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蒲州猗氏人。外祖教之读书,多所该究。然孤贫,年过三十,未有名。夫蒙灵察为四镇节度使,以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尝出军,奏傔从三十馀人,衣褷鲜明,常清慨然投牒请豫。常清素瘠,又脚跛,仙芝陋其貌,不纳。明日复至,仙芝谢曰:“傔已足,何庸复来?”常清怒曰:“我慕公义,愿事鞭靮,故无媒自前,公何见拒深乎?以貌取士,恐失之子羽。公其念之。”仙芝犹未纳,乃日候门下,仙芝不得已,窜名傔中。
会达奚诸部叛,自黑山西趣碎叶,有诏邀击。灵察使仙芝以二千骑追蹑。达奚行远,人马疲,禽馘略尽。常清于幕下潜作捷布,具记井泉次舍、克贼形势谋略,条最明审。仙芝取读之,皆意所欲出,乃大骇,即用之。军还,灵察迎劳,仙芝已去奴袜带刀,而判官刘眺、独孤峻争问:“向捷布谁作者?公幕下安得此人?”答曰:“吾傔封常清也。”眺等惊,进揖常清坐,与语,异之,遂知名。以功授叠州戍主,仍为判官。仙芝破小勃律,代灵察为安西节度使,常清以从战有劳,擢庆王府录事参军事,为节度判官。仙芝征讨,常知后务。常清才而果,胸无疑事。仙芝委家事于郎将郑德诠,其乳母子也,威动军中。常清尝自外还,诸将前谒。德诠见常清始贵,易之,走马突常清驺士去。常清命左右引德诠至廷中,门辄闭,因离席曰:“吾起细微,中丞公过听,以主留事,郎将安得无礼?”因叱曰:“须暂假郎将死,以肃吾军。”因杖死,以面仆地曳出之。仙芝妻及乳母哭门外救请,不能得,遽以状白仙芝,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谢。会大将有罪,又杀二人,军中莫不股栗。仙芝节度河西,复请为判官。久之,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未几,改北庭都护,持节伊西节度使。常清性勤俭,耐劳苦,出军乘骡,私厩裁二马,赏罚分明。
天宝末入朝,而安禄山反,帝引见,问何策以讨贼。常清见帝忧,因大言曰:“天下太平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驰至东京,悉府库募骁勇,挑马箠度河,计日取逆胡首以献阙下。”天子壮之。明日,以常清为范阳节度副大使,乘驿赴东京。常清募兵得六万人,然皆市井庸保,乃部分旗帜,断河阳桥以守。贼移书平原,令太守颜真卿以兵七千防河。真卿驰使司兵参军事李平入奏。常清取平表发视,即倚帐作书遗真卿,劝坚守,且传购禄山檄数十函与之,真卿得,以分晓诸郡。禄山度河,陷荥阳,入罂子谷,先驱至葵园。常清使骁骑拒之,杀拓羯数十百人。贼大军至,常清不能御,退入上东门,战不利。贼鼓而进,劫官吏。再战于都亭驿,又不胜,引兵守宣仁门,复败。乃自提象门出,伐大木塞道以殿,至谷水,西奔陕。语高仙芝曰:“贼锐甚,难与争锋。潼关无兵,一夫奔突则京师危,不如急守潼关。”仙芝从之。
败书闻,帝削常清官,使白衣隶仙芝军效力。仙芝使衣黑衣监左右部军。及边令诚以诏书至,示之,常清曰:“吾所以不死者,恐污国家节,受戮贼手。今死乃甘心。”
始,常清败,径入关,欲见上陈讨贼事。至渭南,有诏赴潼关。常清忧惧,为表以谢,且言:“自东京陷,三遣使表论成败,不得对。”又言:“臣死后,望陛下无轻此贼,则社稷安。”至是临刑,以表授令诚而死。人多哀之
………………………………………………………………………
在网上有朋友对高仙芝的身份提出质疑,说他是朝鲜人。我对这个说话解释过,不过也怪我解释得不清楚。今天我认真地查阅了一下资料,现将高仙芝的情况向大家补充汇报如下:
高仙芝(??755 年)本是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父名舍鸡,起初在河 西军做事,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 勇果敢。少年时随父至安西,因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到了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 并与父班秩相同。他先在节度使田仁琬、盖加运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夫蒙 灵?发现了他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 知兵马使。
(在这里对高仙芝的身份作一下说明“ 朝鲜“ 这个名称含义很复杂,若表示 古地名、古国名如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卫氏朝鲜等,则其境皆大部位於今日中 国之域内,且其时代与唐相距甚远;若表示近现代的地名、国名,则与唐代更扯 不到一块去。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在他所处的时代,朝鲜一词没有任何现实的意义,高句丽则一直是中原王朝属下的一个地方政权,在它被唐朝收复之前,其地位与五胡、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许许多多割据政权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它偏居一隅,残存较久而已,隋之所以要征伐高丽,正是要将南北的大一统进行到底,而并非对外扩张。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的古国,其来源是夫余之一部及东北夷中之几支, 除了在地域上稍有重叠外,它与古代的朝鲜并没有什么继承关系,与现代的朝鲜 在关系上就相离更远了。据通鉴记载,唐灭高句丽後,其国民大部被迁入内地, 只有极少数留在或进入今朝鲜境内,因此从人民的继承上来说,今天朝鲜与古代 高句丽的关系也是微乎其微的。仅仅因为英文“Korea“ 来自“ 高丽“ 之名,就轻易地在朝鲜和高丽之间划上等号,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至於新罗、後高丽之後的朝鲜已逐渐走上独立於中原王朝之外的道路,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此不作详论。总之,把唐朝大将高仙芝称作朝鲜人无论如何是不正确的。如果是外国人, 他们写书或读书时容易受到“Korean“一词的迷惑,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朝鲜人和中国的朝鲜族人,出於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历史的真实,则是不能抹杀的。)
所以说,高仙芝的确是地道的中国人,至少在当时是,只不过算是少数民族罢了。喜欢各位朋友对本书主角这样的身份感到理解,再说蒙古开创的元朝都能成为的华夏的一个朝代,满清的文学作品都能被大家接受甚至津津乐道,为什么不能接受一个高仙芝呢?毕竟,泱泱中华是五十六个不可分割的民族所组成的啊,华夏的历史也缺少不了任何一个民族所做出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