搓衣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