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现在境况如何,只要你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会有云开日出的时刻。态度决定了你成就的高度,机会要靠自己把握,你所需要的只是确定自己,相信自己有勇气和智慧来面对这个机会。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建筑师,人生的成功在于对未来的把握,只有把握自己,积极地管理和控制好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应对能力。我们要深知,一个人做事态度,决定了他日后成就的高度。无论现实多么残酷,无论遭遇什么磨难,要始终以一颗本真的心来面对每一天。没有对自己的把握,人生必将失去平衡;只有实施控制,人生才能积极发展,平凡的脚步才可以走出伟大的行程。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罗丹“法”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抛下“失败者心理”
出类拔萃的成功者总是抛弃了消极的思想与疲弱的想象,远离了失败者的心理,他们就远离了失败本身。
在拥有了积极的态度之后,他们彻底相信积极思考的力量,想象成功,努力工作,于是成为了胜利者和成功者。成功者也在努力的过程中享受了很大的幸福,远离了生活的失意。
抛下失败主义,相信积极的力量,这些,你也同样能做到。
一个集会上,有数百人从各地应邀出席,这些人都在过去一年里创下了100万美元以上的优良业绩,公司特别举办这次集会来褒奖他们。
出席者中有人很干脆地说:“我获得成功并不是靠自己,完全是我妻子的功劳。是她把我从失败者心理中拉出来的。”
站在他身边的妻子说:“我的丈夫本来就相当优秀,我所做的只是让他想起自己真正的能力和形象而已。”
他们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她的丈夫过去总是失败,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有一天,他在早餐时和过去一样悲观地发牢骚,妻子认真地反驳道:
“请你听我说,每天听你发牢骚我已疲倦了。我了解你,你是个优秀的人,但每次都自己欺骗自己。够了,我已经厌烦你悲观的论调了。如果这是事实那我也只好忍耐,但两者都是谎言,请你不要再说了。”
丈夫想阻止妻子数落,但妻子还是继续说下去。
“我的话还没说完。我是爱你的,我很了解你,也相信你。所以我不准备默默地看着你因为无用的自卑感使自己成为庸才。像个男子汉那样和自己决战吧!以后如果你再说消极的话,我一个字也不听了。”
她一连串地说完这些才停了下来。
她的话打动了丈夫的心。他知道妻子说的是对的。为了不再说消极的话,他不得不改说积极的话。慢慢地,他自然开始做积极的思考,进而开始积极行动了。
努力再努力的结果,他终于获得了成功,因此他被邀请参加这次集会。他搂着妻子的肩,很荣耀的看着她说:
“是我的妻子让我放下了失败者心理。能有一个了解我,能激发我的潜能的妻子,实在是太幸运了。”
一个不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是不可能拥有成功的,在努力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抛下“失败者心理”。像这位获奖者,即使在业绩优秀的人得奖时,他表现出了典型的消极心态:“我是不可能得奖的。”这里说典型,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成功的样子。
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态度,即使面对自己的失败和他人的成功,也要不断地鼓舞自己的斗志。
许多人都喜欢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运气不好,却对自己拥有的一切视而不见。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酸甜苦辣。从某种意义上讲,人能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则是最大的幸运。
当每个人都在抱怨环境不佳,不断地给自己注入负面能量时,又如何能振奋起精神,积极地跨步向前呢?希望就是一盏明灯,可以转变为生活中的前进力量,在自我激励中完成自我使命。就像盲人师傅心中有所领悟之后,将“白纸”传递给小徒弟一般,我们也看见另一盏“希望”之灯即将燃起,而这才是生命的本意。
你真的认为是环境不佳导致你每天都郁闷地度日吗?抛下失败心理吧,其实,机会一直在你手中,希望也一直在你心中,只是你一直没有认真地把它们化为前进的力量而已。
做有主见的人
人云亦云是可怕的状况,我们容易迷失归来的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一个有主见的人,会明白到底时间背后的真实对错,洞察事物的发展,明辨是非。
做有主见的人,对众所周知的想法产生自己的想法;对他人的做法进行仔细认真的留心、观察、分析、判断、推理、过滤和吸收,融化成经得起推敲的真知灼见;重新定义你的成就,只有从“成功”的迷失中走出来,才能认真活好每一天。
有主见的人,可以用心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诲人不倦地培育英才,始终如一地孝顺尊长,认真尽责地委身工作。试想,拥有独立的意识,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成为有主见的人,认识就会有所升华,当变稚嫩为成熟,变迷茫为执著,升华小爱为大爱时,成功的人生便有了标志。
须知,不经消化理解,懒惰地全盘接纳是不明智的。我们需要谦虚的学习和不倦的思考,向每个人学习才能新陈代谢,吐故纳新。
要有主见,就要有“自我”的理念。这种自我可以是一种个性的表现。首先是自我认识上的自由平等,认同自我,不要被现实的掺杂了利益纠葛的差别所迷惑,他人的成功,并不是他们天生就比你能干,也并不是因为运气,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是需要重新审视的。
意志不坚定的时候,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请永远不要用过去的成就为现在的行为辩护。环境时刻在变化,老经验解决不了新问题,这种“主见”也需要不断改进。面对未来,我们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重新审视一切,是有主见的开始。
有一位教育学家王教授做过这样一项试验。10年前,王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了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还讲到他之所以被很多大型公司视为“人才伯乐”,就是应用了这个结论。教授受托为某公司招聘人才时,总会莫名其妙地让那些应聘者选座位。教授总结说:“其实,那些应聘者知识实力相差无几,我哪里知道谁是千里马,我不过知道谁爱坐前排罢了。”
如果一个人总爱坐前排,他比别人更容易成功,那只是证明了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不是说一定要抢坐前排,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人们一定要有“永争第一”的精神状态,才会不断进步,达到事业的高峰!确实,“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能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欲望。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主见,是一种理性的态度,这种态度能激发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从而获得成功。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态度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前排”的教导。正因为如此,44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如果在周围的朋友或家人面前,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对他人有一些益处,这就是一个值得自豪的成就,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每一天都尽心竭力地摆正自己,每一天都热心善良地服务他人。认真思考,重新定义你的愿望,让我们从随波逐流的迷失中走出来,认真活好自己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