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正义从孩子面前匆匆划过
如今,人们发现,孩子的正义感越来越稀少。看到小动物受伤不会上前包扎,看到同学被欺负只会绕道走开。不少大人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没爱心,缺乏正义感!而孩子的老师也没有给予孩子正义感方面的赞扬,认为孩子太小、无知,还没有成长到可以理解正义的程度,所以对孩子无动于衷的表现不做任何表达,因为他们看重的也许是孩子成绩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有一次去坐公交车,发现车上有个阿姨正在吃瓜子,而且直接把瓜子壳扔在了车厢里。这位小同学充满了正义感,他毫不犹豫地走上前说:“阿姨,您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把瓜子壳扔在车厢里,这样不卫生。”
结果,令孩子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这位阿姨非但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反而破口大骂:“小屁孩,别多管闲事!”一系列难听的话让孩子一下就愣住了,而整个车厢里没有一个人帮他说话。孩子的自尊心大受伤害。
于是,这个孩子困惑了,他在自己的作文里这样写道:“老师不是教育我们在公共场所不能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吗?老师不是说看到别人做错了要勇于指正吗?可是,这位阿姨明明做错了,怎么变成我不对了?”
其实,孩子本身具备正义感,纯真的正义感。因为孩子也是一个敏感又多情的个体,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性。可是因为大人们的不自觉,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抹上了阴影,使他们看不到正义的行动,本来属于弱小的群体,一下子变得孤单起来,所以再有类似的不文明行为,也会望而却步了。由此才出现前面所提到的某些家长的看法,他们是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灵,没有深挖隐藏在孩子心灵深处的那丝忧伤。因为太弱小、太无助,使得他们变得很怯懦。
老师和家长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因为发现不到孩子纯真的一面,或者当孩子的正义感出现时,没有去发现和欣赏,所以正义在现代社会才变得稀缺和冷清。我们是不是应该去静心地想一想呢?是不是没有尽到教育的相关责任?
孩子需要关爱、褒奖和支持,尽管有合适的土壤,但没有合适的管理者,所以才让正义之神像流星一样,匆匆从孩子的心灵划过,给人们留下太多的遗憾。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
明明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每天下午爸爸在接他放学的路上,明明都会讲许多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这天,他告诉爸爸:“新新今天玩滑梯时不肯排队,一次次插在我前面!”爸爸问:“那么你怎么做了呢?”明明很委屈地说:“我能怎么办啊,新新长得比我高多了,我又打不过他。”爸爸笑了,摸摸儿子的头说:“嗯,我们明明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了呢!”
这位爸爸看似在开导孩子、安慰孩子,实际上这样的教育很不好。12岁以前的孩子还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监督或者指导,他们还不能进行逻辑思考,只能通过模仿父母、配合父母的意愿来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当爸爸认同地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明明就会把自己的行为当成正确的标准,他所理解的“好汉”,恐怕就是欺软怕硬罢了。
童年是理智的休眠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正义感,是以天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比如想当英雄拯救世界、扶助弱小,换句话说,孩子正义感的种子正处在萌芽状态,需要教育者把这种天性内化为道德的力量。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爸爸能在一笑之后告诉孩子:“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不管他是插在你前面还是别人前面,你都应该把插队的小朋友拉到后面去,让他排队,告诉他滑梯是大家玩的,要遵守秩序。”那么孩子就会从中学习到:每个人都要守秩序,不能因为一个人长得高大,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你便只能忍气吞声;而以后在比你弱小的人面前你也没有欺负人的权利,真正的好汉绝对不是欺软怕硬之徒。这样一来,孩子就有了正确的道德意识。
关于培养孩子的正义感,有些家长还会走入另一个误区,就是想尽办法保护孩子幼小而美好的心灵,将外界一切显失公平的、丑恶的事情跟孩子隔绝开。当孩子遇到了疑问,父母就会语重心长地说:“这些都是社会上的事,你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的。”这样的做法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我们无法避免孩子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孩子进了学校,不但学到知识,还会发现很多父母教育中不曾出现的内容——同学间不可开解的矛盾,学校里存在的不公,小贩的欺骗,甚至有些成绩糟糕的同学想不开而走极端……于是第二个问题出现了,如果我们将所有不良的事情都为男孩屏蔽掉了,孩子哪里还有了解“人之社会”的机会呢?
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如果人们很注意,从来不在幼年时期欺骗我们,只给予我们一些真实的观念,我们就会得到理性的指导,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就会是道德的。”父母以为是在保护孩子,可他们却忘了,在这么战战兢兢的“保护”中,他们也一直把孩子锁在“门”里。有一天,孩子肯定要推开“门”,走出去面对社会的,可那时的他,该怎么应付呢?他们缺少一把正义之剑。
对孩子正义感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能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让孩子逐步懂得正义的真正内涵。
如何培养孩子的正义感?
正义是孩子所应具备的一种品质。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在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后,在遭遇了一系列有关势力圆滑、自私冷漠、胆小懦弱的事件后,仍能将正义之心强化为本能的精神,即对事物判断持冷静客观的公正态度,有是非分明的界限和分寸,纵然在特殊状况下、必须对抗时,也力求公平竞争,不耍诈占对方便宜,也不接受来源不当的恩惠。让孩子身上正义的火苗呈燎原之势,是我们的责任。这种培养就是正义感的培养,需要做以下努力:
1.正义就在身边,看孩子是否有心抓住
培养孩子的正义感最关键的是实践。父母应该让孩子多观察、参与周围发生的事,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以提高孩子的认知。如果孩子看到了一个小男孩欺负一个小女孩,可以问孩子:“那个男孩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会怎样做?”让孩子知道欺负弱小是不道德的行为;看到小朋友摘花坛里的花,可以问孩子:“他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会怎样做?”让孩子知道爱护公物是做人应有的公德。另外,父母可以有目的地和孩子一起看一些时事新闻,特别是有关治安和青少年问题的典型个案,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诱导孩子分析个案的正、反两方面。当孩子在看警察抓小偷的故事时,让孩子思考:小偷偷别人的东西对不对?警察抓小偷是为了什么?由于新闻是真实的个案,孩子透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对善恶之分的认识会特别深刻,无形中也就增强了孩子的正义感。
家长还可以借助一些文艺作品,提高孩子的思想水平。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接触一些培养道德情操方面的优秀文艺作品,并且联系身边的真实事例,跟孩子一起讨论书中人物的表现。让孩子逐步懂得,诚实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孩子从小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对孩子正义感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能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时下有些教育者在校园里提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教育,这无可厚非。但是忽视了对孩子日常行为与习惯的培养,孩子还没有对正义感产生具体的认知和内心情感的认同,怎么去理解那些抽象的“主义”呢?
2.父母不能做违反正义之事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榜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口诀,所以自己过马路很少闯红灯,骑自行车也是规规矩矩地在自行车道里行驶。可是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孩子却总被父母拉着不走人行横道线,不走地下通道,也不走人行天桥,而是翻栏杆、横穿马路。父母的借口是我忙,赶时间,孰不知这会让孩子体会到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
社会是教育孩子的活教材,家长对社会上负面事件的不当看法也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正义感。例如,有小偷偷东西,家长看见了还不许孩子说;有些乞丐满路要钱,家长教育孩子不要理这些人,说他们是在行骗;有人被车撞伤了,肇事车逃走,家长就对孩子说不要插手,帮人不讨好,还脱不了干系……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孩子怎么可能树立起正义感呢?
父母应做孩子的榜样,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勇敢且机智,让孩子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受到正义情感的熏陶。
品质是孩子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也是一生必修的教育规范。它包含有责任、礼仪、善良、宽容、诚信、勤奋、乐观等传统美德。
孩子并不是天生具有责任心的,它是在适宜的条件和精心的培养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而形成的。家庭是孩子的责任心赖以滋长的土壤,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他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要让孩子离嫉妒远一点儿。嫉妒对个人、集体和社会均起着耗损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爱非常不利的情感。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是父母培养孩子情感的一个重要责任。
让孩子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孩子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孩子的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善良的果子。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须在童年时悉心培养,否则就不会有效果。
宽容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与气度,表现了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教孩子学会善待他人的短处,这样孩子才可以与他人和睦相处;教孩子学会宽容对待他人的长处,可以使孩子不嫉妒,从而不断地取得进步。
要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从小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将终生受益。要从小事中培养,在大事中受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格外信守诺言。
更要培养孩子勤奋的美德。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对学习的勤奋精神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一个孩子掌握知识的多与少,完全取决于他的勤奋程度。
让孩子一生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巴甫洛夫说:“绝不要陷于骄傲,因为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所以,父母如果发现了孩子骄傲的情绪,一定要尽快地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