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方子阳的“一时糊涂”,项凌和麾下的人马不得不在居庸关多呆了一天,将那些烂帐处理一下才踏上北上的路途。
从北平出发的队伍有一千人加上二十几辆马车,离开居庸关的时候,这个数字增加到一千八百多人和一百四十多辆马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跟在行军队列后面的商人。居庸关城里的商人们在项凌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之后无计可施,有些胆大的人干脆就自己用马车带上货物跟在了军队的后面,每天军队停下来宿营之后他们也就在附近的村镇里住下,第二天再跟着部队出发。更有些大胆的商人还趁着夜色溜到宿营地外面向士兵兜售酒食烟草和其它的商品。
这些都还是次要的,要命的是这些商人里面很可能就混杂着蒙古人的探子——项凌他们的差使还没开始就已经被敌人盯上了。
对于这样的商人,项凌他们可以说是毫无办法——他们是良民,你不能威胁他们,否则他们一纸诉状投到监察司,虽然不一定会丢官,但是至少让你几个月不得安宁。现在冬去春来,道路上的积雪正在融化,即便是北平辖下修建的马车路由于一个冬天没有保养现在也是泥泞不堪,人也好车也好走在上面都比乌龟快不了多少。想甩开他们——别做梦了!
最后这个难题在大宁城里得到了解决:向来被人们认为古板,思想的僵化大宁卫指挥使璞英不知处于什么原因,答应了项凌的请求,宣布在大宁府北方的两个县境内举行一次演习,除了军队和衙役之外,三天之内不允许任何没有大宁府路引的人踏上北上的官道。
甩开闲杂人等的尾随,大队人马在陈李两家派来的数百民工帮助下一边修整道路,一遍缓步前进。项凌的无奈之举,却让大宁、和林两府的官民拣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好处——往年开春之后,边境上的各府各县都要抽调壮丁去整修冬季被雨雪人畜车马糟蹋的一塌糊涂的官道,以便军队能够快速调动。被抽调的壮丁要自备工具、粮食,一去就是个把月,虽然有减少皇粮的优待,可是春耕也被耽误下来了。
而这次,拖了急性子的项凌的福,上千名民夫和数百名士兵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将从大宁府到和林再到路边集旧址附近的八百多里官道彻底的修整了一遍:官道沿线的居民今年的劳役可以省下来了。
为此,大宁、和林两府的官员们还特地在例行的公文里向朱隸表示感谢。
三月二十七日,项凌一行终于到达了无名小湖边。略加修整之后,威远堡的修筑工作正式展开。
……
北方的草原,金山部。北方的寒风依旧刺骨,却挡不住蒙古健儿们的热情和豪迈。
拓跋骢轻轻用靴跟刺激着胯下的战马,名为“逐鹰”的战马开始行动起来,出色的加速能力使它在短短的几步之内便飞奔起来。稍稍调整一下自己的身姿,让自己更好的适应战马的颠簸。这是匹不错的马,拓跋骢很满意的想——冲刺速度快、耐力也不弱、有灵性、当然最合自己口味的,还是这马有股子野性!
在校场里绕了两圈之后,拓跋骢从背后摘下哥哥留给自己的铁背弓,拇指和食指合力扣住弓弦——张弓搭箭,几乎没有瞄准的时间,拓跋骢将弓拉到一半,箭矢便离弦而去。在横风的作用下三棱箭头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扎进草人的“面门”。毫不理会旁观士兵们的赞叹,在短短的数息之间,背后箭囊里的长箭已经所剩无几,散布在不同方向上的十个草靶,每个的面门或是咽喉上都被钉上了一两只。
一旁观看的金山部老太尉观童抚mo着花白的胡须,嘴上没说,心里却在暗自点头——原本以为这位带着五百阙薛军南下的年轻人是个混战功回去升官的软蛋。现在看来,倒是自己看走眼了:驴儿丞相老归老,心里可是一点都部糊涂啊!
拓跋骢的箭已经射完,稍稍带一下缰绳,战马乖巧的停在主人的面前。一个家奴连忙跑来,让这位贵客踩着自己的后背下马。
“怎么样,尊敬的勇士——金山部的宝马不比丞相府里的良驹逊色吧?”观童的脸上满是掩不住的自豪和对贵客的逢迎。
“确实是好马啊——”拓跋骢很聪明的避开孰优孰劣的问题,拍拍覆盖着漆黑如墨的鬃毛的颈项:“有冲劲、有野性——是匹冲锋陷阵的战马!”
“宝马配英雄,这马看来是非拓跋将军莫属了!”陪同的一名贵族大笑道。
“岂敢——岂敢——”拓跋骢现在只是一个副千户而已,将军的称呼离他足足还有两级,不过马屁人人爱听,虽然知道对方的马匹功夫实在是拙劣,但是好马的诱惑加上英雄的大帽子也足以让拓跋骢晕晕糊糊的了。老观童见状,上前把住拓跋骢的手臂:“来来——我们进帐再谈!”
大帐里早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宴,虽然还是冬末初春,但是热情的主人还是准备了肥美的羊羔、甘洌的美酒、香醇的奶茶来款待京城来的贵客。马头琴声响起,几个美丽的舞娘在幕帐中央挑起欢快的舞蹈,两位秀丽的少女也被召唤进来,一左一右的陪伴着年轻的副千户大人,为他切下最鲜嫩的羊肉,甄上最香醇的美酒。
醇酒、美人、轻歌曼舞,让在座的人神经逐渐的放松下来。酒过三巡,大帐里的气氛已经十分热烈了,拓跋骢身边比较丰满的那个少女被年轻的贵客一连灌下几杯酒,脸上红的好似天边的晚霞,丰满的身躯柔若无骨般依偎在客人的怀里。处子的幽香直冲拓跋骢的鼻端,酒色交加之下,血气方刚的他已经是如坐针毡。
老观童是何等精明的人物,稍稍使过眼色,两名家奴上前恭恭敬敬的将千户大人送到一旁早已经备好的帐幕里休息——
帐幕里,拓跋骢为自己倒下一杯热茶喝下,借机仔细端详一下这个美丽的女子:皮肤有些粗糙、颜色也不够白,不过鹅蛋脸配上弯月眉还是别有一番风味。不过最能够勾起拓跋骢的兴趣的,还是她丰满的身段——刚才在大帐里,拓跋骢的禄山之抓已经将少女的衣衫弄的凌乱不堪,现在女子就这样仰面倒在柔软的卧榻上,高耸的胸脯伴随着呼吸一起一伏,诱人之极。
少女的眼睛紧闭着,似乎已经昏睡过去,但是微微翕动着的眼帘和通红的脸蛋泄露了天机。拓跋骢酒劲上涌,粗暴的将少女胸前的衣物撕开,露出雪白的肌肤。感觉到男子yu望的少女想起主人的交代,终于克服了内心的恐惧,起身服侍男子为他褪下外衣。
少女的温顺无疑助长了拓跋骢的气焰,片刻之后,帐幕里想起男子沉重的喘息和少女无助的低吟——而这,恰恰是男人最好的兴奋剂。
……
次日一早,“操劳”了一夜的拓跋骢并没有赖床,丢下浑身乏力的少女,他和在和林是一样准时出现在士兵们的驻地。“千户大人——”身后传来的是老观童的声音。拓跋骢对于这个慷慨热情的老头儿印象很不错,他转身迎上去:“太尉大人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当——”老观童的眼里闪烁着不属于老年人的光芒:“不知千户大人有没有兴趣陪我这个糟老头子四处走走啊?”
“那是下官的荣幸!”拓跋骢笑道,一老一少转身朝远处的走去。
“千户大人这次受命南下,不知有何打算啊?”走出一段路之后,老人问道。
“大人千万不要再称晚辈官衔了——”拓跋骢知道自己现在只是个副千户,叫一次两次千户没关系,要是老这样被人听到后果就不好说了。于是两人又是一阵谦让……
“贤侄啊——这次丞相大人命你率军南下,形势不容乐观啊——”老观童绕了一圈,来到正题上。
不容乐观——是你自己心疼了吧!拓跋骢毕竟是年轻人,对于南下之后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自己麾下的五百人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还能够得到观童属下金山部的两千多骑兵的支援,何况丞相给自己的人物又不是和明人硬碰而是和他们兜圈子,让他们无法在边境上扎根——如此而已。
看到拓跋骢的脸色,老观童就知道眼前的年轻人将事情看的太简单了——是啊,弓马娴熟的勇士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指挥官,想起这些年来金山部和明军交手的经历,老观童可以肯定眼前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副千户一定会吃一个大亏。
看来只能让他先吃一点苦头了!老观童心想:只是为了让这位年轻人觉悟,这次金山部又要牺牲多少勇士呢?
———————————————————————————————————
今天一进书评区小象就吃了一惊——这么热闹啊!以前很少有这样的场面啊!谢谢逍遥客大哥和斜照大哥的意见了——谢谢!
关于逍遥客大哥的意见:小象以前还真没想那么多,小象打字速度很慢,每天的时间也不多,每天也只能打上3K——不过小象到下个月以后会尽量改变这个情况,希望那时候时间会多起来。
斜照大哥的意见小象一点一点的回答:
第一点:这只能说是小象自身的局限了:文字功底不够啊!不过小象会在以后不断的加以改进——不过到时候看的不爽不要骂小象无能啊!
第二点:主角目前的经历是小象刻意安排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项凌能够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尽快的成长起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啊!到了第三第四卷,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会爆发出来(不过大哥这么说的话小象可能会将一些矛盾提前抖出来)像国家矛盾(大明、蒙古、高丽——又一个《三国演义》啊!哦——还有一个隐身海外的倭人)、集团矛盾(朱家祖孙之间、北方工商业者和南方地主集团、镇北军(项还)旧部和当初的反北方联盟——这个联盟内幕揭开的话大明可就要地震了!)、个人情感矛盾(项凌功高、引起了四方的瞩目——还有,兰心只是一个妾啊!还有当初朱隸和老狐狸谢源的话——小象这么明显的伏笔大家都没看见啊!晕死!——谁说主角一定要像武安国和李富贵那样一夫一妻的?不对,老李还有两个女人呢!)
第三点:这不是什么特色——大哥就不用给小象遮羞了,纯粹就是小象功力不够怕自己掌握不住局面而不敢写啊!
至于第四点:这是小巷自己该死——居然将这么多的配角忘了!以后小象会多多主意这方面的。
说了这么多闲话,浪费了大家的不少时间啊!不过小象还是要再唠叨两句:有这样热心的读者小象心里高兴啊!这说明咱的功夫没白费!咱的书还是有人喜欢的!这比什么都重要!有了大家的热情,就是这本书看的人再少,小象也会义无反顾的将这本书坚持到底,不为别的,就为大伙儿的这份儿心!
最后,虽然有些矫情,小象还是要向所有发书评的、收藏的、推荐的、点击的朋友们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