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过程中,本书围绕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研究中进行了一些创新,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1)从广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独特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经济金融理论发展中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和观点,并给予了相应的评析。
(2)探讨了当前货币政策运行的金融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研究了当前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中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并总结为金融结构、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区域金融发展二元结构、金融市场发展二元结构等四个方面。
关于金融结构。特定条件下的金融结构是货币政策赖以实施的大背景,从金融结构角度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能够给我们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国经济改革的迅速推进直接推动了金融结构的显著变迁,这一变迁必然要求货币政策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否则就会直接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于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本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不良资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指出了不良资产可能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形成的影响,即通胀效应、紧缩效应和干扰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二元结构和金融市场发展二元结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并直接制约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本书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就二元结构和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本书从二元结构在区域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发展两个方面的体现来着手研究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二元结构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是二元结构在区域金融发展中的体现。这种状况已经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形成了多方面的影响,本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二元结构,则是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金融市场发展领域的体现,主要表现是有组织的正式金融市场与自发的非正式金融市场并存。由于大量的金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则关注甚少。因此,在研究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二元结构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时,本书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着手,并从宏观金融运行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3)关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本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介目标和调控工具的选择问题。鉴于利率机制在整个货币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在本书中对利率机制进行了专门的分析,首先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利率机制有效性的制约因素,进而研究了利率管制对利率机制的抑制作用,分析了利率的合理波动区间,并从微观基础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对利率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4)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一直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本书从以下方面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第一,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环节和渠道出发,研究不同的传导环节和渠道的运行机制,分析不同的渠道在传导货币政策意图时可能遇到的制约因素,研究从货币政策传导不同环节着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第二,将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时间角度来考察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即政府有关部门采取调控措施到现实经济运行产生反应的整个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传导机制中的“政策时滞效应”问题。
另外,从中国当前金融运行的实际状况看,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因此,本书重点强调和分析了货币市场发展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的重要作用。
(5)关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问题。本书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当前对外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状况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探讨建立和完善与开放经济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所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由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及其变动已经成为国内金融政策和对外金融政策的连接点,成为体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书系统研究了外汇储备波动的宏观经济金融因素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第一部分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与观点述评
宏观调控理论中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显然,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宏观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因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是否深入、系统,中央银行能否准确把握经济金融运行中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众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是直接影响到宏观调控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有效的货币政策能够根据经济运行的现状及其趋势,及时运用适宜的政策渠道和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从而使宏观经济金融运行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这一目标主要可以概括为: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操作,使其对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能够及时地影响现实经济运行,进而熨平经济周期、延长繁荣阶段、缩短萧条阶段等。从现实的调控实践结果看,货币政策的预定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有时较小(即预定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的吻合度较高,货币政策比较有效),有时又明显偏大(即货币政策的实施达不到预定的政策目标,现实经济运行与预定的政策目标存在显著的偏离,调控的有效性较低)。因此,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分析和研究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因素、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的过程。
正是由于这一问题十分重要,因而国内外的经济学家立足于各个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定环境,对于这一领域进行了多个角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评述,无疑能够为我们研究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指导。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货币化程度显著提高,金融运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作用明显加强,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政策中的地位急剧上升。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政策方式正在逐步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方式转化,传统的货币政策措施正在逐步丧失有效性,而新的货币政策措施的作用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于是,货币政策常常不能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形成货币政策的低有效性,导致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冲击。从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相结合的角度看,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金融界面临的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例如,在新的经济金融调节下,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货币政策的种种措施的操作,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接近预定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究竟在什么样的区间内才是可行的、有效的?究竟有哪些因素制约着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等等,都应该是宏观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理论界已经形成的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与观点的述评,我们能够获得有益的借鉴。