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巴尔扎克“法”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
懂得自律
自律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会产生神奇的力量。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相信可以改变人生。
懂得自律,成功的命运之神就会跟随你,你的一生将灿烂无比、精彩绝伦。当你端正态度,摆好定位,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充满自信。以你的激情和毅力去一路披荆斩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也能持之以恒,那么你必将打破无数常人认为不可能创造的奇迹。
对于怎样在生活中自律,我们没有什么神奇的法则。但是,我想说的是,你要意识到批评不一定总是伤害,如果你用心去倾听别人的声音,然后要求自己立即改正。以自律来控制,它们或许会是你成功路上很好的向导。
比如,你要确定从事你所喜欢的工作,首先要确定自己能坚决完成。这样你才会在工作中享受到乐趣,并且也才有动力一直做下去。在做你喜欢的事时,自律会让你更受人赏识,进步就会更容易。只有学自律,你才能学到更多的关于你所从事领域的东西,这样你才能更胜一筹。
自律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辛勤耕耘的态度。自律所包含的东西有很多,自律的态度,要求你在必要时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与自己的事业相关的一些东西,时刻做好自己的定位。因为只有学会自律,学会努力,才不致被人群所埋没。这不仅会让你有种自我满足感,还会让你更加积极地工作和生活。
来看这则生活小笑话: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一个人只要想干,能力是可以练出来的,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态度,即使他原来是块金子一样会演变成一块废铁,因为他的态度不对,就会导致他的行为错位。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有责任感的人才,有责任的人首先要有好的工作态度。责任对于企业也是一种自律的表现。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好的自律态度,也不一定会成为人才。自己的能力再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企业变革的需要,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因为企业是不会给每个人太多犯错的机会,当然市场也不给企业很多犯错的机会的。
其实,自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难,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到,只要不是不屑于去做。但自律的程度会有大小的差别,自律贯穿于我们整个日常生活,甚至你完成了这样的一个行为,自己都不记得。比如你每天都会把垃圾袋带出去扔掉,你会记得你用怎样的动作扔掉的吗?这也正像全世界都谈论“变化”、“创新”等时髦的概念时,却把“自律”给忘记了。
海尔CEO张瑞敏说过:能把一件事情重复千万次的做对就是不简单,不容易。我想这个不简单不容易首先就是一种好的工作态度,否则是不会干好的。
就像懒汉们常常抱怨,自己竟然没有能力让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变得勤快,有的人会说,我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但我能够拼命干活以挣得面包。不同的态度决定不同的命运,自律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
保持清醒的头脑
挫折有环境的因素,但它也往往来自错误的选择。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爱默生曾经在文集中这么写道:“一个人怎样思想,他就是怎样的人;一个人做何种选择,他就是何种的人。”一个人选择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会受到个性与惯性的行为模式左右,因此经常在不知不觉间犯下错误。
因此,保持清醒的头脑显得多么重要!
关键的机会往往只出现一次,一旦错过了,或许我们就再也等不到了。因此,别老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琐碎的小事上。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处理各种事情,我们便能抓住每一次重要机会,那么成功随时都可能到来。
这是一则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佛教寓言故事:
传说,梵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时,边境发生了一场动乱,当地驻军连忙派人向国王报信,恳求增派部队前往支援。然而,国王这时却自顾自地来到御花园休憩,并准备在花园里扎营。
在等候营帐安扎的时间里,国王看见侍者正将蒸熟的豌豆倒入木槽里喂马。忽然,有一只猴子飞快地从树上跳下来,从木槽里捞了一把豌豆,接着立即把豆子全塞进嘴里,随即它又抓了一把,这才满意地回到树上,愉快地吃着手中的豆子。但是,因为吃得太急了,有一颗豆子从它的手中掉了下来,只见这只猴子跳下树,着急地寻找刚刚落下的那颗豌豆。结果,不仅那颗豆子没有找到,连手上原本的豆子也找不回来了。
国王看到这只猴子可笑的举动,禁不住问菩萨:“您对这只猴子的举动有什么看法?”菩萨回答说:“国王啊!只有无知的蠢材才会因小失大啊!”国王听见菩萨意有所指地这么说,这才想起刚刚使者来自边境的紧急报告,连忙返回波罗奈城去。
先别嘲笑猴子有多么愚蠢,也别嘲笑国王搞不清楚实际状况。仔细想想,我们是否也曾经像猴子一样舍本逐末?是否也像国王一样不知轻重?
头脑清醒才能做成大事,我们的人生之所以充满那么多困顿和挫折,往往是因为我们在关键时刻做了错误的选择。生活中我们有许多选择,而且每次在做决定前,我们都要先评估其中的轻重缓急,知道哪些是当务之急,哪些又是小事一桩。只有一一谨慎估量,才不至于因小失大,甚至导致无法弥补的后果。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清醒的认识自己,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懂得怎样选择。人生如爬一座山,不管在山的什么位置,都要把自己放在山沟撮倾处,时刻提醒自己,情况有多么危急,自己需要不断提高攀登技能。
有些人之所以成功,因为自始至终能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然后付诸行动,使自己更加完善。他们心底也最怕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而,他们即使顶着“成功的花环”,也决不会做“珠光宝气”之“秀”,而是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标准之中,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升华。
此时的你不管在山的什么位置,都要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刻提醒自己不断上进。不要让眼前的胜利迷惑了自己的大脑,否则,你将会重蹈“龟兔赛跑”中兔子的覆辙,甚至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