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经历了几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为形成时期;从秦、汉经三国、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公元前221~公元960年)是发展时期;宋、元至明初(960年~15世纪)是鼎盛时期。在漫长的2000多年中,中国古代物理学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只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欧洲近代物理学的兴起,它才显得落后了,可以称之为衰落时期。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物理学汇合于世界物理学,呈现出不同于古代物理学的新面目。
先秦时期的伟大哲学家墨翟(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及其墨家学派(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在他们的论著《墨经》中记述了大量的物理知识,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物理学成就最大的学派,《墨经》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在力学与光学方面。汉代王充(27~约97年)的《论衡》是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在力学方面指出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运动速度;而内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同时,《论衡》还讨论了相对运动,在声学方面研究了声的发生、传播与衰减,并用水波做比喻。在热学方面《论衡》研究了热的平衡、传导及物态变化;在光学方面阐述了光的强度、光的直线传播及球面聚焦现象;在电磁学方面记录了摩擦起电及磁指南器。在唐代,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次进行的子午线的实际测量。在《孙真人丹经》、《武经总要》中记述了火药的配方:硫磺、硝石和木炭。《玄真子》中记述了人造虹的简单实验:“背日喷水”。唐人还将风力分为8个等级;了解到共鸣的道理并应用于音乐中;并指出了雷与电的关系。宋代沈括(1031~1095年)的《梦溪笔谈》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主要成就是在声学、光学、磁学方面。在明清时期,朱载堉(1536~1610年)在其《乐律全书》中,用精密方法首次阐明了音乐中的十二平均律。方以智(1611~1671年)则兼取古今中外知识精华,在其《物理小识》中涉及了力学、光学、磁学、热学等,研究了比重、浓度、表面张力及杠杆原理,螺旋原理,研究了光的反射、折射、光学仪器,进行了分光实验解释虹,还研究了磁偏角随地域的变化以及金属导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